急性心肌梗死
病症
急性心肌梗死(AMI),又称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供血不足,使心肌坏死的影响生命的疾病。该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缺氧和心肌过度耗氧等多因素所致。全球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且以中老年人及有心脏疾病、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较为常见。根据其发病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常被分为5种类型。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见病因。而既往心脏疾病、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不合理膳食、情绪激动、天气变化等均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病因。
发病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病因,就是心脏自身供血渠道因各种原因阻塞,失去供血的心肌仍旧工作,耗氧不断增加,进而出现供氧和需氧失衡,导致心肌坏死。综上可见,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各种原因造成冠状动脉部分分支的供血量减少,所属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肌氧的供需失衡。
常见引起灌注量减少的原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夹层。
除了血液灌注量不足可能引起外,缓慢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压休克等均可以造成心肌供氧不足。若心肌缺氧严重,缺氧部位可能因缺氧而受损坏死。
如持续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等,心肌耗氧超过供氧,心肌可能因过劳而受损。
诱发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较多,任何诱发血栓形成、血管内斑块脱落、冠状动脉痉挛或狭窄的因素均可致病。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诱因有: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情绪波动、天气变化、便秘者用力排便等。
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现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患者常有濒死的感觉。
前兆
部分患者发病前数日可能会有乏力、胸部不适、心悸、气促、烦躁、心前区疼痛等冠心病常见症状。
早期症状
心前区疼痛往往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见于清晨,休息或活动时都可能发生,可表现为持续长时间不缓解。
也有少数患者无疼痛,发病开始就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等心衰症状,或意识模糊、皮肤苍白、四肢冰凉、全身出汗、血压降低等休克症状。
典型症状
该病典型症状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憋闷感。疼痛或憋闷部位主要指胸骨后方,向左下方可延伸到左侧肋骨、上腹部,向上可到左侧肩、背甚至口腔、头部。部分患者也可表现在左上肢。
疼痛性质多为心前区的“压迫感、挤压感、沉重感”。部分患者胸部无明显感觉,仅胸部以外其他部位有钝痛或不适感。
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30分钟以上,无明显疼痛峰值,安静休息或应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并不能很快减轻症状。
伴随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血压、心率、心律等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初期,心肌灌注量减少,供氧不足,心脏企图通过增加全身供血改善缺氧,故患者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表现。
后期,因以上方式未能有效改善心肌供氧,而心肌无效工作造成的耗氧增加,导致缺血坏死的心肌数量增加,心脏功能逐渐下降,心脏及全身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伴随心跳减慢、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头晕、意识不清等表现。
部分患者可直接休克。
就医
既往无心脏疾病者,如果突然出现胸痛,或已知有心脏疾病,突然出现胸痛、肩背痛、上腹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即可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片或10粒速效救心丸。5~10分钟后,上述症状未能明显缓解,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拨通急救电话后,按照医务人员要求可嚼服阿司匹林,等待救护车到达。等候救助期间应尽可能保持自身安静状态,不宜频繁走动或驾驶汽车。
诊断流程
到达医院后,急诊科或心内科接诊,测量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完成心电图检查,同时护士采血,包含心脏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查。
等待结果期间,若心电图及病史可以明确诊断且医患双方条件允许,患者进入心导管室行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若无法明确诊断,需每隔30~60分钟复查心电图了解病情变化情况,直至实验室检查报告完成,心脏生物标志物的动态观察,主要是肌钙蛋白,也是排除或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
如检查结果能够明确诊断,根据医患双方情况进入心脏导管室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若不能明确诊断,继续心电图、心脏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进行其他检查。
诊断依据
患者如果有冠心病病史,结合心电图ST-T的动态改变,以及心肌酶升高的动态变化等可明确诊断。
就诊科室
急诊科或心内科。
相关检查
诊断及治疗期间,常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心电图及心脏标志物检查。
可以提示心脏缺血,仅能定性,不能定量反映具体缺血情况。根据分析多次心电图的差异,即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心脏缺血的趋势、心肌梗死范围、评估疗效。
用来反映心脏功能、心血管炎症、心脏组织损伤的血清学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心肌梗死的程度。
能提供详细的血管信息,有助于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如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扫描、心脏灌注扫描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评估心肌灌注、心肌的存活性及功能情况。
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同样存在心前区疼痛表现,但诱因、持续时间以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效果不同。
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骨科疾病也有心前区疼痛的表现,但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用力呼吸、咳嗽、屏气、身体转动时疼痛加剧。根据以上疼痛性质和药物治疗效果可以鉴别。
疼痛的性质多为持续性,向后背放射,发病时患者常伴有血压升高,夹层累及冠状动脉时可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因处理原则和方法不同,需要快速鉴别。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以及时疏通阻塞冠状动脉、恢复缺血缺氧心肌功能为首要目的。一般从扩张冠状动脉、消除致病的阻塞物两方面着手,同时减轻心脏负荷,如吸氧、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等均利于患者恢复。
急性期治疗
目前,各二级或二级以上医院均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虽然各医院治疗条件不同,均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通常治疗方案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急症外科搭桥手术。
一般治疗
降低心脏负荷,无并发症的患者3天后可适当下地活动。
减少外界刺激,使患者能够不受打扰,充分休息。
如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复查心电图、心脏标志物等,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缺氧情况。
药物治疗
吗啡杜冷丁等。
硝酸甘油,适用于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低血压者慎用。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对于低血压、心率慢的患者慎用,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要慎用。
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肝素等,能抑制阻塞血管的血栓形成或血栓面积进一步增大。
主要是指他汀类,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匹伐他汀氟伐他汀等,血脂不达标的可以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血脂明显升高的高危患者还可以用PCSK9抑制剂,远期可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溶解栓塞血管的血栓,须在医院密切监护下应用。
手术治疗
适于症状发生12小时以内并有明确心电图征象的患者。需要在具备心导管室的医院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治疗。
根据阻塞情况介入后行球囊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尽管总体治疗费用偏高,但与溶栓治疗相比,介入治疗的血管开通率更高,适应证更广,出血并发症更少,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更建议优先实施介入治疗。
用于介入治疗失败或溶栓治疗无效的患者,或合并需要外科纠正的机械性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相应的手术相关风险也较大。
中医治疗
中医在急性心肌梗死时以回阳救逆、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常用于方剂中的药物有附子丹参红花人参等药物。但急性心肌梗死期间病情危笃,一般不建议选择中医治疗。
前沿治疗
干细胞治疗用于修复梗死后的心肌功能,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通常与心肌梗死范围、梗死部位是否建立其他供血途径、治疗是否及时有效有关。
溶栓治疗的病死率约8%,介入治疗病死率约4%。单纯心肌梗死的患者,若治疗及时有效,可恢复正常生活。
若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出现并发症,病情好转后并发症可能持续存在时间较长。如既往存在其他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死亡风险相应增加,预后较差。
治愈性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时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阶段,在此阶段,坏死的心肌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恢复,且由于冠心病的病因无法根治,急性心肌梗死实际无法“治愈”,患者有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
对于该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是治疗的主要目标。
危害性
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根据梗死范围、心功能情况,制订个体化的心脏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等,有利于患者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
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常诱发全身多器官的变化,伴随一个或多个疾病表现,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常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中。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梗死部位所支配的心肌不能正常工作,心脏正常收缩节律改变,从而出现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引起全身供血功能异常,从而危及生命。
梗死部位以外的心肌因梗死后负荷过大,大面积功能丧失,不能有效泵血,全身血液不能有效循环,危及生命。
由于心脏功能异常,全身循环障碍,血液不能有效传达至全身,多器官缺血缺氧,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死亡的必然阶段。一旦发生,即使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仍有极大可能出现死亡。
预防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对公众及冠心病患者应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知识,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万一发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上述二级预防所述各项内容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
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
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
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心绞痛缓解后去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应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07:51
目录
概述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