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摘除术是
耳鼻咽喉科中常用的也是基本的手术。要求将整个
扁桃体连同包膜完整切除,以治疗反复发生的
慢性扁桃体炎,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扁桃体摘除术还是要采取重视和谨慎的态度,否则可以产生
并发症,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适应症
1.扁桃体本身的疾患 如屡发的
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周围脓肿、由于幼儿的
扁桃体增生与肥大造成
上呼吸道的不通畅,甚至出现
呼吸困难和吞咽不便,可行扁桃体摘除术。其他如
扁桃体角化症和扁桃体
肿瘤等,亦可用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于
慢性咽炎的患者,扁桃体摘除并不能改善其症状。
2.因
慢性扁桃体炎而引起邻近器官的疾患,如反复发作的
急性鼻炎、
咽喉炎、
中耳炎、
颈淋巴结炎等与扁桃体有关者,可施行扁桃体摘除术。
3.慢性扁桃体炎作为病灶而引起体内其他器官疾患者,如风湿热、
风湿性心脏病、
关节炎和肾炎等,均可考虑施行扁桃体摘除术。
如有以下几种情况,手术应慎重考虑或推迟进行:
1.全身性疾病的活动期,如
结核病、
糖尿病、血液病、
精神病以及急性
传染病流行时期。
2.
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期不宜手术,一般在发作以后3~4周方可施行手术。
3.
高血压病及
动脉硬化症患者,
收缩压如超过20~21.3kPa不宜手术,以免出血。
4.身体软弱消瘦、年老或患有严重疾病者;年龄不到5岁的小儿多不主张手术。
5.风湿热、
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及肾炎等病情尚未稳定者,不宜施行手术,妇女在月经期暂缓手术,因手术出血机会较多。
手术器械
1.局部麻醉
扁桃体切除术所需器械:扁桃体
注射器、
压舌板、扁桃体抓钳、扁桃体刀、扁桃体
剥离器、扁桃体圈套器、
扁桃体止血钳、扁桃体剪刀、扁桃体纱布球、纱布球钳。
2.全麻扁桃体切除所需器械:除以上器械外,另有全麻
张口器、
吸引管、
吸引器。
术前准备
扁桃体手术虽属简便,仍不可草率从事,术前应作好如下检查:
1.详细了解病史,有无
出血性疾病、
传染病、
风湿病及肾炎等病史,并作体格检查。
2.
应作血液常规化验及
出凝血时间的检查。对于有风湿病史的患者要检查抗“O”,血沉以及
粘蛋白等,有肾炎病史的患者要检查
尿常规,以选择在稳定的时期进行手术。
3.手术前应注意清洁口腔,用1∶5000
呋喃西林溶液或盐水漱口。
4.因病灶而切除扁桃体者,如风湿病、肾炎等,术前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术后引起病灶活动,一般术前注射青霉素3d。
5.手术前2h服用
苯巴比妥0.1g,术前半小时
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以减少手术时口腔分泌物过多的现象,儿童用量按年龄酌减。
6.术前要进行宣教,以减少病人不必要的顾虑,使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
1.儿童的较大扁桃体可在
表面麻醉或
全身麻醉下用挤切法施行。有时扁桃体很小,埋藏于扁桃体窝内,难以采取挤切法时,可于
全麻下用剥离法进行扁桃体摘除术。
2.一般均可采取局部麻醉。
手术方法
局麻扁桃体剥离法
1.病人一般取
坐位,手术者坐于病人的对面,光源在病人的头侧。
2.注射
麻药 取1%
普鲁卡因20ml,加4~6滴1∶1000的
肾上腺素液混合以后,以10ml
针筒抽出上述麻药的半量,用压舌板于舌面前2/3与后1/3交界处压下,使咽部暴露清楚,在舌腭弓的上、中、下三处分别注入麻药3~4ml;先将针尖刺入粘膜下注入少许,再将针尖沿扁桃体周围刺入。注入的麻药,除
麻醉作用外,并可使扁桃体与扁桃体窝分离。在咽腭弓的上方与扁桃体上极之间,亦需注入少许麻药,对侧亦依此法
麻醉。此时病人感到咽部发胀,吞咽不便。注射完毕后,过5min再进行手术。
3.切口 用扁桃体刀沿舌腭弓,距离
游离缘外1~2mm处,自扁桃体上极向下切至舌腭弓根部,再绕过上极,将切口延长,切开咽腭弓。但手术时要注意,切口不可太深,只宜切开粘膜。如切得太深,损伤
咽上缩肌。或切入扁桃体组织内,均易引起出血和
伤口感染。
4.剥离扁桃体 用扁桃体剥离器自舌腭弓切口处,先将舌腭弓与扁桃体前面剥离,后将扁桃体上极向下压出,用扁桃体抓钳挟住扁桃体上部,同时用剥离器向下压扁桃体使之与扁桃体窝分开,直至下极留一小蒂。剥离时,剥离器不可向窝内深挖,以免损伤咽上缩肌或血管,造成出血。
5.圈套摘除 将扁桃体圈套器处扁桃体抓钳套入,以扁桃体抓钳夹住扁桃体向内向上牵引,而将圈套器向外向下套住蒂部,收紧圈套器,将扁桃体摘出。用扁桃体止血钳夹住棉花球,放入扁桃体窝内压迫止血,同时检查扁桃体是否完整,有无
组织损伤。
6.检查伤口 用扁桃体拉钩将舌腭弓拉开,检查扁桃体窝内有无出血,有无扁桃体组织残留,尤其是扁桃体下极三角皱襞处,
淋巴组织较多,如未去掉,术后仍可增生肥大,甚至产生炎症。此外,下极的残留常可引起术后出血。如有
活动性出血一定要妥善止住。
全麻扁桃体剥离法
1.取
仰卧位,以张口器将口张开,使咽部暴露清楚(、7)。并在舌腭弓和咽腭弓粘膜下注射1%普鲁卡因加1∶1000
肾上腺素少许,以达止血目的。手术的具体操作同局麻扁桃体摘除术。但患者
头位倒置,因此手术的方向与局麻时相反。
2.手术过程中随时要注意保持
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止血要彻底,防止术后出血。
3.扁桃体摘除后,宜同时以
增殖体切除器、增殖体剖匙作增殖体
刮除术,并以纱球压迫止血。
注意事项
1.扁桃体摘除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往往由于切除过少(有残留)或切除过多(损伤周围组织)而造成,故操作需细致,剥离沿包膜外进行。
2.在
圈套器收紧前,要避免抓钳滑脱,防止扁桃体落入气管。
术后处理
1.应观察有无出血,应告诉病人将口中血性分泌物全部吐出,不要咽下。对
全麻病孩,注意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以估计有无出血的可能。如有鲜血吐出,应及时进行检查止血。
2.术后第1d宜进冷饮流汁,第2d半
流质饮食,但不宜太热。1周后软食,10d后
恢复正常饮食。术后第1d若病人因伤口疼痛而不愿进食,可用
针刺合谷方法止痛。
3.术后第1d病人可有
发热反应,如2~3d后体温不退,应检查原因,加用
抗菌药物,防止感染。
4.术后24h用1∶5000
呋喃西林溶液漱口,以保持
口腔清洁。
5.术后6~12h伤口
白膜形成,5~7d开始脱落,10d左右白膜脱完,伤口即能愈合。
6.对于由病灶而切除扁桃体的病人,术后仍需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禁忌症
1、
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施行手术,需炎症消退后3-4周方可手术。因为此时病人一般在
发烧,扁桃体充血,手术后伤口容易出血或出现
继发感染。
2、在脊髓
灰白质炎及
流感,妇女
月经期及月经前期不宜手术。
3、扁桃体手术后要靠扁桃体窝内的血管自行收缩,
血液凝固止血。而各种原因造成凝血和
血管弹性下降都可引起术后出血,因此有造血和
凝血系统的疾病如
血友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紫癜等,都不宜手术。
4、在
血液病,
高血压,
代偿机能不全的
心脏病、
肝炎、
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的活动期时不宜手术。此时手术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6、病人家属中
免疫球蛋白缺乏或
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者。
白细胞计数低于3000以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