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脱,
蒙古语ortoq(
突厥语ortaq﹐意为合伙)的音译﹐
蒙古和
元朝斡脱钱,指蒙元时期斡脱商人所放贷的一种
高利贷资本;斡脱也衍为地名称呼;元代还出现了专门管理斡脱事务的
行政机构;同时斡脱也成为了官职。
蒙古语ortoq(
突厥语ortaq﹐意为合伙)的音译﹐蒙古和
元朝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徐元瑞《习吏幼学指南》说:“斡脱﹐谓转运官钱﹐散本求利之名也。”又称斡脱为“见圣旨﹑
令旨﹐随处做买卖之人”。
从成吉思汗时期起﹐蒙古贵族就提供本银﹐委托中亚
木速蛮商人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从中坐收高额息银。当时这种官商有“黄金绳缆”(altan arqam i)之称。大汗以及诸王﹑公主﹑后妃﹐都各自设置斡脱﹐获取巨利。斡脱经营的商品中很大一部分是金银珠宝﹑名贵皮毛﹑金锦罗缎等供皇室和贵族享用的奢侈品。蒙古初期﹐高利贷的年息是百分之百﹐次年息转为本﹐又复生息﹐一锭银十年之后竟能本利共合一千零二十四锭。这种掠夺性盘剥当时称为“羊羔息”。蒙古汗廷曾经规定﹐斡脱被偷盗或抢劫而一年之内不能破案﹐由当地居民代偿﹐如不及时赔偿﹐就作为债务﹐迫令纳“羊羔息”。
斡脱钱债使许多民户甚至一些地方官吏破产﹐陷入典卖妻孥还不足以偿债的境地﹐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1240年﹐窝阔台汗不得不下诏以官府钱物代还民户和官吏欠下的斡脱钱债﹐总值达七万六千锭。同时取消各地官民代偿斡脱失盗损失的规定。根据
耶律楚材的建议﹐规定钱债“子母相侔﹐更不生息”﹐即不论欠债多久﹐全部利息最终不得超过本银的百分之百。
蒙哥汗时期﹐曾令孛阑合剌孙专掌斡脱。
入元以后﹐皇室﹑妃主﹑诸王的斡脱不断发展。政府为持有圣旨﹑
令旨的官商
专立户籍﹐称为斡脱户。元世祖时﹐前后曾设诸位斡脱
总管府(
至元四年﹐1267)﹑斡脱所(至元九年)﹑斡脱总管府(至元二十年)等机构﹐掌管斡脱事务。尽管由于某些朝臣一再陈述斡脱扰民害政﹐曾经暂时废止斡脱机构﹐但斡脱高利贷商业是
元朝官府﹑皇室和诸王妃主剥削收入的重要来源﹐不久便恢复﹐而且扩大了经营范围和权限。斡脱贸易还发展到远洋海外。在地方﹐元政府也前后设有斡脱局﹑斡脱府等官衙。
斡脱商人向元廷和诸王不断贡献奇珍异宝和大批钱物﹐从而得到特殊庇护。元政府为斡脱提供了种种特权。这些官商手持圣旨﹑
令旨﹐可以使用驿站铺马(见
站赤)﹐官给饮食。他们或携带
军器﹐或有官军护卫。货物可以减免课税。行船鸣锣击鼓﹐不依河道开闸时间﹐强行通过﹐动辄殴打守闸人员。办买
盐引﹐欺侮仓官。斡脱商人还假公济私﹐夹带私人资金﹐营运牟利﹐发额外横财。斡脱户常常不当差役﹐与僧﹑道﹑
也里可温﹑
答失蛮等神职人员享受同等或类似的优待。
追征
斡脱钱债﹐对居民为害很大。如果负债人无力偿还﹐便籍没财产﹐甚至断没妻子儿女。大德六年(1302)﹐札忽儿真妃子﹑念不列大王派人在
杭州路追征钱债﹐并无负债人花名和欠债钱数﹐只指出三个债务人的名字﹐这三人转而把一百四十余户人家都说成债户﹐空口无凭﹐强行追索﹐造成很大骚扰。这类事屡次发生﹐以致元政府不得不下令制止。由于斡脱钱债导致许多人户破产﹐危及
元朝统治秩序﹐元廷也曾下令免除某些居民的债务。但在有元一代﹐斡脱高利贷商业的盘剥始终是官府﹑皇室和诸王榨取人民
膏血的手段之一﹐也是造成元代尖锐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
中统四年,用
阿合马、
王光祖史集锁子甲、甲胄和兵器的军械,某些斡脱买了几匹好马,他们把这些东西运送到
阿八哈 斡脱钱,指蒙元时期斡脱商人所放贷的一种
高利贷资本。这是蒙元时期斡脱商人所进行的商业活动中影响最大、最坏的商业行为,以致斡脱成为高利贷的同义词。过去对斡脱的研究多集中在此。《
黑鞑事略王庭斡脱钱,因为在蒙元时期,斡脱钱是一种专门由借贷关系产生的
高利贷资本一般商品和特殊商品,如珠宝和香料等。
《元典章·户部·钱债》节上就专门把《
斡脱钱癸巳丙戌乙丑茶税,以其数三千锭添入江西
榷茶都转运司岁额。诏贷
斡脱钱复利计算,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当时被称为羊羔利。加上这些借贷者借蒙古王公之势,在当时造成很多民户甚至地方官员因为还不起债务,纷纷卖房卖地,甚至典当妻女,纷纷破产,造成很大民愤和社会不稳定。于是很多官员都注意到此问题,政府也出面干预过,用国库钱代官民偿还斡脱债务,并限制羊羔利的利息不得超过本金的100%。
元代还出现了专门管理斡脱事务的行政机构。《元史》中有
至元总管府涿州泉府皇太子、
皇太后元代由于出现了管理斡脱事务的行政机构,同时也就出现了掌管这个事务的官职。最早出现在
元宪宗大赦天下。以帖哥䌷、
阔阔术等掌
帑藏正五品;二、为诸路斡脱副总管,
正六品,在元代有名的人物答失蛮也任过斡脱
总管府世祖,初与今太师淇阳王伊彻察剌,同掌奏记,后独掌第一
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