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出生在
美国华盛顿,1920年毕业于美国衣阿华大学,而后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任讲师,1922年获该大学
硕士学位,1924年又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起任哈佛大学副教授,1934年以后一直任哈佛大学教授。
主要著作
《双头垄断:卖方很少时的价值》
《垄断竞争的再考察》
《论“寡头垄断”的起源》
《走向更一般的价值理论》
《垄断竞争理论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等。
价格思想
E.H.张伯伦图在他1933年出版的
《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
市场结构和
价格形成的理论。他的理论和英国经济学家J.V.
罗宾逊于同年出版的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共同构成了“
垄断竞争论”(见罗宾逊
不完全竞争理论中的
价格思想),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实际的市场既不是
竞争的,也不是
垄断的,而是这两种因素的混合。在他看来,许多
市场价格都既具有
竞争因素,又具有
垄断因素,因此,
企业家心目中没有纯粹竞争,只有
垄断竞争的概念。
资本主义市场的整个
价格制度,是由纯粹
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以及由垄断和竞争力量相混合的各种市场上的
价格关系组成的。 张伯伦认为,
垄断与
竞争力量的混合来源于
产品差别,
产品差别是造成
垄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一种
产品具有差别,就意味着卖者对他自身的
产品拥有绝对的
垄断,但却要遭受非常接近的
替代品的
竞争。这样每一个卖者都是
垄断者,同时也是
竞争者,因此是“垄断的竞争者”。
张伯伦根据
产品差别的概念建立了他的
垄断竞争价值理论。他认为,在
垄断竞争情况下,每家
厂商的
销售量受
价格、
产品性质和
销售开发三个因素的影响。
垄断竞争价值理论就是研究这三个因素和
销售量的均衡关系。
张伯伦分别从单个
厂商的
短期均衡和一个行业所有厂商的集团的长期
均衡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指出
产品差别使得个别厂商的产品
需求曲线D成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所示。如果该厂商提高
价格,它将失去一部分
顾客;如果降低价格,将会吸引其他厂商的一部分
顾客。他进而引进
边际收益MR和
边际成本MC曲线。在短期内,如图2所示,在
需求曲线D和平均成本曲线AC既定的情况下,
厂商如把生
产量确定在MC=MR的水平上,就可以达到短期均衡状态,从而实现超额利润。从长期来看,如图2所示,由于新
厂商的进入引起
价格竞争,迫使原有厂商降低
价格水平,缩小
利润幅度,最后当
需求曲线D下降到切
平均成本曲线AC最低点的左面T点时,达到个别厂商,同时也是行业的
长期均衡状态。这时超额
利润消失,既无
厂商进入,又无厂商退出,厂商个数达到最适度的
数量。与纯粹
竞争模型相比,
垄断竞争长期均衡情况下的
价格要高一些,
产量要低一些,有剩余
生产能力没有利用。 张伯伦还分析了
产品性质和
销售活动对产品需求和
厂商产量的影响。从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情况考察,大量的垄断竞争是非
价格竞争。主要形式是
产品性质和
销售活动中的
竞争。
产品性质的
竞争就是所说的质量竞争。
产品性质的变化常常引起
生产成本曲线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对它的需求。由于
产品性质的变动是质量的而不是
数量的变动,因此无法用一个具体图式来表示。他还指出,
销售成本是为了改变
产品的
需求曲线的位置或形状而支出的成本。
销售支出中,
广告支出是最重要的项目。
销售成本曲线是U形的,销售支出在开始时,其效果是递增的,以后就转变为递减的了。由此,在
生产成本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垄断竞争的
均衡价格,首先由于增加了
销售成本,然后由于
需求曲线切总成本曲线于其最低点的左面这两重因素,而高于纯粹竞争的均衡价格。
张伯伦在
《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中,还分析了A.A.库尔诺、F.Y.埃奇沃思的传统寡头理论,提出纯粹寡头理论。
寡头就是少数人的
垄断。他区分了出售差别
产品的许多
销售者之间的
垄断竞争和少数卖者之间的
寡头竞争两种
市场类型,研究了寡头竞争
价格的形成。他假定市场上只有两个互相竞争的销售者。一家
厂商变动其
价格或
产量,会引起对手作出反应,并间接地影响变动价格的厂商,所以要采取措施索取
垄断价格。张伯伦认为,这种决策不需要
寡头或双头之间进行勾结即可实现。按图3所示,如果由甲首先供应市场,它将
生产能实现最大
利润的
产量OQ,并按
垄断价格OP定价。当乙进入市场后,甲一经认识到乙对其决策必然作出反应,将会考虑降低
产量到OQ1即OQ的一半,等于乙的
产量。这时整个行业的
产量仍旧为OQ,
价格仍旧是
垄断价格OP。当乙意识到相互依存关系,它会了解到这样的
产量和
价格对它和甲都是最好的,因此
生产与OQ1相等的Q1Q
数量。
模型建立
亚当·斯密在以后的一两百多年里是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
垄断还是个别现象。当资本主义进入
垄断阶段之后,
经济学理论已无法对其进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普遍垄断现象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从19世纪初的
西斯蒙第、
穆勒、
麦克库洛赫,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马歇尔、古诺、埃奇沃思、西奇威克,尤其是庇古和斯拉法,他们早已对
垄断理论和市场的不完全性作了大量的研究。但问题在于,他们始终沿袭着“斯密传统”,即将
自由竞争作为普遍现象而把
垄断作为例外来构造他们的理论框架。
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的张伯伦和英国剑桥的
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
《垄断竞争理论》和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才正式宣告“斯密传统”的彻底结束。始于张、罗二人的“
张伯伦革命”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摈弃了长期以来以马歇尔为代表的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把“
完全竞争”作为普遍的而把
垄断看作个别例外情况的传统假定,认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提出了一套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沿用至今的用以说明处在两种极端之间的“
垄断竞争”的市场模式,并在其成因比较、均衡条件、
福利效应等方面运用
边际分析的方法完成了
微观经济的革命,将
市场结构分成了更加符合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实际情况的四种类型。
“
张伯伦革命”的经济学意义就在于,20世纪中期宏观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天然逻辑的发展起点就是对
垄断的分析,从这个起点出发,恰恰使得
西方经济学比较正确地描述和表达了百年经济历史的本质和现状。
新张伯伦模型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P.)等人在张伯伦的
垄断竞争理论基础上创立了的,该模型解释了差别化
产品的
产业内贸易现象。在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中,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垄断权,
规模收益递增,企业
生产差别化
产品(产品可以替代但不完全替代)争夺市场,竞争的结果是
垄断利润消失,各个企业仅获得
正常利润。
运作机制
企业运作模型
新张伯伦模型运作机制如下:假设两个
国家(本国和外国),两个
产业(
制造业、农业),本国在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外国在农业具有比较优势。在完全
竞争的
市场结构下,本国出口
制成品,进口
农产品;外国出口农产品,进口制成品,两国间的
贸易模式为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不会发生。现把
垄断竞争引入
制造业,但仍保持农业的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即本国仍是
农产品的
进口国。由于
规模经济的存在,
制造业内的所有
厂商都要尽可能扩大
规模,以达到本产业所允许的最小规模,否则
厂商会被淘汰。因而
厂商只能选择
生产一种或几种风格或式样的
产品。同理,任一个国家也无法
生产所有种类的
产品。所以国内外厂商同时
生产制成品,只是两个国家的制成品在花色、特性上有差别。从
需求上看,在制成品基本功能相同前提下,
消费者倾向于多样化的选择。当本国制成品无法满足
消费者多样化要求时,就需要从国外进口制成品,从而在
制造业内出现
产业内贸易。
垄断竞争论
垄断竞争论(theoryofmonopolisticcompetition),说明一种既含有垄断
因素,又存在着激烈竞争的
资本主义市场结构的理论。在这个市场中,
生产差别
产品并能够决定自己产品
价格的许多
销售者之间进行着价格和非价格(
质量、
服务和
广告)的
竞争。它因美国经济学家E.H.张伯伦(1899~1967)1933年出版的
《垄断竞争理论》和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于同年出版的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两书而得名。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英、美
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是A.马歇尔的
经济理论。他的基本思想是,资本主义世界仍然处于自由
竞争阶段,
垄断只是例外现象。他的主要著作
《经济学原理》(1890)是以资本主义完全
竞争的
市场结构为分析对象,虽然其中有专谈
《垄断理论》的一章,承认
垄断组织在于获得“垄断收益”或“最大可能的净收益”,可是,却否定了
垄断价格的存在,认为这些收益是通过一种“适度价格”取得的。张伯伦和罗宾逊的著作在
马歇尔原有论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推进。两本书的性质基本一样,但使用的
概念和
叙述方法并不相同。不过一般认为他们是这一理论的共同创立者。
在
《垄断竞争理论》一书的绪论中,张伯伦对当时西方经济
学界流行的把
竞争和
垄断截然划分开的两分法,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市场上的实际情况既不是
竞争的,也不是垄断的,而是这两个因素的混合。在他看来,许多市场价格都具有
垄断因素,因此
企业家心目中只有
垄断竞争,而没有纯粹竞争的概念。因此,在理论上把
垄断与
竞争这两种基本的市场力量给予明确的定义,把它们各自孤立起来考察是不够的,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对于
资本主义市场的整个
价格制度,他认为是由纯粹
竞争(即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即
完全垄断)市场,以及由垄断和竞争力量相混合的各种市场(指
垄断竞争和
寡头两类市场)上的
价格体系所组成。张伯伦的这种划分方法,为
微观经济学的
市场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张伯伦认为,垄断与竞争力量的混合来源于
产品的差别性。只要有任何一种明显的标准使一个销售者的
产品或
劳务能与其他销售者的区别开来,这类产品就是有差别的。只要有差别存在,不管这种差别是多么小,
购买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交易就不是随机的,而是凭他们的喜好而有所选择。
差别可以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想象中的。具体的差别来源于
产品本身物质的或法律上的特点,还来源于进行
销售的不同条件。前者包括产品的
品质、
设计、
颜色、
式样、
包装等特点,还包括
专利、
商标和
商店名称在内;后者包括例如在
零售交易中,
销售者的地点、
工作效率、
经营方式、公平交易的
信誉、店员对
顾客的态度等。在其他人的有关著作中,
销售条件还包括
信贷条件、交货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等。张伯伦认为,在购买者看来,以上各种情况下的
产品都或多或少地有些不同。
张伯伦认为,产品
差别是造成垄断的一个决定性的
因素,有差别则垄断发生,差别程度越大,垄断程度也越大。一种产品具有差别,就可以说
销售者对他自身的产品拥有绝对的
垄断,但是却要或多或少地遭受不完全代替品的
竞争。这样,每个
销售者都是
垄断者,同时也是
竞争者,因此张伯伦称他们是“垄断的竞争者”。
张伯伦对
垄断竞争的特点分析。他认为,在纯粹
竞争情况下,由于
需求曲线是水平的,个别
销售者按照现行
市场价格愿意出售多少就可以销售多少。但是在
垄断竞争市场上,
销售量不但受
价格的限制,而且受到销售者的
产品性质和
广告支出的影响。
垄断竞争是那些
产品都有牌子和商标,能够自行决定
价格的
厂商之间进行的价格、质量、服务和
广告的竞争(质量竞争、
服务竞争和
广告竞争统称
非价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