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逢年
明末大臣
方逢年(1597年-1646年),字书田,号狮峦,浙江省严州府遂安县(今浙江省淳安县)人。明末大臣,官至资善大夫、柱国、少傅、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人物生平
万历时期
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初一日,方逢年生于浙江严州府遂安县。八岁时,由父亲直完公方可正亲自教授易经,方逢年需要回答易经中的义理,才能睡觉。方可正督课很严,到了夜间还是教授不辍,遇对答不满意,就拿起木杖责打逢年,方逢年躲在床下不起。方可正族弟跪请说:“逢年善于写文章,要不然请逢年写文章对解。”方可正看过之后,才面露微笑。在考秀才和举人的时候,因为家中没有钱坐车和坐船,都是走路前往400里外的杭州应考,等到回家的时候,报官早已登门报知录取,在万历四十年(1612年)考取举人。
天启时期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方逢年在殿试中以二甲第四名获赐进士出身。当时孙承宗为读卷官,看到考卷,叹息说,真是“端人正士”。随即获选为庶吉士。天启四年(1624年),任翰林院编修,到湖广乡试主考,考题中发策有“巨珰大蠹”语,讽刺宦官是“国家的蛀虫”,暗指魏忠贤。他以《易经》的论点写出“泰交策”,云:“宇内岂无人焉?有薄士大夫而觅皋、夔、稷、契于黄衣阉尹之流者哉?”魏忠贤看到后大怒,矫旨将其连降三级,又经御史徐复阳弹劾,将方逢年、章允儒等正副考官等八人削籍为民,并以廷杖责罚。
崇祯时期
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恢复官职,累升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和经筵日讲官,担任崇祯帝的讲官五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方逢年升任礼部尚书,进入内阁。同年,多尔衮率领清军越过长城攻打直隶和山东,崇祯下诏廷臣推荐边关的人才,方逢年推荐汪乔年等人。同年冬,方逢年看到关于“贪污犯”的奏疏,他认为贪污犯被判死刑,家产没收,而且亲戚还受连带处分,几乎等同于“瓜蔓抄”般的残忍。于是向崇祯帝建议应该“以仁德治天下”,对于犯罪较轻的应该予以赦免,刑部尚书刘之凤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认为乱世宜用缓刑以利天下。崇祯帝看了很不高兴,还怀疑刘之凤收了犯人的贿赂,想要治他们的罪。刘之凤在下狱后饿死,方逢年想要救他不成,同时也失去了崇祯帝的信任,罢官回到浙江遂安。
南明时期
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改元弘光。召请方逢年官复原职,不应。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破南京。鲁王朱以海在浙江台州避难,随即在绍兴自立为监国,三次召请方逢年任大学士,方逢年终于出山,建议鲁王使用弘光纪年而非隆武纪年,并派儿子方成邦调解方国安朱大典之间的冲突。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欲改置浙东官吏,方逢年给其首辅黄道周写信劝止,隆武帝听从其议,召还所派官吏,封朱以海为皇太侄、监国、鲁王,拜方逢年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令其辅佐朱以海。
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南下,绍兴城破,张煌言带着鲁王搭船逃出舟山群岛,方逢年追赶不及,避于台州,与马士英、方国安请求以残兵数千到福建,不被允许。其后清兵入台州,方逢年急避南山善法寺。正当他准备在善法寺自缢而死时,就被清军所俘,遂假意降清。随清军至仙霞岭时,方逢年以蜡丸书托密使通知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然而等隆武帝死于汀州后,清军搜罗到方逢年等人的“请驾出关”疏,遂将方逢年、方国安等人处决于延平。但是方逢年孙方象瑛另称,方逢年离开绍兴之后,迁往天台,城破后被俘至衢州,于九月成仁。方逢年后归葬浙江遂安。
历史评价
陈盟:逢年本庸才,寡学识,以受螫得名,为时局所属意。逢年亦倾心归向,故得至此。
主要作品
《雪涤斋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6 16:4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