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由
血吸虫寄生于人或者哺乳动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的寄生虫病,是一种呈全球流行的被忽视的热带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
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
曼氏血吸虫和
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
埃及血吸虫引起。中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属法定乙类传染病。
一般皮内试验与粪检虫卵阳性的
符合率为90%左右,但可出现
假阳性或
假阴性反应,与其他
吸虫病可产生较高的
交叉反应;并且病人治愈后多年仍可为阳性反应。此法简便、快速、通常用于现场筛选可疑病例。
血吸病人血清中存在
特异性抗体,包括
IgM、
IgG、IgE等,如受检者未经
病原治疗,而特异性抗体呈阳性反应,对于确定诊断意义较大;如已经病原治疗,特异性抗体阳性,并不能确定受检者体内仍有
成虫寄生,因治愈后,特异性抗体在体内仍可维持较长时间。
由于治疗后抗体在宿主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其
阳性结果往往不能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也不易于评价疗效。循环抗原是生活虫体排放至宿主体内的
大分子微粒,主要是虫体排泄、分泌或表皮脱落物,具有抗原特性,又可为
血清免疫学试验所检出。从理论上讲,CAg的检测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反映活动性感染,而且可以评价疗效和估计虫种。
尾蚴性皮炎需与
稻田皮炎鉴别。稻田
皮炎由寄生于牛、羊、鸭等动物的
门静脉中的动物血吸虫
尾蚴侵袭皮肤引起,多见于我国东南、东北、西南各省市。宿主排卵
入水、孵出毛蚴、入锥实螺,
后尾蚴逸出螺体。人接触尾蚴后便立即进入皮肤、引起皮炎。皮炎初见呈红点,逐渐扩大变为红色丘疹,
皮疹一周后消退,尾蚴被消灭,病变不再发展。
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或
解热剂缓解中毒症状和降温处理。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给予
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
贫血的治疗,肝硬变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肝治疗,以及
外科手术治疗。患有其他
肠道寄生虫病者应驱虫治疗。
血吸虫病患者并发急性细菌性阑尾炎时易引起穿孔、阑尾炎脓肿、阑尾炎组织内虫卵沉积,阑尾穿孔易引起
弥漫性腹膜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