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官,是古代
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为了便于
认星和观测,把若干颗恒星组成一组,每组用地上的一种事物命名,这一组就称为一个星官,简称一官。唐宋后也有称之为一座的。但这种星座并不包含星空区划的涵义,与现今所说的星座概念有所不同。
三国陈卓把石氏、甘氏、巫咸三家星官合并组成一个283星官,共1465颗星的星官系统,为后代天文学家所沿用。
星官体系
我国古代的星官体系,将夜空分为三垣和
二十八宿。古人在
黄赤交角一带于
春分日的傍晚仰观头顶星象,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将28宿划分成了四段。每段对应一象,各包含七宿:鸟象在南方,龙象、虎象分别在东方和西方,
龟蛇则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之下。古代流行五行配五色之说,分别将青、赤、黄、白、黑与东方、南方、中央、西方、北方相配,最后就形成了东方苍(青)龙、
西方白虎、
南方朱雀(鸟)、北方玄武(龟蛇)的说法。
主要星官
中国的古天文学之中辨别和划分
星区的方法自具一格,不同于西方的
黄道十二星座的
划分方法,中国
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区划分使用的是类似于西方的“星座”的“星官”系统,其中最系统的划分方法是将星空中的一千四百六十四颗星分为“二百八十三官”。中国古代“星官”系统把天空分为“
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其他星官。(如今可查的典籍中关于星官的最早的记录出现在《
史记·
天官书》之中),“二百八十三官”中就含“
三垣”、“二十八宿”等星官。
三垣星官
三垣指上垣(
太微垣),中垣(
紫微垣)下垣(
天市垣)。“垣”指星的区域。
“太微垣”,位于“北斗”的南方,包含十颗星。《三家注
史记》中有注为:“太微宫垣十星”。
“太微垣星官”包括:
太微左垣 ·
太微右垣 ·
五帝座 ·
五诸侯 ·
谒者 · 三公 ·
九卿 内屏·幸臣· 太子 ·
从官 · 郎将 · 虎贲 · 常陈
“紫微垣”,位于“
北斗七星”的东北方,包含十五颗星,沿东西方向排列。
“紫薇垣星官”包括:北极 · 四辅 ·
天乙 ·太乙 ·
紫微左垣 ·
紫微右垣 · 阴德
天柱 · 大理 · 勾陈 ·六甲 ·
天皇大帝 ·
五帝内座 ·
华盖天棓 ·
内厨 · 文昌 · 三师 · 三公 · 天床 · 太尊
天牢 · 玄戈 · 天理 · 北斗
“天市垣”,位于“
房宿”和“
心宿”的东北方,包含二十二颗星。
“天市垣星官”包括:
市楼 ·
车肆 · 宗· 宗正 · 宗人 · 帛度 ·
帝座 ·天市左垣
屠肆 · 帝座 · 候· 宦者 · 列肆 · 女床 · 贯索 ·
天市右垣四象星官
四象星官即二十八宿星官,又称“
二十八舍”。再将“二十八宿”分为四大星区,分别用“
朱雀”、“
玄武”、“
青龙”、“白虎”
四灵兽命名,即是所说的“四象”又称为“四灵”或“四陆”。可以理解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是四个大规模的“星座”。
对于“四象”《史记·天官书》中解释为:“东宫苍龙……
南宫朱鸟……
西宫……参为白虎……北宫玄武……”,(苍龙即青龙,朱鸟即朱雀)。
“青龙”涵: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朱雀”涵: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白虎”涵:奎、娄、胃、觜、毕、昴、参七宿;
“玄武”涵: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二十八舍住十二州”,是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了。“
二十八宿”均分布在黄道和
赤道带上,日、月的相对运动会划过这二十八个“星官”。二十八宿分成四组,并与东、南、西、北四宫及用动物命名的四象相配,而每宿又以宿名以及按照木、金、土、日、月、火、水的顺序与一动物相配。即:
其它星官
除了上面介绍过主要星官,我国古天文中仍有一些比较著名的“星官”。
中国古天文的星官系统除了严谨外,用“华丽”“博大精深”
等词来形容也毫不觉得夸张。了解越多,其魅力亦无穷。
星官系统
曜
说到中国古天文学,就要粗略了解一下“曜”、“垣”、“宿”的意义,以上已经结束了“垣”和“宿”,下面就专门说说“曜”。
“曜”本义为日光,后称日、月、星为“曜”,可理解为明亮的天体。关于“曜”一字,中国自古以来就曾有“
五曜”、“
七曜”、“
九曜”、“十曜”、“
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称,下面对其作简略说明。
五曜
五曜即“
五纬”亦称“五星”,即
太阳系里的水(辰星)、金(太白)、火(荧惑)、木(
岁星)、土(
镇星)(此处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
顺序排列,下同)“五星”的称法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
水星,古名“
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
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较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
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
肉眼观测到“水星”。
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
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其银白色的亮光最亮时比
淡蓝色的“
天狼星”还要耀眼。《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有:“东有
启明,西有长庚。”这里所说的“启明”和“长庚”似乎为两颗不同的星,其实两者实际上都是“金星”,当其先太阳而出
地平线时,就是所谓的“启明”,而后太阳而出地平线时,就是“长庚”了。“金星”有厚重的
大气层,金星球体
表面温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
低熔点的金属。
火星,古名“荧惑”。由于“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为红色,所以其反射光为淡淡的火红色,类似于荧光;另“火星”是第一颗
地外行星,它与地球的
相对运动,使其在地球上自视的
运动方向会产生变化,令人迷惑,《后汉书·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荧惑逆行”的记载,所以古人称其为“荧惑”。“火星”是“
类地行星”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火星”曾达到距离地球相当近的距离,给对其的观测提供了良机。
木星,古名“岁星”。我国古代
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
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次”(分别为:
星纪、玄枵、降娄、大梁、
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
析木),则“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所谓的“岁行一‘次’”。由此得名。我国汉代以后发展形成的“
干支纪年法”,其实就源于之前的“
岁星纪年法”。“木星”为已知的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其“
木星大红斑”曾经是天文界一项著名的谜题。
土星,古名“镇星”。“土星”古人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
二十八宿”之一,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得名。另也称为“
填星”,其中“填”同“镇”,应为
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惊异的,就是它的“环”,从地球上观测,似乎长了两个“耳朵”一样。
《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将“五行”分别与着五颗星相配,即为水、金、火、木、土的名字。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过,类似于纬线,故古合称“五纬”。“五纬”、“五星”也就称作“
五曜”。
七曜
七曜,古代也称“七政”、“
七纬”。是我国古代对“太阳”、“太阴”、“
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的合称。是古人以其同时在天空中运动且不同于其它恒星错把太阳、月亮也当成了行星。
“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比较广泛,李白的《大猎赋并序》中有:“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晋书·卷十一·志第一》中为:“然则三皇
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簿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国外很多地域,类似的以“七曜”代表一个星期的七日。公元前七百年左右,
古巴比伦出现了一个星期分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为一个月。他们建造七星坛祭祀
星神。七星坛共七层,每层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金、木、土七个神。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星期日称“
日曜日”;星期一称“
月曜日”;星期二称“
火曜日”;星期三称“
水曜日”;星期四称“木曜日”;星期五,称“
金曜日”;星期六称“土曜日”;(最早亦出现于
两河流域的
古巴比伦文明)。故,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开始计算的,同中国习惯不同。“
七曜日”的称法在日本被普遍的使用着。
九曜
九曜指在“七曜”之外,
再引入“罗睺”、“
计都”两“隐曜”,“罗睺”及“计都”均为梵语的音译。在夜空中突然出现威胁着每个人的星称为“计都”;抢夺太阳和月亮的光而引起
日食的星称为“罗睺”。
传说“罗睺”本为统领众魔的龙,曾与
天神们
联合对抗恶魔,但在高奏凯歌之际,他趁大家不备,偷喝了圣液,不料其罪行被
太阳和月亮看见,就向众神告发,天神赶去奋力将“罗睺”的头切下,而此时圣液已在“罗睺”的体内发生作用,令其得以如同星体般永恒不灭,自此“罗睺”的头以及他的身体——“计都”,即成为日、月两曜
永不妥协的敌人,只要环境许可,他们即试图吞噬太阳和月亮,造成日、
月食,而计都的尾巴有时亦会以彗星的行貌出现在世人之前。另一版
本本为:“罗睺”是古
印度神话中的恶魔,相传为“达耶提耶王毗婆罗吉提”与“
达刹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称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护神;他长有四只手,下半身为蛇尾,好为非作歹。“
天神”与“
阿修罗”
搅乳海之时,“罗睺”乔装改扮,混在天神队伍里偷喝甘露,结果被“
日神”和“月神”发现,向“
毗湿奴”打了小报告,“毗湿奴”当即用神盘砍下了“罗睺”的头和手臂。但因为“罗睺”已经喝了甘露,所以他的头长生不死,为了报仇,就经常吞噬太阳和月亮,从而引起日食和月食,此为日、月食的由来。“罗睺”星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体则化为“计都”星,皆不祥。
西天竺的《
七曜攘灾决》(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译传入中国的)中具体介绍了“罗睺”、“计都”两隐曜为:“罗睺,遏罗师者,一名黄幡,一名蚀神头,一名复,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逢日月则蚀,朔望逢之必蚀,与日月相对亦蚀……计都,遏逻师,一名豹尾,一名蚀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
在中国“罗睺”之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译的《九执历》中,所谓“九执”即是指“
九曜”。“罗睺”、“计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时已渐为我国天文学家所重视。
而所谓“隐曜”,指人的视觉中无法看到的
星曜,同行星及恒星的目视可见不同。实质上,“隐曜”是古天文学上的轨道术语,“在天只有气而无形”就是描述“隐曜”相当准确的说法。中国古代天文中的“隐曜”,大多数与日、月所被观测的运动有关。而“罗睺”、“计都”在天文学上是一种指代。
太阳在天球上进行移动的轨迹称“黄道”,《宋书·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黄道,日之所行也。”而
月球在天球上进行移动的轨迹(绕地公转的轨道)称“
白道”。“黄道”和“白道”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月北交”和“月南交”。在中国“罗睺”和“计都”所指代的是“黄道”和“白道”的交点。
另有一以“罗睺”为
白道升交点。“计都”为月球
远地点的说法,此说法曾传入日本,现今日本尚存有两幅早期以“
九曜”位置占算星命的
天宫图。
十曜
十曜是指(一般是相对少见)“时轮历”中在“七曜”之外,还有两个假想的天体,即“罗睺”、“劫火”(“罗睺尾”,此处未得详细考证,不过笔者猜测为“计都”),再加“长尾彗星”,合称为“十曜”。
十一曜
十一曜指的是在“罗睺”、“计都”之上复加“
月孛”、“紫气”两“隐曜”,合称“四余”,与“七政”一起合称“
七政四余”。“月孛”及“紫气”两曜,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晚一些。明代天文学家
邢云路指出,“四余”应出自于《都赖聿斯经》,此书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余”。
“隐曜”是公认“四余”是肉眼不可见的
星曜,特殊的情形下,却仍然认为可同“七曜”这样的可观天体一样能够进行观测。除了“罗睺”、“计都”指“月北交”和“月南交”之外,古人认为当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
春秋》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于天”时,“紫气”可见,形状如同半月,通常出现于阴历月未至月初,“助月为明”,这就是常说的“景星”或“德星”,《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另,有说法认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黄道南过
升交点入北时,称“罗睺”;再由黄道北过
降交点入南时,称为“计都”;月球沿白道运行至远地点称为“月孛”;运行至
近地点时称为“紫气”。“四余”“隐曜”都和月行轨道相关。
二十八曜
二十八曜又称二十八正曜,指的是中国古代曾列出二十八“
主星”。具体各“正曜”为:紫微、天机、太阳、
武曲、
天同、
廉贞、天府、太阴、
贪狼、巨门、天相、
天梁、七杀、
破军、
禄存、天马、
左辅、右弼、
文昌、
文曲、天魁、天钺、火星、铃星、擎羊、陀罗、天空、
地劫。
有一说法称其中“太阳”、“太阴”为“中天主星”,而“天空”、“
地劫”即称为“中天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