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青花瓷是中华传统名瓷之一,青花瓷作为特色江西的产物在景德镇它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景德镇青花瓷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用
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
施釉后高温
一次烧成。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
青花瓷历史
青花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起始于唐宋,成熟于元代。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
湖田窑。青花瓷是用含
氧化钴的
钴矿为原料,在
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
一次烧成。景德镇青花瓷在原料,工艺,设计等等领域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从
元代青花瓷一直流传到2012年,景德镇青花瓷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特色江西当中独有的文化。
唐青花
唐代的
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2012年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
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
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
花卉纹碗;
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
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
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
巩县窑。2012年来在巩县窑
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
米灰色,烧结度较差。
底釉白中
泛黄,
釉质较粗。
胎釉之间施
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
石竹花、
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
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宋青花
唐青花经过
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
浙江省
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
塔砖上有绝对纪年
北宋“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
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
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
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
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元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
瓷石+
高岭土”的
二元配方,使胎中的
Al2O3含量增高,
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
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
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
玉壶春底足
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
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
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
麒麟、
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
牡丹、
莲花、
兰花、松竹梅、灵芝、
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
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
卷草、莲瓣、
古钱、海水、
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
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
海水纹为粗
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
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
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
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
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青花瓷分类
青花瓷的分类有很多版本,按照器型分有很多种,按照工艺,用途等等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简单的可以分为仿古青花瓷,和现代青花瓷。
青花瓷工艺
青花瓷在各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现代的青花瓷既传承了古代的精巧工艺,又有创新。从功能上分,现代青花瓷大致可分为三种:
日用瓷、
仿古瓷、
艺术瓷。在装饰形式上,青花还经常与
釉里红、
颜色釉、粉彩、
古彩、
新彩、玲珑等形式结合起来,相互衬托而形成
青花斗彩(瓷器上的蓝色部分先直接在胎上施
青花釉并留白,上釉
烧成后再用
釉上彩料彩绘其留白部分,最后再次入炉烘烧)、
青花釉里红(以
氧化铜在瓷胎上绘制图纹后施以
透明釉,并在高温
还原焰中烧成,纹饰在釉下呈现红色)等种类。
景德镇陶瓷的工艺有72道工序,而青花瓷的工艺跟景德镇
普通陶瓷的工艺大体相当,青花瓷尤为珍贵源于其绘画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青花瓷的成功率,源于很多细节,青花的发色,窑温,釉面厚度,
釉料的选择等等,众多的因素造成了青花瓷的成功率很低,
弥足珍贵。
青花瓷的青料
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
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
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
sm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
叙利亚一带。
平等青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
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
高安、
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
回青调和使用。
回青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
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
绍兴、
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珠明料
珠明料,产于云南
宣威、
会泽、
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
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化学青料
化学青料,即用
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
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青花瓷的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
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
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
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
干支款两类。明代
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
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
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
正德款恭,
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
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
乾隆、嘉、
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
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
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
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堂名款
以典雅的
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赞颂款
寄托了
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
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
博古图、暗八仙、
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
豆干款”为菱形
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
花押”。
现代青花瓷
当代的景德镇青花艺术继承了各代青花的优点,在现代陶瓷艺术的领军人物带领下,同样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青花装饰手法是用毛笔蘸深色青花料勾绘出纹样线条,再用较大的能含水的鸡头形
羊毫笔在上稀释浓度不同的青花颜料,染在线条构成的轮廓里,又称“分水”,而当代景德镇“青花大王”
王步,他创造性地运用“
铁线描”的笔法,以
大写意法开创“分水写意法”,青花陶瓷艺术为特色江西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