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圭
明朝官员
李如圭(1479-1547),字国宝,明朝官员澧州澧阳(今湖南津市李家铺乡土桥树村)人,明弘治十一年中举人,弘治己未科(1499年)进士,先后历任江西安福、建昌知县、广西兵备道按察使、监察(佥都)御史、陕西巡抚、户部侍郎总督仓场西苑农事、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嘉靖十九年遭吏部给事中周怡上疏参劾,致仕回乡归澧。
人物生平
李如圭是教谕李通之孙,明朝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出生澧州嘉山南三十里桃林东里樟树岗下(今津市李家铺乡土桥村),后为方便迎送宾客,迁居澧州城沧堰北(今澧县城关中学校址)。早年饱读诗书,弘治(戊午)十一年(1498年),他满19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俗称孝廉),己未年(1499年)殿试考取进士。
先后任江西安福、建昌知县。他风华正茂,严于法治,敢于去弊除奸,深得民众爱戴。明正德正间(1506-1521年)朝廷命他巡视福建。福建濒临海滨,海盗蜂起,又有贪官污吏为害,人民深受其苦。李如圭发动群众检举,海盗闻风远遁,贪官污吏惊魂落魄。朝廷选贤任能,任命他为广西兵备道按察使。广西苗民、瑶民因不满朝廷的歧视,曾经多次暴动,一般官员视其为“獠瑶”。而李如圭却平等看待苗瑶群众,并与苗瑶族首领义结金兰,实施安抚政策,苗瑶民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真正化干戈为玉帛。李如圭因此被晋升为监察(佥都)御史,官至正七品,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正德年间,患病回家休养。嘉靖十年(1531)秋,陕西延绥地区因灾大饥,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夏言荐举巡抚陕西,他深入重灾的延绥地区进行安抚赈饥,并经过周密调查,向朝廷写了治理荒政的十多条奏折,尽皆采纳,使数十万饥民得以活命。
嘉靖丙申(1536年)春,李如圭受命总理(明朝因事而设的官职),指挥疏浚河道,先后在河湖之间建闸数座,蓄排两便,江河畅通,方便粮运,活跃商旅,促进了生产发展。不久,他又晋升为户部侍郎总督仓场兼西苑农事。嘉靖十八(1539)年,皇帝仁宗到显陵拜谒,见他同靖远伯王谨居守显陵有功,颁诏提拔李如圭为工部尚书,官至正二品。后改任户部尚书
嘉靖二十一年(1541)8月,吏科给事中周怡参劾李如圭“受周府之赂,诏令回籍听勘”,这实际上是一大冤案:当时有个户部右侍郎王杲,借河南大饥往赈之机,指使“总兵官顾寰以军民困敝,请发两淮余盐银70万,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可”,但这个王杲弄权巧夺,不仅捞了钱,而且挤倒李如圭,达到了自己“逾年,入为户部尚书”的目的。当然,不过两年,这王尚书东窗事发,下狱并遭遣戍,落了个“竟卒于雷州戍所”。所以,《明史·七卿表》仍将圭记为“二十一年八月致仕”,可见受贿之说不能成立。
68岁时卒于澧州,葬州西北白岩山(今临澧县新安镇境内)。
主要影响
李如圭赋闲在家,除进谒藩府华阳王朱承爝(袭封第六代王)而外,常常观光孟姜祠、彭思王庙、武当行宫(即上观宫)和安乡谯楼等名胜古迹,撰写了许多文采飞扬的诗文,诸如《记》、《传》、《五古》、《七津》等,尽抒胸臆,阐发自己志趣。他在“颂彭山思王”诗中赞扬李元则“德在民心崇祀远,功施社稷荷封荣”,他佩服思王高风亮节,说不尽自己的崇拜和感慨。在游览华阳王朱默庵领建的武当行宫——上观宫之后,他在“武当行宫记”中写道:“顷余家居十载,故时或一造行宫”,“顾神栖其间,独无所事哉?其必运聪明于冥漠之表,阐威灵于监察之下,善者福之,淫者祸之,御灾捍患以佑一方。”他说自己归乡居家很快就有十年了,到死的时候也想造一行宫,自己的灵魂就栖息在这里,继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显现威灵,监视人间,对于好人我就帮他,让他得到幸福;对于干坏事的人我就阻止他,让他受到惩罚。抵御天灾人祸,保佑一方平安。乐善好施,造福于民,始终如一,至死不变的信念跃然纸上。
李如圭一生给家乡人民留下的一大财富,就是通过严密考证延绥与澧州的孟姜女故事,建祠、作纪、赋诗,完善和宣传了孟姜女的形象和精神,让澧州孟姜女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成为国内四大流传地之一。
李如圭撰《贞节祠记》云:孟姜女故事“自秦历今千余年,澧人称诵不衰,往往形之歌咏。但寻夫之后,莫知所终。”嘉靖辛卯(1531)秋,他奉旨抚赈延绥之后归澧,途经西安府同官县方始得知,“孟姜女果至长城,获范喜郎骸骨,负之归……行至同官而卒。同官人之感其贞烈,凿石为祠……祀之,然莫识其为澧人也。”他回澧之后,即与澧州知州汪倬议建祠宇,工将就,湖广巡抚林大辂又来澧筹款增修,塑像祀之。祠曰:“贞节”,堂为“百炼”,百炼堂供专从同官塑来的孟姜女像。传说接回其像途经千里,接像人一路上虔诚而呼:“魂兮归来!魂兮归来!”今九澧一带仍有这种“喊魂”之俗。
李如圭还带头吟诗歌颂孟姜女:“烈女何年失所天?哀号矢死未亡前。声声彻骨城倾堵,点点伤心泪涌泉。黄壤无情迷梦蝶,青山有意怨啼鹃。杞梁久已同枯草,尚托清风入汗篇。”
《贞节祠记》以李如圭考勘的史迹、遗存、典籍和传说,将陕西同官和澧州嘉山的孟姜女故事连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澧州嘉山孟姜女故事。文人骚客随之撰文赋诗,对孟姜女称诵备矣。于是,其传说在澧州一带几乎家喻户晓,贞节祠香火旺盛有加。因此,李如圭为今天将其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坚实基础。
史籍记载
据《直隶澧州志·贤媛》记载,李如圭夫人梁氏,梁铨女。她善良,有贤德。李如圭任工部和户部尚书时,皇后懿旨,召梁氏入宫,梁穿着布衣叩见皇后,皇后问她为什么穿得那么差?梁氏回答说:“澧州地脊民贫,俗尚俭约。”皇后听了感动,不仅降旨赐梁氏钱物,封赠她为“梁氏夫人”,而且还免除澧州丝绢(税)三十年。这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一位官宦人家的妻室,居然也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情操,她的言行举止,代表子澧州的民风习俗,反映了民间疾苦,给一方百姓带来了减免税捐、休养生息的机会。
轶事典故
孟姜女梦中助尚书
明代弘治年间,工部尚书李如圭奉旨整治荆江水患,荆江里的江猪很多,扔下去的土包石块,都被它们咬破或者拱走,堤岸无法加固。李如圭寝食不安。一天晚上,姜女托梦,告诉他一个办法:派人四处收集破铜烂铁,铸成鼎锅一样的硬坨,下到堤脚,江猪咬不烂,拱不动,堤脚牢固,江堤就安全了。李尚书照此办理,果然成功。从此以后,荆江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孟姜庙的来历
明朝工部尚书李如圭回家养老,晚上就住宿在陕西同官。一天晚上,李如圭看书看倦了,伏在桌上昏昏人睡,只见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年轻女子,哭哭啼啼地对他说:“大人,请您怜念我们是同乡故里,将我的魂魄带回去在我的家乡修一座庙,好叫我魂魄有个归宿。”说完,用力推了一下李如圭。李如圭惊醒后,回想梦中的情景,急忙叫了几个家人,沿村巡访,查问了当地的老百姓。当地几个老人将李如圭带到一座大庙前,指着庙对李如圭说:“大人,这是姜女庙,听我们的前辈讲,孟姜女当年死在这里,我们的前辈敬重她的忠烈,出钱修了这座庙,并塑了这尊姜女像。”
李如圭听完,拜谢了这些老人,自己默默走到姜女像前,暗暗祷告,要孟姜女随他回去,并答应给她修庙宇。祷告完毕,他便走出大庙,边走边喊着孟姜女的名字走回住地,据说这叫“喊魂”。新洲农村现在仍流传着这种迷信说法。
第二天,李如圭出钱请人塑了一尊姜女像,又租了一只大船,自己亲自押送大船同往,每到一处,李如圭便把孟姜女的故事讲给来观看孟姜女像的人们听,人们听了,就将孟姜女的故事编成三棒鼓、大鼓和歌谣到处演唱。从这以后,各地都修起了姜女庙。
不久,李如圭将孟姜女像运到新洲,随即命令湖南巡抚和当地州府修建姜女庙。李如圭按照孟姜女梦中的意愿,把庙修在孟姜山上,还亲自将这座庙题名“贞烈祠”,将里面的大堂叫“百炼堂”,把安放姜女像的大堂叫“绿云宫”。李如圭还特地为贞烈祠做了祠祀,当地人都叫这座庙为“姜女娘娘庙”。
历史评价
李如圭为官清廉,当时有口皆碑,晚年致仕归里,仍将一生不离的座右铭“宏济艰难”条幅,高悬在自己的书房。以他一生奉行的“表彰先哲,激扬后学,待乡亲彬彬有礼,御家人从不傲慢”的作风示范乡邻。就连先人家产,他也全部留给各兄弟,自己所置田产,仅供衣食之用。因此,他历任虽久,止富图书和自著的一部《怀古集》。李如圭的儿子李辅阳,享受到皇帝给他的读书权利,性情廉静。李如圭的父亲在儿子当权时闭门谢客,不受时俗缠绕,人称有苏伯遗风。真是一人做官,满门行善。由此,李、梁夫妇深受州民爱戴和敬重,他被列入澧州乡贤祠的主要祭祀者之一。
参考资料
临澧史志.临澧史志网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6 20:5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