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官,(TongGuan)汉语词语,古地名;也有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同僚的意思。
作用
地名
历史地名,今陕西铜川。
铜川,原名“
同官”,因与“
潼关”同音,
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
夏代(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和商代(前16世纪~前11世纪),隶属古
雍州,先后为当时的属国扈、华原、豳的领地。
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前221),为秦国的领地。
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设置
频阳县(县治在今富平县
薛镇),辖今
铜川。另据《史记·秦本纪第五》注文引用的《括地志》载:“频阳故城,在雍州
同官县界,古频阳县城也。”
秦代(前221~前206),隶属内史地。
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开始设置
祋祤县。县治在今耀县城东约半公里的河东堡,归左内史统辖。当时,除今郊区
焦坪一带隶属上郡
漆垣县外,其余大部分隶属于
祋祤县。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左内史改为
左冯翊。
祋祤县隶属
左冯翊。
新莽(公元9~24)时,
祋祤县改属列尉大夫。后,
祋祤县制撤销。
三国魏(220~265)时,今甘肃省宁县境内的
泥阳县侨置于
祋祤县,祋祤县遂被撤销。
泥阳县隶属雍州
北地郡,郡治在今耀县县城。
西晋(265~316)时,
铜川地区从
泥阳县分出,划入冯翊郡
频阳县。
十六国前赵(304~329)时,
铜川地区隶属
豳州北地郡。郡治在今耀县。
十六国前秦(350~394)和后秦(384~417)时,
铜川地区隶属北地郡。前秦在今市郊区城关济阳寨设置铜官护军。
北魏
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置
铜官县,县治在今市郊区
王益乡高坪村附近,隶属雍州北地郡;撤销铜官护军,其地并入土门护军。
景明元年(500),撤销
频阳县,分割
铜官县部分地区,连同今富平县东北部分地区,设置
土门县,隶属雍州北地郡。永安元年(528),
土门县改属宜君郡。孝武帝(532~534)时,另置
黄堡县,隶属雍州宜君郡。
西魏(535~556)时,沿袭
铜官县、
土门县建制。
铜官县属宜州宜君郡,土门县属宜州通川郡。
北周
建德四年(575),铜官县改名
同官县,隶属宜州。
土门县建制保留。
隋代(581~681),沿袭
同官县、
土门县建制。开皇二年(582),改宜君郡为宜州,
同官县隶属该州;大业二年(606),改属雍州;后属京兆郡。大业二年(606),撤销
土门县,其地并入华原县;后恢复土门县建制,隶属京兆郡。
唐代(618~907),沿袭
同官县建制。武德(618~626)年间,隶属宜州。贞观十七年(643),改属雍州。是年,撤销
土门县建制。贞观二十一年(647),
唐太宗决定将坐落在
宜君县西南山谷的仁智宫改名为玉华宫(在今郊区金锁乡玉华村),并将宜君县治迁驻于此,县属雍州。永徽二年(651),
宜君县与玉华宫同废。天授二年(691),
同官县改属宜州。大足元年(701),撤销宜州,
同官县改属雍州。天复(901—903)年间,为北方割据政权岐的领地。
五代(907~960),先后为
后梁(907~923),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的领地。
后梁开平三年(909)三月,
同官县由
京兆府改属
同州。后唐
同光三年(925)七月,改属耀州。
后晋、后汉、
后周时属耀州。
北宋(960~1126),
同官县隶属
永兴军路耀州。
金代(1115~1234),
同官县隶属
京兆府路耀州。
元代(1206~1368),
同官县隶属陕西
行中书省奉元路耀州。
明代(1368~1644),
同官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
西安府耀州。
清代(1636~1911)初年,
同官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耀州。
雍正三年(1725),耀州改为
直隶州,
同官县隶属该州。后同官县隶属
西安府。
民国初期,同官属
西安府。2年(1913),属陕西省
关中道。16年(1927),属关中区。是年,按照人口、土地面积、经济、交通等状况,同官被厘定为三等县(共为三个等级)。25年(1936)7月,属陕西省第七
行政督察区。29年(1940)初,属
第三行政督察区。是年,同官被厘定为五等县(共为六个等级)。33年(1944)4月,属第二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5年(1946)7月,同官改称
铜川。36年(1947)10月,属第三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5月,根据中共路东工委指示,成立同官县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11月,归属关中分区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县政府驻阿庄小庄村。管辖范围大体包括今红土、阿庄、广阳等地。
1949年2月20日,
铜川县第一次解放,成立
同官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同官县政府迁入县城。在国民党军队进犯的情况下,3月15日,县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撤离县城。4月28日,全县解放。5月1日,同官县政府迁入县城办公。5月20日,关中分区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
三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同官县归其领导。7月7日,县名改称
铜川。
官名
1.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同僚。《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 唐
韩翃 《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才子风流 苏伯玉 ,同官晓暮应相逐。”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词序:“
淳熙 己亥,自 湖北 漕移 湖南 ,同官 王正之 置酒 小山亭 ,为赋。” 明
屠隆 《彩毫记·脱靴捧砚》:“臣不知圣上呼召,与同官共醉酒楼,死罪!死罪!”《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我辈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 补翁 是
方外人,无须忌讳。”
2.官职名位相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又与吾同官而专之。” 杨伯峻 注:“同为公族大夫而专任其事。”
3. 明 内廷同支派的太监称“同官”。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诸升 ﹞于 王太监 安 为同官。按
外廷所称同官者,谓职掌名位相同也;内府所称同官者,不过同支派项下已耳,犹前后同门之义,非指同僚而言。”
发展
中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
夏代,而
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
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第一个时期为夏、
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
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
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
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从
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
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
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
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
太史寮”。
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
内史、御史、太卜、
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
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
太宰”、“
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
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
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
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
卿士”。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扩展
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匈奴称“单(ch_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zhī)”,乌孙称“昆莫”,
高车称“候娄訇(f_)勒”,鲜卑、柔然、
突厥、回纥(h_)、
契丹、
蒙古等称“可汗(k_h_n)”,简称“汗”;土蕃称“赞普”。
宰相
宰相是从
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的
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
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
宋国设置“
大尹”,吴国设置“
太宰”即是。辅助
齐桓公建立霸业的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
丞相”。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
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
尚书令(
宦官担任称
中书令)。
历史演变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回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
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
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
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
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
中书监和
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
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
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
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
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
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
李世民为
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
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_)。
北宋另设
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
政事堂”、“
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
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
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
南书房行走”,
雍正以后的“
军机大臣”。
在各种
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
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
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