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材(1529-1607),字孟诚,号见罗,学者称见罗先生,江西
丰城县段潭人。明代理学家。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隆庆间,历迁广东
佥事,屡败倭寇。万历初,历官云南
按察使,因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兵变。尝收
孟养、
蛮莫两土司以制缅甸,以功擢右佥都御史。后云南巡按御史劾其破蛮冒公功,逮问,坐系十余年。后戍
漳州镇海卫,仍用巡抚仪从以往,时人怪之。材所至聚徒讲学,至戍所,徒益众。材所作多讲学之文,有
《观我堂摘稿》十二卷,及
《李见罗书》《见罗李先生福堂稿》《见罗李先生正学堂稿》
《将将纪》等。
李材,字孟诚,
丰城段潭人。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
进士,授刑部主事。
隆庆间,历迁广东
佥事,屡败
倭寇。万历初,历官云南按察使,因毁
参将署为书院,致激
兵变。尝收
孟养、
蛮莫两
土司以制
缅甸,以功擢
右佥都御史。后云南
巡按御史劾其破蛮冒公功,逮问,坐系十余年。后戍
镇海卫,仍用巡抚
仪从以往,时人怪之。材所至聚徒
讲学,至戌所,徒益众。学者称别见罗先生。材所作多讲学之文,有
《观我堂摘稿》十二卷,及
《李见罗书》、
《将将纪》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李材,字孟诚,丰城人,
尚书遂子也。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素从
邹守益讲学。自以学未成,
乞假归。访
唐枢、王畿、
钱德洪,与
问难。隆庆中还朝。由兵部
郎中稍迁广东佥事。
罗旁贼猖獗,材袭破之周高山,设屯以守。贼有三巢在
新会境,调副总兵梁守愚由
恩平,游击王瑞由
德庆入,身出
肇庆中道,夜半斩贼五百级,毁庐舍千余,空其地,募人田之。亡何,倭五千攻陷
电白,大掠而去。材追破之石城,设伏
海口,伺其遁而歼之,夺还妇女三千余。会奸人引倭自黄山
间道溃而东。材声言大军数道至以疑贼,而返
故道迎击,尽杀之。又追袭
雷州倭至
英利,皆遁去,降贼渠
许恩于阳江。录功,进
副使。
万历初,
张居正柄国,不悦材,遂引疾去。居正卒,起官山东。以才调辽东开原。寻迁云南洱海参政,进按察使,备兵金腾。金腾地接缅甸,而孟养、蛮莫两土司介其间,叛服不常。缅部目曰大曩长、曰散夺者,率数千人据其地。材谓不收两土司无以制缅,遣人招两土司来归,而间讨抗命夷阿坡。居顷之,缅遣兵争蛮莫,材合两土司兵败缅众,杀大曩长,逐散夺去。缅帅
莽应里益兵至孟养,复击沈其舟,斩其将一人,乃退。有猛密者,地在缅境,数为缅侵夺,举族内徙,有司居之户碗。至是,缅势稍屈,材资遣还故土。亡何,缅人驱象阵大举复仇,两土司告急。材遣游击
刘天俸率把总寇崇德等出威缅,渡
金沙江,与孟养兵会遮浪,迎击之。贼大败,生擒绣衣贼将三人。巡抚
刘世曾、总兵官
沐昌祚以大捷闻,诏令覆勘。未上,而材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材好讲学,遣部卒供生徒役,卒多怨。又徇诸生请,改参将公署为
学宫。参将米万春讽门卒梅林等大噪,驰入城,纵囚毁诸生庐,直趋军门,挟赏银四千,汹汹不解。居二日,万春胁材更军中不便十二事,令上疏归罪副使
丁惟宁、知府
沈鈇等,材隐忍从之。惟宁责数万春,万春欲杀惟宁,跳而免,材遂复劾惟宁激变。诏下鈇等吏,贬惟宁三官,材还籍候勘。时十五年十一月也。御史
杨绍程勘万春首乱,宜罪。大学士
申时行庇之,置不问,旋调天津善地去。而材又以云南事被讦,遂获重谴。初,有诏勘征缅功,巡按御史苏赞阝言斩馘不及千,破城拓地皆无验,猛密地尚为缅据,材、天俸等虚张功伐,副使
陈严之与相附和,宜并罪。帝怒,削世曾籍,夺昌祚禄一年,材、严之、天俸俱逮下诏狱。刑部尚书
李世达、左都御史
吴时来、大理少卿
李栋等,当材、天俸徒,严之镌秩。帝不怿,夺郎中、御史、寺正诸臣俸,典诏狱
李登云等亦解官。于是改拟遣戍。特旨引红牌说谎例,坐材、天俸斩,严之除名。大学士时行等数为解,给事中
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奏报偶虚,坐以死,假令尽虚无实,掩罪为功,何以罪之?设不幸失城池,全军不返,又何以罪之?”帝皆不听。幽系五年,论救者五十余疏。已,天俸以善用火器,释令立功,时行等复为材
申理,皆不省。
亡何,孟养使入贡,具言
缅人侵轶,天朝救援,破敌有状,闻典兵者在狱,众皆流涕。而楚雄士民阎世祥等亦相率
诣阙讼冤。帝意乃稍解,命再勘。勘至,材罪不掩功。大学士王锡爵等再疏为言,帝故迟之,至二十一年四月,始命戍镇海卫。
材所至,辄聚徒讲学,学者称见罗先生。系狱时,就问者不绝。至戍所,学徒益众。
许孚远方
巡抚福建,日相过从,材以此忘羁旅。久之赦还。卒年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