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溪群
分布于沅陵县境东半部的地层
主要分布于沅陵县境东半部,西北及西南部也有少量出露,面积约17002,是县境内最古老的地层。厚度巨大,岩性特殊,韵律发育变质明显,属浅海相沉积的泥沙质岩系。依据岩性区域变质程度和接触关系,可划分为上、下两个亚群。
定义
板溪群原称“板溪系”,属元古代。分布于皖、湘、赣、黔、桂等地,形成江南古陆的基底。最初命名地点在湖南益阳板溪,故名。本群为浅变质岩系,由各种板岩组成,夹有火山碎屑岩及各类火山熔岩,总厚400—1000米。
分类
下亚群:梵净山组,分布于县境东北部石峰尖、明月山、仙鹅抱蛋和东湖等地,面积约130km2。因褶皱强烈,变质较显著,岩性单调,出露不完整,故层序尚未建立,厚度2450m以上。上亚群:①马底驿组:不整合于梵净山组之上,出露普遍,主要分布于叶家山、滴水坪、上江溪以及马底驿站一带,以紫红色夹灰绿色板岩为特征,厚度1122~1248m;②五强溪组:主要分布于五福堂至枣木铺、钟鼓界至羊皮帽、湖池塘及湖油溪等地,厚度275~1340m。
命名
王晓青、刘祖彝于1936年命名“板溪系”。命名剖面位于湖南益阳县西南60km的板溪村(现属桃江县),现代表剖面位于湖南沅陵马底驿和芷江鱼溪口。
沿革
1936年王晓青等在《湖南长常地区地质志》中, 将该系的时代确定为寒武纪。实际上板溪村剖面仅包括现在的五强溪组上部及南沱组。而现在的五强溪组下部及马底驿组则被称为“震旦纪马迹塘系”。随后“ 板溪系” 的时代曾几经厘定,或属震旦纪或前震旦纪。1958年湖南413地质队在“板溪系” 内部发现存在一个角度不整合,并将不整合之上的地层称为板溪群,同年南京大学王鹤年将其命名为“东安群”。1962年湘黔桂三省(区)前寒武系地层工作组将不整合面之上地层称上板溪群,并首次进行了板溪群的地层分区。北区分为马底驿组和五强溪组;南区称拉揽组清水江组江口组。1964年湖南地层表仍延用板溪群上亚群之称,并统一划分为枷榜组和拉揽组。1975年《中南区域地层表》将其称为中板溪群,将江口组称为上板溪群。1965年左国朝将不整合面作为震旦纪底界。1979年湖南省地研所在“湖南地层” 中将板溪群划归元古界。1988年《湖南区域地质志》将不整合面以上地层再次改称为板溪群,时代为新元古代。
特征
层型
正层型:桃江县马迹塘南东22 km板溪锑矿路线剖面。王晓 青、刘祖彝,1936,湖南长常区地质志湖南区域地质调查所专报乙种第1号。
构成
板溪群地层分区表明,不同分区的岩性特征各异。它分为北区(包括北部,南部)和中区。北区北部的临湘-石门小区发育不全,以紫红色砂砾岩及粉砂质板岩为主,代表了滨岸带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厚度为300—700m。北区南部称岳阳-怀化小区,板溪群发育完好,由灰绿色、紫红色浅变质砾岩、砂岩、板岩、层凝灰岩、碳酸盐岩及炭质板岩等组成两个大的旋回,分别构成马底驿组和五强溪组,碳酸盐岩和炭质板岩主要夹于马底驿组。本小区的板溪群代表了陆相-浅海陆坡相沉积。马底驿组由北向南碳酸盐岩及炭质板岩夹层逐渐增多。本群厚572—3803m。中区板溪群包括高涧组漠滨组(原称枷榜组和拉揽组),主要由灰绿色,灰—深灰色及少量紫灰色浅变质砂岩、层凝灰岩、板岩组成。该群下部夹炭质板岩,局部尚见有海底中性火山喷发岩,厚度3290—4750m。中区板溪群代表了典型的陆坡相沉积。各区板溪群均不整合于下伏的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之上,板溪群中仅见有少量微古植物化石
分布
湘西、湘西北、四川秀山、贵州梵净山等地。
备考
编撰者:王自强
作者1:王晓青
年份1:1936
作者2:刘祖彝
年份2:1936
系名:新元古界
参考资料
中国岩石地层名称辞典库.中国地质科学院数据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0 20:06
目录
概述
定义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