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
文化旅游行程。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
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
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
娱乐文化、
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民族文化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
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
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
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
民俗村、民俗城、
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
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
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
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
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
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
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
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但是,当我们怀抱
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
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
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
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
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
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
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
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
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
文化符号。
时期文化
实际上,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
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
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一律的仪式。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
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
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的
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
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
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
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无论
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
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貌似展示了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
文化生活,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实质却分明戳穿了民俗文化旅游的个性化、地方化的谎言。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它威胁着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其实是一种
同质化的
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试图以奢华浮靡的宏大排场来展示、汇集不同族群民俗文化的典型场景,这种民俗博物馆的形式只不过就是对世界的仿真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并不探求一个可靠的、仿真之前的实在,而只需要投入当下的情感去体验现实的游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实际上是一个消费、娱乐、休闲的场所,在中国当下的
社会文化情境中,它是
社会性与
工具性的产物,主题公园遵循的是
消费主义的市场逻辑,它是大众欲望、权力政治与
大众媒介等等诸多社会关系的产物,消费主义的逻辑渗透到主题公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以
深圳民俗文化村为例,在中国
56个民族中,只选取了其中的21个民族作为展示的对象,入选的标准完全是围绕市场化的运作逻辑。以所谓文明发达的眼光作比照,如果一个族群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比较奇异,能够使
异文化的外来者产生一种
文化震撼,而且具有很高的表演性和观赏性,能够满足海外游客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想像,则符合民俗文化村的
入选标准,摩梭人的入选,是因为至今仍然保持着
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其
民居建筑也比较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流风所致,各地旅游部门开发的民俗文化
旅游项目无一不是截取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片断,以所谓历史的逻辑将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连缀起来,形成一个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其实所遵循的逻辑就是
文化资本的
市场价值。经过市场逻辑筛选的民俗文化旅游事项,作为一种
消费文化,无论其如何运用厚重的历史文化来粉饰、包装,它都是一种无深度的
后现代文化现象,一些地方性的司空见惯的民俗生活具有了审美意义,纳入
全球化进程的大中城市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连同城市
购物中心、城市广场的梦境般的幻觉、壮观的场面、混乱的符号一样,旅游者穿梭流连于这些空间之中,这些与背景分离、变化的景象,刺激着人们的好奇与记忆,让人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联想,人们投身于一系列泛化的感官体验与
情感体验。
政治意义
与此同时,旅游部门的项目策划或者有意识地将地方性的文化纳入到民族国家现代化话语之中,或者迎合了旅游者关于异文化的时空想像,或者仅仅是出于
经济资本的投资目的。一旦民俗文化因为上述原因而推入
旅游市场,那么,作为文化消费者的旅游者的
消费行为则不仅仅是单纯的满足
个人需求的
被动消费,而是被纳入到一种关于权力政治、市场以及全球化的时空想像之中,也就是说,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旅游过程所体验的
异文化震撼不仅仅是个人性的体验,而且被整合到全球化时代地方性的权力政治与
市场体系之中,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旅游者的所体验的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了政治意义,成为一种
政治力量。
民俗文化旅游被权力政治资本发明为能够产生
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
文化资本,意欲通过民俗文化的异文化震撼产生社会效益,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
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
地区经济融入全球化市场体系。在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本也开始介入到许多地方的现代化建设运动之中。文化资本的某些特殊形式,如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富有历史韵味的传统文化等等,从原先的民族国家现代化话语的边缘开始上升为一种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文化资本,并且日益商品化,正是在这一商品化的过程中,民俗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在现代性话语中获取合法地位,进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声誉,提高民俗文化在社会符号等级体系中的位置。原有的符号等级在
现代性和诸如普遍历史、进步、权力政治和
审美理想等支配观念之外,拓展了一种
相对主义的空间。从低俗的、遭人鄙弃的“封建”、“迷信”传统,到权力政治与经济资本趋之若鹜的
文化商品,可以说,这也是民俗文化从一种迷失状态进入了另一种迷失状态的过程。因为,民俗文化在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塑造地方形象等方面作用的同时,也因为权力政治与经济资本剥离其
生存状态而越来越变形走样。
究其根本,旅游部门策划、展示的旅游项目,可以说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经济资本与地方性
文化资本共谋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一种全球性的
后现代文化现象。在全球化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趋于多元,人们也认同各具差异的文化。不仅如此,地方政府的企业化行为,将
地方文化的形象视为一种品牌进行打造,自然而然地,具有差异性特点的民俗风情文化则颇受各种权力政治与经济资本的青睐。在中国当下的情境中,全球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文化形式以及更为广泛的符号体验,
金融资本、权力政治、
大众传媒、地方性文化的共谋,作为文化资本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便使
异文化旅游者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符号体验。
尽管旅游开发者试图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一种真实的异文化感受,但是,民俗文化旅游实际上是多种权力与资本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来的一种文化符号,它试图达到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地再现一种文化,而是表达了消费时代权力政治与资本的文化想像。旅游开发者主张,在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是什么?是
旅游吸引力。吸引力又主要决定于当地与游客产生地之间的
文化差异,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所以,在内容选择时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这种特色与差异的效果,按照人类学的说法,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时将会产生的文化震撼,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文化震撼越强烈,而这种文化震撼的强度大小正是旅游部门策划民俗旅游项目的文化心理依据。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似乎对少数族群的文化予以充分的尊重,尽管政府对于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所作出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是近百年来的现代化过程关于进步的信仰以及进化论的
社会发展模式,在少数的、边缘的、民间的文化与“落后的”、“原始的”、“封建的”“非理性的”之间划起了
等号,这种分类与界定,蕴涵着
启蒙运动的理性霸权,理性的政治力量所挟持的求真精神,标榜将为
人类社会带来历史和人的解放,其实这一
现代性信条以“求同求全”的虚妄来压抑多元与差异,只不过是异于前现代的另一种传统制度而已。这种历史进步的观念以及关于文化分类的知识,被现代民族国家编织进了关于现代化建设诉求的话语之中,成为一种知识的规范,甚至体现于政治措施的实施过程。这种现代性知识于是演变成了一种规训、塑造、构成主体的权力,并不仅仅压迫着主体关于历史进步以及
知识分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产性的力量,渗透到整个
社会生活领域之中,把每一个主体塑造成为符合民族国家
现代性诉求的个体,使其服从并整合到民族国家规范的
社会秩序之中,我们看到,产生于规训实践的知识在成为一种权力的同时,又强化了规训的实践。被近百年来民族国家现代化过程所规范的主体,
教育制度、学科分类、
传播媒介、图书馆、展览、历次政治运动等规训体系从制度层面强化了人们对于文化分类的认识,这种知识自觉与不自觉地规范着主体的社会实践,与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诉求形成认同。现代民族国家现代性诉求的霸权性质,控制了人们对于边缘的、民间的、非主流的文化的知识想像,在高度现代性的境况下,人们关于社会生活对象的知识与想像,日益依赖于专家、媒体的教育、宣传与鼓噪。由此形成的效果不仅仅在于生产了一种关于文化分类的知识与霸权,更重要的是,这种知识与霸权业已内化成为人们
自我认同的机制,并且反过来不断地塑造着现代
社会制度关于文化分类的知识。自我认同机制的形成,意味着自己的趣味、欲望、意见和渴求与
他者的趣味、欲望、意见和渴求等形成对照,进而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形成相应的关于自我与他者的形象。长期以来,现代性话语对民间的、边缘的、
非主流文化的排斥,使之赋予了一系列迷信、落后、愚昧的形象,民间的、边缘的、非主流文化的
持有者也已经将这一系列迷信、落后、愚昧的形象内化成为自我认同的一个方面,成为
现代性话语对他者进行压迫最为成功的手段之一。
因此,面对日益发达的民俗文化旅游,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一系列被现代性话语命名为迷信、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当下的文化情境中,
权利政治与资本已经平等地承认这些边缘话语,我们毋宁认为,权利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的互动所产生的民俗文化旅游的兴盛,既是“本土化的现代性”(inigenizedmodernity)的一个表现,也是
文化政治之暴力的一种表述。我们在承认
现代性服务于
本土文化的重振过程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这种重振过程实际上也在继续着现代性话语对于民间、
边缘文化的霸权性质。
集锦荟萃式
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
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
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
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
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
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
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
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严谨,可能会歪曲民俗文化。
复古再现式
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
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美国
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
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
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
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杭州和香港的
宋城、
无锡的
唐城、
吴文化公园也属此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原地浓缩式
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
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
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
风情园均属此类,其优点是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其缺点是在真迹旁边造“真迹”,令游客自然形成对比,对有些游客不能构成吸引力。
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
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原生自然式
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
连南三排瑶寨、夏威夷毛利人村落等,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地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
主题附会式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
苏州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
江南园林的
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网“师园”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
苏州评弹、
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
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短期表现式
以上五种模式均为长期存在、旅游者可随时前往欣赏的旅游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
内蒙古的“
那达慕”大会、
回族的“古尔邦节”、
白族和
彝族的“
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生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
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港捷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贵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