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
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
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
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
西欧的
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
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
作家电影,即“
左岸派”。
信息简介
从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早期,新的一代电影创作者从世界各地涌现出来。一批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出生、在战后
重建时期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导演从一个又一个国家冒出头来。
日本、
加拿大、英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巴西和美国,在这些国家中都有所谓的“新浪潮”或者“青年电影”运动兴起。他们中间有些人是从
电影学院毕业,或者是与特殊的
电影杂志结盟,在他们的国家与上一代电影工作者抗争,其中影响最大的群体出现在法国。
50年代中期,法国一批年轻的电影人经常在电影期刊《
电影手册》上撰文攻击当时颇有声望的电影导演。例如,特吕弗就写道:“对于改编来讲,我只承认由电影人所写的剧本的价值,奥瑞茨与巴斯特(当时最负盛名的剧作家)实质上只是文学家,我在此谴责他们低估电影的傲慢态度。”
让-吕克·戈达尔更是指名道姓地批评21位当时的重要导演,指出“他们的镜头运动如此笨拙,影片主题十分拙劣,演员表演呆板,对话缺乏意义,总之,他们不知道如何创作电影,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电影是什么”。
弗朗索瓦·特吕弗、戈达尔,以及
克劳德·夏布洛尔、
埃里克·罗麦尔、
雅克·里维特等人,一起推崇几个被认为已经过时的导演如
让·雷诺阿、
麦克斯·奥菲尔斯,以及非通俗路线的
罗伯特·布列松、
雅克·塔蒂等人。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轻评论家在攻击当时法国的电影制度时,并不觉得与欣赏
好莱坞的商业影片之间有什么矛盾。
《电影手册》派的这些年轻
造反派认为,美国电影中的这些作者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因为每一位
作者导演都会尝试在大量生产的制片制度中,在
类型片上留下个人特殊的印记。从好莱坞的
历史沿革来看,
霍华德·霍克斯、
奥托·普雷明格、
塞缪尔·富勒、文森特·明柰利、
尼古拉斯·雷伊、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等人,绝非艺术匠人可比,他们的作品都体现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用特吕弗的话来讲:“没有所谓的作品,只有作者。”戈达尔后来表示:“我们的成功体现在一个重要原则被认可,这就是像希区柯克的影片被承认为与阿拉贡所写的书一样重要。
电影作者们应当感谢我们,使他们最终能够进入
艺术史的殿堂。”的确,这些批评家极力推崇的许多好莱坞导演仍然赢得人们的称颂和赞扬。
但是,光写评论并不能满足这些年轻人,他们转而
自己动手拍摄电影。通过向朋友借钱和实景拍摄等方法,他们开始拍摄短片,到了1959年他们的作品已形成一股
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这一年,里维特拍摄《
巴黎属于我们》,戈达尔拍摄了《
筋疲力尽》,夏布洛尔拍摄了第二部剧情片《
表兄弟》,这一年的四月,特吕弗的《四百下》在
戛纳电影节上获大奖。这批精力充沛的年轻导演被新闻记者们称之为“新浪潮”,他们的成果不断涌现。上面提到的五位导演在1959至1966年之间,总共拍摄了32部剧情片,其中,戈达尔和夏布洛尔各自拍摄了11部之多。数量如此众多的作品,其间的差异不言而喻,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它们之间的叙事形式和电影风格如此类似,明显地形成一股新浪潮运动。
新浪潮电影最明显的创新标志是它们不拘一格的外表。对于那些拥护法国“优质电影”的人来说,这些年轻导演们看起来似乎是太随随便便了。新浪潮导演们称赞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特别是罗西里尼的作品),反对在摄影棚拍摄,纷纷到
巴黎城区寻找实景拍摄,使实景拍摄成为一条规则。与此相似,虚假的摄影棚灯光被适当的补充光源所取代,战后的法国电影很少出现如《
巴黎属于我们》这样昏暗的灯光和场面。摄影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讲,新浪潮电影的
摄影机运动幅度更大,经常用横移或其他
运动镜头,在一个场景中随着人物或人物关系而运动。尤其是,便宜的实景拍摄特别需要容易携带的设备。于是,一种可以手持的轻型摄影机便应运而生(这种轻型摄影机原来是专门用来拍摄纪录片的,也被看作是最能完美地体现新浪潮
场面调度上的“写实”精神),因此,新浪潮电影充分享受到这种手提摄影机所提供的自由。《四百下》中,摄影机在主角所住的拥挤公寓中游动,也跟着主角登上
摩天轮。
在《筋疲力尽》中,摄影师甚至坐在轮椅上跟随主角,
跟拍他走进旅行社办公室的一系列复杂镜头。
新浪潮电影另一个最重要的特性是偶发的
幽默感。这批年轻导演存心要拿电影这个媒体来开玩笑。例如在戈达尔的《法外之徒》中,三个主角决定要安静一会儿,结果,戈达尔就真正尽职尽责地“关闭”了所有声音。在特吕弗的《
枪击钢琴师》中,有一个主角发誓他决不撒谎,“如果我撒谎,我妈就当场死掉。”特吕弗就立刻接了一位老妇当场猝倒的镜头。但是,大部分的幽默还是体现在借鉴其他影片时的复杂寓意上。不管是借鉴欧洲电影还是好莱坞电影,都表达了对作者导演的敬意。戈达尔的影片中人物常涉及到《
荒漠怪客》(尼古拉斯·雷伊的作品),《
魂断情天》(米纳利的作品)和《朗基先生的罪行》(让·雷诺阿的作品)。在《卡宾枪》中,戈达尔甚至模仿卢米埃尔,以后在《赖活》中,他还“引述”了《
圣女贞德受难记》中的一段对白。夏布洛尔则在自己的影片中经常提到希区柯克。而特吕弗的《野孩子》中的一段,甚至还重拍了卢米埃尔的短片(图12.34)。不过,有些地方变成了真正在开玩笑,比如新浪潮的重要演员让-克劳德·柏莱利和珍妮·摩露在《四百下》中
跑龙套,还有戈达尔影片中的主人公甚至在影片中提到“Ariz。naJaces”(《朗基先生的罪行》与《朱尔与吉姆》中主角的名字的拼合)。新浪潮的导演们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多少减轻一些拍片和观影时的一本正经的气氛。
新浪潮电影还进一步推进了自新
现实主义电影以来在情节结构方面所做的实验。总体上讲,影片的
因果关系相当松散。《
巴黎属于我们》中真的有政治阴谋在进行吗?为什么《赖活》中的妮娜在片尾被人枪杀了?《枪击钢琴师》中主角的哥哥在街上偶然碰到一个行人,即使这个行人与影片的剧情并无关系,导演仍然让他在影片中讲了一大段关于他婚姻上存在的问题。
更有甚者,影片中的主人公常常缺乏明确的目标,人物整天四处漫游,突然间介入某一事件,花费很多时间在咖啡馆里聊天,或者
去看电影。此外,新浪潮电影叙事常常突然变换,有意拿观众的期待来开玩笑。《
枪击钢琴师》中,当两个绑匪绑架了男主人公与他的女友后,四个人在途中竟然一起诙谐地讨论起性的话题。不连贯的剪辑更是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叙事
连贯性,这种趋势在戈达尔的跳接中达到了顶点。
或许新浪潮电影最重要的特性,体现在它通常都具有不明确的结尾。我们已经在《筋疲力尽》中看到了这一点。在《四百下》中,最后一个镜头是安托万向大海跑去,当他奔跑时,特吕弗的镜头始终跟随并且使画面定格,使整部影片结束在安托万到底会往哪里去这个问题上。在夏布洛尔的影片《善良的女人》和《奥菲莉亚》、里维特的《
巴黎属于我们》,以及戈达尔和特吕弗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影片中,其松散的结构都使得影片的结尾具有
开放性与
不确定性。
有趣的是,尽管这种类型的影片对电影观众的程度有所要求,尽管这批导演所持的批评态度,法国电影工业却并不以敌对态度来对待新浪潮运动。1947—1957年间是法国电影业最好过的10年,政府以增加配额方式支持电影工业,银行也大量投资支持拍片,而且国际间的跨国合作制片也方兴未艾。但是,在1957年整个电影业却急剧滑坡,主要原因是电视更加普及。到了1959年,电影工业出现了危机,新浪潮电影的制片方式如低成本和
独立制片等,似乎为此提供了解决办法。新浪潮导演比起过去的导演来,能够以更快速
更便宜的方式拍片,尤其是这批年轻的导演们彼此之间相互帮助,通过联盟来减少了
财务危机。因此,整个法国电影工业是以发行、放映,甚至以协助制片的方式来支持新浪潮运动。事实上,到了1964年,虽然新浪潮导演都各自拥有了自己的公司,我们可以说他们已被纳入整个法国电影
工业里。戈达尔为主要的商业制片人
卡洛·庞蒂拍摄了《
轻蔑》(1963),特吕弗替
环球公司在英国拍摄了《
华氏451度》(1966),而夏布洛尔则转而拍摄詹姆斯邦德的系列
惊险片。
要确定新浪潮运动结束的准确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大多数
电影史学家均选择1964年作为结束,因为新浪潮的形式与风格已经开始被广泛地模仿(例如,被托尼·瑞查德森在他于1963年拍摄的英语片《
汤姆·琼斯》中被模仿)。当然,在1968年之后,法国内部的政治动荡也强烈地改变了各个导演之间的关系。夏布洛尔、特吕弗,以及罗麦尔等人更加坚定的深入了法国电影工业。戈达尔在
瑞士建立了一个专门拍摄
实验电影与
录像带的
制片厂,而里维特开始创作十分复杂冗长的长篇电影(如有一部影片的原始版本有12小时之长)。到了80年代中期,特吕弗已经去世,夏布洛尔的影片在法国之外已
不常见,里维特的作品更加神秘,罗麦尔则继续拍摄关于
上流社会虚假爱情的讽刺影片并因此而获得国际赞誉,如《
沙滩上的宝莲》(1982)与《月圆之夜》(1984)。戈达尔仍在拍摄毁誉参半的作品如《激情》(1981),以及颇受争论的关于
旧约与新约的圣经故事《
万福玛丽亚》(1983),1990年他拍摄了一部类似于传统“优雅电影”的影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影片的片名就叫《新浪潮》,但这部影片与新浪潮运动本身却并无关系。回顾新浪潮运动,它不仅产生了许多原创性高、有价值的影片,同时也证明了沉寂的电影工业,可以由一批有才气并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仅仅因为对电影的热爱并通过不懈努力而使其大为改观。
诞生背景
“新浪潮”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制度僵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幻想破灭。首先,
法西斯的垮台,历史性的审判,使得国际上的右派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其后,
斯大林的去世,对他的重新评价,又使得左派势力陷入茫然,而不光彩的
阿尔及利亚战争和
越南战争,再次使
中间派开始感到失望。这时,整整一代青年人视政治为“滑稽的把戏”。当时的
文艺作品开始注意这些年轻人,描写这些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被称作“
垮掉的一代”,在英国被称作“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被称作“世纪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从主题到情节,从风格到
表现手法都带着这种时代的印痕。
这个背景与
二战以后人们的彷徨苦闷相关联,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也与
后现代思潮紧密相关。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解构,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是基于迷茫困惑后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解放。
当时
安德烈·巴赞主编的《
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
克洛德·夏布洛尔、特吕弗、
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
萨特的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
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
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
作者电影”。
历史演变
50年代中期,统治法国影坛的是相当老化的摄影棚影片,大部改编自19世纪小说,弗朗索瓦·特吕弗正面批判这种优质电影,从而引发大论战。既然反对编剧的电影,反对建立在各部门娴熟技能之上的优质电影,特吕弗推崇的是导演的重要性。他最喜欢的作者是
让·雷诺阿、
罗伯特·布列松、萨沙·基特里、
雅克·塔蒂、
麦克斯·奥菲尔斯、
雅克·贝克、罗杰·林哈特或
让·谷克多。稍后至50年代末,新浪潮更明确的表达出另一种电影,更轻灵生动,用新摄影机在大街小巷拍摄,不再在设影棚中拍摄。新浪潮现象很快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从巴西到
波兰,自
捷克斯洛伐克至美国,都有青年影人效仿新浪潮掀起新电影。
表现手法
“新浪潮”的特吕弗等人都没上过专门的电影学校或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对电影的认识和学习,是通过在
法国电影资料馆里看片得来的。他们在还不懂得应该怎样拍片的时候,已经从那些
坏电影中懂得了不应该怎么拍片。特别是他们所反抗的那种“优质电影”,那种靠巨额投资,靠有把握的明星,靠以导演资历为主的制片,靠大量采用布景等人工手段,靠故事情节吸引人以及影片制作
周期长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与好莱坞在制作上毫无两样。“新浪潮”提出:“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戈达尔大声疾呼:“拍电影,就是写作”。特吕弗宣称:“应当以另一种精神来拍另一种事物,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摄……”。当他们自己拿到了摄影机之后,他们采取了与“优质电影”完全不同的制作方法:靠很少的经费、选择
非职业演员、以导演
个人风格为主的制片方式,大量采用实景拍摄,靠非情节化、非故事化,打破了以冲突律为基础的戏剧观念,影片制作周期短等。所以人们说:“新浪潮首先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它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
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
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
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
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
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筋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
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
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
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
瑞典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费德里科·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观点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广泛地渗入到各种
电影制作之中。
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
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
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
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拍摄主题
非政治性的电影。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间,随风在世上漂泊,又随风离开人世。《筋疲力尽》是最说明这一点的。否定传统的
道德观念的电影。它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暴露虚伪。他们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善恶的观念。
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
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
主要成员
新浪潮的历史特点就是它是业余爱好者的活动,影评人们一批接一批改行做导演。这些年轻的作者是在影迷俱乐部开始喜欢上电影的。其主要成员以前是
电影评论人,都来自封面黄色的著名杂志《电影手册》,由
安德烈·巴赞和雅克·多尼奥-瓦克罗兹于1951年创办。在拍摄长片和短片之前,克罗德·夏布洛尔,特吕弗,
让-吕克·戈达尔,艾里克·
罗梅尔,
雅克·里维特都曾为杂志写作大量评论和其他文章。
人物经历
阿涅斯·瓦尔达长期以来享有“新浪潮之母”的美誉。1956年,
阿涅斯·瓦尔达以顾问的身份陪同法国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
北京的星期天》,拍了数千幅照片,2005年3月,她带着其中的百余幅照片到北京进行展览,同时参加法国电影
回顾展北京站的开幕式。
主要特征
“新浪潮”作者电影的风格,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
精神状态的
长镜头、
移动摄影、
画外音、
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
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
长焦、变焦、定格、延续、
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相互区别
1.从他们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制作者大都是巴赞创办的《
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他们是些影迷,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坛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将们: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
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而“
左岸派”的制作者们则是聚集在
塞纳河左岸“门阶出版社”这一左翼作家团体的周围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
杜拉、罗伯-格里叶等;有
戏剧家雷乃、
亨利·高尔比;有记者阿尔芒·卡蒂;有摄影师
阿涅斯·瓦尔达等。而真正搞电影的只有克里斯,马克一人。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讲,“左岸派”导演的
文化修养要比“新浪潮”导演高。
2.从时间上看:“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8年为诞生的日期。而“左岸派”电影导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导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瓦尔达也于1954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
3.在年龄上看:1958年“新浪潮”的几个代表人物还都是年轻的小伙子:特吕弗和
路易·马勒是26岁,戈达尔和夏布洛尔是28岁。而“左岸派”的导演们在1958年大多数已经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叶是36岁,高尔比和马克是37岁,杜拉是44岁。他们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来人,有的当过游击队员,有的被捕过、流放过,死里逃生。仅这一条,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导演的经历与阅历比“新浪潮”导演要丰富、复杂,他们对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感触和理解。
4.从影片主题和手法上看:“新浪潮”
作者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左岸派”的
作家电影反映的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作者电影较多采用“
第一人称”的
叙事手法,而作家电影则较多采用“
第二人称”和“
第三人称”甚至混乱地采用人称来叙事;作者电影有一种真实诚恳的风格。而作家电影却有着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艺术的
假定性也远远超过了“新浪潮”电影。
5.从拍摄地点的选择上看;由于“新浪潮”电影从来不去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具有
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因此,所选择的
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
活动范围总在这个大城市中进行;同样基于影片主题的不同,“左岸派”导演们拍摄的地点也极为广泛,足迹遍及
苏联、日本、朝鲜及欧洲各地。他们是些跨越国界的人,他们的目标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从美学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7.从制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导演们以一种潦草的、半即兴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短,一年有时能够拍摄好几部影片;而“左岸派”导演却是以仔细琢磨的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也比较长,常常是好几年才拍摄完成一部影片。
8.从影片通过检查方面看:“新浪潮”电影由于内容简单,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顺利地通过放映(除戈达尔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电影由于背景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烦。比如:雷乃和马克拍摄的《雕像也会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长达12年之久。雷乃《广岛之恋》原定参加
戛纳电影节正式比赛,结果中途被撤下来,只获得一个评论奖。马克拍摄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写罢工的影片《希望早相见》(1967年)也遭受到同样的命运。艺术家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
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情感与选择,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尚不多见。“左岸派”电影是对
商业电影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左岸派”导演的作家电影是法国五、六十年代“
先锋派”。“左岸派”:现实主义的革新派。
代表作品
有克罗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和《
漂亮的塞尔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紧接着有特吕弗的《四百下》,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后来,1960年及以后,又出了让-吕克·戈达尔的《精疲力竭》,
埃里克·侯麦的《狮子座》,最后有雅克·里维特的《
巴黎属于我们》。
主要影响
二十年后,
新闻界的大事宣传早已被忘却,最初的崇拜者的那股狂热已经消失,理智和刻薄的人共有的恼怒情绪终于平息,“新浪潮”现象也被纳入比较合理的范围中。“新浪潮”是一段接班时期,它显得很混乱,连篇累牍的夸大其词的评论掩盖了它的真相,凑巧,它又与政治动荡联系在一起,而这种政治动荡也是被革新的空喊吹得神乎其神……两年后,“新浪潮”便融汇于电影整体之中了。重新站队,重新选择,这涉及到所有的青年导演。许多人渐渐地被淡忘了,甚至永远匿迹影坛;另一些人实质上成了追求技巧完美的导演,与《
电影手册》曾经那样激烈地抨击过的导演别无二致。
克洛德·夏布洛尔和
弗朗索瓦·特吕弗一直在搞最程式化的影片,他们与科班出身的爱德华·莫利纳尔、雅克·德莱、乔治·娄德耐并肩前进,一部影片接着一部影片,
一块砖接着一块砖,列出了第五共和国最可观的影片目录……
总之,“新浪潮”是个
发射台,它把那些既不在助手的“跑道”,也不在短片的“跑道”上的人引上了拍摄故事片的航路。
“新浪潮”至少有一个积极的贡献:摄制班子不臃肿、在实景中拍摄、不拘泥于过分僵化的专业规则…这种解放思想的做法影响了以后的年代。那时,在电影开始起步或正在复兴的国家中,青年导演们最希望掌握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正是由于这几点确实摆脱了陈规旧习的思想,“新浪潮”才成了传奇。评价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
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
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
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
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