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辖
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北接
湖北省,西与
重庆市为邻,西南与
贵州省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1.55万平方千米。辖1个县级市,7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吉首市人民北路58号。截至2023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243.2万人,城镇化率53.93%。
历史沿革
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
元,为湖广行省恩州宣慰司、辰州路、澧州路和四川行省永顺宣慰司,以及新添葛蛮安抚司地。
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
清,置永顺府和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
民国三年(1914年)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为辰沅道。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1949年,为第八、九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凤凰、乾城、永绥、泸溪等县和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分属沅陵专区和永顺专区。
1952年8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划乾城、凤凰、永绥、泸溪、古丈、保靖6县地,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地市级),区治设乾城县所里镇,隶湖南省,辖6县,即乾城、凤凰、花垣、泸溪、古丈、保靖。同年9月,湘西行署及所属永顺、沅陵、会同3专区撤销,其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同年12月,正式接管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
1955年4月28日,根据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湘西苗族自治区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州治州域不变。
1957年9月6日,国务院第五十七次全体会议通过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设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并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决定。同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同时湘西苗族自治州宣布撤销。
1952年,设立湘西苗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乾城县所里。原永顺专区所属永顺、龙山、大庸、保靖、桑植、古丈6县及原沅陵专区所属乾城、永绥、泸溪、凤凰4县划入湘西苗族自治区。
1955年,湘西苗族自治区改设湘西苗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吉首县。
1957年9月20日,设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州驻吉首县。原湘西苗族自治州所属吉首、泸溪(驻武溪镇)、凤凰(驻沱江镇)、花垣、保靖(驻迁陵镇)、古丈6县及原由湘西苗族自治州代省领导的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划归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2年,湘西苗族自治区辖10县。
1953年,乾城县改名为吉首县;永绥县改名花垣县。
1954年,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改由省直辖,仍委托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
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10县。
2005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7个县;全州共有7个街道、66个镇、92个乡。
2015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1个县级市,7个县。另有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西州人民政府驻地在
吉首市。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7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吉首市人民北路5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北接湖北省,西与重庆市为邻,西南与贵州省接壤。地域介于东经109°10′~110°23′,北纬27°44′~29°38′之间。行政区域总面积1.55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可分为西北中山山原地貌、中部中底山山原地貌、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北部多山,有大小山峰130多座,大灵山雄居州境北界,八面山、大青山、白云山、太阳山、莲花山、腊尔山、高望界、黑桃界、摩天岭等崛起于西南贵州境内。最高点龙山县大灵山1736米,最低点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97.1米。
气候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受武陵山脉的地形地貌影响:冬季比较寒冷,夏季温高湿重,春夏之交明湿多雨,天气多变,入秋天气转凉,气温下降,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在16.0~17.0℃之间,1月平均气温4.5~5.2℃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5.5℃(1977年1月30日);7月平均气温21.9~22.8℃之间,极端最高气温40.6℃(1959年8月29日)。生长期年平均340天,无霜期年平均282天,最长达340天,最短为235天。年日照时数1151.6~1390.5小时,年总辐射量376.6~412.2.千焦耳/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284.2~1416.9 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71.80天。历年极端最大日降水量为344.1毫米,历年极端最小日降水量为32.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8~77.3%。
水文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河道属
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一级河沅江和
澧水2条,(境内)总长63.0千米;二级河有澧水南源、桃子溪、
贺虎溪、后坪河、浦溪、岩门溪、
武水、
酉水等13条,总长919.5千米;三级河流有
白泥江、太平溪、浪头河、
万溶江、
司马河、沱江、丹青河、能溪、果利河、皮渡河、长潭河、
洗车河、花垣河、泗溪河、涂乍河、
猛洞河、古阳河、施溶溪、明溪、酉溪河等84条,总长2303.2千米;四级河流有167条,总长2184.6千米。河流总长度6408千米,河网密度0.414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25.3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沅江,从南至东南流经境内泸溪县浦市镇、白沙镇、武溪镇,其全长1053千米、流域面积89597平方千米,境内长45.5千米、干流控制流域面积1235平方千米,根据浦市水文站资料统计,年均流量114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浦溪、岩门溪、辛女溪、红土溪、武水。白度溪、大龙溪、酉水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分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且地表水与
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境内核算总水量213.7亿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32.8亿立方米;干流长大于5千米、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444条,主要河流有
沅江、
酉水、
武水、
猛洞河等。
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68万千瓦,可开发108万千瓦,现仅开发18万千瓦。
土地资源
2020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有耕地面积200.6千公顷,基本农田158.5千公顷。批准建设用地684.2公顷。
矿产资源
州域已勘查发现63个矿种485处矿产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铅、锌、汞、锰、磷、铝、煤、紫砂陶土、含钾页岩等,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湖南省之首,锰工业储量310657万吨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
2020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已发现矿种4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8种。其中金属矿10种、非金属矿29种,水气矿2种。
生物资源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
维管束植物209科、897属、2206种以上。保存有世界闻名孑遗植物
水杉、
珙桐、
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树、
鹅掌楸、香果树等;药用植物985种,其中
杜仲、
银杏、
天麻、樟脑、
黄姜等19种属国家保护名贵药材;种子含油量大于10%的油脂植物230余种;观赏植物91科216属383种;维生素植物60多种;色素植物12种。是中国
油桐、
油茶、
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
脊椎动物区系28目64科,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保护动物201种,其中一类保护珍稀动物有
云豹、
金钱豹、
白鹤、
白颈长尾雉4种,二类保护有
猕猴、
水獭、
大鲵等26种,三类保护有
华南兔、
红嘴相思鸟。
人口
2010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967096人,占77.21%。土家族人口1089301人,占42.75%;苗族人口863141人,占33.8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11月1日零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2488105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5%。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90.2万人,常住人口24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8.5万人,农村人口117.6万人。城镇化率52.21%,较2021年提高0.64个百分点。全州全年出生人口1.96万人,出生率6.46‰。全年死亡人口1.35万人,死亡率4.44‰。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02‰。
参考资料来源: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现生产总值817.5亿元,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37.4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459.5亿元,增长5.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7%、29%、56.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3.1%。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2.6%、12.2%、75.2%;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5亿元,增长6.3%,占GDP比重为8.7%。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3亿元,下降6%。其中税收收入103.1亿元,下降10.98%,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5%。地方财政收入74.6亿元,增长6.2%。其中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40.3亿元,增长1.1%;非税收入34.3亿元,增长12.8%。上划省级收入-0.2亿元,下降102.4%。上划中央收入62.9亿元,下降7.7%。全州财政总支出353.9亿元,增长7.8%。其中民生支出231.5亿元,增长5.8%,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65.4%。教育支出63.3亿元,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1亿元,增长7.7%;卫生健康支出41.2亿元,增长7.5%;农林水支出62.9亿元,增长2.7%,其中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支出22.3亿元,下降12.7%。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增长21.6%,非国有投资增长0.7%,民间投资下降3.9%。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10.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36.2%;民生投资增长12.9%;生态投资增长46.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0.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1%。
第一产业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1亿元,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139.8亿元,增长2.7%;林业产值5.6亿元,增长0.8%;牧业产值61.5亿元,增长4%;渔业产值2.4亿元,增长1.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8亿元,增长9.4%。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8.7千公顷,增长0.1%。其中稻谷播种面积99.56千公顷,增长0.6%;玉米播种面积31.83千公顷,下降5.7%;豆类播种面积11.74千公顷,增长5.1%;薯类播种面积23.86千公顷,下降0.1%。油料播种面积58.60千公顷,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55.90千公顷,下降3%。茶叶种植面积51.50千公顷,增长8.7%。烟叶种植面积14千公顷,增长8.3%。猕猴桃果园面积 12.83千公顷,增长15.9%,柑橘果园面积48.22千公顷,下降5.1%。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粮食总产量90.8万吨,下降1.2%。其中稻谷产量61.45万吨,下降0.3%;玉米产量15.05万吨,下降6.1%;豆类产量2.83万吨,增长10.7%;薯类产量11.51万吨,下降3.1%。油料产量9.6万吨,增长4%。蔬菜产量83.2万吨,增长2.4%。茶叶产量1.4万吨,增长5.9%。烟叶产量2.3万吨,增长9.7%。猕猴桃产量12.13万吨,增长19.7%;柑橘类水果产量65.26万吨,下降6.5%。中草药材产量11.86万吨,增长2.9%。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产品总产量1.53万吨,增长1.1%。其中淡水养殖鱼类1.44万吨,增长0.4%。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878个,增长2.3%。农产品加工企业3180家,其中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05家,家庭农场2860户。全州共建成万亩特色产业标准园区24个,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1.8万亩。实施椪柑产业品改面积3.9万亩,猕猴桃品改和培管面积22万亩。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97.2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7.1万吨,实现农村土地流转87.6万亩。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56.7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8.7公顷,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0.6万人。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286处,投入资金13.7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519.5万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6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5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河道20.5千米。
第二产业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其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6%,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9%。规模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下降47%、制造业增长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5%,规模工业主要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下降67.7%、46.7%,医药制造业增长32.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3.6%,汽车制造业下降36.1%,食品制造业增长8.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4%。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占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9.4%。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7家,其中亏损企业27家,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9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84.1亿元,下降7.3%;企业利润总额19.5亿元,下降21.7%。全州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5.4%,企业产品销售率93.27%。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筑业增加值49.4亿元,增长5.8%。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增长9.8%。全州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7.3万平方米,下降22.4%。其中新开工面积70.8万平方米,下降5.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6万平方米,下降39.8%。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3亿元,增长2.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4.4亿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9.8亿元,增长0.1%。按行业统计,批发业40.7亿元,增长8.4%;零售业196.5亿元,增长0.9%;住宿业9亿元,下降4.7%;餐饮业38亿元,增长4.1%。
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84亿元,增长10%。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2%,日用品类增长12.6%,五金、电科类下降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7%,汽车类下降5.9%,烟酒类增长1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下降32.4%,化妆品下降10.9%,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7%。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1.2亿元,下降7.6%。
对外经济和旅游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出口总额21.6亿元,增长28.4%。其中出口额21.5亿元,增长28.1%;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08.7亿元,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609.2万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99.7%。新引进项目108个,其中投资过亿项目105个,新引进外资企业14家。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旅游等级景区(点)39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点)14个。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750万人次,下降15.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亿元,下降23.2%。接待入境游客0.04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6.95万美元。
金融和保险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32.4亿元,增长8.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36.1亿元,增长13.2%;非金融企业存款145.2亿元,下降19.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16.9亿元,增长12.2%。其中住户贷款648.2亿元,增长8.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68.6亿元,增长15.4%。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2.9亿元,增长6.7%。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4.8亿元,增长12.9%。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8.1亿元,增长2.2%。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3.7亿元,增长16.3%。其中财产保险赔款给付8.9亿元,增长15.5%;人身保险赔款给付4.8亿元,增长17.8%。全州保险密度为1338元/人,保险深度为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418所,其中大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28所,普通中学183所,普通小学212所,特殊学校7所,幼儿园731所。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44718人,其中大学2163人,中等职业学校1476人,普通中学13381人,普通小学14317人,特殊学校179人,幼儿园9970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651860人,其中大学66804人,中等职业学校25664人,普通中学167471人,普通小学224450人,特殊学校791人,幼儿园916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3%,小学年巩固率102.8%;初中升学率93%,初中年巩固率99.7%。全州各类民办学校518所,民办学校在校生71992人。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众创空间10家,科技孵化器3个。全年实施科研项目99个,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43个、州级36个。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总额3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18份,增长0.8%,合同金额18.7亿元。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3个。全州获标企业285家。商标申请量3896件,商标注册量2570件,有效商标18408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全州拥有广播电视台9个,有线电视实际使用户数12万户。全州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3个。全州建有综合档案馆9个,开放各类档案122.7万卷。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卫生机构2699个。其中医院69个,妇幼保健院(站、所)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站、所)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55个,乡镇卫生院197个,村卫生室1858个。全州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390人,增长8%。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636人,增长8%;注册护士9922人,增长9.1%。医院拥有床位23791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5899张。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各类体育场地3020个,其中体育场13个,体育馆29个,游泳池36个。举办县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100次。
人民生活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1元,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2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7元,增长6.2%。全州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766元,增长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45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029元,增长5.8%。全州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0.6%。
社会保障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8%,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2.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14.8万人,退休人员参保5.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2.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4万人,乡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135.6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18.1万人,退休人员参保12.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8.4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1万人。
2022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万人,发放资金总额1.5亿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5万人,发放资金总额4.6亿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9026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儿童4120人。新改建公办养老机构2所,公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200张。拥有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42个。新建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8所,养老服务示范点新增床位42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1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6668.9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726.9万元。
交通运输
综述
全州客货运输换算周转总量15.5亿吨公里,其中客运量2125.8万人,增长10.9%,旅客周转量9.6亿人公里,下降25.2%;货运量1817.4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4.5亿吨公里。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客船174艘、货船54艘。年末全州民用车辆拥有量53.44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5.75万辆,包含载货汽车3.59万辆(不含低速和三轮载货汽车)、载客汽车22.06万辆、专业作业车737辆;摩托车27.05万辆,挂车931辆,拖拉机4804辆。
公路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路通车里程133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82公里(不含连接线)。全年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96.1公里。
铁路
2016年,经过湘西州境内的铁路仅有一条
焦柳铁路。
2021年12月6日,经过湘西州境内的
张吉怀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宣告了“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州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车铁路里程370千米。
水运
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客船174艘、货船54艘。
航空
湘西州境内有与贵州省铜仁市共用的
铜仁凤凰机场,从
吉首市驾车出发到铜仁凤凰机场仅需四十五分钟。
2022年2月18日,
湘西边城机场航站楼正式开工。
2023年8月18日,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
历史文化
方言
湘西土家语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之分。北部方言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地,各地均能通话。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泸溪县境,语音、词汇均与北部方言有较大的差别,故南北两个方言不能通话。
湘西苗语为苗语支东部方言,其中又有东部次方言和西部次方言之分。东部次方言分布在泸溪、吉首、古丈、龙山、永顺等地,西部次方言主要分布在凤凰、花垣、吉首、保靖、古丈。东西次方言的词汇差别较大。
主要分布在吉首市、古丈县、保靖县、花垣县、永顺县、龙山县、凤凰县。
主要分布在泸溪县。
民俗
土家族婚俗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哭的时间长,在离开娘家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哭嫁,《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有一人独哭,有母亲、姐妹同哭。
苗族走婚,客家叫私奔,但苗家的走婚却与客家的私奔不同,它既风趣别致,而又纯洁古朴,表现苗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反对包办的婚姻制度。苗族男女青年,是比较开朗的,他们通过走亲串友、赶边边场等活动,互相逐渐认识了,通过多次相交,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产生了爱慕之情,这叫“初交”。再通过一段的接触交往,二人的情意加深,于是就互相交心,私自订下了终身,这种私自订终身,是没有经过说媒的,也没有经过双方父母的同意。
土家族节日有
土家年、
四月八、
六月六、
大端午、
七月十五等。土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将土家年列为地方法定节日,休假一天。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
苗年、四月八、
龙舟节、
吃新节、
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为纪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每年9月20日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湘西自治州行政区域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土家族人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逢年过节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热情的主人便会拿出几个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两面金黄开花的时候,几吹几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主人将烤好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糍粑就咬,这时主人就会重新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给客人吃,尔后接二连三地烤好、拍净、蘸糖,递给客人。如果不懂规矩,接过来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个没糖的就别想再吃了,主人还认为你对土家族人不尊重。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坑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苗族禁忌:不要打张开的伞进别人的家;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龛方向);苗寨里尽量不要和已婚妇女套近乎;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随便吹口哨(招鬼)。
建筑
湘西地处山区,木材丰富,山民历来喜建木房,木结构居所普遍。木房为全木结构,木柱、木梁、木壁、木窗、木门、木地板,屋顶盖瓦。三柱四棋、四排三间的木结构穿斗式房屋是湘西山区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种。
舞蹈
湘西民族舞蹈以
土家族舞蹈与
苗族舞蹈为主。土家族舞蹈主要有
摆手舞、
八宝铜铃舞、
跳马舞、梅常舞、团鸡舞、八幅罗裙舞、西兰卡普舞等;苗族舞蹈主要有
鼓舞(又称
跳鼓)、
接龙舞、
跳香舞、
芦笙舞、
盾牌舞及巫傩仪式中的开路郎君舞、开山舞、
绺巾舞、司刀舞等。
服饰
土家族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银饰最为普遍。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裤子较短,裤脚较大。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鞋子满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
饮食
酸辣是湘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味。有“辣椒当盐,酸菜当饭”之说。故而,在土寨苗乡,家家种有辣椒地,户户备有酸菜罈。按照制作原料的不同,其酸食可分三大类:蔬菜酸、肉食酸、粮食酸。蔬菜酸是酸食中的主体,随蔬菜品种的不同而各具其名,如:白菜酸、萝卜酸、辣椒酸、豆荚酸、野葫葱酸、大蔸菜酸、藠头酸、青菜酸、茄子酸等等。肉食酸顾名思义,是以动物、家禽或水产的 肉为原料的酸食,如:酸猪肉、酸牛肉、酸麂子肉、酸鸡肉、酸鸭肉、酸鱼等,酸鱼最有名气。粮食酸主要以包谷和糯米为原料,碾磨成粉拌辣椒粉腌制而成,有包谷酸、糯米酸等。
风景名胜
景点综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截至2022年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旅游等级景区(点)39处,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处。
主要景点
凤凰古城旅游区由
凤凰古城和
南华山两个区域组成,总面积4.39平方公里,是以青山抱江的山水格局为基础,以史迹荟萃的人文古城为核心,以浓郁湘西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凤凰古城始建于唐,繁荣于明清,古城街巷自由舒展,空间灵活多变,文化底蕴厚重。民国内阁总理
熊希龄、一代文豪
沈从文、著名画家
黄永玉等都出生在这里。凤凰古城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南华山属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佛教七十二大福地之一,景区内花木楼阁,清泉古刹,秀美醉人。
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以引凤桥、神凤殿等十多处主题景点匠心独创中国首个凤凰文化全体验景区;南华禅寺,古刹梵音掩映于深林之中,古树修竹,禅意绵绵,堪称禅宗圣地。
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位于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由被誉为国际桥梁界“珠穆朗玛峰”的吉首市
矮寨大桥、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十八洞村、“天下鼓乡、天然氧吧”吉首市
德夯大峡谷等景区共同组成。
矮寨与德夯大峡谷景区,属吉首市域;十八洞景区,则在
花垣县境内;虽属地不同,但两个景区通过209国道串联,驾车仅需十多分钟。两地山连着山,峡谷连着峡谷,共同成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地亦同为苗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丰富灿烂。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之美誉,镇内“一街、一溪、一瀑”景观错落有致、浑然天成,形成一幅美妙绝伦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山水画卷,与故宫、长城同批的国家重点文物溪州铜柱是该镇的“镇镇之宝”。近年来还获得“中国十大美丽乡镇”和“中国最美动感栖居地”等荣誉,土家族社巴节也被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节庆”。
边城茶峒景区地处湘西州花垣县西北边境,距县城25公里,位于湘、黔、渝交界处,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属湘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边城古镇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文学大师沈从文的《
边城》中,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依山的筑城茶峒,临水的码头,湾泊的小篷船,轻柔的山风,望眼无尽的翠竹,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垂柳下的石阶上,仨俩姑嫂在捶衣洗菜,清水江上,四五渔民在放鸬鹚叼鱼,如诗如画、美轮美奂,这正是小说里描述的样子。
乾州古城景区,位于吉首市内的万溶江畔,因其十里盆地,
万溶江、天星河二水环州陆横陈,状如《
周易》中的乾卦,故名乾州。古城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城墙沿万溶江北岸、小溪河南岸而建,三面临水,一面傍山,气势雄伟,是南方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城池。乾州古城在明代正德八年(1513年)及清代嘉庆二年(1797年)进行了扩建,留下了如三门开、
罗荣光故居、杨岳斌故居、仁和居、文庙等许多古建筑。
老司城又名福石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永顺县城以东的灵溪河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司城是湘西士司王八百年“小朝廷”的都城,始建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士司统治时期中国西南山区上家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老司城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士司都城遗址,老司城士司制度是中国古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活标本,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惊世大发现”,被称为“中国的马丘比丘”。
猛洞河漂流景区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猛洞河支流司河,全长47公里,最精彩处位于哈妮宫至牛路河段,长约17公里。该景区两岸多为原始次森林,葱葱郁郁,水流湍急,碧绿清亮,有十里绝壁,十里瀑泉,十里画卷,十里洞天的美誉。其中有急流险滩108处,大小瀑布20处。漂流,穿急流,越险滩,闯狭谷,捕激浪,有惊无险,回味无穷。特别是哈妮宫、三角岩、鸡笼门、遇仙峡(捏土)、阎王滩、落水坑、梦思峡、鲤鱼剖肚、三大炮等景点,无不令人叫绝观止。原国家旅游局长刘毅漂后赞道:全国独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漂后题词:“天下第一漂”。香港著名摄影艺术家陈复礼先生漂后赞扬:“真正的漂流,不是在菲律宾,而在中国湖南猛洞河”,并题词:“寻幽、探胜、刺激、舒(抒)情兼而有之,猛洞河漂流游,行将扬名天下”。
里耶古城位于龙山县南部,是酉水河畔的一座千年古城,历史上称为“楚蜀通津”。“里耶”是土家语,是“开垦、耕耘士地”之意,里耶古城是士家族的发祥地。这座古城历经三朝建城,始建于战国楚人之手,秦统一后扩建沿用,西汉第二次筑城,废弃于东汉,距今有2300年左右的历史。里耶古城前绕酉水,背靠八面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2年里耶古城的发现,包括古城、古井及秦简,其中出土的37400余枚秦简,其数量是过去秦简出土总数的10倍,内容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邮政、法律、天文历法等各个方面,其价值可以和殷墟甲骨文、敦煌莫高窟文书相媲美,是继西安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占的又一惊世发现,被誉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1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入围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拟批准名单。
2018年10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获得“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2020年6月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确定为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
2020年12月25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1月2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