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
二类动物疫病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以组织器官结核结节肉芽肿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主要类型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分三个型:即牛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和禽分枝杆菌(禽型)。该病病原主要为牛型,人型、禽型也可引起本病。此外还有冷血动物型和鼠型,但对人畜都无致病力
结核杆菌的形态,不同的型稍有差异。人型结核菌是直的或微弯的细长杆菌,呈单独或平行相聚排列,多为棍棒状,间有分枝状。牛型结核菌比人型菌短粗,且着色不均匀;禽型结核菌短而小,呈多形性
本菌不产生芽孢荚膜,也不能运动,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结核菌具有蜡质膜,不能用普通的苯胺染料染色,必须在染料中加入媒染物质。常用的方法为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一旦着色,虽用酸处理也不能使之脱色,所以又叫做抗酸性菌。
结核杆菌为严格的需氧菌,生长最适pH为:牛型结核菌5.9~6.9、人型菌7.4~8.0、禽型菌7.2。最适温度为37~38℃。初次分离结核杆菌时,生长缓慢,可用劳文斯坦-钱森二氏培养基培养,经10~14天长出菌落。结核杆菌的菌落、毒力耐药性可发生变异。典型的菌落为粗糙型,毒力强,而变异菌株菌落则呈光滑型,毒力弱。
结核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存7个月,在粪便内可生存5个月,在奶中可存活90天。但对直射阳光和湿热的抵抗力较弱,60~70℃经10~15分钟、100℃水中立即死亡。常用消毒药经4小时可将其杀死,70%酒精、10%漂白粉氯胺石炭酸、3%甲醛等均有可靠的消毒作用。
流行病学
结核病畜是主要传染源结核杆菌在机体中分布于各个器官的病灶内,因病畜能由粪便、乳汁、尿及气管分泌物排出病菌,污染周围环境而散布传染。
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也可经胎盘传播、或交配感染。
牛对牛型菌易感,其中奶牛最易感,水牛易感性也很高,黄牛和牦牛次之;猪、鹿、猴也可感染;马、绵羊、山羊少见;人也能感染,且与牛互相传染。家禽对禽型菌易感,猪、绵羊少见;人对人型菌易感,牛、猪、狗、猴也可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一般说来,舍饲的牛发生较多。畜舍拥挤、阴暗、潮湿、污秽不洁,过度使役和挤乳,饲养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有时达数月以上。
病程呈慢性经过,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咳嗽呼吸困难,体温一般正常。
因病菌侵入机体后,由于毒力、机体抵抗力和受害器官不同,症状亦不一样。在牛中本菌多侵害肺、乳房、肠和淋巴结等。
肺结核:病牛呈进行性消瘦,病初有短促干咳,渐变为湿性咳嗽。听诊肺区有哕音,胸膜结核时可听到磨擦音。叩诊有实音区并有痛感
乳房结核:乳量渐少或停乳,乳汁稀薄,有时混有脓块。乳房淋巴结硬肿,但无热痛
淋巴结核:不是一个独立病型,各种结核病的附近淋巴结都可能发生病变。淋巴结肿大,无热痛。常见于下颌、咽颈及腹股沟淋巴结
肠结核:多见于犊牛,以便秘与下痢交替出现或顽固性下痢为特征。
神经结核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害时,在脑和脑膜等可发生粟粒状或干酪样结核,常引起神经症状,如癫痫样发作,运动障碍等。
病理变化
特征病变是在脏及其他被侵害的组织器官形成白色的结核结节。呈粟粒大至豌豆大灰白色、半透明状,较坚硬,多为散在。在胸膜和腹膜的结节密集状似珍珠,俗称“珍珠病”。病期较久的,结节中心发生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或形成脓腔和空洞。病理组织学检查,在结节病灶内见到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结核菌素试验,无替代诊断方法。
病原检查:显微镜检查(根据本菌的抗酸性特征,采用萋-尼氏染色或荧光抗酸染色,检查抗酸性杆菌)、病原分离鉴定(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再通过培养和生化试验进行鉴定)、DNA寡聚核苷酸探针或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培养分离物或可疑动物组织样品中的牛分枝杆菌DNA)。
迟发性过敏试验:皮内注射牛结核菌素,三天后测量注射部位的肿胀程度(本法为测定牛结核病的标准方法,也为国际贸易指定的诊断方法)。
血清学反应:淋巴细胞增生试验、γ-干扰素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料采集:采集病变淋巴结(肺、咽后、支气管,纵隔、肝、乳房及肠系膜淋巴结)和病变器官(如肝、肺、脾等)。
防制
奶牛结核病的防制,主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防止疫病传入,净化污染牛群。
防止结核病传入:无结核病健康牛群,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变态反应检疫。补充家畜时,先就地检疫,确认阴性方可引进,运回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再行检疫,阴性者才能合群。结核病人不能饲养牲畜。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环境卫生。
净化污染牛群:污染牛群是指多次检疫不断出现阳性家畜的牛群。对污染牛群,每年进行4次以上检疫,检出的阳性牛及可疑牛立即分群隔离为阳性牛群与可疑牛群。剔除阳性牛及可疑牛后的牛群,应间隔1-1.5个月检疫1次,连检3次均为阴性者,认为是健康牛的可放入假定健康牛群。对阳性牛,一般不作治疗,应及时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发现的可疑病牛,要加强监控,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同时复检确诊,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无害化处理可疑病牛在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假定健康群为向健康群过渡的畜群,当无阳性牛出现时,在1-1.5年的时间内3次检疫,全是阴性时,即改称为健康群。
培养健康犊牛群:病牛群更新为健牛群的方法是,设置分娩室,分娩前消毒乳房及后躯,产犊后立即与乳牛分开,用2-5%来苏儿消毒犊牛全身,擦干后送预防室,喂健康牛乳或消毒乳。犊牛应在6个月隔离饲养中检疫3次,阳性牛淘汰,阴性牛且无任何临床症状,放入假定健康牛群。
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全场消毒,牧场、牛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牛舍、运动场每月消毒1次,饲养用具每10天消毒1次。如检出阳性牛,必须临时增加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进出车辆与人员要严格消毒。
防治 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阳性牛必须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临床症状的病牛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严格扑杀措施,防止扩散。
消毒:每年定期大消毒2~4次,牧场及牛舍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饲养用具每月定期消毒1次,检出病牛时,要做临时消毒。粪便经发酵后利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3 11:31
目录
概述
主要类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