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
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
二类动物疫病。以
组织器官的
结核结节性
肉芽肿和
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
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分三个型:即牛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和
禽分枝杆菌(禽型)。该病病原主要为牛型,人型、禽型也可引起本病。此外还有冷血动物型和鼠型,但对人畜都无
致病力。
结核杆菌的形态,不同的型稍有差异。
人型结核菌是直的或微弯的细长杆菌,呈单独或平行相聚排列,多为棍棒状,间有分枝状。牛型
结核菌比人型菌短粗,且着色不均匀;禽型结核菌短而小,呈
多形性。
结核杆菌为严格的
需氧菌,生长
最适pH为:牛型结核菌5.9~6.9、人型菌7.4~8.0、禽型菌7.2。
最适温度为37~38℃。初次分离结核杆菌时,生长缓慢,可用劳文
斯坦-钱森二氏
培养基培养,经10~14天长出
菌落。结核杆菌的菌落、
毒力及
耐药性可发生变异。典型的菌落为粗糙型,毒力强,而变异菌株菌落则呈光滑型,毒力弱。
结核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存7个月,在粪便内可生存5个月,在奶中可存活90天。但对直射阳光和
湿热的抵抗力较弱,60~70℃经10~15分钟、100℃水中立即死亡。常用
消毒药经4小时可将其杀死,70%酒精、10%
漂白粉、
氯胺、
石炭酸、3%
甲醛等均有可靠的消毒作用。
牛对牛型菌易感,其中奶牛最易感,
水牛易感性也很高,
黄牛和牦牛次之;猪、鹿、猴也可感染;马、绵羊、山羊少见;人也能感染,且与牛互相传染。家禽对禽型菌易感,猪、绵羊少见;人对人型菌易感,牛、猪、狗、猴也可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一般说来,
舍饲的牛发生较多。
畜舍拥挤、
阴暗、潮湿、污秽不洁,过度使役和挤乳,饲养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因病菌侵入机体后,由于毒力、机体
抵抗力和受害器官不同,症状亦不一样。在牛中本菌多侵害肺、乳房、肠和
淋巴结等。
乳房结核:乳量渐少或停乳,乳汁稀薄,有时混有脓块。乳房淋巴结硬肿,但无
热痛。
淋巴结核:不是一个独立病型,各种结核病的附近淋巴结都可能发生病变。
淋巴结肿大,无热痛。常见于
下颌、咽颈及
腹股沟等
淋巴结。
特征病变是在
肺脏及其他被侵害的组织器官形成白色的
结核结节。呈粟粒大至豌豆大灰白色、半透明状,较坚硬,多为散在。在胸膜和
腹膜的结节密集状似珍珠,俗称“
珍珠病”。病期较久的,结节中心发生
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或形成
脓腔和空洞。
病理组织学检查,在结节病灶内见到大量的
结核分枝杆菌。
迟发性过敏试验:皮内注射牛结核菌素,三天后测量注射部位的肿胀程度(本法为测定牛结核病的
标准方法,也为国际贸易指定的诊断方法)。
防止结核病传入:无结核病健康牛群,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变态反应检疫。补充
家畜时,先就地检疫,确认阴性方可引进,运回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再行检疫,阴性者才能合群。结核病人不能饲养
牲畜。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环境卫生。
净化污染牛群:污染牛群是指多次检疫不断出现阳性家畜的牛群。对污染牛群,每年进行4次以上检疫,检出的阳性牛及可疑牛立即分群隔离为阳性牛群与可疑牛群。剔除阳性牛及可疑牛后的牛群,应间隔1-1.5个月检疫1次,连检3次均为阴性者,认为是健康牛的可放入假定健康牛群。对阳性牛,一般不作治疗,应及时扑杀,进行
无害化处理,对发现的可疑病牛,要加强监控,进行
隔离饲养观察,同时复检确诊,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无害化处理可疑病牛在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假定健康群为向健康群过渡的
畜群,当无阳性牛出现时,在1-1.5年的时间内3次检疫,全是阴性时,即改称为健康群。
培养健康犊牛群:病牛群更新为健牛群的方法是,设置
分娩室,分娩前消毒乳房及
后躯,产犊后立即与
乳牛分开,用2-5%
来苏儿消毒犊牛全身,擦干后送预防室,喂健康
牛乳或消毒乳。犊牛应在6个月隔离饲养中检疫3次,阳性牛淘汰,阴性牛且无任何临床症状,放入假定健康牛群。
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全场消毒,牧场、
牛舍入口处应设置
消毒池,牛舍、运动场每月消毒1次,饲养用具每10天消毒1次。如检出阳性牛,必须临时增加消毒,粪便
堆积发酵处理。进出车辆与人员要严格消毒。
防治 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阳性牛必须予以扑杀,并进行
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