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
山东省菏泽市辖区
牡丹区,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黄河下游南岸,北靠鄄城,东接郓城巨野,南邻定陶曹县,西与东明相连,西北一隅濒临黄河,与河南省濮阳市隔河相望。介于北纬30°39″—35°53″,东经114°48″—116°24″之间,总面积1041平方千米,东北距省会济南市220千米。截至2022年10月,牡丹区下辖7个街道、11个镇。截至2022年末,牡丹区常住人口109.64万人。
历史沿革
上古
据安邱堌堆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在境内繁衍生息。
上古时期,牡丹区为尧舜主要活动地区之一。据牡丹区胡集镇(古成阳城)尧王寺村出土的文物和有关专家考证证实,尧及其母死后就葬在胡集乡尧王寺村。
曹国北境,有鄸邑、郊邑。
属东郡。
为句阳(今牡丹区小留镇)、葭密(今牡丹区葭密寨)、吕都等县地,均属济阴郡。
太和十二年(488年)于今市区置乘氏县,属济阴郡。
初属曹州。崇宁元年(1102年),曹州升为兴仁府,乘氏县属之。
大定六年(1166年),废乘氏县入济阴县。
大定八年(1168年),济阴县城为黄河水淹没,曹州与济阴县遂徙治所于故乘氏县城(今菏泽市区)。
洪武元年(1368年),省济阴县入曹州。
洪武二年(1369年),徙曹州治所于今曹县城。
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为曹县。
正统十一年(1446年),复于故乘氏县城置曹州。
雍正二年(1724年),曹州升为直隶州。
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直隶州又升为曹州府,以原州治所在地置菏泽县以为府治。
民国二年(1913年),菏泽县属岱南道(次年更名济宁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曹濮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隶于省。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抗日民主政权于巨野、菏泽毗连地区设巨菏县,属鲁西行政区第二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于县境西北部、东明东部设立南华县,属鲁西南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巨菏县与郓南县合并为郓鄄巨菏四县边区(县),属晋冀鲁豫第十七(运西)专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郓鄄巨菏四县边改建为临泽县,仍属晋冀鲁豫第十七专区(1944年8月改称冀鲁豫第八专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2月,又分为临泽、郓巨2县,此临泽县在今市境西北部,时临泽与南华2县均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八(运西)专区第二办事处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南华县复属鲁西南专区
1949年3月,原属菏泽县的菏泽城关区升为县级,直属于冀鲁豫行政区。
1949年8月,南华、安陵县撤销,大部并入菏泽县,南华县之一小部并入东明县,菏泽县属新设的平原省菏泽专区。冀鲁豫行政区撤销,直属平原省菏泽专区,为专署驻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8月,改为菏泽城关镇,属菏泽县。
1952年11月,菏泽县随菏泽专区划归山东省。
1958年12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专区。
1959年7月,复置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菏泽县仍为专署驻地。
1960年1月,撤销菏泽县,设立菏泽市。
1963年3月,撤市复县。
1983年8月,撤销菏泽县,设立菏泽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菏泽地区和县级菏泽市,设立地级菏泽市。菏泽市设立牡丹区,以原县级菏泽市的行政区域为牡丹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6年,原县级菏泽市辖37个乡、镇、街道,其中乡21个、镇11个、城区街道5个。
1989年2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菏泽市马垓回族乡,将其行政区划归胡集乡,西马垓村划归都司乡。
1995年12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牡丹乡、岳程庄乡,设立牡丹街道、岳程街道,其管辖范围和机关驻地不变。
1996年2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都司乡、吴店乡、大黄集乡,设立都司镇、吴店镇、大黄集镇,其管辖范围及驻地不变。
2000年1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李庄集乡,设立李庄集镇,其管辖范围和机关驻地不变。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复,撤销菏泽地区,设立地级菏泽市,原县级菏泽市改设牡丹区,隶属菏泽市管辖。
2001年1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牡丹区36个乡、镇、办事处改设为24个。
2001年2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佃户屯乡,设立佃户屯街街道,其管辖范围和驻地机关不变。同时,将丹阳办事处、岳程办事处、佃户屯办事处纳入菏泽开发区管理。牡丹区所辖乡、镇、办事处减少至21个。
2004年9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杜庄乡,以原杜庄乡的行政区域设立万福街道,机关驻原杜庄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何楼镇,以原何楼镇的行政区域设立何楼街道,机关驻原何楼镇人民政府驻地。
至2005年,牡丹区下辖2个乡、12个镇、7个街道。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牡丹区下辖7个街道、11个镇。牡丹区人民政府驻西城街道东方红西街9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牡丹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地处黄河下游南岸,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北邻鄄城县,东接郓城县、巨野县,南与定陶区、曹县接壤,西与东明县相连,西北一隅濒临黄河,与河南省濮阳市隔河相望。介于东经115°11′—115°47′,北纬35°02′—35°28′之间,总面积1041平方千米。东北距省会济南市240千米,北距鄄城县城37千米,东南距定陶区城22千米,西距东明县城33.5千米。南北纵距48千米,东西横距55.5千米。
地形地貌
牡丹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冲积厚度一般为20—30米,地形西高东低,自北向南呈岗洼相间、东西向带状分布,海拔高度57.2—44米,地面坡降1/6000—1/10000。
牡丹区地貌类型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3大类型:
河滩高地
主要分布在黄河滩地、赵王河故道两侧,由古河道长年淤积而成,呈条带状,两侧为较陡坡地,面积35.1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2.81%。
缓平坡地
分布在河滩高地与洼地之间,遍布全区各乡镇,面积较大,地面平缓,带状分布,面积为841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67.32%。
浅平洼地
分布在河套地区,呈阶梯相连状,地面平缓,面积为373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29.87%。
气候特征
牡丹区地处中纬度地区,位于太行山泰山沂山之间的南北走向狭道之中,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夏热冬冷,四季分明。春旱少雨,南北风频繁交替,气温回升快,春夏过渡迅速;夏季高温高湿,以偏南风为主,降雨比较集中;秋季雨量逐渐减少,以偏北风为主,降温较快;冬季雨雪较少,多偏北风,气候干冷。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于农作物生长,但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异常天气较多。气温有偏暖走势,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有减弱趋势,大风时数和最大风速明显减小。
日照
牡丹区平均日照时数2298.8小时,最多2512.3小时(1986年),最少2081.8小时(2003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2%,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值57%(4月),最小46%(7月)。
气温
牡丹区累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气温最高值15.1℃(1998年),最小值13.6℃(1986、1991年),年际较差最大值31.2℃(2000年)。全年气温平均日较差10.0℃,月平均日较差最大值11.3℃。春秋月平均日较差较大,为11.3—10.3℃。冬、夏月平均日较差较小,为8.7—11.1℃。极端最高气温40.9℃,出现于2005年6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16.5℃,出现于1990年1月31日。
降水
牡丹区平均年降水量593.6毫米,最大年降水量884.3毫米(出现于2003年),最少年降水量353.2毫米(出现于1986年),降水的年际变幅较大。一年内,各季、月雨量分布相差很大,夏季最多,平均341.5毫米,秋季次之121.8毫米,春季101.2毫米,冬季最少20.1毫米,冬春季降水年际变幅较大,冬季无雨、春季10毫米以下降水的年份较多。
牡丹区春夏两季(3—8月)盛行南风,按16个方位的风向统计,主导风向为S(正南)风,其次是SSE(南南东)风。秋冬季(9月—次年2月)盛行北风,主导风向为N(正北)风,其次是SSE(南南东)风。全年而言,南风略多于北风,最多风向是S(正南)风,其次是N(正北)风。
水系水文
河流
黄河流经牡丹区西北部,境内长14.9千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360亿立方米。牡丹区属淮河流域。境内河流经过多年连续治理,已形成了以东鱼河北支和洙赵新河为骨干的两个内河水系,共辖支流27条。境内干、支流河道总长度419.23千米。
洙赵新河:境内长50千米,流域面积926.43平方千米。境内沥水汇入洙赵新河的支流主要有:渔沃河、经一沟、经二沟、韩楼沟、丰产沟、太平溜河、安兴河、徐河、洙水河、七里河南支、七里河北支、南底河、老贾河、黑河、老赵王河、临濮沙河、北韩楼沟、张海沟、沙土沟。境内总长度232.32千米。
东鱼河北支:本属东鱼河支流(东鱼河流经本区西南边境,长5.5千米,境内流域面积仅有14.49平方千米,故未列入境内水系),是接纳牡丹区南半部排水的唯一干流,境内长20.4千米,流域面积320.67平方千米。境内沥水汇入东鱼河北支的支流主要有金堤河、刁屯河、南七里河、沙河、贾河、王秀生河、经一沟南段、岗上沟。境内总长度111.01千米。
湖泊
牡丹区境内无自然湖泊。城区内“青年湖”,位于曹州路南侧,广福街西侧,占地面积14.35公顷。原属明代修筑城垣时遗留的取土坑。20世纪70年代命名为“青年湖”。后经连通、挖深、护岸,并建有供游船过往的拱桥和亭、台、禽雕,已成为重要的水上景点。“万花湖”位于城区东北牡丹办事处,是20世纪80年代在窑场取土坑的基础上开挖的人工湖,占地面积17.33公顷,因地处牡丹花卉基地而得名。
土壤类型
牡丹区境内有潮土和盐土两大土类,4个亚土类,5个土属,107个土种。潮土有褐土化潮土、潮土和盐化潮土3个亚类。褐土化潮土有7个土种,潮土有30个土种,盐化潮土有39个土种,盐土有9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牡丹区境内水资源总量30621.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316.3万立方米,地下水22305.4万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43379.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231.9万立方米,地下水15613.8万立方米,客水(黄河水)25534万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
牡丹区可利用量地表水资源来源于大气降水,控制降水径流主要靠河道节制闸拦蓄和坑塘滞蓄。境内共有河道节制闸28座,一次拦蓄降水径流量1372.3万立方米,可利用量960.7万立方米。有可蓄水坑塘面积873.7公顷,一次蓄水量2118.6万立方米,可利用量1271.2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
牡丹区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主要指浅层淡水。浅层淡水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下2—60米之间,是境内的主要水资源。地下深层淡水,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下100—900米之间。由于长期大量开采,补给非常困难,贮量急剧减少。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牡丹区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74729.43公顷(112.09万亩)
其中,水浇地74616.00公顷(111.92万亩),占99.85%;旱地113.43公顷(0.17万亩),占0.15%;无水田。
(二)种植园用地3220.85公顷(4.83万亩)
其中,果园2764.73公顷(4.15万亩),占85.84%;其他园地456.12公顷(0.68万亩),占14.16%。
(三)林地15038.05公顷(22.56万亩)
其中,其他林地12421.61公顷(18.63万亩),占82.60%;乔木林地2616.44公顷(3.93万亩),占17.40%;无竹林地和灌木林地。
(四)草地273.23公顷(0.41万亩)
全部为其他草地。
(五)湿地31.39公顷(0.05万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牡丹区只涉及内陆滩涂1个地类。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663.94公顷(53.49万亩)
其中,城区用地8106.88公顷(12.16万亩),占22.73%;村庄用地23392.96公顷(35.09万亩),占65.59%;建制镇用地3922.17公顷(5.88万亩),占11.00%;采矿用地119.95公顷(0.18万亩),占0.3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21.98公顷(0.18万亩),占0.34%。
(七)交通运输用地4386.9公顷(6.58万亩)
其中,公路用地2497.20公顷(3.75万亩),占56.92%;农村道路用地1429.59公顷(2.14万亩),占32.59%;铁路用地458.70公顷(0.69万亩),占10.46%;管道运输用地1.41公顷(0.002115万亩),占0.03%;无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809.1公顷(13.21万亩)
其中,河流水面2518.98公顷(3.78万亩),占28.60%;水库水面297.10公顷(0.44万亩),占3.37%;坑塘水面1413.13公顷(2.12万亩),占16.04%;沟渠3932.9公顷(5.9万亩),占44.65%;水工建筑用地646.99公顷(0.97万亩),占7.34%。
植物资源
牡丹区常见农作物有禾木科、豆科、锦葵科、旋花科等,共23类,568个品种。还有等树木和牡丹芍药木瓜山楂二红杏等以及野生植物和药材。境内林木植物有51科,106属,228种,其中乔木112种,灌木及小乔木108种,藤木8种。
动物资源
牡丹区境内畜禽品种资源主要有、羊、狗、、鸡、鸭、、鸽、鹌鹑等,名特家畜家禽有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麻鸡、斗鸡等,其中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被誉为“三大国宝”。
水生动物资源常见鱼类有4目,12科,60种。其中鲤形目中的鲤科最多,青鱼草鱼、马口鱼、赤眼鳟鲫鱼、日本白鲫、银鲫、秋鲩、等30多种;鲶形目中有鲍科、鲶科、胡子鲶科等。鲈形目中有鳢科、暇虎鱼科、攀鲈科、刺鳅科等;含鳃目中有合鳃科。
矿产资源
牡丹区发现矿产资源主要有6种,分别为:煤、石油、天然气、地热、粘土、水气矿产等。
石油主要分布在李村镇和高庄镇,与中原油田相通,储量约2亿吨。
天然气储量约120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李村镇一带。
煤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与巨野煤层相连。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划分为3个地热异常带,包括菏泽市中心地区、佃户屯地区、沙土地区,均属于中低温地热田。
矿泉水资源不太丰富,已发现可饮用矿泉水1处——牡丹泉,为含碘、锶、重碳酸氢化物型矿泉水。
人口
截至2022年末,牡丹区常住人口109.64万人,比2021年减少0.31万人。
政治
区人民政府区长:尹茂林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佳隽
区政协主席:葛广亮
区政协副主席:赵君成、张福山、刘铮、朱国玺、王娟、孙玲
牡丹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铭昊、田坤阳
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陈莹
区自然资源局(区林业局)局长:李令建
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舒涵
经济
2022年,牡丹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43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可比增长4.3%。其中:一产增加值37.7亿元,同比增长5.2%,二产增加值105.8亿元,同比增长8.5%,三产增加值288.8亿元,同比增长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6:23.3:68.2调整为8.7:24.5:66.8,第二产业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1.6%、51.8%、36.6%,一、二、三产业拉动GDP增长分别为0.5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牡丹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3.4%,其中,第三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57.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4.5%。从投资渠道看:四新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7.2%,同比增长9.5%;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5%,同比下降39.7%;制造业技改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9%,同比下降62.5%;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9.9%,同比增长24.4%。
财税收支
2022年,牡丹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1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同口径增长0.9%。其中,各项税收17.92亿元,同口径下降13.7%,占地方财政收入64.7%。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1亿元,同比增长18.7%。2022年民生投入4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
人民生活
2022年,牡丹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587元,同比增长5.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542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481元,同比增长6.8%。
第一产业
2022年,牡丹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同比增长5.5%;林业0.66亿元,同比增长5.6%;牧业10.2亿元,同比增长5.0%;渔业0.72亿元,同比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1.0亿元,同比增长10.8%。
农业
2022年,牡丹区粮食播种面积195.87万亩,总产量86.80万吨。
畜牧业
2022年,牡丹区肉类总产量8.23万吨,禽蛋产量5.67万吨。猪、羊、家禽存栏量分别为42.50万头、34.76万只、714.49万只,生猪和家禽出栏量分别为67.39万头和1035.95万只。全区奶牛存栏达0.26万头,牛奶产量1.00万吨。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牡丹区农用机械总动力(不含农用运输车)133.2万千瓦,同比增长6.3%,机耕面积135.1万亩,机播面积236.3万亩,机收面积220.1万亩。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牡丹区151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规上工业产值246.7亿元,同比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24.7亿元,同比增长8.8%;利润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78.1%。
建筑业
2022年,牡丹区具有资质建筑业企业99家,完成总产值82.4亿元,同比增长4.5%。本年新签合同额81.7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竣工产值16.8亿元,同比下降10.6%。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牡丹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4.9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限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59.3亿元,同比增长21.9%;限上零售业企业销售额21.4亿元,同比增长20.65%;限上住宿业企业营业额1.02亿元,同比增长14.6%;限上餐饮业企业营业额2.2亿元,同比下降2.8%。
对外经济
2022年,牡丹区外贸企业全年累计进出口总额20.65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6.3亿元,同比下降15.0%;进口4.35亿元,同比增长313.3%。
招商引资
2022年,牡丹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量5546万美元。
房地产业
2022年,牡丹区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09.5亿元,同比增长35.6%。商品房销售面积1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9%;商品房销售额70.9亿元,同比下降34.7%。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牡丹区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828亿元,同比增长11.65%;各项贷款余额为485.6亿元,同比增长13.2%。
交通运输
牡丹区境内京九铁路与新兖石铁路交汇,菏宝、济广、日南、德上、濮新、兰菏6条高速形成“米”字形框架,G220、G240、G327三条国道和2条省道贯穿境内。菏泽牡丹机场通航,鲁南高铁通车。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2年,牡丹区发明专利有效量46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3件。全区获得菏泽市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得软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牡丹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475人,专任教师507人;高中在校生22281人,专任教师1457人;普通初中在校生70133人,专任教师3797人;小学在校学生135252人,专任教师5998人;幼儿园399所,在园儿童46262人,专任教师2988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牡丹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镇街综合文化站14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74处,农家书屋441家。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体活动20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5294场,送戏下乡525场。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牡丹区拥有卫生机构265所(不含计生机构和村卫生室,下同)。其中,医院45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2所,卫生院25所,门诊部(所)2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3558张,卫生技术人员1597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24人,注册护士6809人。
社会保障
2022年,牡丹区实现新增就业12038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9405人、困难群体再就业1307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61.5%、275.6%和339%。城镇登记失业率3.4%以内。
2022年,牡丹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1.9万人,缴费5.65万人,领取养老待遇2.83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1.51万人,缴费21.1万人,领取养老待遇15.6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0235万元,支出15171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5737万元,支出32094万元,当年结余3643万元,年末累计结余75048万元,同比增加5.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4780万元,支出76874万元。
2022年,牡丹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0.9万人,收缴保费12.3亿元(其中财政补贴5.3亿元);全区居民医疗保险支出9.4亿元,其中居民医疗保险支出6.3亿元,职工医疗保险支出3.2亿元。
2022年,牡丹区共保障城乡低保8587户11679人,其中城市低保439户600人,农村低保8148户11079人;特困供养4054户418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5612万元。截至2022年末,牡丹区共有养老机构35处,其中敬老院9家,民办养老机构26家。共有床位41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700张,占比65.85%,超额完成省市要求占比55%的工作任务。全年新改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处、养老服务站12处,医养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投资389万元,提升改造镇敬老院9家。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牡丹区前身为菏泽市(县级),因境内盛产牡丹,且被誉为“牡丹之乡”,故名牡丹区。
牡丹文化
牡丹在中国有数千年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从秦汉时以其药用而载入《神农本草经》开始,便形成了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戏剧、民俗学等多种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它可以窥视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从《诗经·溱洧》牡丹进入诗歌园地,牡丹即与文学发生了关系,秦汉时代以牡丹为药用植物而载入药物典籍,牡丹便与药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南北朝时,北齐画家杨子华画牡丹(或者早于北齐,民间画家),则牡丹便进入了绘画园地,自此后,画牡丹者代有人出,牡丹便与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唐代特别看重牡丹,牡丹成了国运昌隆的标志,种植、观赏牡丹成为一种社会习尚。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留下了众多歌咏牡丹的佳章妙辞。宋代除了歌咏牡丹的诗词外,又出现了有关研究、记录牡丹的专著,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余鹏年有《曹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诗词文赋及明间通俗文学以及雕刻、音乐、绘画、服饰、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比比皆是,无可胜数。
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它是几千年来围绕着牡丹而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不但以文字、音像、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有大量的以无形的、口头的或展览等形式表现出来,如一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即是其一。
曹州牡丹有着浓厚的旅游氛围。明、清以来,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清承德乾《过毛氏园》诗云:“微吟小醉踏春行,瞥见园林百媚生。也有天姿曾识面,几多国色不知名。芳菲莫怪美人妒,潋滟应关花史情。坐久景闲心亦静,绿杨深处传流莺。”由此诗可见,曹州亦是文人学士雅会品题之所。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即有两篇写及曹州牡丹。
曲艺戏剧
牡丹区有“曲山书海”之称,是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的发祥地。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牡丹区曲艺的鼎盛时期,有专业曲艺队1个,业余曲艺队30多个。牡丹区流行的代表曲种有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河南坠子、山东大鼓、山东落子、花鼓、竹板书、大鼓书、评词、弦子鼓、三弦铰子书、道情、莺歌柳书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办学的兴起,菏泽城区先后成立了菏泽中原艺校、齐鲁音乐学校等10余所艺术类学校,均设立了曲艺专业,都是以“说”的门类为主,主要有相声、小品、竹板书、山东快书等曲种。
民间艺术
牡丹区的民间艺术主要有面塑、泥塑、骨雕、刻瓷、剪纸、木雕、雕塑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芳清、李效普、赵继仲、赵东民。面塑大师李芳清,为全国面塑三大流派之一李派正宗传人,他和时振山一起获得联合国授予的民间艺术家称号。李效普是菏泽面塑创新性代表人物,曾获得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奖,中央电视台作过专题报道。泥塑以赵继仲、赵东民父子为代表。赵继仲是著名民间彩塑艺人,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蒲松龄纪念馆等全国多处著名展览馆收藏。赵东民被“泥人张”收为徒弟,其作品《老农新话》等被收入中国雕塑年鉴。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风味小吃
著名人物
东晋政治家卞壸
北魏文学家温子升
唐代军事家徐懋功
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郭子兴
明朝工部尚书何应瑞
明朝户部尚书郭允厚
清两江总督马新贻
民国国民党立法委员李汉三
民国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
抗日名将赵登禹
抗日名将姜玉贞
菏泽县独立营营长王登伦
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展征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晁楣
荣誉称号
2019年7月,牡丹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9:2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