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1828年~1897年),原名王利宾,字兰瀛,后改名王瀚,字懒今,又改名为王韬,字紫诠、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欧西富公、弢园老民、蘅华馆主、玉鲍生、尊闻阁王,外号“长毛状元”。籍贯苏州府长洲县甫里村(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清代文言小说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学者、报人、报刊政论家,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清
道光八年十月四日(1828年11月10日),王韬生于苏州府长洲县甫里村(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甪直镇),初名王利宾。五岁时,由母亲教识字。父亲王昌桂是乡村私塾先生,其随父亲熟读四书五经,打下扎实的经学基础。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王利宾到
昆山应县考,中秀才。督学
张芾称赞他文章笔法奇崛,因此得以以第一名入县学。为纪念此改名为王瀚。
道光二十七年(1846年),王瀚到
金陵应考,不第。
效力书馆
道光二十八年(1847年),王瀚到上海探望教书的父亲,顺便参观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主持的墨海书馆,受到接待,并参观印刷厂房。他还结识了
美魏茶、慕维廉、
艾约瑟等传教士。
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王昌桂病故,此时王瀚家有娇妻幼女,必须寻找工作,维持生计,幸得麦都思的聘请,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他作为麦都思助手,协同重译《
圣经》。由于中文通顺,此译本被采纳为海外标准本,成为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圣经译本。还先后和
伟烈亚力、艾约瑟等传教士,翻译出版《华英通商事略》《重学浅说》《光学图说》《西国天学源流》等书,为
西学东渐作出了贡献。
咸丰四年七月初三日(1854年8月26日),王瀚接受洗礼,正式成为基督教徒。
上书天国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
忠王李秀成指挥
蔡元隆、
郜永宽等部围攻上海,焚毁江海关,兵锋直逼英法租界。
咸丰十一年三月初二日(1861年4月11日),英国在华海军司令
何伯和参赞
巴夏礼奉英国特使额尔金之命访问天京,与太平天国讨论是否进攻上海问题。其随雇主艾约瑟和
慕维廉等也搭乘军舰随访天京,上岸活动。此行使其获悉太平天国攻打上海的时间。双方的谈判只得到了在本年内不进攻上海的许诺。因此,王韬在同年冬将老母妻女匆忙送回苏州家乡。
同治元年正月初四(1862年2月4日),因其了解太平天国缺少人才,王瀚便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将领
刘肇钧(“长毛状元”外号由此来),并请刘肇钩转呈李秀成以资决策。他在信中为太平天国领导人剖析攻打上海的利弊,指出洋人不是太平天国的主要敌人,所以,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打击清军上面。由于这一建议与太平军原订的进攻上海策略相悖,故未被采用。
避难香港
同治元年三月六日(1862年4月4日),清军、
华尔洋枪队及部分英法军队攻占上海外围太平军营垒,并在搜查中发现了署名黄畹的上书。江苏巡抚
薛焕阅后觉得事关重大,呈报清廷。三月二十七日(4月25日),清廷下令捉拿。案发后,王瀚立即潜赴昆山乡间,清吏无从拘拿。慕维廉知道消息,一面通知他不要急于赴沪,一面与道台
吴煦进行交涉。但王瀚不慎走露风声,吴煦便派人追捕。幸亏麦都思的儿子、英国驻上海领事
麦华陀庇护,加之英国公使
卜鲁斯斡旋,他得以在英国领事馆避难四个多月。八月十一日(10月4日),搭乘英国
怡和洋行“鲁纳”号秘密离开上海前往香港。自此改名为王韬。
香港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是麦都思的老友,便安排王韬住在香港伦敦教会的宿舍,并聘请王韬协助翻译《十三经》。理雅各在其协助下翻译出《
尚书》和《
竹书纪年》。王韬初到香港,无亲无故,多仗理雅各资助才能渡过难关。
在此期间,王韬还兼任香港《
华字日报》主笔,这是他从事华文新闻事业的开端。王韬旅居香港,工余之暇,勤涉书史。王韬寻访故老,收集关于香港的资料,著《香港略论》《香海羁踪》《物外清游》等三篇文章,记述香港的地理环境,英人未来前的状况,英人割据香港后的制度与社会状况等历史资料,是有关香港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欧洲之旅
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日(1867年12月15日),受到朋友的邀请和资助,王韬开始了他在欧洲的游历。他取道新加坡等地,出
地中海,经意大利
墨西拿抵达法国马赛,又转搭火车经里昂到达巴黎,游览罗浮宫等名胜后搭火车到加来,转搭渡轮到英国
多佛尔港,最后到了伦敦。在伦敦,王韬应邀前往
牛津大学作学术演讲,介绍孔子的仁爱之道。
同治七年正月十七日(1868年2月10日),王韬同理雅各住在苏格兰杜拉村,随后协助理雅各完成了《
诗经》《
易经》《
礼记》等中国
经典的翻译。期间,他应用西方天文学方法研究古代日食记录,写出了《春秋日食辨正》《春秋朔闰至日考》等
天文学著作。
同治九年十二月四日(1870年1月5日),王韬同理雅各起程转道伦敦、巴黎。在伦敦,他将所携一万一千卷中国书籍赠给
大英博物馆白居易《
琵琶行》和
李华《
吊古战场文》。在巴黎,他拜访了法国汉学家
儒莲博士,与他讨论中国文化问题,切磋翻译技巧。王韬对儒莲的印象极深,后来在他准备撰写法国历史著作时,还特地致信儒莲,邀请合作。
办报生涯
同治九年(1870年)4月,王韬回到香港,在鸭巴甸(今
香港仔)租了一间小屋,名之为“天南遁窟”,自号“天南遁叟”,从事著述之余,仍旧出任《
华字日报》主笔。在此期间,王韬编译了《法国志略》《普法战纪》,先后在《华字日报》《
申报》转载。
同治十二年(1873年),理雅各返英,王韬买下英华书院的设备,于次年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华资中文日报——《循环日报》。随后王韬任主笔十年之久,共发表八百余篇政论,鼓吹变法,兴办工业以自强。
同治十四年(1875年),王韬发表了《变法自强上》《变法自强中》《变法自强下》三篇政论,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变法”的口号,影响颇大。
旅日考察
王韬的《普法战纪》一书和发表在《循环日报》上的政论,深受日本维新派重视。于是王韬于光绪五年(1879年)应日本一等编修重野成斋、《报知社》主笔栗本锄云、蕃士冈鹿门、
中村正直、寺田望南等名士的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考察。在此期间,他结识一批日本维新人士,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写成《扶桑游记》。他还在东京谒见清廷驻日大使
何如璋、副使
张斯桂、
参赞黄遵宪等官员。
终老上海
光绪八年(1882年),王韬回上海探路,瞩洪茂才校对《弢园文录外编》,由香港印务总局排印。
光绪十年(1884年)春,在
丁日昌、
盛宣怀等人的斡旋下,王韬回到上海,定居在沪北
吴淞江滨的淞隐庐。并被聘为《申报》编辑。
光绪十一年(1885年),王韬创办弢园书局,以木活字出版书籍。
光绪十二年(1886年),王韬主持格致书院,推行西式教学。
光绪十六年(1890年),王韬出版《漫游随录图记》,并被聘为《
万国公报》特约写稿人。
光绪二十年(1894年),
孙中山拜见王韬,王韬为其修改《上李傅相书》,安排在《万国公报》发表。
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1897年5月24日),王韬病逝于上海城西草堂,享年七十岁。
主要影响
政治
在中国历史上,王韬最早提倡废除封建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的君主立宪制度。同时王韬把君宪制与中国上古三代相比较,认为有其遗风。以君宪制比附三代的原始民主制度。他认为,御侮、自强、推行君主立宪政治,三者都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而王韬最强调的重点是后者。但王韬对西方议会制度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对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精神——人的自由和平等没有深刻的领悟。
王韬继承了古代进步思想家的民本学说,并把它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理念溶合起来,使它成为一种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理论武器。在承认“民”决定国家治乱和民族盛衰的前提下,王韬提倡以“重民”取代清朝的“轻民”政策,他认为首先要通民情,达民隐,撤专制堂帘;各级官吏要与民沟通,与民共其忧乐;其次,开放言路,尊重百姓的问政权;再次,与民开诚布公,实行政事公开。地方官亦由百姓选举。王韬把传统的民本思想朝向近代民权思想拉近,创造了颇具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新思想,引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潮流。
经济
王韬受
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从重农轻商的思维中摆脱出来。他认为中国虽以农业立国,是个农业国家,却不知科学种田。因此王韬提出国家应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使其成为国家的富强之源,立国之本。王韬还提出“恃商为国本”、“商富即国富”的思想,主张减轻商税征收。他认为厘金税加重商人负担,阻碍商品流通,应予裁撤。
“兴利”是王韬经济改革思想中的中心议题。他多次鼓吹“兴利”意义。他指出兴利是资本主义潮流下中国人必须做出的选择。王韬主张学习西方经验,发展新式工矿业来增加财政收入。
政治经济学还注意到企业的组织形式问题。王韬认为仿行西方的
股份公司军事
英国之行,使王韬对中国军队的首要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王韬认为首先就是军队装备的改进,主张革新兵器,废除弓箭、大刀、长矛,换成新式火器;将帆船换为轮船。对于如何提高中国军队装备水平的问题,王韬反思了之前洋务派的做法,因此他在洋务派“引进来”的思想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走出去”,由官方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王韬还认为改革兵制是一支军队走向近代化的核心动力。虽然清政府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但军纪败坏、素质低下。针对此,王韬提出具体办法是:先改变军队的规章制度,更改军队体制,裁减士兵的数量,增加军饷拨出,以军事素质、军事技能等为标准提拔军官,建立一支精干的近代化军队。作为一名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则提倡依照西法练兵,以枪炮为先,轮船为尚,对兵法进行全面革新。
为了培养一批适应近代战争的新型军事人才,王韬提出了两条方法,一是派员出国学习,并且强调“遣之多国,兼收并蓄。”二是在国内设立专门的武备学校,由国家设立文武学塾,以为训习。王韬还建议废弃以往的弓矢等冷兵器,将教授的科目设为“水陆两途”。他以培养海军人才为例,提出“肄习水师武备,国家宜另设学校,教之以司炮驾舟,布阵制器,俾其各有专长。”
英国之行使王韬对英国先进的海军装备、作战技能以及整个社会对海军的重视程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王韬意识到中国海防建设亟待加强。王韬分析,在“今海外大小诸国皆叩关入境,通商互市于沿海口岸”的情况下,改变传统观念,加强海防,建设近代海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王韬强调:“须于长江水师之外专设海军。”王韬指出,新式海军的着眼点应在国土防卫,而不在于远洋作战,这支海军以防御为主。这就与西方列强炮舰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次,王韬提出应以小搏大、以多拒寡,建立一支精炼的海军,并采取
狼群战术拒敌于国门之,颇有现代海战的特点,可见其对近代世界海军的发展动向有着敏锐的直觉。第三,王韬训练水师的思路立足于一个“变”字,即学习西方先进的驾驶和作战技能,但其并不赞同一味的迷信西方,甚至把指挥权交予西人,而是在自身现有的条件下,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培养出适合中国的近代海军。
外交
王韬认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外交目的和策略。俄国是还未完全摆脱农奴制阴影的君主制国家,扩张领土的野心却很大。俄国在欧洲受阻后,必然将矛头指向亚洲,而中国首当其冲。而英国与中国通商四十年,市场联系紧密,一旦有事,则会阻碍贸易大局。所以,英国希望中国保持和平之局。对于俄国咄咄逼人之势,英国急欲谋求抵制。日本虽逐渐富强,但本身亦为西人欺侮的对象,北方受到俄国的极大压迫。鉴于这样的局势,王韬明确指出中国外交的基本策略应该是联日结英拒俄。这也没有离开主和的基调。相反,制俄的限度应控制在固有均势不变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去有意触怒俄国。他认为应在土、俄交攻,英、俄相忌时主动加强与俄国的交往。可见,王韬在对俄问题上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联合其他国家对其加以防范,使之不敢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同时也用外交手段和平化解与俄国的矛盾。
王韬历来主张用外交手段这一较温和的方式与西方解决争端,尽量不诉诸武力。他用四句话来概括“与邻为善”的外交思想,即“毋尚势力,毋恃兵戎,各泯意见,共矢和同。”所以,“和”的思想是王韬外交理念的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忍让、退却,他指出应当抓紧和平的机会“自强以御侮”。可见其在思考如何与西方打交道时考虑的非常全面。应“和”、“战”并重,以和免战、以战促和,这样才能在与西方交往中占据主动地位。既顺应了近代外交的发展方向,也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利益,为中国近代外交领域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
教育
王韬终生提倡学习西学,提出了许多“变法自强”的改革主张,他不断地反思中国的旧教育,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端,抨击科举制度毁灭人才,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主张,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改革方案,形成“融汇中西”的教育改革思想:渐进改革科举制度,废时文倡实学;推行义务教育,在基层普遍设立新式学校,把女子纳入教育对象;由政府出资在通商口岸设立各类专科学院并从培养青少年抓起,培养实用技能人才。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韬的教育改革既包含有西方先进的理念,又继承了中国传统模式中的积极因素。与此同时,他对洋务派只知学习西方格致之法的方式提出批评,认为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可见,此时王韬在教育改革和人才选拔方面早已走在了洋务派的前面,其思想之先进可见一斑。
王韬就任格致书院山长后,继续主张设置西国语言、格致之学等科目,“拟广招生童,前来肄业,延请中西教读,训以西国语言文字,授以格致机器,象纬舆图,制造建筑、电气化学。“随后王韬认为近代化还需要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因此他提出学子也要注重对西方政治的研究和学习,要讨论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或询西学,或问时务,一时肄业士子,潜心致力,颇多创获,不少特见。”这种学习“西政”的主张在当时学习“西器”“西艺”为潮流的社会时局下是大胆的、超前的,打破了当时中国传统社会桎梏的局面,为之后中国传统社会提倡学习西方政治、深化“
中体西用”思想开辟了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王韬提出学习“西政”的前瞻性与开拓性。
王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书院原先单纯学习自然科学和课堂关门面授的做法,结合书院本身的特点,吸收西方的教学经验,同时在
傅兰雅的建议和支持下,经过不断的总结,创立了一种把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探讨国内外实际问题揉合在一起的新知考课制度。王韬以
旧瓶装新酒,每年举办四季考课,命题围绕着科学技术知识与时事,不涉及四书五经的内容。参加者围绕某一拟题展开议论,写定后交王韬组织评阅,优秀者可得到一定奖金。王韬自己并不命题,他只是根据现实需要设计范围,均聘中外官绅,尤注意于主政大吏及具有时代眼光之士出题。如
邵友濂、盛宣怀、李鸿章、
曾国荃、
沈秉成、
刘坤一、郑观应等。在书院学习的学生十分努力,他们在题目的引导下所作的回答顺着王韬设计的思考方向,切中了时代脉搏和现实要害。以西学,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甚至哲学和政治学说为利器,大胆剖析存在的问题,阐述改革的必要性,为中国走向富强寻找有效之方,给格致书院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王韬还吸取西式
学分制的经验,规定按照教学计划,学生要分科研修,分别考试,直至修完。书院还采取百分制的计分方法,“百分中能考得七十五分以上者为中式。”
王韬创立考课制度的用意在于,他不仅仅引导参加者研究西学、探讨时事,还力图推进中国现实政治与经济的改革实践。他试图惜助于应考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与方面大员评阅考卷所造成的上下沟通机会,实现上策当道、加快改革的初衷。而批阅官员的确也有不少表示愿意采纳实行的。考课制度的创立,极大地推进了西学在中国的渗透和学人对国事的关心。格致书院也因此由科技学校变为既研究西学西艺,又探讨中外时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重镇和思想策源地。
哲学
王韬是晚清改良主义思想家的巨擘,中国传统观念向现代思想转变的津梁,反思现代性的前驱。作为其改良思想和中西文化思想之理论基础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道一观”、“尚智论”和“一我论”,王韬的思想较其前辈更进一步打开了自两宋以降闭合的传统思想格局,接纳了更多的近代西方思想,由此启导了他的后辈。
在王韬为其改良思想寻求合理性根据时,他往往也将中国古圣先贤之教统合于他的“道一观”中。他强调,唯一之道的人道性,乃是中国古圣先贤早已揭示出来并予以肯认和践行的。在这一意义上,西方那种唯一之道的文化,便与中国古圣先贤所揭示、肯认并践行的道乃是一致的。因此,以西方为范本的改良也就并不存在“中道”与“西器”的割裂或是“变器”与“守道”的扞格。由此,西方充当了实现中国圣道的工具角色;而西方的先进也恰恰是在促使中国通过仿效西方改良社会政治以符合本有的圣道。
王韬认为中西的物质文化出自同源,但精神文化出自异源。前者以人伦为中心,后者探求自然为宗旨。两种精神文化虽来源不同.但因都是人类文化,故而在本质上具有同一,中西精神文化的这种异源同质性,正是两种精神文化互补的根据。王韬提出中西在文化的三个层面都是互通的,但存在一个由物质而精神的过程,他认为物质和制度属于“器”,易相通,而“道”的精神文化则较难通。故他提出先吸取两方在物质和制度文化方面的长处,再“融会贯通”西方的精神,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他不仅以历时性的纵向思维思考“六合为一”的发展趋势,而且还由横向思维建构起新的立体坐标系,各方位、多角度审视历史、观察世界。将中国真正置于“事变繁极”的世界格局中、视中国与世界为一体。因此,王韬的世界一体化思想也孕育着一种强烈的开放意识。
王韬的“道器”说是在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考察西方物质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探索中国历史发展前景的思考中形成的。王韬接受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但他认为就仅仅只在于形而下的器物与制度层面,天下的“道”却是一致的。“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因此他进而指出“器”只能进行地理上的征服。要想把世界联在一起,唯有“道”才能完成这样恢宏的目标。通过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和吸取之后,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一定能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形而下的“器”混一终将致使形而上的“道”同一。而中国作为“道”的发源地,必将成为推动世界向“大同”发展新的动力源。
王韬在《智说》中指出,基于圣贤遗教而形成为传统观念的智观,乃是“不知智之为用”的世俗陋见,故需起而对智的地位、作用及其本质重新加以发明。在他看来,智是唯一至高无上的“德”,其余仁、义、礼、信,若无智的统驭与规范,则都将成为非德乃至缺德。王韬对智的本质的解说,即所谓“其识足以测宇宙之广,其见足以烛古今之变”,也基本上剔除了道德属性,而将智认定为一种纯粹的认识功能。这些看法虽与
实证主义有一定差距,但与近代西方思潮比较吻合,因而在由传统观念向现代思想转变的脉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王韬在《与友人》一文诉说个体的种种存在状态以及感受,诸如渺小、膈膜、孤独、自私、定命、齐物、无意义如此等等。这与作为中国传统主流的儒家传统的人生观大异其趣。儒家的信仰指向超越而内在的道德本体,相信通过主体工夫,便可能接续先圣先贤,并且相信善恶由人、祸福报应论。但是,对于茫昧难知的神魂之事,儒家却又并不是一概否定。而且儒家重视对于天地、祖宗的祭祀。所以儒家决不悲观地认为人在宇宙中只是一种渺小、孤独、无意义的存在。而王韬的思想却是与
存在主义鼻祖、丹麦哲学家
克尔凯郭尔理念相近,可见王韬的本体认知论思想具有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
经学
王韬有关今文经学方面的著作丰厚,大都是用来给传教士理雅各提供翻译材料所撰写的。他通过对《
周易》《
礼记》《
毛诗》的注释,阐发了今文经学的变革思想。王韬博采众家之长,在深入发掘古经内涵价值的同时又注入自己新的改革理念,实现新旧思想的融会贯通和古代经学的创新性转化,为自己的变革理论提供扎实的古代的经典依据。以《毛诗集释》为例,王韬以传统的“集释”体阐释《诗经》,征引甚夥;选择辞句条目式的编撰体例,虽不够全面,但方便理雅各查阅释疑;内容上《毛诗集释》既根植于传统经学观点又有所创新,既汇辑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融会王韬自已的训诂考证,综合了总释、比勘异同、同类汇释、考讹订谬、理校求证等方法,所释内容涉及名物训诂、文字校勘、音韵考订、章句训释等,其案语探赜叩寂,别有创见,体现了清末《诗经》研究上的成就与发展。《毛诗集释》广泛汲取乾嘉道时期吴地《诗》学研究成果,是新的历史环境下对《诗》学的继承与发展。
其《春秋左氏传集释》中对
王念孙、
王引之、
洪亮吉等人的音韵
训诂亦步亦趋,鲜少发明。然而《春秋左氏传集释》的地理考证与微言大义却表现出与乾嘉汉学全然不同的治学风气,体现了其独特价值。王韬的地理考证不再追随乾嘉汉学从文献到文献的旧路,而触及了乾嘉汉学唯有纸上功夫的痛处。王韬在《春秋左传》的注疏中征引宋人经义,打破了乾嘉时期汉宋之争的格局。他借经学作政论,批判现实政治,与清代官方经学高唱反调,此为清代《春秋左传》学史所罕见。是传统学术在晚清变局下力求寻找出路的新体现。
史学
王韬历史著述的特点,一是其所涉及的领域新。王韬的史学贡献主要是对西方国家历史的撰述,在当时,西国历史对中国人来说,基本还是未垦的处女地。因此,王韬的西史著述是迫切需要的耳目一新之作。二是作为长期与西方人合作又有深厚中国传统学术修养的学者,王韬的著述既吸收了西方史学的一些元素,又继承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王韬的史学著作体裁、体例运用灵活。在体裁选择和内容编排上,王韬根据表述的需要,不拘成例、灵活安排,从而使《重订法国志略》《普法战纪》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又别具风格。《重订法国志略》采用了综合体的编纂手法。写法国历代政治沿革时,类似正史的
本纪。但它采用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相结合的手法,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既做到线索清晰,又力求叙事完整。从写法国的外交则用
纪事本末体。其他方面则用书志体。就体例而言,布局严谨,断限清晰,标目
简明扼要,所言准确朴实。阶段性清楚明了,政治流变清晰可见。《普法战纪》则采取了纪事本末体、
纪传体和
编年体互相结合的手法,并充分运用了地图。既有助于读者详细了解当时情况,也有助于增加史著的表现效果。在编排方面,《普法战纪》详细编织出
普法战争的历史图景。第十三卷以编年体的形式进行总结,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使始末得以清晰展现。另外,王韬还以传记的形式对一些人物进行介绍。
历学
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上,春秋编年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校对春秋的编年,王韬悉心研究了所掌握的全部历学资料,分条分理地分析了前人研究的不足,认为他们都没有能够对春秋历学进行足够深入的研究。如
僧一行的《开元大衍历》虽遵循古法,但是对经、传的记载却多有违背;杜预的《春秋长历》只是对《春秋》《左传》的上下日月推排了
干支,遇到疑难的地方,则一概
置闰;郭守敬用授时历将所记载的三十七次日食一一推校,可惜“犹未以西法”。而西方学者一般依据周历去推测春秋历日,往往不合。王韬认为,欲得春秋历法,不能预设一定之历法,而是以天文历算知识推算真实历日,以此推知春秋时代的历法。王韬利用西方天文历算知识,清理了传统的春秋历法认识,使之成为完整的体系,并使春秋历法获得了可信性。王韬因采用西法而为中国天文学史带来的变革与自新,集中国传统历学之大成,故在学术的视野上,传统与现代并存,经学与西学并重。
湛约翰不明春秋历法,在认识上受西方历法的制约,对《春秋》《左传》、杜注等史料缺少辨别利用的功夫;不能综合考虑经传,推算出经得起验证的春秋历日。湛约翰的不尽完善之处,是西方天文学知识输入中国时遭遇的水土不服。对比之下,王韬不仅辨析《春秋》《左传》的史料,还不盲从杜注,对杜注有全面的整理,有继承也有纠正;王韬不仅利用了西来的历学知识,而且综合考虑了春秋时期的历法状况,尽可能地采信《春秋》《左传》的史料。只有中西结合,才能发覆春秋历学的真面目。中国古代文献在春秋历法上的记载混乱,诸家解释纷乱,王韬用他先进的历学知识完善了春秋历法文献的考证方法,使混乱归于有序,纷乱变而为体系。
王韬的历学成就不仅仅因为他有先进的西学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不放弃中国传统历学,中西兼采,融会贯通,以先进的西学知识完善中国传统的历算学,在春秋历学领域走在了同时代中西学者的前面。王韬以西方历学方法推合春秋时所记日食,其失闰前后大致与元代所记载的相同。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春秋日食中西对勘表》和《春秋朔闰冬至细表》各一卷,用以比较中、西两种方法所勘定的春秋日食结果的异同,考据周量,结果十分精密。王韬在观念上不设屏障,这更利于他推陈出新。这也使他对中国古代历学及其文献的研究更令人信服。王韬也因此“成为可能是第一个求助于西方天文数学知识探究这一问题(春秋历法)的中国人”。
诗歌
王韬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古人,求新求奇,要求诗歌创作应有自己的个性、见解和学识;在诗歌功能上重视济时用世及立言传世。王韬诗学思想中的创新精神在清代后期拟古主义诗风普遍笼罩的情况下,具有大胆变革冲出窠臼的积极意义。王韬的诗学思想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和鲜明的革新意识,直接影响了黄遵宪,推动了梁启超的“诗界革命”,对“诗界革命”的发生、发展具有开路先锋的作用。
在王韬的诗集《蘅华馆诗录》中,诗歌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五类内容:穷愁之音、酬唱之情、爱国之忧、海外新声、闲暇之乐。其中不乏对传统诗歌内容的延续,但是也有一些发展和创新。酬唱之作,记述了与中外友人的交往和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抒怀之作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苦境遇。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和抨击时政的作品,可以说是鸦片战争后爱国主义诗歌的延伸,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如记水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艰辛,和太平军蹂躏下人民的惨痛生活。此外还讽刺了清政府的投降卖国、官吏的因循苟且等,对晚清官场的弊政和官吏的腐朽无能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有重要作用。在王韬的整个诗歌创作中,一直都充斥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忧时伤民的情慷,上马杀贼、壮志未酬的悲苦之情也贯穿始终。
王韬诗歌风格多种多样,可以说清丽缠绵、豪迈卓烁兼而有之。基调总体上趋于雄浑低沉,其中歌咏贤士名人之作及记录时事之诗多以雄浑为主,而自感身世遭际及忧叹苍生社稷之作辄多显沉郁之态。《春日沪上感事》四首是王韬现存最早的时事诗,诗歌以“苍茫”作起,尽显广袤,气势宏大。苍茫水国和凶狠外敌的对照将王韬之于外强侵略的仇恨刻画地漓淋尽致。《闻官军收复苏州有感》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战争胜利图,场面激荡,流溢出王韬的满心欢喜,字里行间却又充满沉思。这类诗歌之所以具有雄浑之气,还表现在在意象的选择上。王韬的诗歌中不乏具有雄浑之气的意象,如“蛟龙”“大海”“战场”“天地”等等,他往往通过意象的组合,营造出雄大的气势,加之丰富的想象,最后达到情与景的交融。
王韬的诗歌清新朴实,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用语不事雕琢,于平淡中见真性情。其诗歌在意象的使用和意境的传达上颇值得注意。王韬在诗歌中大量使用梦、愁、寒、残灯、残月、秋、客、故乡等意象,出现频率非常之高,传达了作者身在异国他乡的凄苦心境和游子对故乡的怀念与牵挂。
散文
王韬非常注重形式、文风,创建了一种新型政论体。在写作技巧上,单刀直入、立场鲜明、开门明确观点的写法,确保读者第一时间了解文章要旨。王韬的政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传统,突破了当时梧桐时文和八股文的局限,强调文章是“载道之器”,指出“文章之贵在乎纪事述情”,不应拘泥于文法,墨守成规。他的政论对报章文体和政论文风的改观和发展影响很大。
在字数处理上,王韬的政论多千字左右,至于重大题目,则巧妙采取了分篇连载的论述方法。在形式上,文体短小精悍,简洁明畅,更趋于紧凑,时事性和可读性强。在语言上,以短句为主,既朗朗上口又言简意赅,有音乐美。把生涩难懂的文言改变为通俗浅显的文言,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开辟了政论文体社会通俗化的先河。在结构上,显示出空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体条分缕析,结构清晰。如《英俄经营亚洲》一篇,先是总说了英俄野心,并列举了对此论说不同的观点。然后分别论述两种观点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使人一目了然。在表达方式上,为了加强情感表达的力度和论据的可靠性,王韬大量运用举例子、作对比的表达方式,举一反三,使论述更加深刻得理。文中还大量使用排比的艺术手法,一气呵成,给人以排山倒海之势。王韬此时的世界性视角也使其政论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性结构——常将别国的情形与中国的现状放置一起,产生是非优劣自见的对比效应。在对比中,王韬形象揭露了现状问题之所在,也间接介绍了改进之途径。
王韬的报章政论开创了政论文的新形式,是近代报章文体的先驱,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夹叙夹议,充斥着王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文风质直朴素,语言通俗简洁。文中还体现了王韬的经世致用思想、民本主义思想和辨证思维等。自抒胸臆,畅所欲言,有先秦纵横家之遗风。
王韬的游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现代性特征。他不仅以这种文体描绘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西方世界,将全球纳入艺术视野,而且插入了大量的政治性议论,表达他对西方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市政建设等的观感。如《巴黎盛概》中对建筑的描写,表达了对巴黎建筑人性化和合理性的欣羡。再如《博物大观》中的描述,表达了对西方经济制度的赞赏。这种直接的个人政论表达,胀破了游记散文固有的寓情于景和寓理于游躯壳,而获得了论辩散文的某些特点,直接地议论阐发。这种风格影响了后来的游记创作,梁启超的《夏威夷游记》就继承了这种风格,政论在游记中占据了重要的比重。
由于这两部作品多是写海外题材的,所以有一种奇异美,充满异国风情。尤其是描绘欧洲自然景物和建筑、舞蹈、戏剧的篇章,让当时的中国人大开眼界在形式上与传统的中国古代游记散文有所不同,大多篇幅较长,内容充实且贴近现实生活和古代游记
小品文空灵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注入了更多实用色彩,笔法细腻,风格趋于清新朴实在体裁上,记叙描写与议论并存,采用对比的手法,让论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语言趋于通俗化和自由化,并杂有许多新名词,如将舞蹈称之为“单纯”和“公司”、“啤酒”等,体现了在中国近代化的潮流中游记散文的新变化。
小说
晚清官场极其堕落,王韬从社会下层走来,中年以后又与清朝地方官多有周旋,深知封建官吏的贪狠暴戾和下层平民百姓的凄凉哀怨。所以,他把描写封建官场的黑暗腐败作为他的小说的最重要内容。书生卜元,考中进士之日,便开始收取贿赂。皇帝对他大加赏识,先是授之翰林,随后,卜氏青云直上,升到内阁大学士。王韬犀利的笔触为人们描绘了一大串卜元这样的人物。“某观察大人”为升官而陷同乡僚属于罪,夺其女以上献某王爷(《淞滨琐话》);某县令视人命如草芥,糊涂判案,以致良家女子被迫当堂自杀抗议(《遁窟谰言》)。
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王韬的小说明显带有新旧之间的过渡痕迹。王韬在小说中反映了大量新事物、新现象,为后人了解时代变化打开了一扇窗口。其中经常写到的事物有
鸦片、
手枪、洋烩、轮船、海盗、瓜皮艇、
望远镜、照像术、万国商会等。这些物品在小说中反复出现,为作品增添了摩登色彩。王韬有时还利用这些
舶来品作为故事的道具组织情节。洋人、西方习俗、西方文明的介绍使作品显得新鲜,富有时代气息。
王韬的小说想象力丰富,引人入胜,这也是他的作品的魅力之一。王韬小说想象力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节的曲折,如《遁窟谰言》篇中的《李酒颠传》,想象极为曲折,王韬为了突出李七的酒量,多层渲染,先写他在家中和酒徒豪饮比量,后又写他和有海量的顾君之间的较量,李七醉倒数年后,真正的酒神游方僧解了他的酒。李七嗜酒如命的性格,饮酒角量的过程,一波三折。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层层铺设,曲折通幽。王韬用天下酒徒烘托李七,用李七映衬顾君,又用顾君烘托酒神游方僧;二是细节的生动;三是离奇精彩的新鲜事物。
浅显、凝炼、形象、优美的语言,是王韬小说创作风格最易见的特征。王韬的小说使用的是浅显易懂的文言,正所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浅显表现在很少运用典故,不吊书袋子,意在文中很少用生僻字,多用常见字、通俗的词汇,只是运用了文言句式化用口语、方言入文。
新闻
王韬是我国维新运动兴起前最重要的新闻思想家,他集办报实践家与学者于一身,站在中西汇通的角度上,全面阐述了对新闻事业的认识。他的理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对中国新闻思想的奠基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维新思想家们的办报理念及办报实践。王韬的报刊思想如下:
王韬在创办并主编报刊上颇具创新,开创和引领了晚清乃至20世纪文人办报和文人论政的传统。王韬在墨海书馆时期,就曾参与上海第一个中文刊物《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到香港以后还曾担任过《华字日报》的主笔。后来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则一直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份由国人自己主编并取得成功的报纸,在中国新闻报刊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循环日报》之前,一方面我国传统的“
邸报”等报纸既不发行,登载的内容覆盖面又非常狭窄,仅限于传抄上谕、刊发奏章;另一方面,由外国传教士引入中国的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在这之前或者仅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刊载船讯商情为主,或者以商业投资的方式创办,以营利为目的,以刊载奇闻轶事为主。王韬的《循环日报》则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报刊运营模式,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文人创办的报刊,也是第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鼓吹变法自强、批评时政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这种以政论为主的办报风格,不仅在当时取得巨大成功,也开辟了晚清和民国文人办报和文人论政的传统,后来的梁启超创办《
新民丛报》,
陈独秀创《
新青年》、
邹韬奋创《生活》,无不以文人办报和文人论政的传统为标榜并将之发扬光大。
历史评价
王韬(自评):老民于诗文无所师承,喜即为之下笔,辄不能自休,生平未尝属稿,恒挥毫对客,忌者或訾其出之太易。至于身遭谗谤,目击乱离,怀古伤今,忧离吊逝,往往歌哭无端,悲愉易状,天下伤心人别有怀抱也。(《弢园老民自传》)
理雅各:①译者亦不能不感激而承认苏州学者王韬之贡献。余所遇之中国学者,殆以彼为最博通中国典籍矣。彼以满怀热忱,进行工作,随处为余解释或论辩。彼不特助余工作,且于工作辛劳之际,并为余带来乐趣也。②我的中国助手王博士(王韬)对我是那样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现正在译述诗序,他的作用尤其重要。对我来说,只有第一流的中国学者才有价值。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能够与他匹敌的本地学者。
梁启超:王紫诠之翻译事业,无精神,无条理,毫无足称道者;我国学界中,亦久忘其人矣。虽然,其所译《普法战纪》中,有德国、法国国歌各一篇,皆彼中名家之作,于两国立国精神大有关系者,王氏译笔亦尚能传其神韵,是不可以人废也。(《
饮冰室诗话》)
孙瑞:紫诠太守别号天南遁叟,生平足迹曾绕地球一周,著述不下百余种,名重中西。久为格致书院山长,培植人材,卓有成就。公长诀矣,南极星沈,东山木姜,千百卷六艺群言,名山著述,直剩邺侯架满,陆氏厨盈,家学守遗经,砚捧范乔,他日括杯卷绳祖德。
蔡尔康:吴郡王紫诠先生,博极群书。凡铁甲船、火轮船、火轮车、枪炮、飞天球之制,以及算学、化学、重学,无不融会于心。
唐才常:诸人议论,靡不详贯周晓。可见海外博通中西之士甚多,而中国如魏源、何秋涛、李凤苞、王韬、黄遵宪,寥寥可数,而识史家公理者,尤其人以言措用颠乎踬矣。(《论各国变通政教之有无公理》)
鲁迅:迨长洲王韬作《遁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各十二卷,其笔致又纯为《聊斋》者流,一时传布颇广远,然所记载,则已狐鬼渐稀,而烟花粉黛之事盛矣。(《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
张舜徽:清季士夫喜言洋务而又洞究于海外诸邦政艺者,盖以韬为一时之选。是集(《弢园文录外编》)文字,则其鼓吹变法自强之总集也。韬文笔犀利,而气又足以振之,自足以激起一世之人。若是集所论变法、重民、除弊、兴利、禁游民、练水师、设电线、制战舰、建铁路、禁鸦片诸篇,盱衡中外,斟酌古今,语重心长。其于清末政教之革新,关系实巨。抑亦考论近代史实者之重要资粮也。……韬自序谓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至于古文辞之门径,则茫然未有所知云云。今观韬之为文,亦实在能畅所欲言,而无不达之情,非规规于古文义法者所能及也。(《
清人文集别录》卷二十)
费正清:①另一些基督教改革派,如王韬(1828—1897年)和马良之弟
马建忠(1844—1900年),人们给予他们应得的评价是改革者,而不是基督徒。王韬著的书和他每天写的关于时事和改革的政论文章,使他享有西方问题专家的声誉。②一个西化的知识界正在产生。它麇集在几个
通商口岸,比起旧式文人来他们与农民的接触更少。最初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韬,他的个人命运深受国家动荡、文人日益贫困、太平军失败、洋人和传教士广泛地出入于中国的影响,也同样深受他自己的学术经历的影响,他因而成了一个完全以写作为生的报人。另外一些人名气虽然不如他,但都在亦步亦趋地效法他。(《
剑桥中国晚清史》)
柯文:从19世纪70年代初起,王韬有关“洋务”的社论和著述得到同代人的愈来愈多的承认。由于一些官吏开始征询他的建议,而中国年轻的改革者也将自己的作品送给他指正,他的社会价值感自然增加了。王韬作为记者和政论家而“达”了,这样,他就从总体上对中国知识分子新的事业模式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游国恩:“
冯桂芬、王韬接受西方资产阶段思想影响较多,改革内政的愿望和主张也愈来愈明确、具体,因而成为近代早期的改良主义者。王韬是中国早期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散文冲击了古文辞的门径,平易畅达,切实有用,开始成为群众的读物,走上社会人化的道路。”
张海林:“中国知识分子是时代浪峰上的弄潮儿,他们以辉煌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构筑了一座座丰碑。在这片碑林之中,有一座不是最高最大但却处在前排显眼位置的碑碣,上面镂刻着:王韬,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代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新闻工作者,曾在风雨如晦的时代里批判现实,提倡西学,倡导改革,为中国现代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王韬评传》)
王人博:“洋务运动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造就了像王韬、郑观应等这样一代更开明的知识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曾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或直接参加者……由于他们个人的坎坷经历以及他们活动的范围大都处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沿——沿海,有的曾游历西方诸国,比如王韬,这就使其对西学的观察、体认比他的前者多了一份全面和深刻,能够超越“洋务”,提出更新的“借法自强”方案。当脱胎于“洋务”阵营的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高举着“君民共主”的政治大旗继续向西学迈进的时候,洋务派人士的主张和措举已经被抛在了历史的脑后。”(《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
阮青:“早期改革派自强思潮的代表者是冯桂芬、王韬等人。他们继承龚自珍的“自我”愈识和社会批判思想,沿着魏源“师夷长技”的思路,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之间的根本差异及产生差异的根源……王韬用“智”去取代“仁”,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词语转换,而是要求用理性的“智”去取代作为封建主义礼教基础的愚昧和迷信,用理性去重新审视一切伦理道德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这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的开始,开启了中国人要求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历史进程。”(《
中国个性解放之路》)
轶事典故
西游趣闻
在王韬旅行欧洲的年代,许多西方人从没见过中国人是什么模样。王韬在英国乡间行走时,出现聚观者阻塞道理,啧啧叹异的情形。
藏书丰富
王韬私人藏书丰富,拟建“香海藏书楼”,有“弢园”、“淞隐庐”,并有《弢园藏书目》附《续目》,著录图书近千种。又写有《弢园藏书志》2册,仅集部别集类就有700余种。藏书印有“弢园王氏真赏”、“墨藻”、“南山归敝庐”、“淞北鲰生”、“遁叟藏书”、“王韬秘籍”、“天壤第二王郎”、“淞北倦民韬园王氏真赏”等多枚。
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王韬著作中已刻书目有《普法战纪》二十卷、《弢园尺牍》十二卷、《瀛儒杂志》六卷、《弢园文录外编》十二卷、《蘅华馆诗录》五卷、《甕牖余谈》八卷、《遁窟谰言》十二卷、《
淞隐漫录》十二卷、《火器略说》二卷、《
扶桑游记》三卷、《海陬冶游录》七卷、《花国剧谈》二卷等12种,此外,未刻
书目有《光学图说》《春秋正文朔闰日至考》《泰西著述考》《重学浅说》《淞滨琐话》等24种。
后世纪念
纪念馆
王韬纪念馆位于甪直中市下塘街6号,建于清道光年间,原系金融界人士沈再先老宅,1998年在其基础上成立纪念馆,当代书画艺术家
钱君陶题写馆名。建筑占地约1000平方米。坐东朝西,有一路三进,主体建筑有门楼、前厅(王韬生平事迹陈列馆)、鸳鸯厅(王韬故居)和弢园等。
专著
表格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