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罕走廊(英语:Wakhan Corridor;
波斯语:واخان),又称
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尔,是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巴达赫尚省至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位于
帕米尔高原南端和
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西起
阿姆河上游的
喷赤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东接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整个走廊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也是东亚到西亚最近的道路。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界线只有92.45公里,这也使得阿富汗成为了所有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中边境线最短的。也使得阿富汗成为了唯一与我国相邻的西亚国家。
历史沿革
瓦罕走廊的阿富汗地带是1895年
大英帝国和
俄罗斯帝国划定的英俄
隔离带,送给阿富汗王国。该领土及
帕米尔高原本来是
大清帝国的,面对英俄划界事件,大清帝政府向英、俄进行了抗议和交涉。
瓦罕走廊历史上曾是
欧亚大陆地区的古
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
华夏文明与
印度文明、
中亚文明、
波斯文明和欧洲
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这里就曾经是兴起于
伊朗高原的西南部的古
波斯帝国(前550~前330)极东部地区,公元前4世纪,来自欧洲东南部的
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的
亚历山大东征中亚、
南亚的时候也是绕过这里到达印度西北部的。公元399年,
东晋僧人
法显从长安沿古丝绸之路西行求佛,归来后著有《佛国记》。法显在书中描述经过葱岭的路程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
人骨以标行路”。
历史上,帕米尔是
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唐朝,中国设置“
葱岭守捉”,其管辖范围是整个新疆西部地区,包括帕米尔。
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启程赴
天竺那烂陀寺,途中经过瓦罕走廊,并于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将其所见所闻写成《
大唐西域记》。玄奘东归时,经由帕米尔高原的瓦罕通道,通过
明铁盖达坂进入2023年的中国国境。
公元747年,唐朝大将
高仙芝率轻骑通过瓦罕走廊灭
小勃律国,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但随后这一带又被兴起于
西南亚地区的
大食国和兴起于
青藏高原地区的
吐蕃、后向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的葱岭(帕米尔和
喀喇昆仑诸山)给占领,从此唐朝的疆域退出这一带。
乾隆24年(1759年),清朝政府在
平定准噶尔部和
大小和卓木叛乱后,统一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巩固了帕米尔在
中国版图中的
法律地位。清朝政府长期在
帕米尔地区设官、驻军镇守,并一直对帕米尔地区行使有效管辖。
19世纪80年代,
俄国在完成对
哈萨克、中亚的三个
汗国和
土库曼的征服后,进一步积极准备
军事占领帕米尔。与此同时,英国势力也已经扩展至阿富汗并向帕米尔渗透。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曾派少量部队越过色勒库尔山脉在帕米尔高原建立了哨所,其中的苏满塔什在
乾隆时还立过界碑。但当时
俄罗斯部队不断进入这部分帕米尔高原,中俄军队几次交战后清军不敌,退出到色勒库尔山脉以东,到1893年周边国家和英俄都看出清兵不可能在色勒库尔山脉以西立足,于是俄英签了一个条约把这部分帕米尔高原瓜分了,其中瓦罕走廊就划给阿富汗作为俄英之间的
缓冲区,中国最后只勉强保存了塔敦巴什这一段的帕米尔高原,这就是中国新疆与
塔吉克斯坦交界以及与阿富汗瓦罕走廊交界的地区。英俄瓜分后清朝提过抗议,但国力不济,在
民国成立前已经丢掉了。 顺便说一句,属于巴基斯坦的洪扎在1894年以前中国也有
宗主权。当时洪扎每年向
清政府进贡一钱五两砂金(领回10倍以上的赏赐),在1894年后清朝也退回到喇斯库穆,形成了2023年的
中巴边界。
关于此项瓜分涉及到中国的问题,协议规定,“联合委员会将负责就能当场确定的有关中国边境情况的任何事实作出报告,以便两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以最适宜的方式,就中国领土边界限制在上述界限范围之内达成协议”。
实际上,英俄两国瓜分帕米尔之时,正值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中国清朝政府无力西顾。尽管如此,当时中国政府还是向英、俄进行了抗议和交涉。
19世纪末,由于俄罗斯帝国的侵略扩张,清俄两国曾在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整个帕米尔高原发生争端。同时,俄、英两大帝国由于在中亚内陆地区争夺
势力范围,也不断在阿富汗地区发生冲突。
1895年3月11日,英国和俄国通过换文形式签订《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划定两国在帕米尔的势力
分界线,将
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划作两国间的“隔离带”,这条“
缓冲地带”就是瓦罕走廊。通过这一协议,两国瓜分了属于中国领土的帕米尔。该协议规定,“英国和俄国在
维多利亚湖(佐尔-库耳湖)以东的势力范围将以下列一线为界,该线从湖东端附近的一点起,沿山脊延伸到该湖的纬线以南宾德尔斯基和奥尔塔-贝尔山口。该线从这里沿上述纬线以南的同一山脊而行,当该线到达纬线以后,便沿该山脉的横向山岭下降,直至阿克苏河畔的克孜尔.
拉巴特,如果该地位于上述纬线以南,则从这里再向东延伸与
中国边界相接。如果查明克孜尔.拉巴特的位置是在维多利亚湖的纬线以北,则该线应划在阿克苏河畔位于该纬线以南的最合适地点,然后再按上述方向延伸”。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塔利班控制着
阿富汗90%以上的国土,但瓦罕走廊一直由
北方联盟控制,远离阿富汗战火,因此不存在难民问题。
1963年11月2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和阿富汗内务大臣阿布杜·卡尤姆,在北京签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边界条约》,确认以双方
实际控制线为划界依据,对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边界进行了划分。依照该协议,两国边界线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雪峰。此边界线是全世界时差最悬殊的陆地边境(阿富汗和中国相差3个半时区),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陆地边境之一。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瓦罕走廊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内,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界线只有92.45公里。瓦罕河由东向西流160公里后,在当地主要村庄卡勒尼亚兹贝格(Qal'eh-yeNiazBeyg)附近注入帕米尔河。
广义:长约400公里,东西走向,其中在中国境内长约100公里。
问题:有的说中国部分 “南北宽约3至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可是
中国地图上的中国-阿富汗边界,最窄处也远远大于5公里,是数十公里。
地形地貌
瓦罕走廊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东、南两面地势较高,西、北部地势较低。
气候
瓦罕走廊属于
高寒山区,每年除6、7、8三个月外,均为大雪封山期。中阿接壤的
边境地区基本上是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势复杂,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该地区是
濒危动物阿富汗
雪豹、
马可波罗羊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居民生活
瓦罕走廊共有居民约10600人(2003年),主要居民为塔吉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属于游牧部落。居民多用
瓦罕语。
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缺水的沙漠,仅有极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饭。瓦罕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带零星分布着一些高山牧场,雨季时易遭山洪袭击。整个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为贫瘠的地区,居民面临着贫困、缺乏粮食、医疗和教育以及毒品、
恐怖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边防
明铁盖边防7连、托克满苏边防8连、克克吐鲁克(科克吐鲁克)边防9连。“克克吐鲁克”——在
塔吉克语中的意思是“充满绿色的走廊”,这里距离中阿边境只有23公里。边防连门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鸡鸣三国”四个字。
边防连指导员孙亮介绍,由于中国、
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的边境在这里
南瓦根基达坂的
萨雷阔勒岭交会,所以用“一只公鸡打鸣,三个国家能听见”来形容这里特殊的地势位置。营区的后山腰上,有一个碉堡,还有个机枪暗堡,孙亮说:这是当年国民党部队驻守时留下来的。
车上一位
塔县陪同同志介绍说,这里还有一段值得纪念的往事——1949年9月,
新疆和平解放,驻守瓦罕走廊的国民党军队在错综复杂的边境形势中牢牢把握着对国境的
控制权,瓦罕走廊整个
防区没有一个
哨所弃土而逃,全部坚持等到
解放军部队实地接收、平稳换防,为维护祖国领土作出了出色贡献。
稍事休整之后,记者一行人终于来到此行的尽头——位于海拔4800米的南瓦根基达坂的中阿边境界碑处。在海拔4800多米的高原上
活动异常痛苦,走路必须放缓节奏,一旦走得稍微快点就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胸口和头部都会有刺痛感。 透过边境上
铁丝围网可以看到,阿富汗一侧是
无人区,山谷中
怪石林立。中阿边境的2号界碑就静静地矗立在南瓦根基达坂上,这块界碑是根据中阿两国政府所签的边界划分协议于1964年设立的。界碑的中国一侧刻有中国国徽和“中国1964”的字样,阿富汗一侧是刻有
阿拉伯文和当时
阿富汗王国的徽章。
历史文化
明铁盖山口在瓦罕走廊东部的中国——
巴基斯坦之间。由
公主堡向前行进,过瓦罕走廊三桥,逆明铁盖河行驶约十余公里,便可看到——中外著名的
明铁盖达坂,处雪山高耸,冰川形成的
冰舌直泻山下。在海拔4200米的罗布盖孜沟的山坡上,矗立着“玄奘取经东归古道”纪念碑。
明铁盖山口——
明铁盖达坂是
帕米尔高原上地势最开阔的河谷地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一直是帕米尔高原上连接东西方
丝绸之路的主干道。直到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了避开
克什米尔国际争议区,当地沿着
红其拉甫河建起了一条现代公路,
红其拉甫山口成为重要的口岸,持续千年来往不绝的明铁盖山口从此冷落下来,渐渐被人们遗忘。
为了纪念这个活跃了千年的重要山口,玄奘取经东归古道考察队在这里设立一块纪念玄奘东归的石碑。石碑正面刻有“玄奘取经东归古道”的字样,背面有长文介绍古道的历史及发现过程。在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千年古道上,从此有了一个新的
地理坐标。”
相关科考
2016丝绸之路综合科考队5日来到了中巴
边境地带的明铁盖。科考队当日从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出发,沿瓦罕走廊行走,先后在大唐将军
高仙芝经行碑、玄奘经行碑和
马可波罗经行碑停留,最后到达明铁盖。
一直以来,方方面面都认为玄奘西天取经
后东归路线中经过了明铁盖,但科考队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巫新华博士对此表示了质疑。
在明铁盖山谷的边防公路尽头,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队长的巫新华表示,这个说法实际是错误的,不管是此前的纪录片《玄奘之路》,还是其他一系列有关玄奘的
影视作品,全部用错了他东归的地点。他说,鉴于明铁盖山谷的陡峭和被冰雪覆盖,玄奘当年回到长安的路径中不可能经过了这里。
记者的观察是,明铁盖山谷周边的山势的确险峻,科考队一行抵达的海拔4454米的边防公路终点也是才修成的。玄奘若要从西域归来经过了这里,要么就翻越了更高的陡峭山脊(约4800米),要么就是从冰川上踏雪经过。但非要通过也不是绝对不可能。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丝绸之路(新疆)国际
文化传播发展中心理事长刘传铭先生指出,明铁盖是有学术争议的地方,巫新华也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即玄奘的东归路线以往的说法是错误的,他在这一带下了很多功夫,希望引起学术界方方面面的重视,能够真正通过这次丝路科考,把点点滴滴的成就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
已有的资料显示,玄奘回程路线是:从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帕米尔高原——
塔里木盆地南线——敦煌——
瓜州(今甘肃
安西县东南)——长安。
6日,科考队继续在瓦罕走廊行走,先后去了中巴边境线上的基里克达坂和克克吐鲁克山口。尽管周边也有雪山,但基里克和克克吐鲁克相对明铁盖要平缓得多。实地勘察后,科考队内的专家表示,玄奘东归路经过这两个通道的可能性应该更大。
“山谷里沟通的通道比较多,来这里之后看到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超过了我的想象。我看玄奘东归经过明铁盖回来的可能性不大,而这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一些。”新疆社科院研究员、历史所所长
贾丛江说。
在现场,
北京大学教授
王邦维说,“这里看起来要好走得多,而且玄奘从印度回来带了佛经、佛像等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判断应该是从这两山口之一通过回来的。因为明铁盖山口的通过条件很差。这就是
实地考察和没有实地考察,考察一个地点和考察多个地点的差别。”在克克吐鲁克山口,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
王子今表示,站在这样的具有厚重历史文化交流的古通道节点上,回想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的伟业,不由得让我心中对他们充满敬意。
“瓦罕走廊”是近几十年出现的国外媒体用语,专指阿富汗的瓦罕行政区,它与“瓦罕谷地”(分属
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瓦罕帕米尔”(即瓦罕河谷)以及“瓦罕国”的空间范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