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
陕西省汉中市辖县
略阳县,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略阳东南与勉县宁强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康县成县徽县相连。总面积283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略阳县下辖2个街道、15个镇。截至2022年末,略阳县常住人口13.99万人。
历史沿革
周烈王八年(前368年),属苴国境内(开明氏蜀国灭“昔阝”、“平周”二国后封其弟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定国都吐费城)。
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属秦国蜀郡葭萌县境内(秦国灭苴国,蒹萌立县,归蜀郡管辖)。
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沮县,属益州武都郡,为略阳建县之始。县治在今勉县茶店黑河侧。
建安十一年(206年),改属凉州武都郡。
建安二十年(215年),属武都郡,归雍州
蜀汉建兴七年(229年),陈式取武都郡后,在今县城区设武兴督,县名仍沮县。
泰始五年(269年),属秦州武都郡。
太元十五年(390年),氐人杨盛废郡县,设护军。
太元二十年(395年),复置沮县。
义熙五年(409年),名武兴县,属后秦南梁州武兴郡,州、郡、县治在今县城。
北魏太和中(477—499年),属南梁州。继改东益州武兴郡。
升明二年(478年),氐人杨文弘称藩于魏,自号武兴国。
北魏正始三年(506年),魏灭其国,设武兴镇。继改东益州、武兴郡、武兴县。
正光年间(520—524年),杨绍先复立武兴国。
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年),属东益州武兴郡,置武兴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魏平其地,改称兴州,设顺政郡。改武兴县为汉曲县。
开皇三年(583年),废郡。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汉曲名顺政县。
大业三年(607年),废州,置顺政郡、顺政县。
武德元年(618年),复设兴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兴州为顺政郡辖。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称兴州,顺政县属之。
属前后蜀。置兴州、顺政县。
北宋
仍属兴州,初归利州路
南宋
绍兴十四年(1144年),利州分东西两路,兴州属利州西路(治在今县城区)。
开禧三年(1207年),吴曦将兴州僭改兴德府。曦诛,改兴州曰沔州,改顺政县名略阳县至今。
初,略阳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沔州辖。
至元四年(1267年),沔州改属广元路
洪武三年(1370年),为汉中府沔州辖县。
洪武七年(1374年),废州,直隶汉中府。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属汉中府宁羌州辖县。
崇祯七年(1634年),为汉中府辖县。
为陕西省汉中府辖县。
初,略阳属汉中道辖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改省直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署辖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汉中分设东西专员公署,略阳为西路专员公署(署治沔县)辖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9日,略阳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
195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辖县。
1968年,为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辖县。
1978年9月,为汉中地区行政公署辖县至今。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略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县下政区设4里,即礼仁里、信义里、悦服里、明伦里。乡村设9坝、3村、14庄。县城内设10坊。城郊设东、南、西、北关。
雍正年间全县分4里。里下设10甲,每甲户数不等。道光年间全县设4里、59甲、10镇市、43村、25庄。同治年间,全县设4关8乡及48牌。辖54村、116庄。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至二十年(1912—1931年),全县按东、西、南、北设72牌,牌设首事、团头。
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932—1934年),全县划13乡联保、76保、1730甲。
民国二十四年至三十八年(1935—1949年),推行“新宪制”,全县划分为2镇7乡72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19日,县政府决定,全县设6区,区下废保设乡。
1950年,沮水区并入紫竹区,全县划5区、70乡。
1951年,全县复划6区(在置口新设第五区)、70乡、291村。
1953年,全县划为8个区,71乡,335村。
1956年,全县为6区,7个县直属乡(镇),42个区辖乡。
1958年,全县设7个人民公社,41个管理区,768个生产大队,1874个生产队。
1961年,全县划为7区,41个人民公社,259个生产大队,1400个生产队。
1965年,改城关公社为城关镇,归县直辖。时,具有7区1镇,40个人民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全县7区,1个区级镇,5个乡级镇,35个乡,260个村,1396个农业社,其中蔬菜专业社34个。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略阳县下辖2个街道、15个镇。略阳县人民政府驻狮凤路中段政府大楼。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略阳东南与勉县宁强接壤,西北与甘肃康县成县徽县相连。总面积28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略阳以县城为中心,东西南北各方大体相等,平面图略呈长方形。最高海拔(昏人坪)2425米,最低海拔(登蹬垭村)587米,相对高差1838米。县境从北到南有两条高度不等的相对平行线贯穿。一是嘉陵江主流线,将县境分为大致相等的东西两半;二是南北山脉脊岭线,东北部西庵山山脉,向南扩展伸延,脊岭经费家垭、大茅垭、煎茶岭、分水岭,与东南部龙山主峰支脉漂草坪连成一线,伸向宁强县境。
气候特征
略阳县地处内陆腹地,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属大陆性过渡气候。县北部为南暖温带气候区,南部为北亚热带气候区。地势高差大,立体性气候明显。从海拔最低点587米(乐素河区的登蹬垭村),到海拔最高点2425米(东北部浑人坪主峰),高差达1838米。
2016年,略阳县降雨量592.3毫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全年日照小时数1552小时,全年无霜期242天,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42天。
气温
略阳县年平均气温为13.2℃(1982—1984年),暖年平均气温为13.9℃(1966年)。最冷月是1月,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是7月,月平均气温23.7℃,冷暖相差21.9℃。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1.2℃,极端最高气温37.7℃。无霜期236天。
降水
略阳县年平均降水量860毫米,因受多方面影响分配不均,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嘉陵江上游白水江、西淮坝一带,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城关860毫米左右;东南部900毫米左右。全县降雨最高中心在何家岩,年降雨量1067.9毫米。
日照
略阳县年平均日照时数1558.3小时,与邻近县和同纬度的县比较,略阳日照时数偏少,总辐射量为107.3千卡/㎝年。
略阳县全年盛行偏东风,频率为18%;其次是偏西风,为16%。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20.7米/秒,最大瞬间风速40米/秒。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略阳县境内有一江十河,属长江流域,分为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9条。水能蕴藏量为28.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8.6万千瓦,占汉中市的40%和陕西省的10%。并发装机720千瓦,只利用了3.8%,开发潜力巨大。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略阳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15866.16公顷(23.8万亩)。
其中,水田371.83公顷(0.56万亩),占2.34%;水浇地225.22公顷(0.34万亩),占1.42%;旱地15269.11公顷(22.9万亩),占96.24%。徐家坪镇、兴州街道、白水江镇、白雀寺镇、黑河镇、郭镇、接官亭镇7个镇街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63.48%。全县耕地均为一年两熟制,年均降水量860毫米左右。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62.15公顷(0.54万亩),占2.28%;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762.87公顷(1.14万亩),占4.81%;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793.18公顷(2.69万亩),占11.30%;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6216.2公顷(9.32万亩),占39.18%;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6731.76公顷(10.1万亩),占42.43%。
(二)园地2287.87公顷(3.43万亩)。
其中,果园137.14公顷(0.21万亩),占5.99%;茶园55.09公顷(0.08万亩),占2.41%;其他园地2095.64公顷(3.14万亩),占91.60%,主要种植杜仲、银杏、桑树等经济树木。园地主要分布在徐家坪镇、兴州街道、白雀寺镇、硖口驿镇、金家河镇、乐素河镇、白水江镇,占全县园地的62.35%。
(三)林地251259.40公顷(376.89万亩)。
其中,乔木林地222039.6公顷(333.06万亩),占88.37%;竹林地162.53公顷(0.24万亩),占0.06%;灌木林地26268.31公顷(39.4万亩),占10.45%;其他林地2788.96公顷(4.19万亩),占1.11%。兴州街道、五龙洞镇、郭镇、仙台镇、两河口镇、白雀寺镇、徐家坪镇7个镇街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林地的59.07%。
(四)草地458.22公顷(0.69万亩)。
其中,其他草地458.12公顷(0.69万亩),占99.98%。天然牧草地0.1公顷(1.5亩),占0.02%;县域内天然牧草地只有一个图斑,位于五龙洞镇;其他草地均匀分布于全县各处。
(五)湿地161.58公顷(0.24万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我县湿地为内陆滩涂,全县内陆滩涂161.58公顷(0.24万亩)。湿地主要分布在境内嘉陵江、汉江水系流域的镇街。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195.55公顷(6.29万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535.59公顷(0.8万亩),占12.77%;村庄用地3250.1公顷(4.88万亩),占77.47%;采矿用地388.35公顷(0.58万亩),占9.2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1.51公顷(0.03万亩),占0.51%。
(七)交通运输用地2196.64公顷(3.29万亩)。
其中,铁路用地90.78公顷(0.14万亩),占4.13%;公路用地815.66公顷(1.22万亩),占37.13%;农村道路1289.95公顷(1.93万亩),占58.72%;管道运输用地0.25公顷(4亩),占0.01%。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996.23公顷(5.99万亩)。
其中,河流水面3818.03公顷(5.72万亩),占95.54%;水库水面157.78公顷(0.24万亩),占3.95%;坑塘水面12.66公顷(0.02万亩),占0.32%;沟渠0.59公顷(8亩),占0.01%;水工建筑用地7.17公顷(0.01万亩),占0.1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汉江水系流域的镇街。
植物资源
略阳县森林覆盖率达68.7%,是陕西省核桃、黑木耳、香菇的重要产区之一,还有桑、漆、油桐、青冈、棕榈等经济作物以及天麻杜仲猪苓当归黄连党参等可供药用的植物479种,地存中药材面积达66万亩,其中地存杜仲1亿多株,数量居中国之首,杜仲、天麻以及猪苓均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动物资源
略阳县生物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140余种,兽类50多种、鸟类70多种,其中珍稀兽鸟20多种,家畜家禽有黑河猪、乌鸡等,特别是居中国四大乌鸡之冠的略阳乌鸡,于2010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认证,为陕西省唯一获得保护的家禽品类。
矿产资源
略阳县地处宁、略、勉“金三角”重心位置,素有“富山盛矿”之美誉,全县矿藏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主要有金矿银矿铜矿铁矿镍矿磷矿硫矿、铅矿、锌矿石棉白云石蛇纹石等33种,矿体及矿点134处,中型以上矿床28个,其中铁矿、镍矿、蛇蚊石、白云石等矿储量居陕西省之首,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000亿元。已探明黄金矿床10个;黄金储量为50吨,远景储量为150吨,列陕西省第二位,特别是煎茶岭镍金矿,储量达21吨,为中国第三大镍金矿床。
人口
截至2022年末,略阳县总户数61447户,户籍总人口17.3303万人,其中男性92345人。出生人口959人,死亡人口1339人。年末常住人口13.99万人。全市排名第9,全省排名第84。
经济
综述
2022年,略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2.69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32.94亿元,增长0.7%。人均生产总值55179元。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5.2%、42.2%和42.6%。与2021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3.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5.4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7%,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4.2%。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五上”企业13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9户、规模以上服务业13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74户、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4户、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5户。
2023年,略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53亿元、增长5.7%、增速全省排名前20位,固定资产投资36.6亿元、增长2.5%,规上工业总产值85.4亿元、增长7.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6亿元、增长8.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和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3亿元、增长4.3%。获得中省政策性资金8.8亿元,列全省前20位、全市第3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中,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三项指标排全市第4位,二产增加值排全市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全市第2位,一产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项指标排全市第1位。
2024年,略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7.3%。新增市场主体1102户,培育“五上”企业12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8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略阳县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8个,完成投资27.7亿元,42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31个项目建成投用,徐家坪水库、宝成铁路扩能改造、略康高速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财税收支
2022年,略阳县财政总收入4.54亿元,占年初预算4.29亿元的105.9%,同比增长6.7%。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63亿元,占年初预算1.61亿元的101%,同比增长7.8%。其中,税收收入1.36亿元,非税收入0.27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8.74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7亿元,教育支出4.17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0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3亿元。
人民生活
2022年,略阳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85元,比上年增加1435元,增长6%。其中,工资性收入10525元,经营净收入4504元,财产净收入797元,转移净收入8159元。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01元。
2022年,略阳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39元,比上年增加1642元,增长4.6%。其中,工资性收入16634元;经营净收入5712元;财产净收入863元;转移净收入14330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897元。
2022年,略阳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60元,比上年增加918元,增长7.1%。其中,工资性收入5938元;经营净收入3419元;财产净收入698元;转移净收入370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07元。
2022年,略阳县主城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去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价格上涨2.6%。从具体分类看,居民八大类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呈“七涨一降”。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5.2%,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3.5%,交通通信价格上涨2.8%,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居住价格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衣着价格下降0.9%。
第一产业
2024年,略阳县粮油产量分别实现4.6万吨和6200吨。“五级五田”责任制做法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快报上刊发推广,找回流出耕地5740亩,新增耕地实现净增长。投入7455万元实施“五个农业”重点项目12个,整合7850万元实施特色产业项目64个,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用户累计达41家,认证有机农产品6个,培育市级龙头企业6家。完成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4.2%。落实产业奖补1753万元,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32.9%,以工代赈带动群众增收7023万元。投资1.1亿元实施乡村建设项目54个,投资6319万元实施省市重点帮扶镇村项目63个,统筹6800万元建设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7个、市级重点村3个。建成投用数字乡村互动体验馆,创建数字乡村示范镇5个、示范村12个,实施全省第一批动物检疫无纸化试点县,“智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平台”列入全省20个北斗系统应用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评选县级“美丽家园”示范户183个,徐家坪社区“院坝小阵地、群众智慧池”入选全省“千万工程”乡村治理类案例。建成绿色食药科技产业园二期、乌鸡产业园二期、金远林麝养殖、略阳乌鸡产品供港基地和杜仲黄精生态功能产品研发项目,引进入园企业4家,中西部天麻贸易中心开市,绿色食药首位产业产值达41.8亿元。
农业
2022年,略阳县粮食播种面积17337公顷,粮食总产量4.5万吨,同比下降1.6%。其中,夏粮产量2.04万吨,增长5%;秋粮产量2.46万吨,下降6.5%;油料总产量6010吨,同比增长1.5%。主要农产品产量方面,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14万吨,增长5.5%;中药材产量1.4万吨,增长9.4%;水果产量1.6万吨,增长8.4%;香菇产量3025吨,增长11.3%;核桃产量4244吨,增长0.6%。
畜牧业
2022年,略阳县肉类总产量10649吨,增长1.8%;禽蛋产量6778吨,下降0.1%。全年生猪出栏9万头,同比增长2.4%;家禽出栏191.91万只,增长2.3%;全年生猪饲养量14.95万头,同比增长3.1%;家禽饲养量295.3万只,增长2.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略阳县建成投用人造岗石3D型材等工业项目8个、完成投资9.88亿元。陕煤略电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创历史最高纪录;50万吨型钢生产线填补了陕西省型钢产品空白。建成数字经济重点项目26个、完成投资4.69亿元,打造应用场景16个。
建筑业
2022年,略阳县内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6.73亿元,同比增长19.8%。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4年,略阳县举办“略有”六大主题活动,发放消费券90余万元,带动消费1000余万元,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1029万元。打造客货邮融合示范路线10条,培育寄递物流企业16家、电商网点161个。直播带货1065万元,网销农产品6033万元、增长43.7%。
招商引资
2024年,略阳县招商项目实际使用资金10.2亿元,固投转化率43.7%。外贸出口234万元,实际使用外资50万美元。争取专项资金7.2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同比净增1.6亿元。成功争取国家级食用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黑河镇产业强镇项目。
房地产业
2022年,略阳县商品房销售面积0.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4%。
邮电通信
2022年,略阳县邮电业务总量4272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85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419.67万元。年末固定电话装机用户1.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59万户,宽带接入用户6.2万户。
旅游业
2024年,略阳县打造旅游精品线路3条,灵岩寺AAAA级景区创建通过市级验收,徐家坪镇被命名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仙台坝村荣膺首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略阳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3.8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居民储蓄97.25亿元,增长13.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7.84亿元,增长38.6%;存贷比46.7%。
交通运输
交通
略阳县境内宝成铁路纵贯南北,309省道和十(堰)天(水)高速公路横穿东西。
截至2022年末,略阳县境内铁路里程84千米。高速公路总里程72千米,国道81千米,省道155千米,县道260千米,乡道345千米,村道1083千米。
运输
2022年,略阳县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21辆,出租车69辆,公交车路数9路。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4年,略阳县科技研发投入2310万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23亿元,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6户、高新技术企业17户。投产生物基杜仲胶生产线,“略麻1号”入选全国10个农业植物新品种权运用典型,4家企业参与全省趁鲜切制标准制定。新建5G基站90个,实施数字化项目12个,拓展数据应用场景24个。
教育事业
2024年,略阳县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市级验收。全县中考成绩居全市第2位,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11.7个百分点。新建职教实训基地3个,创成省级示范幼儿园和德育示范校各1所。发放教育资助资金3702万元、惠及学生4.6万人次。
文化事业
2024年,略阳县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羌文化非遗展演16场次、文化惠民演出170余场次,“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17.5万人次。
体育事业
2024年,略阳县新建篮球场6个、口袋体育公园17个,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33场次。
卫生事业
2024年,略阳县完成省级中医优势重点专科项目4个,远程诊疗患者1325人次。新建县医院门诊楼竣工投用。实施“智慧医保”网上办,门诊“两病”和慢特病办件量同比增加300%以上。适龄人群宫颈癌疫苗补助74.5万元、惠及2306人;全县门诊及住院累计报销47.8万人次1.5亿元,异地结算报销3896.7万元。
社会保障
2024年,略阳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11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89万元、就业扶持资金1330万元,开发公益岗1174个、大学生见习岗192个,城镇新增就业16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
2024年,略阳县出台促进人口发展28条措施,发放高龄补贴1045万元、计生优惠政策资金1265万元,开设公办托育试点班,规范运营日间照料中心13个、村级互助幸福院84个,完成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121户。筹集社保基金补助2.28亿元,发放社会救助类资金9588万元、社会福利类资金2637万元、优抚及安置保障金175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8%和97%。打造全省首个片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徐家坪镇获评全省百个军地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示范点。
基础建设
2024年,略阳县推进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棚户区改造603户,完成铁路二期棚改征迁,拆除房屋174户1.1万平方米。改造文化小区、铸石厂等老旧小区8个1101户,实施配套设施项目2个。完成体委片区城市更新、体育场主体工程,建成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实施供水管网、燃气管道、排水防涝更新治理。建成嘉陵江三河口至灵岩寺段河道拓宽工程。完成蔡家营等5处水毁河堤修复工程,维修洪灾受损污水处理站6处。改造抗震农房、危房、宜居房及因灾维修重建房472户。新建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178千米。建成投用“智慧交通”“雪亮工程”。完成左岸广场人行步道改造,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1014户,发展天然气用户10508户;新增停车泊位120个,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76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现镇街全覆盖。实施接官亭、郭镇、黑河市级示范重点镇基础设施项目35个。改造提升农村电网线路121千米。实施城乡水质提升项目20个。硬化自然村道路34条64千米、联网路14条80千米,新建桥梁10座445延米。
环境保护
2024年,略阳县开展秦岭“五乱”、河湖“四乱”整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4万亩,全面完成生态环保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和秦岭图斑问题核查审查任务。空气优良天数达360天、同比增加10天,综合指数变好幅度全市第一。县城饮用水源地和嘉陵江干流出入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投资1.56亿元,实施山洪沟治理6条、中小河流治理1条、小流域治理工程2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2平方千米。完成硖口驿镇长沟、寺沟硫铁矿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安全生产
2024年,略阳县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21家,开展重点领域安全排查整治13轮次,累计整治隐患2641项,立案查处96家。“一库一策”治理尾矿库7座。举办全省非煤矿山暨全市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新增水文监测站点17处、气象预警终端67个,高效防范应对11轮降雨,“7·24”嘉陵江洪峰安全过境。
平安建设
2024年,略阳县开展“八五”普法,开展法律顾问服务1423人次、法律咨询服务789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3件。开展反恐反诈、禁种铲毒、扫黑除恶斗争和欠薪治理,为182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44.9万元,电诈发案、群众损失分别下降33.3%、2.62%,无命案重案发生。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略阳的古名甚丰,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随着历代建置沿革,先后称过“沮县”“嘉陵道”“武兴”“顺政”“兴州”“沔州”等等。略阳之名的由来,亦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大至分为二类:
一是侨置说。南北朝时,陇之秦安设有略阳郡。因连年战争,彼地人口南迁至此,仍旧沿用原郡县称谓。
二是要隘说。据嘉靖略阳县志载:“此地为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阳’,故名‘略阳’。”  
民间艺术
羊皮鼓
羊皮鼓(舞):略阳县白雀寺、荷叶坝、横现河、马蹄湾、白水江等地,流传着一种带有氐羌族文化色彩的民间舞蹈羊皮鼓。
社火
社火:社火主要有高跷、彩莲船、狮子舞、龙灯等。逢年过节,民间以此作为娱乐活动。民国年间,多为民间自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是政府提倡、支持下的群众的有组织的活动。
刺绣
刺绣:刺绣多用于婚丧嫁娶、打扮孩子和一般生活用品。从石瓮子、青泥河收集的男女式大襟衣服和童帽看,其刺锈有明显的氐羌族风格。
风景名胜
灵岩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岩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南3.5千米,地处嘉陵江东岸的玉文山腰,它既是一处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是一个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的寺观山水园林,更是一座拥有130余通摩崖石刻的文物宝库,号称“陕南小碑林”。灵岩寺又名药水崖,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寺庙由两个天然洞穴组成,前洞名“金龟洞”,后洞称“罗汉洞”,两洞依依相邻,傍山临江,座东向西,错落有致。相传,女皇武则天与她的老师泛舟嘉陵江同游灵岩寺,在后洞留下了鲜为人知的“撑支天地”四个大字。
江神庙
在略阳县环城西路嘉陵江边,有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神庙,又名“王爷庙”、“龙王庙”。江神庙座东向西,东西进深约65米,南北面阔约30米,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全庙共有近300余幅这样的图画,氏羌人物形象奇特,衣着服饰与汉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图像,多系人物花卉,现仅存木雕215幅,具有浓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写实风格。江神庙是中国长江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氏羌戏院式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价值,略阳县于2000年设立了江神庙民俗博物馆
地方特产
略阳天麻
略阳天麻,陕西省略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略阳县地处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临巴山,居川陕甘交通要冲,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带。境内气侯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为生物资源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离母、鬼督邮等,为名贵的传统中药,属兰科多年共生草本植物,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天麻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无叶无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同化浸入其体内的一些真菌获得生长营养,其生长、繁育的奥秘一直没有破译,因而千百年来药用天麻只能靠野生,数量有限。
2009年09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略阳天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略阳乌鸡
略阳乌鸡,陕西省略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略阳乌鸡”体大、敏捷、觅食能力强、耐粗饲。是陕西省古老的、具有极高药用食疗价值的地方特有珍稀家禽,1982年被编入陕西省畜禽品种志,并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家禽保护品种,因产自陕西省略阳县境内而定名为“略阳乌鸡”。
2008年09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略阳乌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略阳黄精
略阳黄精,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略阳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单节鸡头状,肉质油润,色泽黄褐透亮,断面透明,味甜筋少。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略阳黄精”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汉中仙毫
汉中仙毫,陕西省汉中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汉中茶园多位于竹木繁茂、雨量丰沛的大巴山北麓海拔800―1600米的缓坡地上。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60%左右,被公认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中适合人类生活和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是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保护地,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越。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
2007年12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汉中仙毫”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略阳杜仲
略阳杜仲,陕西省略阳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陕西南部的略阳县是杜仲的原产地、适生区。通常认为杜仲起源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秦岭山脉。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地理交通欠发达,保护了许多物种的种质资源,杜仲就是其一。略阳杜仲成品呈平板状,断面银白色胶丝致密,内皮色泽鲜亮,有效药物成分含量高。
2008年12月1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略阳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字升卿,东汉武平人,汉元初二年(115年),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才,委其为武都太守。其间,主持“刊山导江”,疏通了沮(略阳)至下辨(成县)嘉陵江航道,发展了这一带的水运。
宋至和元年(1054年)冬,任利州路转运使、工部主客郎中,权知兴州事。在白水江镇小河村青崖湾组与徽县大河乡瓦泉村高家山组交界处的徽白公路北侧石崖上,有国家级文物《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碑刻。
南宋绍定(1228—1233年)初,任沔州太守。任太守期间,恐原碑泯灭,于绍定三年五月,重刻《郙阁颂》于灵岩寺崖壁。
字允叔,宋代同庆栗亭人。元兵入兴元,友闻疾奔鸡冠山隘,与弟友万俱战死。赐龙图阁学士。
吴玠(1093—1139年)
字晋卿,陇干(今甘肃庄浪)人。九年,卒于仙人关,赠少师,谥武安。宋孝宗时,追封为涪王。
吴璘(1102—1167年)
字唐卿。绍兴四年与兄吴玠战于仙人关,大败金兵。乾道三年(1167年)五月,死于兴州(今陕西省略阳县),追封信王,谥武顺。
吴曦(1161—1207年)
吴璘之孙,吴挺之子。
字子文,四川广安人,曾在吴挺麾下任职。安丙后官至四川宣抚使,时人曾在仙人关为其建“安公生祠”。
字子渊,四川广元人,任兴州合江仓官。吴曦降金后,遂与安丙、李好义等合谋杀吴曦。朝廷念其功,赐庙褒忠,嘉熙元年,追谥忠愍。
南宋下邽(今陕西蒲城县)人。兴州中军正将,吴曦叛降后,与麾下军士同谋诛杀。
李贵
南宋人。宋开禧时,在兴州正将李好义部下作军士,为诛杀吴曦主要参与者之一。
号瑞湖,云南石屏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任略阳知县,时县城内铜厂污染严重,即令停办,并创建嘉陵书院。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略阳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7月,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8月,被陕西省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4月,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2025年3月,略阳县被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参考资料
略阳概况.中共略阳县委、略阳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8 16:3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