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间是指人及动物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意识是自然的、通常为有规律的暂时中止,在此期间体力得到恢复的过程时间,能达到闭目安息,
大脑皮质处于休息状态。成年人最佳睡眠时间为晚上22点至早上6点。
未成年人
新生儿。新生儿尚未形成较为恒定的
生物钟,难以区分白天和晚上。每天推荐睡眠时
长为:1周大的新生儿每天睡眠16-17个小时;1-4个月,每天睡眠14-16个小时。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切勿低于11小时,否则影响正常发育。
婴儿。婴儿整段睡眠时间比新生儿长。一般,5-12个月大的婴儿,每天睡眠12-16个小时。此时家长应帮孩子保持有规律的小睡,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否则会影响正常发育。
幼儿和
学前儿童。这个阶段,孩子更活跃,睡眠对其成长也更重要。1-2岁的幼儿,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2-14个小时;3-5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1-13个小时。
学龄儿童。孩子上小学后,只有睡眠充足,才能保证一天的活动和
学习效率。所以,建议6-12岁孩子,每天保证9-12个
小时的睡眠,不要少于8个小时,否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青少年。这个阶段的孩子仍然处于成长
发育期,
学习压力逐渐增大,睡眠时间相对减少。13-17岁孩子每天睡眠时长应为8
-10个小时,少于7个小时,会精神不集中、
运动量减少,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成年人
设年龄为x,最佳睡眠时间y近似地满足y=21-6x^0.3+x/10。但是一些专家提出老年人由于气血虚弱,需要比成年人更长的睡眠,于是又有y=22-7x^0.3+x/5.6。在这个函数中,65岁以上的人睡眠时间呈增加趋势。
中小学生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召开
新闻通气会,介绍《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1号),通知明确了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
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通知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同时强调,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
针对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睡眠问题,《通知》提出了3个“
中断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长寿研究
这项实验长达六年时间,由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药学院和美国癌症学会联手进行。他们对一百万名年龄介于30岁和102岁的对象进行了观察。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对象的年龄、病史、
健康情况等都已被考虑进去,他们是跟与自己身体状况相似的对象
作比较的。研究发现,每天仅睡6、7个小时的人,比每天睡超过8小时,或少于4小时的人
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时的人,这个系数也要低于睡够8小时的人。
尽管研究机构表示,对于死亡率和睡眠时间的因果对应关系,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但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提醒:我们到底需要睡多久?
睡眠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睡觉并不是倒在枕头上,盖上被子合眼一宿,再睁开眼睛醒来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的渐变过程。
为什么我们有时醒来后,身体会神奇般地恢复力量,而有时却感觉比睡觉之前还累呢?这便是是睡眠的深度和状态所不同而导致的。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几千名志愿者进行过睡眠时的
脑电波记录后,揭示了人体的
睡眠周期:在睡眠中,人体首先进入
慢波睡眠期,后是快眼动睡眠期,之后再重复开始,一夜大约有4~6个睡眠周期。
那些夜里常常醒来,或者在还未得到充分休息以前就醒来的人,他们的睡眠节律是很混乱的,脑电波图在各阶段都显示出快速、急剧升降和受到抑制的波型,这在正常人睡眠中是见不到的。
因此,只有充分进行好了4—5期的深度睡眠,人体的生理机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修复,
免疫系统能够得到加强,而能量也能得到充分补充。
延长睡眠时间并不一定能弥补自己的
睡眠不足,正相反,如果一味地赖在床上,却没有得到高质量的睡眠。这对于人体反而是有害无益的,它甚至会缩短你的生命。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你的身体醒来却还赖在床上时,你缩短了接触阳光的时间,体温也会因为身体长期处于不活跃状态而变得过低,从而分泌出大量的
褪黑素——一种可以促进睡眠的人体激素——这样,你接下来的一天会感到更累而且昏昏欲睡。
而这种昏昏欲睡又会妨碍你在晚上进入深层睡眠。这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下去,结果就是你的
睡眠系统被削弱。生理
休息期被打乱,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又让你的免疫力降低了。
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
其实,那些睡得更多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睡眠,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地关照自己的睡眠系统,从而导致这个系统被削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
他们感到白天缺乏活力时,往往会想:“我睡得太少了,要多睡会才行。”而不是问自己:“我的睡眠质量是不是不够好?要怎样才能改善呢?”
其实,对那些只睡了6、7小时就自然醒来的人来说,醒了你就别硬躺够8个小时了,只要你觉得头脑清醒,感觉良好,就放心地起床活动吧。
而长期觉得睡眠不足,怎么也睡不够的人,也许你应该对自己严格一点,调好闹钟,把睡眠时间和周期控制得有规律些。
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吃得八分饱,也许才是最健康的。因此,即使到点之后还觉得困,你也应该说服自己别再赖在床上了。
除了睡眠时间有规律,避开
咖啡因和酒精,每天适量运动等老生常谈的忠告,为了改善睡眠,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下美国国家睡眠协会的小建议:跟着太阳同起落:尽可能地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或在起床时点一盏很亮的灯。
明亮的光线会让人体
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每天在晨光中晒上一小时,你会觉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着。别躺在床上干瞪眼:如果你躺着实在睡不着的话,也别在床上干熬着。
起来到别的地方做做放松的事,看看书报,听听音乐甚至看看电视,直到你觉得疲倦为止,只是要避免让自己太过于兴奋。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会让你更难睡好。调整一下室温:把室温调整到舒服的状态,太热或太冷的房间,都会让你的身体紧张,从而更难入睡。
睡眠误区
(一)平时通宵,周末狂睡
误区:有些人平时工作很辛苦,有时加班到了凌晨,但第二天还是得六七点爬起来去上班。睡眠严重不足,怎么办?周末在家恶补睡眠,睡它个20小时,把平时的都补回来。还有些人今天听说8小时睡眠足够,明天听说7小时睡眠长寿,到底多少小时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过据说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养颜,那就睡它个10小时。
专家分析:保证每天正常睡眠时间
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应该在6-9个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
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准。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2岁以下:10小时,13至2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21至3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31至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6-7小时,71岁以上为5至7小时。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
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好。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
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二)睡前完全拒绝任何活动
误区:有些人,晚上一有活动,就会睡觉时兴奋得睡不着。所以,他们认为吃完饭就应保持安静,连一些正常的低
运动量活动也拒绝参与。本来白天就在单位里坐了一天,回家后继续坐着,坐到睡觉前反而睡不着了。
临睡前的过量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
深度睡眠,迅速缓解疲劳,并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特别是脑力工作者,一天下来可能都没什么活动,而晚饭后的轻微活动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发现,临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类的轻微运动,可以促进体温升高。当慢跑后身体微微出汗时(一般来讲在20-30分钟为宜),随即停止。这时,体温开始下降。当30-40分钟后睡觉时,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三)公交地铁上补睡眠
误区:有些人晚上喜欢熬夜工作,觉得好在公司与家距离甚远,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坐公交车,只要一坐下来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认为这样的补眠方式,既没影响工作,又不耽误睡觉。
专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复。
人的睡眠大致分为“非
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又可以分为“
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睡眠中循环多次。人们只有在睡眠中经历了几个“深睡眠”过程后,才能使疲劳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车上睡觉、打盹、补觉,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汽车的晃动、光线的刺激、声音的影响、空间的狭窄等都不容易使人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浅睡眠”状态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复。我们经常听到有同事抱怨,车里睡了一觉后,反而觉得腰酸腿疼、疲乏无力。另外,在车上睡觉,还容易导致生病。比如车上小睡后,最容易
落枕和
感冒。脖子歪向一边睡觉,容易使一侧的脖子
肌肉疲劳,所以很容易落枕。还有,在车上睡觉,车门开关、风扇吹动,一不小心就容易着凉。白天疲劳的时候小睡一段有助于体能的恢复,但是尽量不要选择在车上睡。
(四)睡得不好用吃来补
误区:有些人觉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参、
鹿茸等补品,不但有益于提高睡眠质量,而且补得好了,就是适当减少些睡眠时间,问题也不大。但是这样恰恰是不可取的,所以用这些补品来替换睡眠时间并不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儿。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他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会减弱,血液中有保护作用的杀病菌细胞也会减少1/3。所以,我国民间流传的“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
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认为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
睡眠的注意事项
1. 正常人睡眠时间6—8小时(儿童的睡觉时间约是10—12小时,婴儿则更长些;老人的睡眠时间略少)。
3. 长时间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时,几年下来会容易
内分泌失调,
生理时钟也会乱掉。
4. 小孩最好在晚上20: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
5. 青少年应该在晚上22点左右睡觉。
6. 至于爱美的人,一定要在凌晨2点之前睡,因为皮肤在凌晨2点前新陈代谢。
7. 老人,应该在晚上21—22点之间睡觉比较好。因此,人的睡眠时间不宜过长,成年人昼夜7-8小时也就足够了,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那将会适得其反,增加疾病,缩短寿命。一般情况一天有得6-8小时的正常睡眠就很充足了。如果由于工作或其他事情耽误了睡眠,视耽误的多少可以适当弥补一些,一般总的弥补量不宜超过两小时。起床后做些平常所做的活动,便能精力充沛一切恢复正常。过多的弥补了非但无益,反会更加精神恍惚,甚至还会出现头昏脑胀等类似问题。这是由于全身过长时间处于大脑松弛和各器官
抑制状态对身体的
血液循环及器官可以造成缺氧或营养而产生的
负面影响所致。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
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
世界睡眠日”,2006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
健康睡眠进社区”。可能有人觉得奇怪,这睡眠怎么还分健康和不健康的,不都是闭上眼睛睡觉吗?
交通规则——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说,23点至凌晨3点为子丑时,胆
肝经最活跃的时候,肝胆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来供血”。如果你每晚22点钟左右躺下,静静得不要说话,到23点的时候,也就睡着了。肝胆开始回血,把有毒的血过滤掉,产生新鲜的血液,到一百岁也没有
胆结石,也没有
肝炎、
囊肿一类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点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
胆汁,所以这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囊肿、
大三阳、
小三阳各种病症。
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讲话,睡觉的时候更不要说话,如一说话,
肺经动,然后心经又动,(因为心肺共为上焦)人就容易进入
兴奋状态,所以就很难入睡。
21:00—23:00为亥时。亥时
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濡养,故百岁老人得共同特点即21:00(亥时)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长久的保持容颜娇好,应做到早睡早起。
睡觉的研究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生物有机化学博士黄顶立却提出了叫人“震惊”的意外答案。他根据以色列哈达沙大学医院的
调查报告指出,经常午睡反而会增加老人的死亡率。
这份报告刊登在1999年7月26日的一份内科医学档案期刊上。该调查针对居住在
耶路撒冷的455名70岁老人进行研究,其中有午睡习惯者占60.7%。有午睡习惯的男比女多,前者约有68%,后者约51%;而有午睡习惯的
心肌梗塞病史者,又比无心肌梗塞病史者多,各有78%和58%。在6年的研究调查期间,共有75人死亡,其中有午睡习惯者的死亡率为20%。进一步调查,去除多项
生活形态、危险因子、疾病等干扰因素后,有午睡习惯的平均死亡率相对风险较高,约为没有午睡习惯者的1.1倍。 为什么多数人认为午睡可“延年益寿”的这个
好习惯,却成了可能造成老人“早死”的原因? 黄博士说,在晚上睡觉时,心跳速率和血压会降低,早上睡醒时,心跳速率和血压恢复上升。所以
早醒时,
血液动力学有最大的改变——由睡眠的基层低点状态,变成睡醒的活跃高点状态,因而造成早上睡醒时,会有较密集的
心血管和
脑血管的活动,而可能增加这两个血管“受伤”风险的机率。过去一些研究也证实,睡醒会增加心血管和脑血管相关的死亡风险。 午睡时,心跳速率和血压也会像晚上睡觉一样降低;而醒来后,心跳速率和血压又恢复提升。所以,多一次的午睡,等于多一次血液动力学由睡眠的基层低点状态,变成睡醒的活跃高点状态,如此日复一日的“高高低低”状态变奏,更可能促使心血管和脑血管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每天白天分三段时间睡眠
另有研究发现
地中海的生活方式使人更健康——每天白天分三段时间睡眠,每次睡眠半小时,时常饮用
红酒。这种
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解释可能和这个理论依据有关——人每天的
生物钟周期是25个小时,而白天有三个时间段需要去平衡
社会生活生物钟周期24小时。人的自然生物钟和社会生活带来的24小时的生物钟的
不平衡给人们带来了压力。许多白天工作的人们也会受到生物钟不平衡的影响,有人建议公司可以在早9点和下午五点左右的时间员工可以休息10分钟左右,虽然是短短的10分钟,只要打个盹,也会使精神恢复,提高
工作效率。最新研究
中新网10月3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新研究显示,女性不用担心
睡眠不足,每晚睡不到7至8个小时并不会要命,事实上只睡5小时到6小时半还可能更长寿。稍早有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每天睡眠不到7小时与罹患
心脏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另一项研究则断言,每晚睡不到6小时的人,比较可能在65岁前告别人世。不过,据英国《
每日邮报》报导,美国这项以459位年长妇人为对象的最新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略少于先前所建议7小时的人,寿命长于那些睡眠时间较多的人。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发现有助消除许多人认为自己睡眠不足的想法。虽然
专家建议成人每晚应睡上7至9小时,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但许多人其实睡眠时间远低于这个标准。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自1995年展开研究,追踪这些最初年龄在50到81岁之间的女性,想要确立睡眠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每晚只睡5小时到6小时半的人享有最长
存活率。他们展开研究时,利用手腕活动
监控器观察研究对象的
睡眠习惯,这些装置能够藉由活动情况判定对象是睡是醒,然后算出一晚的
总睡眠时间。研究人员在14年后设法联系所有这些妇女,看看他们是否还在世,结果发现每晚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半的人,以及不到5小时的人,至今仍活着的可能性低了许多。主持研究的
克里普克教授表示:“令人意外的是客观地衡量睡眠时间时,发现只睡5小时到6小时半的人存活率最佳。”他表示,这项刊登在《睡眠》期刊的研究报告,应可以减轻某些人觉得自己睡眠不足的忧虑。
画坛泰斗
达·芬奇是一位刻苦勤勉、惜时如金的人,他创造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甚为人们所称道。这一方法是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
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
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 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不足1.5(24/4.25*1/4=1.41)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
前几年,
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克拉胡迪奥·斯塔皮参照达·芬奇的方法,对一位航海运动员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类似
睡眠试验。经测试,
受试者的
逻辑思维和记忆运算等能力均完好无损。这说明
达·芬奇睡眠法不仅能满足机体
代偿功能的需要,而且还预示着利用人体生理潜力的广阔发展前景。
然而,有趣的是,在20年前,一位画家就这一方法进行了亲身试验,证实了它的
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时间,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时睡眠上来。谈及各种原因,画家不无幽默地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该如何打发。
达芬奇睡眠法也被称为多相睡眠、Uberman睡眠或多阶段睡眠,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
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
多相睡眠的
合理性:首先,自然界中几乎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多相复杂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类婴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睡眠方式,只有在稍年长后,儿童才逐渐被断绝了午睡的概念。此外,当人们与外界环境隔绝联系后——保证无法从自然因素(如阳光),或人为暗示(如钟表、电视节目)来判断
实际时间——将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短暂睡眠行为,而非保持只“夜晚”才发生的单相睡眠。最后一点,小睡打盹——即短时间的睡眠——比起长时间的睡眠来说,在提神醒脑方面更为有效。但是很遗憾,我们似乎都已“忘了”这种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维持着一成不变的9点睡5点起的作息习惯。 几种不同的多项睡眠方法: 最有名的也就是达芬奇使用的睡眠方法叫做
Uberman睡眠计划,由此延伸出来的其他不同形式的睡眠计划还有:
Everyman睡眠计划,Dymaxion睡眠计划。 多相睡眠的调整: 这种睡眠方式在开始的一至两周内是很难接受的,测试结果表明受测者并没有受到这种将睡眠分散成若干个小睡眠片断方式的影响,但是,多睡眠方式需要一个
计划表,这样才能够协助完成。
为了保证深睡眠,应该尽量做到早睡早起。虽然很多白领工作繁忙,但宁可把
工作时间提前开始,也不宜推迟结束。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最佳睡眠时间,入睡的最晚极限不能超过11点。过了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凌晨两三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而天亮后,人就开始进入
浅睡眠期,这时候开始
多梦、易醒。有些人喜欢睡“
回笼觉”,来增加睡眠时间。当然,这不失为补充睡眠不足的一个办法,要提醒的是,“回笼觉”补充的主要是浅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获得的深睡眠更好,宁可早上5点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点才睡觉。
此外,睡午觉也是个很好的
睡眠习惯。临床
基础研究已经证实,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几个阶段,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之间,有半小时的深睡眠期,但具体从哪个时段开始,因个人情况而异。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争取半小时深睡眠,帮助人体机能的自行修复。从人的
能量消耗和补充平衡角度,
午睡也很有道理。因为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入睡前,这两个时段都有七八个小时,持续运作会让人体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
脑力劳动者,午睡是有效的“充电”手段,小睡片刻换来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并不需要过久,半小时足够,最多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睡眠的方法
加快入睡的方法
古人称呼吸为“息”,一呼一吸,就是一息。呼气叫出息,吸气叫入息。历来的不论哪一门派的所谓气功,都重视呼吸的调节。所谓数息法,就是通过计数自己的呼吸,来达到心理放忪,平静入睡之目的。
方法很简单。躺在床上后,全身放忪,先深呼吸几次,然后开始数息,可以计数入息,也可计数出息,从第一息数至第十息,然后再从第一息数起,常常不能数到十,或者数过了十,这是因为脑子里就已经想
股票市场或其它诸如此类的事了,这是正常现象,这时候,只好再从一数起。如此循环,不知不觉,已进入梦乡。
我的好几个常睡不着觉的病人,用这种方法催眠,屡试不爽,我敢跟你赌一块钱,你如果睡不着,用这种方法,一定有效。
仍然是一种心理放松法。
卧在床上,闭眼,
自然呼吸。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双手或双脚上,全身肌肉极度放松,用沉重感来体验肌肉的松弛程度。默念自我暗示的语句:“我的脚越来越沉重了”,“我的下肢越来越沉重了”……“我的全身都越来越沉重了”。一意识到与四肢沉重感无关的意念,应立即停止,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手脚沉重感的体验上,患者一般都能在练习过程中放松入睡。坚持一段时间训练此法,有良好效果。
心理放松,就能安然入睡。
临睡前,来一段柔和、单调的音乐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听到好的音乐,让人放松,感觉有一种家的温暖,例如Kenny·G的萨克斯曲《
回家》。或是像一个夏夜乘凉的孩子坐在老槐树一静听老祖母讲述美丽的神话故事那样,或者像阳光下的海滩,叫人心旷神怡,暂时忘记烦恼,心情放松,从而安然入睡。
睡眠建议
不管你是否容易入睡,掌握好下述的促睡十要诀,可免却你失眠之苦和使你的睡梦更香甜。
一、按时上床。坚持按自己习惯的时间上床睡觉,机体在此时间会反应性地要求休息,周末和
休息日也应如此。
二、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和适宜温度。 好的环境有助于快速入睡,气温以18-20℃最佳,干燥天气地板应洒水。高质量睡眠的保证,寝具在其中起了尤为关键的作用。“
健康睡眠”的核心首先是要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主要是一个清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寝具,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枕头软硬要适中、床具更要慎重选择,选择一张有效分区承托孩子七个部位的床垫能有效让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
三、坚持睡前的
习惯性活动。睡前应进行你习惯的某些活动:喝药茶,喝牛奶,洗澡,
写日记或听一会音乐。
四、晚上尽量少吃难消化或油腻或有刺激味的食物,睡前2小时不可喝含酒精或
咖啡因的饮料。
五、睡前不能进行
剧烈运动,如你有傍晚或晚上锻炼的习惯要在睡前4小时进行。
六、不要带着问题上床,如果
真有什么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用笔记下来,留第二天再想。
七、睡前不要
用脑过度,苦思冥想会使大脑兴奋异常而难以安静。
八、睡前洗个热水脚,会使你感到更舒适并有利于身体保健。
九、睡前活动应与白天的主要活动相反,如
体力劳动者睡前应看点书报或听些音乐,
脑力劳动者则可进行些轻微的
体力活动如散步、做操等。
十、上床即睡,如无睡意最好不恋床,起来干点事,待有睡意时再上床即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