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
犯罪学理论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理论由来
凯琳认为,无意识的行为也会导致社群的失控。一个稳定的社区,也可能在几年或者数个月之内变成一个荒凉而可怕的地区。一栋被遗弃的房屋,院子里先是杂草丛生,然后窗户被打破。大人不再管教吵闹的孩子,孩子们胆子大了,变得更加吵闹。人们在杂货店前喝酒,随着时间的推移,醉酒者被允许倒在人行道上睡去。在这一系列的情况下,严重犯罪的猖獗或对陌生人的暴力袭击仍不是一定会发生的。此时,居民的行为模式将决定了这个街区的发展。他们会认为犯罪率正在上升,减少上街的次数,并且在街上时会与其他人保持距离,眼神闪躲,沉默寡言,行色匆匆。此时,邻居这一关系将不复存在。在这样的地区,很容易受到犯罪者的入侵。人们不再相信可以透过非官方的渠道来规范公共行为,于是,贩毒、卖淫、偷车的行为将会发生。醉酒者会因为男孩们觉得好玩而被抢劫,妓女的顾客会被有目的的男人抢劫,也许还会有暴力行为。暴力抢劫将会发生。
这一些暴力犯罪的发生,都起源于一些微小而又明显的的破坏行为被忽视。一扇未被修复的破窗,就等于是在向外界表明,根本没人在意这些窗户,这样即使你打碎了更多的窗户,也不会付出任何代价,而且通常这还很有趣。防止犯罪发生的一个成功策略是在问题很小时就解决。这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在文中,凯琳还提出:许多公民主要是害怕犯罪,尤其是涉及陌生人突然暴力袭击的犯罪。这种风险是非常真实的,在纽瓦克和许多大城市一样。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恐惧的另一个来源——害怕被不守规矩的人打扰。不是暴力的人,也不一定是罪犯,而是声名狼藉、吵闹或难以捉摸的人:乞丐、酒鬼、瘾君子、吵闹的青少年、妓女、游手好闲的人、精神失常的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他把车牌摘掉,打开了汽车的引擎盖,布朗克斯区的汽车在“废弃”后10分钟内,这辆车就遭到了破坏。最初的“破坏者”是一个三口之家,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卸走了车上的冷却器和电池。接着,在仅仅一天之内,汽车上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拆了个精光。然后就是各种随意的破坏:车窗被砸碎、组件被扯下、内饰被撕坏,最后的车壳子也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人们路过、开车经过它,看着它,整整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并且在下雨时,一位路人还把引擎盖放下来,以免引擎被弄湿,后来,津巴多将车移动到斯坦福校园内,并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抡了个大洞,结果过路的行人立刻加入到车辆的破坏中,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被翻了个底朝天,彻底被毁坏了。同时,津巴多还注意到,无论是在布朗克斯区还是在帕洛阿尔托,大多数成年的“破坏者”都是受人尊敬的白人。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五个阶段
1.社区开始出现失序的情形,部分居民迁出社区。
2.未能迁离社区的居民因担心自身安全,对区内的事务漠不关心。
3.地区的监察力下降,社区的治安进一步恶化。
4.区内更多的居民迁走,仍然留在区内的居民则更加退缩,减少外出时间。
5.外来的犯罪分子入侵社区,令犯罪数字持续上升。
理论启示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比方说,你分别到两位朋友家做客。朋友甲的家里窗明几净,地板上一尘不染。如果他忘了给你准备烟灰缸,你一定会在点烟之前请他帮你找一个烟灰缸,而决不忍心让烟灰落在光亮的地板上。而朋友乙的家里是随处可见的尘土和纸屑。估计你也懒得要朋友给你找烟灰缸了,而是任由烟灰飞散,或是直接把烟蒂扔到地上了。
事情的恶化当然还离不开后面那一双双推波助澜的手。面对“第一扇破窗”,我们常常自我暗示:窗是可以被打破的,没有惩罚。这样想着,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了第二双手、第三双手……去市场买瓜子,抓了几个尝尝。瓜子皮呢,你放哪儿了。是不是看到地上已有一片瓜子皮了,就将自己磕的皮也扔地上呢?大热天走在街上,买根雪糕,半天没有找到垃圾筒,你会将包装纸放在哪儿。是不是找个有垃圾的角落,悄悄地扔掉呢?路上的噪音、墙上的笔迹、地上的痰迹就这样越来越多,我们离优雅、文明、公德就这样越来越远。
“环境早就脏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根本起不到关键性作用”、“反正也不是我先这么做的”,不少人会这样辩解道。其实,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错了就是错了,影响的大小并不能改变行为错误的本质,别人的错误更不会是证明你无错的理由。勿以恶小而为之,规范自我,不要让“破窗效应”一再发生。其实,人和环境之间是互动的,环境的好坏是人的行为的体现。我们许多人抱怨环境恶劣,可他们却很少反思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少人盯着社会的阴暗面,结果自己的心灵也变得狭隘和阴暗,自己不自觉地成为了社会上的一扇“破窗”。
我们不仅不能做第N次打破窗户的人,我们还要努力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即使是当我们无法选择环境,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时,我们还可以努力,那就是使自己不要成为一扇“破窗”。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破窗理论的反思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秩序一旦被打破,再重建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在秩序混乱的时间里,危险会成倍增加。所以我们都应该有更多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动,共同维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安全、有序。破窗效应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在它还没有完全打开的时候就要努力把他关上、封起来,甚至连打开的想法都不要有,要不然他会吞噬很多东西。所以破了的窗户要记得及时补上。
理论典故
“破窗理论”是法国19世纪经济学家巴斯夏作为批评的靶子而总结出来的,见其著名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下面是这一段的译文: 你是否见过这位善良的店主——詹姆斯·B·萨姆纳先生生气的样子?当时,他那粗心的儿子不小心砸破了一扇窗户玻璃。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场合,你恐怕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个看客,看到这种局面的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如此这般地安慰这位不幸的店主:“不论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天下总有人会得到好处。人人都得过日子呀,如果玻璃老是不破,要玻璃工干什么呀。”
“破窗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损害有益”,是指,假设在市场完全饱和的情况下,一个人砸碎了理发店的玻璃窗,这一行为虽然对社会造成了破坏,但是理发师的不幸却是社会的福音,它将为玻璃生产商制造商机,生产商拿到钱后又去购买其他生产商的产品。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他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只是一次性的,可是给社会带来的机会却是连锁性的,于是得出结论:打碎一块玻璃,提供了无数金钱和就业机会,得大于失。
这个理论乍一看来,似乎确实很有道理。在市场处于饱和的状态下,供需大体一致,不存在新的需求,也不存在新的供给,若生产能力增加,那就意味着生产过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就无法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而此时只要让物品的占有者遭受一次损失,为了弥补这个损失,就会产生对商品新的需求,这个需求缺口就能带来供给的增加,重新使得供需达到平衡。
这个理论与凯恩斯“挖坑理论”惊人地相似。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写道:“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并把这些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听任私人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挖出来,那么,失业问题就不会存在,而且,在此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他甚至还说,“如果我们的政治家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造金字塔、地震甚至战争也可以起着增加财富的作用。”宏观调控“鼻祖”的这番言论,成了很大一部分经济理论者崇信的教条。
但“破窗理论”的谬误之处有三:首先其前提假设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次灾难破坏可以创造需求,但是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甚至都谈不上“零和博弈”。再次“以破坏来创造需求”是一种为了获得经济增量而牺牲存量的愚蠢行为。破坏创造需求这种行为,会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产生“双重成本”:一个是机会成本,这部分有限的资源本来可以挪作他处,用来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个是毁灭成本,就是对已有财富的破坏形成的巨大损失。
这种千篇一律的安慰已经形成为一种理论,我们将用这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理论,我们会发现,很不幸,就是这样的理论在指导着我们绝大多数的经济制度
假定这块玻璃值6法郎,你就会说,这个事故给玻璃工带来了6法郎的生意——它提供了6个法郎的生意——这我承认,我绝不会说这不对。你的话很有道理。这位玻璃工赶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然后拿到6个法郎,在手里掂量掂量,而心里则感激那个莽撞的孩子。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
但是,另一方面,假如你得出结论——人们确实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打破玻璃是件好事,说这能使资金周转,说由此可以导致整个工业的发展,那就容我大喝一声:“住嘴!你的理论只看到了能看到的一面,而没有考虑看不到的一面。”
看不到的那一面就是,由于我们的这位店主在这件事上花了6个法郎,他就不能用这6个法郎办别的事了。你没有看到的是,如果他不用修补这扇窗户,那么,或许就可以换掉自己的旧鞋,或者给自己的书架上再添一本新书。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发生这起事故,他就可以用这6法郎干别的事。
让我们看把工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看这一事故对它的影响。法郎,这是我们已经看到的。如果窗户没有破,鞋匠(或别的什么人)就会增加6个法郎的营业额,这是我们看不见的。
而如果在看得见的一面之外——这是积极的事实,也考虑一下看不见的一面——这是消极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不管窗户是打破还是完好,整个工业,还有全国劳动的总量,都不受影响。
让我们站在詹姆斯·B.先生的角度考虑一下。第一种情况,如果窗户被打破了,他花了6法郎,那么,他从窗户中得到的享受,既不会比从前少,但也不会比从前多。
第二种情况是,假如窗户没有被打破,他也就可以拿这6个法郎去买鞋,于是,他在继续享用窗户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双鞋。
而由于詹姆斯·B.先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然可以得出结论,综合起来考虑,对享用和劳动进行一下估计,那么,我们已经丧失了被打破的窗户的价值。
于是,我们得出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有些东西被毫无意义地毁灭,社会丧失了价值。”我们必然会同意这么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公理:破坏、损坏和浪费,并不能增加国民劳动力,或者简单地说,“破坏并不是利润”。
英迪斯特利埃先生,你对此有何看法?好心的查曼斯先生的弟子们,你们对此还有何话说?你们的老师曾经那么精确地计算过,如果烧毁巴黎,那将有那么多房子要重建,会带来多少生意啊。
我很抱歉打扰了人家的计算,很有独创性啊,这种精神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立法中。不过我还是请他另算一遍,先把那些能看见的一面放到一边,考虑一下那些看不见的一面。读者们必须谨记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当事的两个人,还有第三个人隐藏在幕后,我请他对此予以关注。一方是詹姆斯·B.先生,他代表着消费者,他本来可以有两样享受,但由于一件破坏行为,而只能享受一样。另一方是玻璃工,表示生产者,他的生意由于事故而增加了。第三方则是鞋匠(或者别的行当的商人),他的劳动却由于同一事故而遭受了同样大小的损失。这第三个人一直藏在阴影中,使我们一直没有留意到,但他却是这一问题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正是他向我们揭示了,以为我们从破坏行动中能得到利润是多么地荒唐。正是他,马上就可以教导我们,以为从限制贸易中能够得到多少好处的想法,其实更荒唐(巴斯夏在为自由贸易辩护),毕竟,所有的破坏性行为中,再也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了。因此,如果你把所有为贸易限制辩护的论证追根溯源,你所看到的,其实就只是这种老百姓的话:如果没有人打破窗户,玻璃工干什么去呀。巴斯夏对于有些经济学家的短视和荒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我看来,这些经济学家要么是缺少正确的知识,他们从错误的假设出发,经过错误的逻辑推理,最后当然是得出错误的结论;要么,他们就是缺乏常识,而被神秘的数字给震慑住了,给宏观指标的数字游戏迷惑住了。
但愿不要有人又站出来说,美国这次遭受恐怖袭击,可以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带来建筑业、市政建设的繁荣,玻璃工也可以创造出多少GDP。中国的“玻璃工”可太多了。中国的很多“窗户”造出来就是为了打破的。
有人认为上述假设是在资源拥有者(店主)会主动愿意用6法郎去换一双新皮鞋。可问题的关键是大部分资源拥有者不会主动去(所谓的越有钱越抠门)消费。这就是破窗带来经济发展的关键。
其实与其是否买鞋无关,即使他贪财,将钱存入银行,那么本身也属于间接促进投资消费,并以杠杆效应放大(经济学常识)。而无论其将钱存入银行发挥杠杆效应以促进投资,甚或是确实藏在家中,结果都是单纯地影响货币供给,这本身便是市场体制下中央银行所能调配的,而不会如同破窗般造成无谓损失
表现案例
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放纵)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等等。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理论”的表现。
案例一
有一家百来号人的企业,公司规定上班时间必须佩戴工牌。虽然制度上规定:如果发现不戴工牌,每次罚款20元。最初一、两个员工没有照做,但管理层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严格执行该项规定。一个月以后,不戴工牌的员工由最初的1、2个,发展到几乎50%的员工都不戴工牌,员工对此事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管理层并没有“令行禁止”反而一再纵容,严重影响公司士气和员工的精神面貌。
案例二
美国有一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以极少炒员工鱿鱼而著称。有一天,资深车工杰瑞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杰瑞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不巧的是,杰瑞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怒,令他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后,又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杰瑞一整天的工作。第二天一上班,杰瑞就被通知去见老板。老板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杰瑞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杰瑞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杰瑞知道,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案例三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案例四
在日本,有一种称做“红牌作战”的辅助管理活动,目标是提高企业现场环境、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可以引用管理顾问迈金塔的话来形容它的产生背景:“任意决定物品的存放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只能使你的寻找时间加倍;你必须分析考虑怎样才能拿取物品更快捷,并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方案,遵照执行。”
日本企业的“红牌作战”通过详细的5S方法 【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etsu(清洁)和Shitsuke(素养)】,将不清洁的设备、办公室和车间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也将不合理的工作程序或方式增加“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变得整齐清洁,工作环境变得舒适幽雅,企业成员都养成做事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大家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保障企业的有效运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早的应用实践
很多大城市的警方,都知道运用这个理论。他们扑灭罪行、降低犯罪率的方法,并不是费尽心力去侦破大案,“打大 老虎”,而是先集中打击例如涂鸦、开快车等“小苍蝇”。他们相信,如果一个黑社会分子怯于严密的警力而不敢在街头挑起 是非,他们往前跨一步作大案的机会也就不那么大了。
其实,“破窗理论”的智慧,即使没有斯坦福大学心理实验,一代政治家丘吉尔也早已掌握。
丘吉尔最不能容忍凌乱和无序,即使在战争时期。当时他曾下了一道命令,当一些建筑物在纳粹的轰炸下损毁时,只 要是损坏不大的地区,破碎的窗玻璃必须尽快更换,绝不能让一些本来可以修复的建筑物被人荒废不理,看起来像个废墟。
这是因为丘吉尔知道,一旦凌乱和无序的气氛被纵容,就会对政府的管治产生威胁。如果这种气氛像瘟疫一样 蔓延,国民的尊严和士气就会慢慢受到侵蚀,这场仗就会兵败如山倒,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企业化解危机
﹡ 苦练内功,提高开发自己和竞争优势
﹡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设立危机预警系统,使企业能根据预先显现的危机信号,及时发现破窗或即将成为破窗的那块玻璃。
﹡ 与外界积极沟通,让其他反映迅速的人站在你这边。
﹡高度警惕,保持组织结构的简单并加强其对外界反映的灵活性。
﹡将危机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形成独特的危机管理机制
﹡ 出现危机后,要妥善处理各种突发的危机事件
核心理念: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应用要诀:维护制度,营造环境,及时补漏。
应用领域社会生活、组织管理。
怎么看待缺点
一个不轻易讲自己缺点的人才适合生存。他人善意指出缺点我们可以接受、思考。除此之外,如果你自己轻易总是对别人说出自己的缺点、不足,那么别人就会挑出你更多的不足,进而在别人眼中形成一个遍布缺点的形象。
有位画家,他把他心目中认为最美的女人画了出来,他赋予她最美的五官,最美的脸蛋,他认为这个美人是无可挑剔的。他把这幅画挂到大街上,并在旁边写了一句话,“请把你认为最不好的地方圈出来”。他原以为没人可以找出来,没想到晚上拿回来的时候发现画上都是圈圈,他非常沮丧,失落。后来有位老者告诉他,你可以换个方式,把画挂到街上,并且写上这样一句话:在你认为最美的地方画上圈,结果,那天晚上,拿回来的时候,整幅画也是画满圈圈。
如果你自己轻易说出自己的缺点,不足,那么别人就会指责你更多的不足,不要轻易打开自己的破窗户,对自己要有信心。一个有信心的人才有气质,每个人本来就是一辆新车,请不要打破自己的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1:39
目录
概述
理论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