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品,汉语词语,拼音:jì pǐn,是
祭祀时用的物品。根据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祭品的形式也是十分丰富,有动物如猪、牛、羊、鸡,也有植物,还可以是衣物等物品。在
远古时代和
愚昧时代,甚至有拿活生生的人作为祭品;暴政时期也曾出现过用活人陪葬与祭祀的情况,十分残忍。
词语解释
[sacrifice;oblation;sacrificial offering] 祭祀用品。
祭祀是
先秦时期的一项重要活动,《诗经》中有许多写祭祀的诗篇。在《
诗经》的祭祀诗中,当时的人们在充满虔敬的心情中,把酒醴、牛羊、植物等祭品奉献给上帝和先祖,期盼着他们降下福禄。祭品的不同,不仅反映了不同部族的生活习俗,传达了
农业文明对
中华民族的巨大意义,并暗示了礼的起源。剖析这些献给神灵的祭品,为解读当时社会的
典章制度、生活习俗提供了许多例证,能深入到民族原始心理的深层,站到《
诗经》的时代去理解《诗经》。
历史信息
从天子到庶民都祭祖先。天子、诸侯祭祖先在宗庙。宗庙又叫太庙、祖庙。古人认为
君权神授,是依靠祖先得来的,所以古代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国家有了大事,一定到宗庙祭告,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宗庙是国家的象征。其数量和建立有严格规定,天子
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很多重大的国事活动要在宗庙进行。古代皇帝即位时,在宗庙内拜祖先、会群臣、受
印玺、称之为“
庙见”,庙见表明正式掌握了
国家政权。如果宗庙被毁,则表明国家灭亡。如
贾谊《
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宗庙里的祖先
牌位上不直书其名,而另起一个称号以示尊敬,通常使用“祖”、“宗”二字,如
汉高祖、
唐太宗等,祭品名目繁多,可以是肉食,可以是
金玉珠帛,《
曹刿论战》说:“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的牺牲玉帛就是祭品。为祭祀而宰杀的
牲畜叫“牺牲”,后来引申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祭品牛、羊、猪三牲齐备叫“
太牢”或“
大牢”,只有羊和猪叫“少牢”,庶民祭祀祖先主要在家庙,清明节扫墓,
中元节上坟时也要祭祀。
祭祀天地的仪式叫“
封禅(shan)”,祭天叫封,祭地叫禅,仪式一般由帝王亲自在东岳
泰山举行。
秦始皇、
汉武帝、
唐高宗都举行过这种大典,后世又在京城设
天坛、
地坛祭祀天地以代替封禅活动。
祭社稷也是很重要的
祭礼,在诸侯中,最重要的是天神和
地神。天神称上帝、天帝、皇帝、地神称社神、后土、
土地神,成语“黄天后土”即指天地之神。管
五谷的神叫“稷”。
祭社稷就是祭地神和谷神,“社稷”是国家的代称。《毛遂自荐》中
楚王说:“诚若先生
之言,谨奉社稷以从。”其中“社稷”指楚国。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中“社稷”也指代国家。天子祭社稷(京都是
社稷坛)目的是为天下“求福”。我国古代专有祭社稷的节日叫“社日”。神日分
春社和
秋社。社日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后。中国
上古时代是
多神崇拜。神有
日神、
云神、水神、
河神、山神等。山神庙、河神庙等都是专供祭祀用的。
腊月二十三是
祭灶节,祭的是
灶神(俗称灶王爷)。“祖饯”是古代举行筵饮送别、祭祀
路神的仪式。“饯”是亲朋好友在郊外叉道口设亭帐,用酒食飨饮行人,祝行人路途平安。
柳永《雨霖铃》中的“都门帐饮无绪”,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最有名的饯行诗是
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祭祀路神叫“祖”,又称“
祖道”、“祖行”,是亲朋好友为行人祭祀路神,祷告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也可行人自行祷祝。一般是在郊外道上设帐,备酒食,祭者行礼后奉酒祷祝,然后洒酒于地。《荆轲剌秦王》中的“既祖”,即已以经过了
祭路神之礼。“饯行”与“祖祭”都是在道上举行的仪式,后来便合而为一了。
祭祀时洒酒于地叫“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古人在祭祀或行
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又简称“斋”。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于是
赵王乃斋戒五日”、“相如度秦王虽斋”。“荤”在现代意义主要指
鱼肉类食品,通常与“腥”字连在一起用。古代则不然,斋戒中的不吃荤,并非吃素食、忌肉食。相反,还要变着花样吃肉。因为这里的“荤”,指葱蒜韭姜等有刺激气味的菜,不吃它们,目的在于防止在祭祀或会客时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对神灵、祖先或宾客的不尊敬。所以祭品是献给神明的礼物,乞求神明的保佑或宽恕,也用于给死人的东西。
种类
祭祀神灵,是以献出礼品为代价的。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但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欲,神灵也是如此。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理应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但人的喜好不一,不同的神灵也各有自己的口味,所以祭品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食物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 《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
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
黍稷并用
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
在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代,肉食是人们拼着性命猎来的。当
原始农业和
畜牧业发展起来时,肉食仍极为宝贵。孟子构想的理想生活,就以70岁能吃上肉为重要标准,弟子拜师的礼物也不过是两束
肉干,可见肉食的难得。正因为如此,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 古代用于祭祀的
肉食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牺牲”之列。祭祀也有用人的,但人本身不叫“牺牲”,古书只说“用人”,不说“
人牲”。
作为祭品的食物除“牺牲”外,还有粮食五谷,称“粢盛”。鲜嫩的
果品蔬菜在民间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 《诗经》中屡屡提及;佛教传入中国后,“斋祭”中果品更丰。另外,酒也是祭祀神灵的常用祭品。
(2)玉帛神讲究衣着饰物,祭品中少不了玉帛。
《左传》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墨子·尚同》云:“其事鬼神也,圭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玉帛包括各种玉制礼器和皮帛,这是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祀手段,玉在祭祀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礼》里有记载以玉做
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之说。玉是贵族佩带的宝物。在缺少金银饰品的古代,玉是十分名贵的。
佩玉,成为贵族特有的标志,在汉代有君子玉不去身之说,有用玉作符节、印信,十分贵重。玉的礼仪制度在这时候空前发展。人们把玉视为美好的代名词,连想象中天神的居处也称为玉台。帛,是
丝织物的总称,是贵族用于御寒蔽体的
生活资料。古代普通人仅能以
葛麻为衣,《
左传》记述的卫文公也不过以帛作冠,帛在古代是极为珍贵的。正因为
玉帛的稀罕与贵重,古人祭祀时以玉帛为祭品。
(3)人以人做祭品祭献神灵,古书称“用人”,后世称“
人祭”。人祭,不仅在
原始宗教中有过,而且在往后
发展阶段的宗教中也有过,这是
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人祭起源于
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的价值不能体现。战争中的俘虏,女性可以供人玩弄,儿童可能被收养入族,而
成年男子都被杀祭神灵。《左传·昭公十年》载:
鲁国季平子“用人于亳社”,《昭公十一年》也记述“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雎之社”。《史记·秦本纪》说
秦穆公“将以晋君祠上帝”,《
陈涉世家》也称:“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人做为祭品的另一现象是为男神提供美女。当
青铜时代的厮杀开始后,妇女由于体力上的缺欠,失去了
母系氏族时期的尊位,渐次沦为男性的奴隶,其生产、生殖能力也被贬到次要地位。相反,女性的美迎合男性统治者的需要被片面强调起来,面目姣好的女奴成为色欲的牺牲品。为了满足想象中的神灵贪恋女色的欲望,产生了以美女为祭品的习俗。不论杀死、活埋、淹死,都是以美色娱神的表现。名义上是让她们的灵魂去做神灵的妻妾,实际上是供神灵玩弄。古籍载,
秦灵公时曾经用公主妻河,而战国时
魏国邺地“河伯娶亲”的闹剧更是有力的证明。
(4)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血能维持人或动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伤甚至于死亡,好像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主要影响
清明节从唐朝开始盛行于世,已有数千年历史了,每逢节日来临,清明祭扫,遥祭先人,用焚烧祭品的形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已经成为国人
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重要的精神依托。但像前文中的“另类祭奠”,就有点荒唐和不实际了,而成为丑恶意义上的恶俗表演了。
死生生前也许从来就没有享受到“小蜜”的味道,遵纪守法,情感忠诚,精神高雅,努力慎独,至死也没有为自己没娶三妻四妾而遗憾,但是,他的后人却有先见之明,为了弥补这种所谓的遗憾,竟然让地下先人去品尝小姐和小蜜的滋味,表达自己的孝敬。老人们若是地下有知,不但不觉得新鲜,反而会大骂不休:“不孝逆子,你这是伤风败俗,败坏门风啊。”这种封建文化中的沉渣泛起和不良时风,不能反映到祭奠中去。这些变质的祭品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会让老人难以心安不安。更会对参加扫墓的青少年产生极坏影响。
2、借节挥霍
既是祭奠,应偏重于精神上的
自我表达,不在乎物质的多寡,用重金购买所谓的豪华也是与勤俭原则不相符,祭品的价位竟然达到了4000多元,一个别墅达到了30000元,如此贵重的东西,都会在一把火中烧得精光,死者是感受不到的,是多余的财富浪费。人们文明程度高了,更应重视精神祭奠,用
网上祭奠、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等健康文明形式来代替填坟、烧纸之类的旧习恶俗,这样做既符合传统又符合时代要求,这种清明新俗应该成为一种风尚。
3、加重环境污染
据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鬼节之后,各种祭拜垃圾费都要拉走几卡车。(
河南商报)那些献给逝者的祭品,已经带来祸及子孙的环境污染,纸制祭品烧起来火光冲天,灰尘漫扬,飞舞飘散,人们纷纷避之惟恐不及,早已失了吊祭先人的仪态,实在与墓园的严肃氛围不够协调
运用示例
元
吴莱 《忆寄方子清》诗:“生徒脩枣脯,祭品授葅臡。”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祭品的器皿,都是访古购求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他写了‘节烈可风’四个字,做了匾,送给 李壮 悬挂;又办了祭品,委了典史太爷去祭那婆娘。”
鲁迅 《彷徨·祝福》:“看四婶装好祭品,﹝ 祥林嫂 ﹞和 阿牛 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
徐迟 《牡丹》七:“ 喜儿 依靠祭品延续她的生命,而她不愁衣食。但她却自己是那
祭台上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