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渔场是东南太平洋渔场的中心,
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由
秘鲁寒流的上升
补偿流形成。
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
鳀鱼等800多种
鱼类及
贝类等。
简介
秘鲁
渔业资源之所以如此丰富,与沿海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分不开的。秘鲁沿岸有强大的
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西风和
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
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加之沿海多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
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对于
冷水性鱼类,特别是
鳀鱼(喜 20℃以下的冷水)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因而秘鲁沿海一带便成为大渔场,
渔区宽约370千米。
形成原因
秘鲁沿岸处在东南信风带内,
东南信风从
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便上升补充而形成上升
补偿流,该补偿流便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表层海水在
风力作用下向北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
深层海水上翻,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
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个别年份,南、
北赤道暖流逆流,使秘鲁沿岸气温变高,
离岸风较弱,冷海水上泛得较少,
海水温度较常年升高,鱼类
不适应较高的水温,大量死亡。此时发生的就是
厄尔尼诺现象。
本格拉寒流附近也有世界性的大渔场——东南
大西洋渔场,在高中地理必修本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课中的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东南大西洋渔场”字样。
东南大西洋渔场的成因与秘鲁渔场成因类似,都是在离岸风的作用下形成的。
鱼类物种
因为靠近海边,
秘鲁渔场的主要美食都是
海鲜,最有名的有
辣子鱼片、
卤汁海鲜、
巴马扇贝和
鲜虾拼盘。当地特色
甜食有
紫玉米糊、利马鸡蛋点心、
牛奶粥和佩帕夫人糖等。饮料方面当地人推荐深色奇恰酒,还有世界著名的
皮斯科酸酒,这是一种用
皮斯科酒、秘鲁柠檬和糖制成的
鸡尾酒。
秘鲁海岸拥有
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凤尾鱼是这里著名的特产。
秘鲁寒流使水温下降,带来
硝酸盐等
营养物质,促使
浮游生物等鱼类饵料大量繁殖,从而吸引800多种
经济鱼类、尤其是
鲥鱼等冷水鱼类在方圆二百海里的区域聚集。
洋流与渔场分布有着密切关系。鱼类经常性的饵料是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靠
浮游植物生活,而浮游植物的分布又由
营养盐类的多寡来决定。表层营养盐类多的海区,浮游生物就多。表层海水的营养盐类,由于浮游植物的消耗,含量减少;表层以下,营养盐类消耗很少,一般含量较丰富。寒、暖流交汇和
上升流都能把营养盐类带到表层。
寒、暖流相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翻腾,于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类都集中到这里来觅食。
凤尾鱼是这里的特产。
凤尾鱼
凤尾鱼,该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
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根据其
尾鳍的形状,可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其身体及
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
鳀鱼
鳀鱼,
鳀科部分鱼类的统称,又名鳁
抽条、
海蜒,离水烂,老
眼屎,
鲅鱼食。口大,下位。吻钝圆,
下颌短于上颌。
体被薄
圆鳞,极易脱落。无侧线。腹部圆,无梭鳞。尾鳍叉形。温水性
中上层鱼类,
趋光性较强,幼鱼更为明显。小型鱼,产卵鱼群体
长为75~140mm,体重5~20g。“
海蜒”即为幼鳀加工的咸干品。鳀鱼体扁平,身长10厘米左右,呈
蓝绿色,形似
沙丁鱼,习称秘鲁沙丁鱼。每年夏秋之交群集于秘鲁海滨。
鳀鱼虽不能食用,但其骨骼是
鱼粉工业的主要原料(平均每5.3吨鳀鱼可制一吨鱼粉)。秘鲁所获鳀鱼的90%以上用来制作鱼粉和
鱼油。渔产品90%以上供出口,鱼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销往50多个国家。
表现
南美洲及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赤道海域(秘鲁与
厄瓜多尔)海水异常增温并东流到南美洲西岸的现象,因其多始发于每年圣诞节前后,故被称作“
厄尔尼诺”(ElNino西班牙语即“圣诞之子”的意思)。
国际上关于
厄尔尼诺现象公认的
判断标准是:连续3个月以上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赤道海域的
月均温高于
平均值0.5℃以上,就算海水温度异常。原因是,海水的
比热大、吸收
太阳辐射的能力强,因此宽广的大洋通常被视为大气的重要
热库。
有人计算过,100米深的
海水温度变化0.1℃所用的热量,便足以使其上面5000米厚度的
大气层温度提高6℃。赤道太平洋水域占全球海域的四分之一,因此那里的海温异常变暖,会引起
全球气候异常。
规律
厄尔尼诺现象大约每隔3至7年便出现一次,活动期通常延续一年以上,其间还间隔出现
反厄尔尼诺现象(即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水温异常变冷——拉尼娜现象)。
影响
厄尔尼诺,扰乱海流模式及
大气环流,赤道以南
东南信风减弱或消失,
南赤道暖流减弱或消失,
赤道逆流加强。
南太平洋东部及沿岸水温异常升高,降水增多,太平洋西部变得干旱少雨,非洲撒哈拉沙漠却异常干旱。
厄尔尼诺暖流西流的过程中与
黑潮暖流(即
日本暖流)发生碰撞,使其向北移动。黑潮暖流是横越太平洋的一支暖流,来自日本附近,通常把巨大的热量输往东太平洋海域。它的北移,使北部海域水温上升,
北半球气温升高。
秘鲁渔场附近水温升高,上升流变为
下沉流,
海洋生态遭受破坏,海洋生物生存受到威胁。1972–1973年发生强
厄尔尼诺现象时,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赤道附近与南美洲西岸海域,表层水温竟高出常年值4℃,使秘鲁鱼大量死亡或南迁,导致以
鳗鱼为食的
鸟类大量死亡。各种生物尸体漂浮在海面上,腐烂发臭,腥气冲天,海水发黑。
海洋学家多年研究发现,惨重的风暴
潮灾的发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直接关系。
厄尔尼诺现象扰乱了全球原有的
气候模式,诱发一此天灾,导致了某些生物的迁徙,从而诱发某些流行性瘟疫在世界各地的传播。1993年
加勒比海和
美洲中部地区流行的
登革热、流行性瘟疫在波多黎哥及
中美洲和
巴西北部地区肆虐横行;1994年
孟加拉流行的
霍乱、南美洲流行的
肝炎及东部马脑炎在美国
马萨诸塞州的传播,也都与厄尔尼诺有直接的联系。
(6)连带的经济损失。
1973年
厄尔尼诺现象时,秘鲁
鯷鱼大量死亡或南迁,导致以鳗鱼为食的鸟类大量死亡。这一年,秘鲁的
鱼获量由常年的秘鲁捕鱼量从1030万吨锐减到180万吨。出口下降,渔民无收,渔民大批失业。以鯷鱼(
沙丁鱼)为原料的
鱼粉业出现萧条时期,厂房倒闭,鱼粉业价格迅速上涨,世界各地以鱼粉作饲料的厂商,不得不改用大豆作饲料。于是,大豆价格也猛涨,甚至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豆腐价格也提高了很多。强大的
厄尔尼诺暖流,给
世界经济的某些方面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982年–1983年的强厄尔尼诺现象,使秘鲁北部和
厄瓜多尔洪水泛滥,造成600人死亡,损失达6.5亿
美元;同时,引起
印度尼西亚和
澳大利亚严重干旱,使400人死亡,损失达30亿美元。
1997年–1998年,
厄尔尼诺引起世界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后果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
补偿流形成,而补偿流的形成和
东南信风密切相关。
同时,
秘鲁寒流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和
浮游生物,从而形成冷水性渔场。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渔场的鱼大量死亡,其成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温暖海水大规模南下,改变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
2.东南风减弱,使上升补偿流减弱,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缺乏食物死亡。
3.水温升高,海水的
含氧量等物理、
化学成分改变,使鱼类死亡。
世界四大渔场
3.
北海渔场,是由
北大西洋暖流与
北极来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