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省,中国原
省级行政区,是中国原塞北四省(
热河省、
察哈尔省、绥远省、
宁夏省)之一,简称绥,省会归绥(今
呼和浩特市),包括今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部地区。
历史沿革
清朝
清朝
归绥道:
康熙中叶,
清朝确立了在中原内地的统治,但边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康熙十七年,
准噶尔部噶尔丹汗叛乱,引发了清朝
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期间,
山西右卫和河北北左卫是清王朝内防线的重点。而山西归化城具有很高的
战略地位,环绕平畿重地,是军队汇集之地,背靠科尔沁,左据
黄河,垦殖条件好,能满足驻兵粮食供给,自
俺答汗时期,这里便是内外贸易交汇之重镇,是中国北方的经济重心。另外应付战争需要,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点筑城屯兵。基于上述考虑,
雍正帝决定在河北外围至内筑城屯兵。乾隆四年(
1739年),山西归化城筑毕。清代时绥远属
漠南蒙古的一部分,因设有绥远驻军驻守此地,故名绥远。设归绥道,属山西省。
民国
民国初年,
袁世凯政府为加强对
蒙古地区的统治,便大力推行民政统治制度,分别在
内蒙古划置3个特别区(热河、察哈尔、绥远)。民国三年(1914年)1月,
北洋政府公布与
兴和道设置
绥远特别区,将原先由山西省管辖的归绥道12县,改由
绥远城将军管辖,还有
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二旗,伊克昭盟和
乌兰察布盟也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
归绥(今
呼和浩特),抗日战争时期省会为
陕坝(今
巴彦淖尔市
杭锦后旗陕坝镇)。
1933年热河被日军侵占后,向华北与塞北逼进,
1935年傅作义将军曾在百灵庙击退日军,缔造
百灵庙大捷。
七七事变后,日军于
1937年10月,攻占归绥,扶植
德王成立蒙疆组织统治,于
1939年9月成立“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改归绥为“厚和
浩特”
特别市,绥远省省会迁至陕坝。抗战胜利后国府收复失地,并恢复“归绥”旧称。
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
党政军要员通电宣布起义,
解放军和平解放绥远省全境。
省会治归绥县,抗战时期一度迁往
临河县,民国三十二年(
1943年)10月因析临河县陕坝地区置陕坝市而改为此地。抗战结束后迁回归绥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设置归绥市,省会改为此地。
道制归绥道民国三年(
1914年)7月置,为边要缺,一等,驻归绥县(今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辖归绥、
萨拉齐、清水河、
托克托、和林格尔、
五原、
武川、
东胜等县。后分别增领
固阳、包头(以上后均改置县)、大佘太、
临河4
设治局,民国十六年(
1927年)废。 县、市、设治局民国二年(
1913年)置绥远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置绥远省,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以前,辖有3市、20县、18旗、4
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设3行政督察区:
第一区,专署驻归绥县,辖归绥、武川、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6县。第二区,专署驻
丰镇县,辖丰镇、
集宁、
凉城、兴和、陶林5县。第三区,专署驻
五原县,辖五原、临河、包头、固阳、东胜、
安北6县及
安北设治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增领米仓县;4月改安北设治局为县,增领2设治局(后均升为县)。
抗战结束后,改划为4区,归绥县市由省府直辖,
中华民国行政院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核准:
第一区,专署驻
武川县,辖武川、
包头、固阳、萨拉齐4县及包头市。第二区,专署驻
集宁县,辖
集宁、
丰镇、
凉城、
兴和、陶林5县。第三区,专署驻东胜县,辖东胜、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4县。第四区,专署驻
市,辖陕坝市及五原、临河、安北、米仓、狼山、晏江6县。
共和国
★绥蒙区改称绥远省,绥蒙政府改称
绥远省人民政府,驻丰镇(
华北人民政府1949年6月13日批准)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
★1949年12月27日绥远军政委员会在归绥市举行成立大会(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49年12月31日原设在绥东解放区的绥远省人民政府与原国民党绥远
省政府正式合并,组成绥远省人民政府,驻
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
★1949年1月18日成立绥西行政公署
★1949年11月26日
伊克昭盟自治政府委员会成立
★1949年12月8日陕甘宁边区伊克昭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为绥远省伊克昭盟人民自治政府,隶属绥远省政府。
★设立绥东专区,辖
集宁、丰镇、兴和、
龙胜、陶林、武东6县(绥远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批准,11月15日开始正式办公)
★设立绥南专区,辖
托克托、和林格尔、
凉城,清水河4县(绥远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批准,11月15日开始正式办公)
◎1949年12月21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负责人乌兰夫、傅作义听取
高增培、李振华、陈乐山
工作汇报后,发出《关于解放乌伊两盟问题纪要》,
同意两盟自治,决定取消
达拉特旗组训处,成立统一的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取消桃力民办事处,将桃力民地区划归鄂托克、杭锦两旗;直属绥远省政府的
东胜县划归伊克昭盟人民自治政府领导。
★1949年12月16日中共绥远省委、绥远省人民政府、原驻绥东的军政
领导机关,由丰镇迁抵归绥市。
★194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将原绥远地区部分划归
河北省,将
陕西省、内蒙古地区原址作为归绥市新辖区。同时划定包头、集宁、陕坝、绥东、
绥中、绥西等专区。
★撤销和林专区,所辖的
凉城县划归
集宁专区;托克托、清水河、和林格尔3县划归包头专区(1950年7月27日绥远省人民政府作出,政务院1950年8月批准)
★归绥县重新划归包头专署(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3月21日发出命令)
1950年1月1日,绥远省人民政府和绥远军区成立。
★1950年1月18日绥远军政委员会决定,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
★1950年2月13日
包头市人民政府成立,为绥远省直辖市。
★1950年3月20日中共绥西地委、陕坝
专员公署同时成立。
★包头专区更名为
绥中专区(政务院1950年9月批准,绥远省人民政府9月4日决定)
★集宁专区更名为绥东专区(政务院1950年9月批准,绥远省人民政府9月4日决定)
★
陕坝专区更名为
绥西专区(政务院1950年9月批准,绥远省人民政府9月4日决定)
★绥东专区更名为集宁专区(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11月27日批准)
★绥中专区更名为
萨县专区(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11月27日批准)
★绥西专区更名为陕坝专区(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11月27日批准)
★乌兰察布盟驻地由
四子王旗迁至包头市(1950年8月11日)
★伊克昭盟驻地由
札萨克旗新街镇迁到东胜县城(1950年10月20日)
★1950年4月1日乌兰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在乌兰花镇成立
★撤销达拉特旗组训处、桃力民办事处,设立
通格朗区(县级)、达尔扈特区(县级)(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4月7日批准)
★撤销
镶蓝旗、
镶红旗,合并设立
镶蓝镶红联合旗(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4月7日批准)
★东公旗更名为
乌拉特后旗(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4月7日批准)
★西公旗更名为
乌拉特前旗(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4月7日批准)
★中公旗更名为
乌拉特中旗(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4月7日批准)
★撤销百灵庙办事处,设立五当召区(县级)、乌兰花区(县级)(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11月27日批准)
★正红旗更名为中心旗
★撤销归绥市第一区,将归绥市
回民聚居区划为回民自治区,成立区人民政府。(绥远军政委员会1950年2月1日通过)
★设立归绥市郊区
★1950年1月绥远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绥东蒙旗办事处,建立中心旗制。以察哈尔右翼正红旗为中心旗,属省人民政府领导。中心旗除处理本旗一切政务外,需领导其他3旗(
正黄旗、镶红旗,镶蓝旗)。
★山西省
河曲县的长滩区归伊克昭盟管辖,为伊克昭盟直属“十里长滩区” (1950年6月1日)
◎1950年1月17日绥远军政委员会通过《处理绥远境内蒙古民族问题方案》。决定;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在绥远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土默特旗人民政府直属省政府领导,安置和培养
民族干部近1000人;撤销原国民党政府设立的东胜县、达拉特旗组训处和桃力民、百灵庙办事处;将东胜和十里长滩区划归伊克昭盟自治区,乌兰花区、五当召区划归乌兰察布盟自治区;河
东台站地划归土默特旗,伊克昭盟境内原属各县的“飞地”划归伊克昭盟各旗,实现旗政统一。(政务院1950年5月8日批准)
★乌兰察布盟驻地由包头市迁至
固阳县(绥远省人民政府1951年11月10日批准)
★设立
平地泉镇,以集宁县的
城关区为其行政区域(绥远省人民政府1951年5月21日批准)
★撤销五当召区,设立石拐沟矿区(县级)(绥远省人民政府1951年7月1日批准)◎1950年12月8日石拐沟矿区划归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五当召区撤销。在区划未确定前,以五当召区现辖区域为区划,石拐沟矿区政权相当于县级。
★撤销归绥市第五区、第六区,合并设立第一区(归绥市人民政府1951年6月报告备案)
★撤销归绥市第二区、第三区,合并设立第三区(归绥市人民政府1951年6月报告备案)
★撤销归绥市第四区更名为第二区(归绥市人民政府1951年6月报告备案)
★撤销萨(拉齐)县专区,所属的包头、归绥、
武川、萨拉齐、
固阳、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8县划归集宁专区(绥远省人民政府1952年11月27日批准)
★撤销乌兰花区,并入四子王旗(绥远省人民政府1952年7月批准)
★撤销通格朗区、达尔扈特区,并入
扎萨克旗(伊克昭盟自治区人民政府1952年10月21日报告备案)
★撤销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合并设立
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驻
海流图(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8月9日批准,1952年10月15日正式合并)
★撤销达尔罕旗、
茂明安旗,合并设立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
百灵庙镇(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8月9日批准,1952年10月15日正式合并)
★
龙胜县更名为
卓资县(内外部1992年批准,绥远省人民政府5月6日决定从5月1日实施)
★撤销包头县,分别并入包头市、乌拉特前旗、达拉特旗、石拐矿区(绥远省人民政府1953年9月15日批准)
★撤销米仓县,设立
杭锦后旗。由伊克昭盟自治区政府驻陕坝办事处和陕坝专署共同领导。(政务院1953年9月28日批准)
★撤销包头市三区,设立市郊区,以三区及原包头县为其行政区域,辖东至
磴口、西至
昆都仑河线、北至山脚、南至黄河南岸原包头县第四区的边界的范围内各
区村。(绥远省人民政府1953年9月15日决定)
◎1953年9月28日陕坝专区和伊克昭盟、土默特旗和归绥县的“旗县并存”问题,全部得到解决。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绥远省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将伊克昭盟的杭锦、达拉特两旗在
河套地区的区乡
政权组织一律撤销,其
行政区划与当地县的行政区划合并,重新统一划定。
★撤销新绥远省,并入
内蒙古自治区(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批准)。
行政区划
全省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
鄂尔多斯市、
乌海市的
海勃湾区,
海南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
乌兰察布市大部(除
化德、商都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底全省
土地面积为32万9397.19
平方公里。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绥远省由中央直接领导。省人民政府驻归绥市。辖归绥、包头2市,丰镇、集宁、凉城、陶林、兴和、龙胜(由丰镇、集宁、凉城、陶林4县析置,驻
卓资山)、归绥、武东(由
武川县东部析置,驻
旗下营)、武西(原武川县西部,驻武川县城)、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萨县(即萨拉齐)、包头、固阳、
五原、临河、安北、狼山(抗战期间新设县)、米仓(抗战期间新设县)、晏江(抗战期间新设县)、东胜等22县及镶红旗、镶蓝旗、正黄旗、正红旗、土默特独立旗、东公旗、中公旗、西公旗、茂明安旗、达尔罕旗、四子王旗、
准格尔旗、达拉特旗、
乌审旗、扎萨克旗、鄂托克旗、郡王旗、
杭锦旗等18蒙旗。
1950年分设绥东、绥中、绥西3专区及伊克昭盟
蒙古族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直辖归绥、包头2市及土默特旗、
东四旗中心旗、
镶蓝镶红联合旗、正黄旗4旗(镶蓝镶红联合旗、正黄旗均由东四旗中心旗领导)。
1951年绥东专区改名集宁专区,绥中专区改名萨县专区,绥西专区改名陕坝专区。
1952年绥远省改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撤销萨县专区,并入集宁专区。辖2专区、2自治区。
1954年3月6日绥远省建制撤销,原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归绥市
1949年归绥市为绥远省辖市,绥远省人民政府驻地。
1954年归绥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
1949年包头市为绥远省辖市。
1954年包头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集宁专区
1950年设绥东专区,专署驻集宁县。辖
集宁、陶林、
兴和、
丰镇、
凉城、
龙胜(驻卓资山)、武东(由武川县东部析置,驻旗下营)等7县及平地泉镇。
1951年绥东专区改名集宁专区。
1952年集宁专署驻平地泉镇。龙胜县改称卓资县。原萨县专区所属萨拉齐、包头、固阳、武川、归绥、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等8县并入集宁专区。辖15县、1镇。
1953年将固阳县划归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包头县撤销,并入包头市、乌拉特前旗、达拉特旗和石拐沟矿区。集宁专区辖13县、1镇。
1954年集宁专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萨县专区
1950年设绥中专区,专署驻
萨拉齐县。辖
萨拉齐、包头、
固阳、
武川(武西县恢复原名)、归绥、和林格尔、清水河、
托克托等8县。
1951年绥中专区改名萨县专区。
1952年撤销萨县专区,原萨县专区所属各县并入集宁专区。
陕坝专区
1950年设绥西专区,专署驻
陕坝镇。辖米仓(驻三道桥)、临河(驻解放镇)、狼山(驻永安堡)、晏江(驻塔尔湖畔)、五原、安北(驻扒子补隆)等6县及陕坝镇。
1951年绥西专区改名陕坝专区。
1953年米仓县改为杭锦后旗;晏江县改为达拉特旗。陕坝专区辖4县、2旗、1镇。
1954年陕坝专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伊克昭盟
1950年设伊克昭盟蒙古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东胜县。辖东胜县及准格尔旗(驻沙圪堵)、达拉特旗(驻树林召)、郡王旗、杭锦旗、扎萨克旗(驻新街镇)、乌审旗(驻
达布察克镇)、鄂托克旗(驻乌兰哈拉嘎苏,即乌兰镇)等7旗,达尔扈(驻
伊金霍洛)、通格朗2区。
1952年达尔扈与通格朗2区改由扎萨克旗领导。
1954年伊克昭盟蒙古族自治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盟
1950年设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包头市。辖四子王旗(驻昌汗博拉更)、乌拉特前旗(又称西公旗,驻哈拉干补隆)、乌拉特中旗(又称中公旗,驻本坝太庙)、乌拉特后旗(又称东公旗,驻管家窑子)、茂明安旗(驻喜拉鴜“左老右鸟”)、达尔罕旗(驻昌汗厚)等6旗及乌兰花、五当召(驻巴达盖)2区。
1951年原五当召区改设石拐沟矿区。
1952年由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合并,设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驻海流图);由达尔罕旗、茂明安旗合并,设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百灵庙)。撤销乌兰花区,四子王旗迁驻乌兰花镇。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辖4旗、1矿区。
1953年集宁专区所属固阳县划归
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迁驻固阳县城。辖1县、4旗、1矿区。
1954年乌兰察布盟蒙古族自治区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环境
全省以高原为主体,可分三部分:北部是
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主要是
戈壁沙漠,富含矿藏,著名的矿都
白云鄂博即位于此。中部有黄河贯通而过,形成
河套地区,分前套跟
后套,是精华区,包头、
归绥等大城市多在此区。南部是
鄂尔多斯高原为主体,
成吉思汗陵为在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