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区,隶属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是
乌兰察布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阴山山脉
灰腾梁南麓。北连
察哈尔右翼后旗,东、南、西三面被
察哈尔右翼前旗环绕,地形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404.8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2月,总人口42.5万。截至2025年3月,集宁区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区政府驻察哈尔东街商务科技文化中心A区3号楼。
历史沿革
唐,属单于都护府。
唐,为
冀州、
并州。置河东
关内道、
云州、
云中郡、单州都护府。
元,属中书省集宁路。
明,属蒙古鞑靶部游牧地。
清初,为察哈尔右翼正红、
正黄旗游牧地。后属大同府丰镇厅、宁远厅。
民国初年,属山西省
归绥道。民国三年(1914年),划归
察哈尔特别区。民国十年(1921年),划
丰镇、
凉城、陶林、兴和4县各一部分成立平地泉招垦设治局(后改为平泉设治局)。民国十三年(1924年),成立集宁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立伪集宁县公署,属伪巴彦塔拉盟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将集宁城区从集宁县划出,成立集宁市,属中共绥蒙区。
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撤销集宁市,恢复为集宁县城关区,属
集宁县。
1951年,集宁县城关区改为平地泉镇(县级),属
集宁专区。
1956年,撤销平地泉镇,设立集宁市,属平地泉行政区。
1957年,撤销集宁县,分别划归集宁市、
察右前旗和
察哈尔右翼后旗。
2003年,撤销乌兰察布盟,设立
乌兰察布市(地级),撤销集宁市,设立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县级)。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4年,集宁市平地泉、三号地、白海子、三成局、煤窑、大土城和三岔口7个农村公社划归察右前旗。
2002年,划出桥东街道沙河以南的6个社区,设立新区街道。
2004年,
察右前旗白海子镇和黄家村乡划归集宁区。工业区、新区、福利区街道更名为前进路、泉山、常青街道。
2006年3月,马莲渠村“村改居”变为通州和卧龙两个社区。6月,撤销黄家村乡,黄家村乡属于原三成局乡的九个村划归马莲渠乡;黄家村乡属于原黄家村乡的六个村划归白海子镇。10月,马莲渠乡将16个村整合为10个。大十号、大三号、四股泉整合为大十号村;三成局、三股泉合并为三成局村;合义永、六号渠、郭亮村整合为合义永村。
2008年,
察右前旗黄旗海镇和八大宏移民新村划归察哈尔工业园区,白海子镇乔家村、南界、章盖营3个村划归黄旗海镇。察右前旗平地泉镇老羊圈村的二岽村一队、六队、邓士村民小组划归集宁区。
2010年,察右前旗平地泉镇贾家地、来家地等6个自然村划入集宁区马莲渠乡,设立贾家地村。
2012年,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归集宁区,原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旗海镇霸王河以东的11个村划归白海子镇。
2013年,设立霸王河和卧龙山街道,将白海子镇乔家村、沙泉社区和马莲渠乡小贲红社区划入霸王河街道;马莲渠乡六合、杜尔伯特社区划入卧龙山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3月,集宁区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
新体路街道、
桥东街道、
前进路街道、
常青街道、
虎山街道、
桥西街道、
新华街街道、
泉山街道、
白海子镇、
马莲渠乡。区人民政府驻察哈尔东街商务科技文化中心A区3号楼。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集宁区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阴山山脉
灰腾梁南麓。北连
察哈尔右翼后旗,东、南、西三面被
察哈尔右翼前旗环绕,地理坐标为北纬40°01'—东经113°10',总面积404.8平方千米。
地质
集宁区地质结构岩层较简单。北部低山丘陵除了古老的
片麻岩。大理岩等变质岩系外,还有分布面积较广的
玄武岩层。南部的前山倾斜平原地区为第四纪冲击洪积层。
地形地貌
集宁区地处
阴山山脉东端南麓,黄旗海盆地。地形起伏较大,南部地势较平,总体属丘陵区,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平均坡度1%—3%。主要有四种类型地貌,即低山丘陵、高平台地,倾斜平原、河谷凹地。
气候
集宁区处于东亚中纬度
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大陆性气候显著,且兼有山地、高原气候的若干特征,形成极为复杂的气候现象。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4.4℃,年日照为3130小时,年均降水量340毫米,
无霜期130天,海拔高度1417米,多风是本区的气候特点。年
日照时数在3400小时,是中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水文
集宁区及周边地区共有三条河流,分别是
霸王河、全玉林河和老平地泉河。三条河的
流域面积共3295.8平方千米。
土壤
集宁区土壤分布以
栗钙土、暗棕壤土和
风沙土为主,其次是
黑钙土、
草甸土和
沼泽土等,主体土类有机质含量在0.87%—4.38%,pH值在6.7—9.6之间。锡林郭勒高原,大兴安岭山地,低山丘陵坡麓、谷地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栗钙土。北中部低山陡坡,山间谷地以暗棕壤土为主。南部和东南部以风沙土分布为主。有栗钙土和暗棕壤土的地带常伴有黑钙土分布。在中部地区河流两岸和山间谷地分布着草甸土。在沟谷泉溢处、地下潜水、河床漫溢处分布着沼泽土。粗骨土和石质土主要分布在山地上部和顶部。
植被
集宁区林地面积7647.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64%。
天然草地7647.45公顷,其他草地5546.07公顷。集宁区植被类型包括
草原植被、
荒漠植被、山地灌从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集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40毫米,平均蒸发量1634.9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416万立方米每年。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23万立方米每年,地下水资源量1563万立方米每年,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468万立方米。
草原资源
集宁区草原总面积为22.68万亩(包括代管区草原面积2.91万亩)。集宁区草原共有2个大类、5个亚类、25个草原型。
土地资源
截至2023年,集宁区耕地11.2522万亩,其中水浇地6.5173万亩,旱地4.7349万亩。全区园地0.1991万亩,其中果园0.1780万亩,其他园地0.0211万亩。全区11.3295万亩,其中乔木林地3.7511万亩,灌木林地 5.1281万亩,其他林地 2.4503万亩。全区19.1148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11.2966万亩,其他草地7.8182万亩。全区0.0503万亩,其中内陆滩涂0.0503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全区12.1127万亩,其中城市8.0325万亩,建制镇1.3496万亩,村庄2.3137万亩,采矿用地0.1637万亩,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2532万亩。交通运输用地。全区2.6708万亩,其中铁路用地0.7576万亩,公路用地1.5311万亩,机场用地0.3821万亩。全区0.7603万亩,其中河流水面0.4575万亩,湖泊水面0.0737万亩,水库水面0.1404万亩,坑塘水面0.0465万亩,沟渠0.0422万亩。
矿产资源
集宁有较丰富的原煤资源。集宁区及周边地区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地下矿产资源有900多处,80多个品种。查明的矿床、矿点478处,伴生矿290处,探明储量的有37个矿种,开发利用的有29个矿种,产地75处,其中特大型矿床两处,大型矿床11处,中小型矿床62处。列为优势矿产的有:莹石储量2088万吨,为亚洲之首;铜储量54万吨,居自治区第二位;膨润土储量1.69亿吨,占自治区储量的86.3%;石墨储量360.9万吨,占自治区储量的68.7%;石灰石储量8050万吨;硅藻土储量1882.9万吨;墨玉储量2000多万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21年末,集宁区总人口43.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65万,乡村人口1.77万人,
城镇化率91.11%。
截至2024年2月,总人口42.5万。
集宁区居住着
蒙古族、
汉族、
回族、
藏族等17个民族。
经济
综述
2024年,集宁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2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亿元,增长1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7亿元,增长4%以上,其中税收占比近7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4010元、26718元,增长5.5%和8%左右。
第一产业
2020年,集宁区新建高标准农田6000亩、温室采摘大棚50座。农业观光带种植面积3万亩。
第二产业
2024年,集宁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高于年初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2000万平方米积层箔项目建成投产,四期2000万平方米积层化成箔全面开工;10条电容器产线顺利投运。光电7200吨三氟化氮项目全面建成,二期8400吨新增产能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储能电芯填补全市储能电池产业链空白,制氢醇项目开辟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赛道。新增算力服务器1万台,绿电配比达到70%以上,智算中心首批468台12kW高规格机架具备交付条件。
第三产业
2024年,集宁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3亿元,增长3.5%。引进外贸企业7家、品牌首店红店27家。接待游客4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5.3%和16.6%。
交通运输
集宁区境内6条铁路纵横交错,3条高速穿城而过,京呼高铁、
集大原高速铁路全线通车,
乌兰察布集宁机场升级为国际客货双用机场。境内有
110国道、
208国道、
335国道,
G6、
G7、
G55、呼兴运煤专线和准兴重载高速;京包、集二、集张、集通、丰准、集大原等铁路线纵横交错;通往法兰克福的国际货运列车“如意”号始发集宁,是通往蒙古、俄罗斯和欧盟的重要国际陆路通道;集呼包鄂动车已经开通。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4年,集宁区各类托育机构增加至36家,千人托位数提高到4.2个,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第九、第十四幼儿园具备使用条件,第十三幼儿园、永安路小学分校交付使用,新增学位1440个。44所学校消防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科学技术
2024年,集宁区马铃薯新品种乌兰韵完成区域试验,草原酸奶优质菌种数量达到233株,高活性冻干粉和家庭直投式发酵剂研发加快推进。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认定“专精特新”企业6家,成功获评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家。
文化事业
2024年,集宁区举办文化惠民演出319场,组织全民健身活动50余场。举办全国气排球邀请赛、“探索集宁”城市定向赛等文旅活动20余场,其中,花灯之缘、冰雪之恋系列活动较受关注。
医疗卫生
2024年,集宁区中蒙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市级验收,8家医疗机构诊疗信息实现互通互认。
社会保障
2024年,集宁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扶助资金1.2亿元。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349万元,2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46户,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和为老餐厅达到63家,“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集宁,金代设县,寓意“集市繁荣安宁”。
文保
截至2024年12月,集宁区坐拥不可移动文物遗址12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县级及未定级文物保护遗址114处。
集宁战役旧址
集宁战役旧址,包括集宁老虎山(洞)顶的战役指挥部及战役战壕、旧面粉公司大楼、集宁南站水塔以及四周附属建筑物等,面积30多平方千米。上述遗址在集宁战役的历次战斗中都是国共双方殊死必争的制高点。原面粉公司大楼建筑面积1333平方米,西北长23.45米,东西宽20.85米,总高22.6米,是一座主体为四层,局部为五层的钢筋水泥结构大楼。1986年5月10日,集宁战役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集宁战役旧址入选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风民俗
蒙餐是草原蒙古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饮食品类,以及由此衍生的饮食文化、饮食习惯、饮食传统及礼俗等,蒙餐主要讲究“先礼后吃”,歌舞、茶、奶食、肉、酒要穿插其中。
风景名胜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泉山北街生态大道特一号,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以
集宁战役纪念馆为主展区,建有胜利广场、英雄广场、将军园、人民英雄纪念碑、集宁战役指挥部旧址、国防教育区、青少年科技实验基地等20个参观体验景点。纪念馆展区分为上下两层,包括抗战胜利、集宁争夺战、大同—集宁战役、解放集宁、缅怀英烈事迹典藏红色记忆等8部分19个单元、展出各类珍贵文物、照片、艺术作品达1200多件。馆内还有声光电半景画、幻影成像、5D影视厅等多媒体设备。先后荣获“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日光草原大河湾滑雪场
日光草原大河湾滑雪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是集滑雪度假、休闲运动、生态旅游、房车宿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景区。除高、中、初级雪道外,还有雪地摩托、雪橇、雪飞碟等十多种冰雪娱乐项目。
乌兰察布博物馆
乌兰察布博物馆,占地面积485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716.81平方米,是
乌兰察布市唯一的地区级博物馆,负责全市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藏品保管、展览宣教等相关业务工作。
察哈尔民俗博物馆
察哈尔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24267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附属设施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主馆设计为三层建筑,充分体现察哈尔文化特点。
地方特产
乌兰察布马铃薯
乌兰察布马铃薯,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种植马铃薯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内蒙三件宝“莜面、山药(马铃薯)、羊皮袄”之称。乌兰察布马铃薯块茎大、表皮光滑、皮色好、整齐度高、薯形好、干物质含量高、无污染、退化轻、病虫害少。
2008年8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乌兰察布马铃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乌兰察布莜麦
乌兰察布莜麦,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乌兰察布莜麦,外观完整,大小均匀,坚实饱满,富有光泽,品质优良。莜麦莜面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份,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2017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乌兰察布莜麦”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著名人物
雷宜之
雷宜之,1915年12生,内蒙古集宁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9年3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海军
北海舰队航空兵副政委、
海军政治学院副政委。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