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天禧年间(1017-1021),
范仲淹刚过而立之年,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盐仓监。
天圣中,范仲淹满怀“有益天下之心”上书泰州知州
张纶,建议急速修复
捍海堰,以救万民之灾。时有
人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范仲淹回敬道:“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正是我分内之事!”也有人以筑海堰后难以排水,极易出现积潦而予反对。谁知张纶熟知水利,言道:“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筑堰挡潮,利多弊少。”于是采纳了范仲淹建议,奏请朝廷批准,并命范仲淹负责修筑
泰州捍海堰。
宋代天圣二年(1024),范仲淹征集兵夫四万余人兴筑海堰,时值隆冬,雪雨连旬,潮势汹涌,迫岸而来,兵夫因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而陷入泥泞中淹死二百余人。有人趁机上书朝廷,反对修堰,于是朝廷决定暂行停工,并派淮南
转运使胡令仪到泰州查勘实情。
胡令仪系河南
开封人,曾于宋代
淳化、至道年间(990-997)任
如皋县令,深知古
捍海堰年久失修,农田、盐灶和百姓生命财产难以保障。察看后,胡令仪与
张纶联名奏明朝廷,获准继续开工。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去世,范仲淹离任回籍守丧。其间,范仲淹屡次给张纶写信,请张纶无论如何要将捍海堰修成,
并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独担其咎。
天圣五年(1027),张纶负责捍海堰工程指挥,于当年秋施工,第二年春完成,前后历时四载,终将捍海堰修成。堰长25696.6丈(合71公里),堰基宽3丈(合10米),高1丈5尺(合5米),
顶宽1丈(合3.3米)。堰成后受益显著,“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外出逃荒的两千余民户回归家乡,百姓得以安其生,农灶两受其利。时隔不久,
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5)海门知县
沈起,又分将范公堤向南伸展70里,人称“沈公堤”。
人们虽为主持完成工程的张纶立了
生祠,但后人仍未忘记首倡和实际促成者范仲淹。从明代以后,人们即将
阜宁至吕四的
海堤统称为范公堤。明嘉靖七年(1528),
海安在西寺为其建范文正公祠。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
西场仲鹤庆诗赞范仲淹:“茫茫潮汐中,矶矶
沙堤起。智勇敌洪涛,胼胝生赤子。西塍发
稻花,东火煎海水。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当能表达后人敬仰、缅怀之情!清雍正十二年(1734),河督
高斌于
栟茶、角斜续修范公堤。
民国20年(1931)洪灾后,刘庄、白驹至海安一段范公堤100余里均加宽至4-9米,10天竣工,投工16万个。明清两代,堤东逐渐淤积成平陆百余里,但此堤仍有“束
内水,隔外潮”之效。延续数十年,堤东不少地方已
成良田,阜宁至
东台一段堤身筑成公路,成为通榆公路之一段。
海安境内范公堤从原旧场通海桥至
角斜镇大码头段,建国后改作栟角公路,大码头至
李堡镇、原北凌乡之堤,除少数尚存残迹外,大部分旧堤已削平。
范公堤位于
东台、大丰、海安、
如东一带,东濒黄海。自成陆地后,海岸逐渐东移,庶民为图生计,纷纷开发农灶,而每当海潮漫涨之时,沿海一带庐舍漂没,田灶毁坏,家破人亡,惨不忍睹。
范公堤现虽失却其捍海之能,但范公堤和范仲淹及他的千古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永载史册,流芳百世。今204 国道原是由范公堤改造而成。随着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
204国道迁址拓宽,不少地段已离开了古范公堤,不过
草堰镇境内仍保存有范公堤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