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
大历年间颜真卿为李含光撰碑铭、
贞元年间
李渤《真系》为这一派追溯历史时,也都是把这一系说成是道教的正脉,模仿佛教的传灯一样,把
道教的正宗上溯到陆修静、陶弘景,而列数到隋唐的
王远知(580—667)、潘师正(一682)、
司马承祯(647-735)、
李含光(683—769)的,尽管这种光荣的系谱,很有可能是事后的构拟和想像。茅山道教是中国道教
上清派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道教
茅山宗的摇篮,同时又是“
三茅真君”筑庵修道的栖身之处所。说到茅山道士,当然首先应该说一说“三茅真君”。
其实
道教来源于古代的巫术和
秦汉时的神仙方术。而鬼神崇拜、神仙信仰与方术及古代哲学确是道教前史上的主要思想内涵。
道士所从事的活动内容十分庞杂,有坛蘸、
布道、
符箓、
禁咒、占卜、
祈雨、圆梦、躯疫、
祀神等。布起道来好像玄机无限,显得十分深奥莫测,让人摸不着
边际。茅山道士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可以娶妻生子。茅山道教是正一道符箓派,茅山是
正一派道教的主要道场。道教分为
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统。
全真派的
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
性命双修,以
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
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比如
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等。
因为有
道教一宗发源于此,所以以此为修炼本处,后发扬出去的道教宗派称之为“
茅山宗”,人们便把其弟子呼之为“茅山道士”。
上清派祖师
杨羲等和
东晋炼丹家
葛洪,都先后在此修炼过。南齐永明十年,做了十四年朝廷闲官“奉朝请”的
陶弘景,突然提出辞呈,
齐武帝准允后,他就到茅山做了隐士。在金坛
华阳洞内住了下来,并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华阳隐居先生”。
茅山宗前身为
道家的上清派,陶弘景继承了
杨羲、
许谧所传的上清经,悉心编纂了专门记述着
上清派早期的教义、方术,以及历史的《
真诰》及《
登真隐诀》《
真灵位业图》等的两百余卷道经,在此弘扬上清经法。后又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后人因以
茅山为祖庭,才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以后的“
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
在
唐代,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
茅山宗一派,出了著名天师张万福,不过,可以顺便提到的是,在后来的道教史册中,身为天师道徒的张万福,却被越来越凸显的上清系所遮蔽了。例如阳台
道士刘若拙述、荆南葆光子孙夷中集,成书于北宋
咸平六年(
1003年)的《三洞修道仪》,在记载
道教科仪的历史时就说,经历寇天师、
陆修静以及“若隐赵先生、潘天师、澄源李先生、司马天师、宗元先生吴天师、牛先生、叶孤云、叶广寒二天师、希和李先生,皆传教之光明者,具载道门七叶图”,并指出在唐代,“三洞科格,自正一至大洞,凡七等,篆有一百二十,阶科有二千四百,律有一千二百,戒有一千二百”,这里列出
张陵、
寇谦之、
陆修静等等,而在盛唐时期,有了
司马承祯、吴筠等等上清派的
道士,却没有了张万福的位置,
天师道的系谱下面却接了上清派的人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道门七叶图》这个书名,从中可以看到,道教可能也同样有过这种后起新兴的强势门派改写历史的情况,而在改写中,在上层士大夫中很有势力的上清一系逐渐遮蔽了天师一系,而张万福也渐渐在道教史上被边缘化了。
当然,那是后来的事。在当时即
开元、
天宝年间,
张万福很显眼,
道教也依然兴盛。不过,在现代的道教史研究著作中,往往把这种兴盛描述成上清一系的兴盛。毫无疑问,现代的道教史研究常常受到古代道教文献的制约,古代文献提供了重新书写历史的中心和边界,毕竟没有
文献依据,研究者无法随意编造道教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教文献又常常是怀有某种偏向和爱好的著作者所撰写的,他们有意地凸显和隐没,对某些历史的浓墨书写和对某些历史的故意冷淡,常常使得后来的道教史著作也只好随着文献留存的多寡和比重,来组织道教史的主要线索,于是层层积累下来的偏向仿佛物理学上的磁偏一样,使道教史著作总是聚焦于一些历史而模糊另一些历史,不像没有焦点的鸟瞰那样能够得到全景图像。
应当说,上清一系在当时确实成为引人瞩目的
道教中心之一,
唐代初期以来,以茅山上清一系为中心的道教徒,渐渐在上层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到8世纪中叶,尽管事实上也有各家道教人物活跃在长安和洛阳,但是,在上层士人中间最有影响的,还是从
司马承祯到李含光的茅山上清派一系。
而《
真系》又被阅读
道教文献的人通常入手阅读的《
云笈七签》收录,而号称“小道藏”的《
云笈七签》在关于道教历史方面的那一部分中又仅以《真系》为主,所以,后世关于
开元、
天宝年问的道教史的回忆,就常常是以上清派的历史为聚焦点的,似乎其他道教流派和人物的活动可以模糊成为背景。不过,如果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去看道教,可以发现,
盛唐时代的
道教并不只是上清一系的天下,上清一系远远没有到笼罩一切道门的地步。毕竟历史文献没有全部湮灭,不同内容的历史文献、不同视角的历史纪录、不同层次的历史书写,多多少少可以给我们重新建构那个时代的道教面貌提供一些机会,像并非有意识的历史记载的小说,和未经改写的碑刻资料,就在不经意中留下了开元时代的道教风景,其中在
开元、
天宝年间最引人瞩目,而且不属于上清系的
道士相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