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是利用植物提取物制作而成,主要使用其治疗价值。因为大多数植物含有
化学物质元素,有着愈合等物理治疗。
解释出处
【详解】取材于普通植物的药材。对珍稀药材而言。亦指不见于
药典的民间药材。
汉
刘向《说苑·建本》:“锐金石,杂草药,以攻疾苦。”
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
清
吴敏树《杂说》:“又有号草药者,俗相传取诸草,名不在《
本草经》者,以治疾,尤有奇效。”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老
太太还和李四妈把两
个人所有的医药知识凑在一处,斟酌点草药或偏方,给小崔太太吃。”
定义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
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
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使用草药的有两个流派:中国传统中医草药、西方草药。虽然两者中草药步入西医形式,但仍属于民间草药疗法。
使用草药其目的不只是针对某一症状,而是有助于全身,壮大自己,虽然并无科学证据。草药实际上已经证明其愈合有效,草药已置于临床试验已证明其价值。包括已知种淡紫——这是用来治疗
感冒,
圣约翰草——用于治疗轻度忧郁(不使用
氟西汀),霍桑浆果——在回收过程中帮助轻度
心脏病。
草药不能直接代替现代药物,草药是从自然植物中提取,并非所有的草药都能安全使用。
同时,药材往往仅用于轻度病症。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最好是请教医生,他们能告诉你哪些是适当的剂量,并建议各级频率。
常识告诉我们,草药作为药材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不推荐自我诊断。
始终牢记,药品和中药材是有着副作用的商业药物。有些人误以为这是天然草药,它们是百分之百安全的,这是不正确的。
药引
重要性
有很多中药用“药引”同服更为合适。“药引”有利于引导其它
药直达病所,使中药发挥更充分的作用。
种类
蜂蜜:
味甘补中,
润肠通便,润肺除燥,健脾解毒,可冲水调服,适用于治疗
肺热咳嗽、阴虚久咳、
习惯性便秘等一类中药。
米汤:适合具有
补气健脾、养胃益肠、利膈利咽、
生津止渴、利尿祛湿等功用的中药以调和诸药,起
协调作用并可减轻难以消化吸收的矿石类、贝壳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姜汤:“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可和中止呕、温中祛湿,适合具有治疗风寒
表证、
肺虚咳喘、
脾胃虚寒、呕吐呃逆等功用的中药。生姜3—5片
水煎取汤。
枣汤:味甘益脾,益气养血,可缓和药性,解毒,生津,止泻,
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适合具有治疗
脾胃虚弱、
中气不足等功用的中药。大
枣5—10枚水煎取汤。
温
黄酒:可增药力,因为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是酒溶性成分。
医用常识
熬制中药
熬中药的过程是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进入汤里,所以常用沙锅。即使是煎二
汤药,也要一定温度和时间。
但可以用
微波炉热煎好的汤药,喝时要搅拌,小心受热不均烫着。
2.作好准备工作
3.准确掌握火候
4.用妥药引服好药液
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使用的一种剂型,因为它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于加减应用,所以能全面、灵活地适应各种病证。但是如果
煎法不当,服药方法不科学,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为了充分发挥中药汤剂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下面我们对煎药的容器、次数、温度、药引、禁忌以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等,
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适用器皿
煎药时最好用陶器、砂锅、
不锈钢器皿等,切忌用带
油垢的锅、
铁锅、
铝锅和其它金属器皿。因为油垢中可能含有致癌物——3、4
苯并芘,会对
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铁器可以和汤药中的
鞣质、油脂、生物碱、
蒽醌类、
香豆素及其甙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服后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准备工作
煎药前要先检查药物是否有发潮
霉变或虫蛀变质,然后用冷水将药剂浸湿,过几分钟后加入适量的冷水煎熬。放入的冷水一定要清洁,没有杂质。头煎放入的冷水应超过药剂面两寸左右,二煎、三煎水量酌减。
火候掌握
煎药时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急火,沸后改用文火,以防中药很快熬干,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未能溶解出来而影响药效。煎熬时最好经常搅拌,让药液充分煎好煎透。清热、
解表药煎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头煎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三煎沸后再煎15分钟即可。
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大约40—60分钟。
注意事项
1.煎好的药液一定要用 子过滤,每煎大约150—200亳升,混合后分次服用。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再次煎熬,浓缩后再服用。切忌服用煎糊的中药。室温高时,注意煎好的中药汤也容易变馊变质。另外,服药用的碗杯要及时清洗。
2.每次煎药后,应立即将锅见内的药垢清洗。
3.药剂内,凡注明“
先煎”、“
后下”、“溶化”、“
冲服”、“布包”的药要特别注意区别:介壳类(如
海蛤类、生
牡蛎等)、矿石类(如
生石膏、生牡蛎等)、毒性药物(如川鸟、草乌等),需先煎10—15分钟,后再入其它药;气味芳香易挥发的药(如砂仁、
佩兰等)要在其它药煎好前5—15分钟再放入;易溶化的药(如阿胶、
鹿角胶等)应用煎好的药液溶液或将药
隔水蒸化;冲服药(如
三七粉、
冰片等)可用煎好的药液送服;包煎药(如
旋复花、
车前子等)宜用布包好再放入锅内同煎。
贵重的药煎熬方法
贵重中药如人参、
西洋参、冬虫夏草、灵芝等应
另煎,时间要长一些,大约1小时左右。
服用
如果没有特殊
医嘱,最好每日口服2次(早、晚)或3次(早、中、晚),以3次的效果更好一些。三煎后的药汤中,仍可含有20%左右的有效成分。日服3次,有助于使血液中维持一定水平的药物浓度。有些药物对胃肠有
刺激作用,最好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或者饭后间断多次服用。
鉴别真假
根据口尝中药材来体会其特殊味道和口感,从而衡量和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称
口试法。该法简便易行,对鉴别根皮类、果实种子类等中药材有较大适用价值。如:
黄连、苦参等药材具有鲜明纯正而恒久的苦、酸、甜、咸、辣等味,且一般味道越浓,质量越好。但口试鉴别法需注意:取样要有
代表性;对强烈刺激性和剧毒药材,要小心取样,以防中毒。
毒副作用
中药无毒副的说法较为流行。其实,凡“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一些有毒
中草药如
雷公藤、防已、
鱼胆、
木通、厚朴、细辛、草乌、苦参、
牵牛子等长期应用或过量服用,传统引起肾
毒性反应。2012年9月28日,中草药引起
肾损伤54例
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有不同的程度的
多尿、
夜尿增多、脱水、烦渴、恶心呕吐、乏力或水肿、
少尿或
无尿、轻度
蛋白尿、
管型尿、
血尿、糖尿、
高血压等症状。研究表明,木通、厚朴、细辛中含有马兜玲酸可导致
肾小管病变。
雷公藤含有多种
生物碱和双
萜类三环
氯化物及细胞类
烷化剂,毒性大,可致心、肝、肾、神经等多系统疾病。其中
肾毒性可引起肾小管变性或坏死、
中毒性肾病、
间质性肾炎、
肾乳头坏死、
急性肾衰。在214例
雷公藤中毒者中,死亡64例,其中44例死于急性肾衰。有人报告,有7例病人服木通60克以上,7—10日内死于急性肾衰。
中成药引起的
过敏反应,以
过敏性皮炎最常见,多为局部瘙痒、灼热,或大片红色斑疹,甚至伴有
发热、
胸闷、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引起
心律失常,直至发生
溶血反应和
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不可轻视中成药的毒副作用。
治疗疗程问题
服中药不像服西药有严格界定的疗程。一般来说,服中药时间的长短,应根据中药辨证论治理论、病情稳定与否或进展状况,以及同时采用的西医
治疗反应以及病人对中药的耐受程度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短的可服用几天,如
辅助化疗期间对恶心呕吐缓解消化道症状的中药治疗。长的可服几年,如患者康复期服用一些补益类中药,有利于防止复发。临床报道,
肠癌患者术后连续服健脾
清热解毒中药3—5年,可减少复发。有报道
肺癌、
乳腺癌和子
宫颈癌患者,长期辅助应用扶正中药
生存率可提高5—10年。
中药能否与西药同时服用
最好不要同时服用,因西药与中药、中成药之间的复杂关系很难确定,需严防服后产生
拮抗作用或
协同作用造成
不良反应。为使药物被充分吸收,一般习惯把服用中药、西药的时间隔开。
一般强调用
温开水送服中药。用饮料、茶水等服药有可能降低可破坏药效。例如:茶中含水中含有的
单宁酸与带有碱性的中药碰到一起会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沉淀减少有效成份,降低药力而影响疗效。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姜可乐(也称
姜片可乐)。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前人在煎药、服药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中药汤剂服用得当与否,关系到治疗的疗效。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医患间的沟通,也能促进医患间的合作。
种植窍门
“阳台”草药
从实用角度,阳台种植可多多选择多年生的草药品种,虽然
生长期慢,但妙在四季常绿,能够多次采摘,管理起来也比较简单粗放。
与野地里相比,阳台上的光照通风条件有限,有药用价值的香味植物不易生病虫害,但弱光照条件对于这些植物的生长状况影响较大。
因此可做些技术改造,如在阳台上放一面镜子,通过反射来增强光照。盆小蒸发快,盆大蒸发慢,尽量用一些大而深的盆。
适宜家庭阳台种植的草药品种不少,既有一年生的(如
罗勒、
荆芥等),也有多年生的(如
百里香、
迷迭香、
鼠尾草等),药性平和、药食两用的草药最适合阳台种植,如
地黄、
黄芪、北沙参、
麦冬、丹参、
藿香、
紫苏等。如果要食用草药,一定要多学习中医药知识,并请专业人士鉴别和指导。
草药可做菜
草药可做出不少药用
私房菜,如做
鸡翅、
烤肉时,将迷迭香的
叶子拌在一起去腥;用
薰衣草的干花做饼干;做
沙拉时点缀些新鲜
薄荷叶,或者用
薄荷等来制作
花草茶、制作
紫苏酱等……
趣味药名
以
十二生肖命名——如
鼠粘子、牛膝、
虎耳草(金丝荷叶)、
兔子草、
龙胆草、
蛇舌草、
马鞭草、
羊蹄根、
猴头藤、鸡血藤、狗
耳朵草、猪沙沙草(马齿苋)等。
以天地人、
日月星辰命名——如天南星、
地骨皮、人见愁(又名
血见愁)、千日红、六月雪、满天星等。药
名道出特征,贴切传神。
以
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命名——如春辛草、
夏枯草、秋
白菊、
冬葵子、东阳草、西赤芍、南茨实、
北鹤虱等。名中含有时令和方经,教人适时采收。
以长幼辈份称呼及神仙玉佛命名——如
蒲公英、雷公藤、
益母草、
婆婆针(盲肠草)、妹妹草(水草头)、灰神、仙鹤草、玉米须、
佛手瓜等。
以颜色命名——如
红花、
黄皮叶、
板蓝根、
白茅根、
黑芝麻、青枯叶、
紫苏叶等。
以数字命名——如
半枝莲、
一见喜、
二色花藤(金银花)、三七草、
四叶参、五茄皮、六月雪、
七叶一枝花、八宝、九龙根(
虎杖)、
十大功劳叶、百合、千斤草(
牛筋草)、
万年青等。
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整个植物或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的物质,可用于增进健康或其它目的。
植物提取物行业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是兼于医药、
精细化工、农业行业之间的一个边缘行业。其定义如下表述: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
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
物理化学提取
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
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植物提取物的
产品概念比较宽泛。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
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最终产品的性状不同,可分为
植物油、
浸膏、粉、
晶状体等。
综合各国的立法范畴和概念及使用情况,植物提取物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各国所接受与认可的,也是传播草药在各国通用的共性
表达方式。我国植物提取物的
出口额早在1999年就已超过中成药的出口额。在
欧美国家,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
植物药或食品补充剂)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已发展成一个年销售额近80亿美元的
新兴产业。
我国的植物提取物总体上是属于中间体的产品,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原料、辅料等。用于提取的原料植物的种类也非常多,进入工业提取的植物品种在300种以上。
古代医学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史上,最近约200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一直依赖传统药物(其中90%以上是植物药)与疾病斗争。各大
文明古国和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
民族医药体系,其中又以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最为完备,成就最大。可以说,
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是古代医药科学的最高表现。
近代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
化学药和新
生物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药学,从研究技术、
生产技术到
专业管理技术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曾经长期相对停滞的植物药也随着科技和管理的进步而获得了新发展。植物药制剂已经有了三个
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丹、丸、膏、散。第二阶段,是以水醇法或醇水法为主的提取、
粗处理技术与
现代工业制剂技术相结合而制成中成药。第三阶段,是运用
现代分离技术和
检测技术精制化和定量化的
现代植物药。植物药的三个阶段,只是说明它们先后产生的
时间顺序,并不表示后一阶段会取代或取消前一阶段。正如化学药不能取消
天然药物、生物药也不能取消化学药一样。但后一层次比前一层次更多体现或运用了现代科技。
植物提取物和现代植物药在概念的内涵上存在着交叉性,互相包含着彼此的部分内容。现代植物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取物为基础的,植物提取物是现代植物药的主要原料和组成部分;而有些植物提取物品种则被直接作为药用。世界范围内对植物药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西方习惯于将植物药称为天然药物。天然药是指一切源于大自然、用于治疗疾病的未经
化学处理的药物,中药、植物药应该包涵于其范畴之内。
德国的现代植物药指的就是在治疗中所选用的植物提取物,它既可以是植物整体的提取物,也可以是部分提取物,通常是复合的化学
物质。德国从1976年开始将植物药定义为药物。这一定义已被美国植物协会采用。
欧共体所定义的植物药产品则不只是单一
药用植物,可以是多种植物药配伍(HERBAL MEDICAL PRODUCTS),含有专一
植物活性成分或是植物提取物,植物药是植物被运用于医疗目的的医药用品。植物药及其制品被认为是一种活性成分或其
治疗作用的成分还不很清楚的
医药产品。植物药制剂是将植物弄碎成粉状、提取、着色、油脂化或液态化,压轧植物汁等对植物进行加工制作,将其纯化或浓缩,从植物中分离单一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这时就不再被看作植物药而被看作化学药如
阿托品。
草药在广东一代已经发展为保健品,
凉茶等调理身体的一部分。尤其是在
客都梅州一带,那里的人们小病或者被医院判死刑的都去草药店求医。那里的人们经常煲些
药膳汤调理身体,在当地的酒店饭店可略见一斑。当地人比较注重调理用膳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