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至2015年1月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在职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工作经历
2001年6月-2015年1月,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1995–2000,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1995–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90–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美国
俄亥俄州立大学、加拿大
卡尔顿大学、比利时
根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
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美国密歇根大学福特公共政策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机构编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特聘专家
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国内多个部委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英文杂志编委会成员。
课题
研究课题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00-2001,中方专家
欧盟一体化中的
劳动力市场与
社会保障政策,1997-1998,
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主持人
主要出版物:
《人力资源管理》(译著),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0
科研课题
1、2005年主持英国政府援助项目《中国失业保险政策研究》;
2、2004年主持北京市发改委
“十一五”规划《居民收入分配相关问题研究》;
3、2004年开始主持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金项目《转轨时期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研究》,研究周期为五年;
4、2003年主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5、2003年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ARS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6、2000年-2004年主持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的《中国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
7、2002年-2004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的《MPA教育与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体系研究》;
8、 2002年-2003年主持
北京市社科基金的《城乡接合部问题研究》;
9、2002年-2004年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的《
教师聘任制》;
10、2001年-2002年作为分课题主持人,主持
保监会的《各国职业养老金制度研究》,研究报告送保监会。
11、2000年6月-2000年12月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报告发表,并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研二等奖。
12、2000年7月-2001年2月主持亚洲开发银行《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研究报告提交亚洲开发银行。
13、2000年7月-2001年2月主持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国际人才网络建设》,研究报告提交外国专家局。
14、 2000年6月主持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外国文教专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报告提交外国专家局。
15、 2000年7月-2001年4月作为中方专家参加亚洲开发银行的《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主持其中两个分课题, 研究报告(中英文)提交亚行和国家有关部委。
研究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出版图书
学术成果
著作与教材
1.《劳动经济学》,董克用 刘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国家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2.《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叶向峰合作。
3.《中国经济改革30年-社会保障卷》,
重庆出版社,2008年11月,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丛书
4.《
中国转轨时期薪酬问题研究》,专著,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1月
5.“欧盟
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间
协调机制及其启示”,董克用、王丹,《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4期
6.“中国
事业单位改革:理念与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全文转载,与李文钊合作
8.《
中国古代治国要论》,副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9.《社会保障概论》,教材,主编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2004年第二版;
10.《养老保险》,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社会保障系列教材主编)
11.、《
薪酬管理》,译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人力资源管理译丛主编)
12.《人力资源管理》,译著,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0年6月
13.《人事管理经济学》,译著,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校对全书
14.《现代劳动经济学》,译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校对全书
发表论文
1、 “就业问题的
公共政策思考”,《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四期;
2、“关于经济学、管理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第三期;
3、 “
城乡结合部(北京市)‘
失地农民’
劳动力供给的
影响因素研究”,《
经济科学》2004年第4期。成得礼、董克用
4、“公共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特点”,《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六期
5、“中国
MPA教育与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新视野》,2004年第六期,与吴振兴合作
6、“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form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第14期
7、“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张成福合作,人民日报,2003年7月11日学术动态版
8、“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中国的经济》一书中第6章,日本
早稻田大学出版社,2002年
9、“中国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与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6期,刘昕等,
10、“有关
养老保险新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人口与经济》,2001年3月
1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劳动关系的变化与
调节机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四期
12、“浅论网络化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5月,
特刊《中英文》
13、“关于“
非正规部门就业――
分散性就业”问题的研究”,《
中国劳动》,2000年第12期
14、“迎接21世纪的就业挑战-关于中国就业战略的思考”,《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15、“中国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有关问题的探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二期,
16、“
冗员的出路-“转制”而非“下岗””,《
中国国情国力》1999年第十期
1、研究报告:《党管人才-党对人才的战略性管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编《人才工作研究报告》一书,《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12月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2000年,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报告(参与),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二等奖。
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背景》(中英文),2000年,劳动保障部、安永公司合作项目。
4、《欧盟一体化中的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政策――中欧比较研究》(中英文),1999年,报欧盟项目中心,送劳动部、
人事部有关部门。
相关事件
未来数十年中国的养老压力正越来越大。中国的养老问题是:
基本养老金一支独大,第二支柱发展滞后,第三支柱尚未建立。”2015年12月9日,董克用接受《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
人口数量比美国多得多,但
养老金规模与之相差甚远。
记者比对董克用整理的《2014年中美两国养老金体系的规模与结构比较》图看到:美国的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部分有2.8万亿美元,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部分有15.18万亿美元,第三支柱的
个人退休账户的养老金规模为7.44万亿美元,三者相加共计25.4万亿美元,
三大支柱占养老金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1%、59.7%和29.3%。相比而言,我国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部分拥有3.1万亿元,第二支柱的
企业年金部分只有0.77万亿元,第三支柱的个人税延养老金为零,三者相加共计3.87万亿元,三大支柱占养老金资产的比重分别为80.1%、19.9%和0%。
也就是说,即便加上社保基金理事会的3万多亿的规模,中国养老金的总规模也就6万亿元左右,折合成
美元之后,中国养老金的总规模约为美国的1/25。同时,中国第一支柱28%的
缴费率非常高,约为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缴费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