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山
清代政治人物
许寿山(1852~1884年),字玉珊,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考取福建船政后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4年后,随“建威”练船出航实习,由新加坡、吕宋、槟榔屿绕道日本海,涉练风涛、沙线,考究港道。归任陆营练习。不久,升千总,任“艺新”号兵船管带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战役爆发,寿山督带“振威”号泊罗星塔下游,闻警奋起,上望台传呼砍碇开炮,法军担心中方军舰起碇后难以战胜,以连珠炮专攻“振威”号,“振威”四叶轮被击坏,寿山中弹阵亡,年仅32岁,奉 旨照游击例从优赐恤,入祀昭忠祠。
海难救助
船政早期所建造的舰船,多部署在各海口,平时担任巡洋缉盗任务,遇海难也执行海难救助光绪二年(1876年)初,扬武管驾总兵吴世忠在海难救助中,“猝遇恶风”,以身殉职。同年六月,清廷批准福州将军文煜所奏,颁行《救护洋面中外船只遇险章程》,这比国际上订立的《布鲁塞尔海难救助公约》还早34年,使航海人员处理海难救助有章可循。光绪三年九月,美国“佛兰牌利”号夹板船在莆田长屿海面遇风沉没。“艺新”号管驾许寿山驾船救出韦士客拉等洋人19人,给以饮食并护送到福州。美国领事戴兰那十分感激,“具文致谢”。
同年十一月,刘金狮商船在长乐松下江面冲礁损坏,许寿山救出遇难商人13名,并抢救船只,代为修补。光绪四年五月三十日,“阜康号”载商人由上海至马尾罗星塔江面,将行李银物盘至驳船上。刚刚开卸,暴风突起,驳船顷刻翻覆。许寿山顶风冒雨赶往抢救,救出陈廷隆等7人。光绪五年一月,金同生商船装运一批木材和纸张等货物,驶至闽江口搁浅漏水。许寿山闻讯赶往抢救,把该商船拖回港口。同年四月,“金裕昌”号商船装运杉木3400余根,在马祖澳触礁,船将沉没。许寿山驾船“由三沙展轮而下,拖至古镇,该船赖以保存”。当年七月二十五日船政大臣吴赞诚上奏清廷,为多次在海上奋勇救助海难的“艺新”号管驾许寿山等请奖。这是中国近代发挥轮船作用,主动执行海难救助的较早记载。
军事贡献
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海战,不单对紧邻朝鲜半岛的清、日、俄诸国有直接和立即的影响,也间接地启动了改变日后西欧局势的机制。北洋舰队在大东沟大孤山海域的严重挫败,诚然是随后清军在旅顺和威海相继失利的前奏;也催生了日本与沙俄在辽东直接冲突的种子。十年后,日俄战争果然爆发,而其战果则明显地削弱了俄国在欧洲牵制德国的能力,对一次大战的战局与俄国政体有一定影响注2百多年来辗转受这场海战左右命运的,岂仅止于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台澎群岛的东亚居民。即便从狭窄的战术观点来看,甲午海战是战舰以蒸汽动力和后膛炮彻底取代风帆和前膛炮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舰队决战。它为速射炮首次在海战发挥作用提供了实证,也让过时的冲角战术画下休止符。
甲午海战对当时建舰、造兵、用兵者,以及现今史学、地缘政治学各界都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当时北洋舰队以凸横阵接仗,虽然不能说是清军致败的必然或唯一的因素,但从在场清舰的配备、保养、补给、训练和通讯、指挥的总体状况对照来看,采用凸横阵来抗拒日军的单纵阵终究是战术上的重大失策,对战局有弊无利,至少可说是雪上加霜。清军各舰在凸横阵内的相对位置,除了德制巡洋舰“经远”、“来远”以外,大致已经没有疑问。本文探讨北洋舰队接敌时的阵形,解析当时所用的相关号令,尝试为“经远”、“来远”确定位置,并阐释日军采用单纵阵的背景。
马江海战
光绪九年(1883),中法两国因越南问题在陆上开战。中法战争孤拔
所辖战舰
艺新号
船式 木肋兵船
排水量(吨)245
船长(米)18.88
船宽(米)5.67
舱深(米)4.37
吃水(米)2.23
马力(匹)50/200
航速(节)9
火炮(门)20磅炮*1/9磅炮*2/6磅炮*2
主机常式立机二气缸
乘员(人)128
军官管驾:沈有恒,1876年6月任,1877年9月调;许寿山,1881年任,1884年初调;林承谟,1884年前任。
大副:许寿山,1876年6月任,1877年9月升。枪炮二副杨用霖,1879年任,同年调。
舰史
福州船政所造第17号舰,1875年6月4日开工,1876年3月28日下水,1876年7月16日完工。造价银51000两。该舰是福建船政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军舰。1875年夏,因为第十七号150匹马力船制造在即,但用于制造船肋的进口弯木尚未运到,工程陷于停滞。船政学堂学生吴德章、汪乔年、罗臻禄、游学诗自行绘制了一艘50匹马力的船设计图和轮机设计图,禀请试造,得到了沈葆桢的支持,称之为“中华发轫之始”。中法马江海战时,该舰与“伏波”舰在开战伊始就被击中,转而上驶至林浦搁浅自沉
振威CHEUNWEI
船式木肋兵船
排水量(吨)572
船长(米)55.33
船宽(米)8.67
舱深(米)4.67
吃水(米)2.99
马力(匹)80/350
航速(节)9
火炮(门)70磅炮*1/40磅炮*4
主机常式卧机二气缸
乘员(人)80
军官管带吕翰,1874年任,1877年调;梁梓芳,1877年3月任;李田,1877年7月任;邓世昌,1878年2月任,兼代“扬武管驾,1880年调;许寿山,1884年7月任,1884年8月23日阵亡。
管驾:罗昌智,1874年2月任,1874年调;沈有恒,1878年2月调;吴永宗,1878年2月任,1879年7月撤职;林维三,1881年前任。 大副:黎家本,1875年6月任,1875年10月调;梁祖勋,1875年10月任。
二副:邝泳钟,1884年前任。
三副:邱芳泉,1884年前任。
正管轮:林维云,1877年3月任;黄应元,1884年前任。
管炮官:杨用霖,1878年任,1879年调。
舰史
福州船政所造第10号舰,由船政代总监工法国人安乐陶监造,1872年6月24日开工,1872年12月11日下水,1873年8月17日竣工,造价110000两银。与“靖海”舰是同型舰。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曾随沈葆桢前往台湾交涉,并奉命驻守澎湖中法战争马江海战中该舰虽被法舰“凯旋”击成重伤,但仍在管带许寿山的率领下,向法舰“德斯丹”号冲去,并在被击沉前的瞬间发炮重创敌舰长和两名水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1 22:29
目录
概述
海难救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