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温(1021年-1097年),字师直,小名“锦衣奴”。祖籍
富阳,徙居
吴县。
北宋官员、诗人,
太子宾客谢涛之孙,
兵部员外郎谢绛次子。
人物生平
江南世家
谢景温所在的谢氏家族本籍河南
缑氏。谢景温的六世祖谢希图为避唐末之乱,南迁出任
衢州刺史,卒于任上并葬于嘉兴,谢廷徽(五世祖)出任
处州丽水主簿,谢懿文(四世祖)任杭州
盐官县令,死后葬于富阳,此后谢氏逐渐定居于此,出仕
吴越政权,多为地方小官,声明不显。自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钱弘俶“纳土归宋”后,谢景温的祖父
谢涛通过科举,出仕
北宋,到其父
谢绛一代,因其在政治、学术上的成就斐然,使得富阳谢氏家族的名声达到了巅峰,谢氏一跃成为江南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士人家族。
少年得意
庆历四年(1044年),谢景温以太庙
室长恩荫入仕,曾出任
秀州华亭知县,庆历六年(1046年)离任。
庆历六年(1046年),谢景温曾出任会稽知县,当时其兄
谢景初任余姚知县,
王安石任
鄞县知县,
韩缜任钱塘知县,四人尽心政务,兴修水利,治理得法,一时间“环吴越之境,皆以此四邑为法”。
皇祐元年(1049年),谢景温中进士,先后出任汝(河南临汝)、莫(河北任丘)二州通判,后擢升为
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嘉祐六年(1061年)谢景温与
张颙一起商议修建了
宣州百丈圩。
治平元年(1064),江东宣州等地发大水,百丈圩毁坏(据《张颙墓志》所载,宣州民众受灾,乃州县在洪水来临时,启闭闸门不及时致使“百丈圩”决口所导致)。谢景温受到谏官
吕诲的弹劾,刘汝言的
攻讦,加之受当时政治风气的影响,降为
通州通判,后知
涟水军。
宋神宗即位之初,
谏院主官
邵亢对谢景温“百丈圩”被毁一事发表公允之言,谢景温升任
真州知州、
提点江西刑狱,后又历任京西
转运使和淮南转运使。
诬奏风波
谢氏家族与临川王氏的交往早在其父辈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王益(王安石父)与
谢绛(谢景温父)是同年,谢景温年少期间一直与
王安石关系很好,随后其妹嫁与王安石的弟弟
王安礼为妻,两家关系又更进一步。
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
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
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王安石向神宗力荐谢景温出任
台谏官。四月,谢景温被拔擢为
工部郎中兼
侍御史知杂事、知审官西院,并得到神宗的重用。六月,与
御史中丞冯京参奏发运使
薛向在东南赋税一事上处理不够妥当,王安石以新法刚刚施行为由为薛向开脱。
此前,旧党领袖
司马光和
范镇有意推荐苏轼出任
谏官,新党领袖王安石认为苏轼胆大直言,且有一定的舆论能力,是新法顺利执行的阻碍,谢景温遂提议实名向御史台弹劾苏轼之法。八月,谢景温借御史
风闻奏事之便,正式上书弹劾
苏轼借为父亲奔丧归蜀之机,贩卖私盐、
苏木等物,奏章一上,朝廷立刻派员审查,而苏轼在这场诬奏风波中,一言不发,不久便请求补外,于次年夏末出京任杭州通判。谢景温凭借舆论的力量,达到打击政敌苏轼,阻止其出任谏官的目的,然而此事由于后来查无实据,谢景温因诬奏一事亦深受当时士人的鄙薄。谢景温在诬奏苏轼后,又借弹劾
户部侍郎张掞年老不主动请退一事,暗讽与新党政见不合的老臣
曾公亮。此后,由于北宋和西夏边境摩擦,西夏在北宋边境修筑堡垒,宋将李复圭数次派人出境袭扰导致两国关系紧张,随后西夏举兵进攻北宋。谢景温上奏弹劾李复圭贪功冒进导致两国交战。王安石非常看重李复圭,也多次为其说项,宋神宗还是撤换了李复圭。
九月,谢景温因弹劾李复圭在边境邀功生事一事,屡遭
李寿朋(同知审官西院,李复圭之兄)责难,遂由掌管审官西院改为审官东院。十一月,受命考校各路转运使、
提点刑狱的政绩,参奏瀛州知州张寿军政松弛,酗酒,张寿不久以母亲故去离职。
十二月,王安石出任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锐意革新,大量启用新人进行变法。王安石原本想让谢景温担任
御史中丞,因谢景温之前
攻讦薛向、
王韶、贾青等变法派人物,惹得王安石十分生气,于是决意将谢景温外派到地方上任职。后由于谢景温与王安石意见相左,两人关系日益恶化,并导致其此后被排挤出政治中心,仕途坎坷。
宦海沉浮
熙宁四年(1071年)正月,谢景温被任命为
直史馆兼
侍读。谢景温主动请辞,被罢侍读,以工部郎中兼直史馆出京任邓州知州。三月,暂任陕西都转运使,不久改为盐铁副使,又改为江宁府知府。谢景温在陕西都转运使任上,又因激烈反对王韶屯边等新法中部分举措,被王安石扣以“不奉司农约束”和“黩法不职”的罪名,熙宁五年(1072年)二月谢景温被降为襄州知州,遂与王安石结仇,三月再改曹州知州。
熙宁六年(1073年),谢景温任越州知州。
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谢景温拜
龙图阁直学士,移任澶州知府。
熙宁八年(1075年)年初,谢景温擢升永兴东路转运使。
熙宁八年(1075年)五月,谢景温被任命为江、淮等路发运使,但没有前去赴任,而是羁留在京城。七月,被留在京城任
将作监。八月,充任
辽主生辰使。
熙宁十年(1077年)二月,高丽遣使入贡,谢景温参与接待陪同。
熙宁年间(1068—1077年),章惇配合王安石新政,平定湖南五溪夷民之乱,开发荆襄。他先遣人向懿州、恰州招抚,从实力富强的富、峡二州着手开拓,最后悉平南江诸峒蛮族,少数民族首领献土内附。章惇撤
羁縻州,置沅州、诚州及卢阳、莳竹二县,派流官统治。熙宁十年(1077年)六月,谢景温进封
太中大夫,任潭州知州,上任之初,宋神宗叮嘱谢景温继续招募补充潭州的民勇,剿抚并用,安抚诸蛮。
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兼任
荆湖南路安抚使的谢景温上书请求补充
徽州和诚州
溪峒蛮职的名额和俸禄,遵循旧例,安抚人心,此举受到章惇的赏识。章惇平定五溪蛮后在当地筑城,谢景温也多有协助。
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谢景温入京任户部侍郎,不久改
礼部侍郎,十一月,以礼部侍郎出任洪州知州。
元丰七年(1084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谢景温任
应天府知府。
元丰八年(1085年)至
元祐元年(1086年),谢景温任
瀛州知州,进封
正议大夫。
甫起旋谪
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谢景温被拜为
宝文阁直学士、出任太原府知府,仅二十天后改开封府知府。不满一年,就因迷信女巫以及治政能力不足被弹劾,罢为
蔡州(河南汝南)知州。此后,谢景温历任
颍昌府知府,曾被调为成都府知府,未及赴任就被改任为扬州知州。
元祐三年(1088年)十二月,谢景温奉旨入京暂代刑部尚书。元祐四年(1089年)年初,就被大臣刘世言以此前诬奏苏轼一事、纵容女巫失职等多罪数次弹劾,请求宋哲宗收回成命,继续外放谢景温。
元祐四年(1089年)二月,新任刑部尚书的谢景温再次被贬谪,出京任郓州知州,后历任郑州、真定府、扬州、寿州、邓州多地知府。
绍圣三年(1096年),章惇为相,谢景温指摘元祐大臣窜改
熙宁变法,改知永兴军。谢景温又上奏说西夏人骄横傲慢,始终并没有真正臣服,应与西夏划定国界,“以马迹所至为境”,为章惇所采纳。
绍圣四年(1097年)五月,出任
河阳(今河南孟州市)知州,请求退休,八月,未及受命而逝世,享年七十六岁。
主要影响
谢景温早年积极参与王安石的
熙宁变法,更是作为新党前驱,亲自上书诬奏
苏轼“贩私”。当时苏轼不仅深得
宋神宗赏识,并且作为旧党的重要力量,苏轼多次通过上书、
召对、作文等各种方式反对新法,并制造了大量反对变法的舆论,对新法推行造成极大阻力。并且旧党领袖
司马光更是有意推举其出任
谏官,扩大其政治影响力,进一步影响神宗决定,从而阻止
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改革运动。在两党交锋关键时刻,谢景温利用
御史之便
风闻奏事,朝廷遂大举调查苏轼。虽然此后查实苏轼的清白,但谢景温此举已成功阻止苏轼出任谏官一职,使其名声扫地,更是借贩私的风波,将反变法派阵营中的两员大将苏轼、
范镇成功排挤出政治中心,对旧党的政治力量是一次极大削弱。
历史评价
赵顼(
北宋神宗):苏轼刚正,谢景温全是卿(指王安石)羽翼。
赵煦(北宋哲宗):神宗厉精政治,起用人材。景温不达政体,言多轻躁,上浸薄之,故出。
梅尧臣(北宋官员、诗人):①共君相别三四年,岩岩瘦骨还依然;惟髭比旧多且黑,学术久已不可肩。 ②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①臣每称景温平直者,但见韩琦用事朝廷,士大夫号为有名者亦皆屈意交琦妻弟崔公孺,公孺至常人而争为延誉。韩琦见有名者皆为公孺延誉,便谓公孺有识可信,而士大夫因此凭托公孺进取,独景温不肯为公孺少屈,臣以此称。(谢景温依附王安石)②景温恐不能识利害③ 景温黩法不职(两人政见不合后)
刘世言(北宋官员):景温天资奸佞,素多朋附。(对其诬奏苏轼“贩私”的评价)
轶事典故
锦衣奴
梅尧臣有一次来谢家做客,看到年幼可爱的谢景温,便戏作五绝曰:“古锦裁诗句,斑衣戏坐隅;木奴今正熟,肯效陆郎无”。谢景温当时只有十岁,他立即悟到自己的小名“锦衣奴”被嵌入诗中,这一举动使得梅尧臣惊喜不已。
黑头公
谢景温自小举止言谈便不同凡人,年幼之时,有一次
钱惟演见到他,情不自禁地评价他:“这个小子举止不凡,此后不是龙驹,就是是凤雏,以后应该会成为‘
黑头公’(大官)。”
大底不如小底
北宋
嘉祐年间,
临川王家和南阳谢家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家世族,当时士大夫们评价王家四兄弟(
王安石、
王安礼、
王安国、
王安上)说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是哥哥比弟弟更厉害,而评价谢家四兄弟(
谢景初、谢景温、
谢景平、
谢景回)时则是“大底不如小底”,认为谢家弟弟比哥哥更胜一筹。
人际关系
亲族
好友
梅尧臣:谢绛的妹婿,在吟诗作对方面,对谢景温给予了一定的教导和指点,两人书信唱和颇多。
黄庭坚:谢景初的女婿,两人有一定的的诗词唱和。
范纯仁:两人为
同榜进士,被人指为“死党”,在政治上对谢景温有着一定的提携之谊,两人在变法上政见不同,但私交极好。
王安石:两人是姻亲,同时谢景温早年曾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关系较好,并且被提拔为侍御史知杂事,在一定时期内也是政治盟友。
韩缜、韩维:谢景温与两人是姻亲,韩维对谢景温在政治上有一定提携之恩,两人私人关系也很亲密,留有许多诗词唱和。
主要作品
谢景温博闻强记,聪明过人,长书法,擅七律。现存诗作《游云门》《若耶溪》收录于《
宋诗拾遗》,其中《游云门》一诗,时评以为“颇得工部(指杜甫)三味”。
人物争议
经考证谢景温在第一次被贬出京的官职历程为
邓州、陕西、
襄州(今属湖北襄阳)、
曹州(今山东菏泽)、
越州(今江苏绍兴)、
澶州(今河南濮阳及周边)、永兴东路(今陕西)、回京(今河南开封)、
洪州(今河南辉县)、
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瀛州(今河北河间)、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回京、
颍昌府(今河南许州)、
扬州、回京、
郓州(今山东东平)、郑州、真定府(今河北正定)、扬州、
寿州(今安徽六安淮南等地)、邓州、永兴军(今陕西)、河阳(今河南孟州),谢景温没有充任海南官员的记载。
根据《海南日报》《临安县志》《临高文史》提及的谢渥生平,谢渥为临高县治所迁到莫村(1132年)后的首任县令。除《临安县志》外,《海南日报》《临高文史》均提到谢景温和谢景平在谢渥为县令后先后入琼,然而谢景平于治平元年(1064年)去世,谢景温于绍圣四年(1097年)去世,这显然存在巨大的时间差。《海南日报》中指出谢渥为谢绛之子,但王安石、欧阳修的文章以及史料记载,都记录谢绛只有四子(
谢景初、景温、景平、景回),且根据谢绛去世时间为宝元二年(1039年),而谢渥任县令时,已据此九十三年了,此时出任县令显然不符合当时官场惯例。
后世纪念
谢景温在
河阳知州任上去世,墓地在杭州市西南的富阳市城东十里春明村(今新联乡)。
史料索引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至卷二百二十三、卷二百二十九至卷二百三十一、卷二百六十至卷二百六十八、卷四百二十一至卷四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