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迈汉唐是一个词语,出自明《
金文靖集》:“圣皇握乾符,御统膺宝历。宵衣运神化,日昃弗遑息。上追虞周治,远迈汉唐迹。礼乐聿昭宣,人文焕奎壁。”
明成祖
朱棣期间,粮食多得因为吃不完都在仓库里腐烂,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明成祖五次出征蒙古,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军粮的供应源源不断,这在其他朝代根本做不到。
蒙古当时最强盛的就是鞑靼和瓦剌,明成祖很有趣的一点就是看见哪个强盛起来,他就去攻打哪个。一开始是鞑靼比瓦剌强大,所以
明成祖第一次出征蒙古就攻打鞑靼,结果把鞑靼打得屁滚尿流,实力一下子衰弱下去,结果在瓦剌和鞑靼的争斗中,瓦剌开始占优势,明成祖看见瓦剌有可能统一蒙古,于是又进行第二次亲征蒙古,结果又把瓦剌打得屁滚尿流,这一下的瓦剌的实力又被他打的衰弱下去,结果鞑靼又开始占上风并且不太驯服和听话。于是明成祖又第三次亲征,结果这回鞑靼是望风而逃,根本不敢和
明朝的军队交战,连老窝都不要,一直逃到北边,这样鞑靼在蒙古的实力和威信又衰弱下去。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对
匈奴也好,
突厥也好,都没有占据如此大的优势,匈奴突厥基本还是可以同汉唐的军队进行一些交战。而到了明朝,却出现,
蒙古军队被明朝军队打得心胆皆碎,望风而逃的局面,实在是自古以来未有的情形。
明朝当时国力的强大还可以从明成祖一边在北方连续不断的发动对蒙古的亲征,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另一边在南方,对
越南也进行持续不断的征服,明兴定忠烈王
张辅,几乎在越南百战百胜,每次越南叛乱,都是派他去平定的,后来明朝政府为了少伤人命,还是放弃了对越南的直接统治。但明朝可以在南北两边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战争,并且都是获得胜利,这也就可见当时明朝国力的强大。
明成祖时代不仅能够同时供应大规模的战争,还能进行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比如为了迁都,在北京的皇城紫禁城就全是明成祖时代一手建造起来的,我们看到的紫禁城就全都是明成祖时期造起来的。
此外在南京还有大报
国恩寺的建筑,据说是建筑的奇观,外国的传教士看见这个报国恩寺的壮观宏伟,都惊叹不已,明朝的文人王世桢还作诗歌颂过这个建筑,总之这个建筑是非常宏伟的,可惜这个建筑在
太平天国时期被烧毁了。
另外还有
武当山的建筑群,也是非常宏大的工程,在山上进行这些建筑所需要的工程量是非常庞大的,这也都是明成祖时期造的(
武当山,作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
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2009年,武当山入选中国
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道教第一山。
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古代帝王只是在大陆上称雄,可是
明成祖都不一样了,为了宣示
永乐盛世的强大,明成祖派遣当时在战场上身经百战的
郑和,向各国展示和平和友善的意愿。在郑和下洋过程中,曾遇到一个边境小国的无意冒犯,杀死船上船员,郑和将国王送至明成祖前处置。国王对于明朝当时的开明震撼不已,于是就此成为了明朝的
附属国。
从1405年起的28年间,受
永乐大帝派遣,他曾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达
红海与
非洲东海岸,遍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回首历史这种精神和品德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动力。
郑和下西洋还促进了
东南亚各国繁荣稳定,而且对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
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郑和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思想有多远,步伐才能走多远;目光有多宽广,胸怀才能有多博大。郑和每次远航,都是万人出征、百舸齐发,帆阵如云、旌旗蔽天,其规模之庞大、组织之严密、装备之精良、气势之旺盛,让亚洲任何一个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与匹敌”。而后来
哥伦布、
达·伽马和
麦哲伦的船队只有几条船,最多不过20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