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骥,男,1961年10月29日出生于
北京,1984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曾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环境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担任职务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英国《气候政策》(Climate Policy)杂志编委会委员(
SSCI收录刊物);
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政府专家组成员,谈判代表团代表;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第7课题第4专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关于‘
技术开发与转让’的中国提案研究”专题负责人。
学历
1979-1984,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
工学学士学位;
1984-1986,清华大学,
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班毕业;
1990, 清华大学,获技术经济专业
工学硕士学位;
1993-1997,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1988,清华大学
土木与
环境工程系,助教;
1988-199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
1990-1991,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现称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社会实践;
1992-1995,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讲师;
1995-2000,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1995-1996,英国
伦敦经济学院STICERD研究员(兼)
1995, 美国
未来资源研究所环境质量部
实习研究员(兼)
1999,
欧洲联盟委员会第十一总司(环境、
核安全与公民保护)经济分析与
环境前瞻研究处实习研究员(兼)
2000-200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环境经济与管理系主任,教授。
2007.7-8, 美国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法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现任美国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
人物活动
2024年12月8日上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美国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一行。
研究领域
(1)污染控制的经济激励
政策研究;(2)环境经济定价
技术研究;(3)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及
生态经济规划问题研究;(4)关于转让有益于气候技术的政策和体制分析;(5)
全球气候保护国际协调机制的
经济分析;(6)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和政策研究。
研究兼职
l
亚洲开发银行独立项目核查专家, 2001-2005
l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第三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Lead Author)。
l 日本
国际开发协会咨询专家,评估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项目,2002-03年,北京
l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技术
需求评估专家会议咨询专家,2002年2-6月,汉城,北京
l 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经济学与政策研究项目”主任 1999年至今
l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局(the China and Mongolia Country Department, the World Bank)
环境经济学咨询专家,《世界银行北京环境保护项目(二期)》(Beijing Environment Project II),北京,1998年11月至1999年9月
l 美国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咨询专家,《南北资金流动项目:实施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潜力的研究》(North-South Financial Flows project (01012.00), related to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Kyoto Protocol),北京,1998年6月至10月
l 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咨询专家, 《国际资金流动与环境项目》(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s and the Environment Project), 北京, 1997年7月至9月
l 英国海外
开发署(ODA)与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NEPA)咨询专家兼译员,《中英环境管理实用环境经济学培训项目:中国大气污染管理经济学子项》(Training Project on Practic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a course on the economics of air pollution management in China),北京,1996年10月至11月
l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局(the China and Mongolia Country Department, the World Bank)环境
管理咨询专家, 《世界银行山东省环境项目》(Shandong Provincial Environment Project),
济南与北京, 1995年10月至1996年3月
l 全球环境基金 (GEF)咨询专家, 《全球环境基金亚洲地区咨询项目》(the Asian Regional Consultation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泰国
曼谷, 1995年4月
l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局(the China and Mongolia Country Department, the World Bank)环境管理咨询专家,《世界银行重庆工业改革与污染控制项目》(Chongqing Industrial Reform and Pollution Control Project), 重庆与北京, 1994年7月至1995年5月
研究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第7课题第4专题“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关于‘技术开发与转让’的中国提案研究” 》,专题负责人,国家科学技术部,北京,2007-10
《国家宏观环境战略研究》(“能源与
温室气体”专题),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工程院,专题责任专家,北京,2007-09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非附件一缔约方能力建设”谈判对案研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北京, 2000-200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技术开发与转让”谈判对案研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北京,2000-2008
《北京城市规划实施评估体系研究》,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北京,2007
《双赢能源政策的经济学研究》,美国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项目负责人,中国北京等地,美国麻省
剑桥, 2006-07
《国家能源战略研究项目》(“我国能源发展的环境约束问题研究”子课题“我国
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能源发展影响”部分),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战略规划组,子课题负责人,北京,2007
《
贵阳市开阳县生态轻工业园区规划研究》,贵阳市
开阳县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2007
《气候变化经济学-Stern Review》(中国
极端气候事件经济损失评价委托研究报告),
英国财政部,课题负责人,北京,2006
《中国乡镇企业能源效率改善项目评价》,
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全球环境基金,项目负责人,北京、南京、浙江、山西、陕西、四川等地, 2006
《贵阳市生态经济市建设总体规划》,贵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贵阳市
循环经济办公室,项目负责人,北京,贵阳市,2005-2006
《全球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国家自需求评估》,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财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北京,2004-5
《“工业可持续发展网络化信息共享系统”用户需求研究》,荷兰政府、
国家信息中心,项目负责人,北京,2004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大纲研究》,
挪威政府和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合作项目,项目咨询专家,北京,2003-04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项目负责人,北京,2003-2004;
《城市基础设施评估方法研究》,建设部
科技司,项目负责人,北京,2003-2004;
《奥运会总体影响(OGGI)》,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项目总执行负责人、
环境影响分课题负责人,北京, 2003-11
《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项目负责人,北京, 2002-05
《北京-河北生态圈项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瑞典
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核心专家,2002-03
《气候变化省级决策者能力建设项目》(研究与培训,第1-2期),英国气候变化挑战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北京,2002-04
《欧州联盟环境战略与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国家教育部社会
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北京,2001-200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8和4.9条款(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措施)”谈判对案研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北京, 2004-2005
《
环境产业管理的微观基础与宏观政策分析》,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70073040),项目负责人,北京,2001-2003
《运用〈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在“西气东输”项目中吸引外资的可行性研究》,“日本科技振兴团、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联合研究项目”,北京,2000-2001年
《中国
酸沉降综合监测研究项目(IMPACT)》(负责酸沉降影响经济
分析部分的研究),“中国-
挪威酸沉降合作研究项目”,中国
国家环境保护局与挪威海外发展部,北京,1999年至2004年
《欧盟能源政策和推行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
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实习奖学金项目”,
欧盟委员会第十一总司(环境、核安全与公民保护总司)B1处(经济分析与环境前瞻研究处),
布鲁塞尔,1999年1月至1999年7月
《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研究》(主要负责企业
环境行为部分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1998年至2000年
《环境与发展项目:中国重庆工业污染控制管理框架评估研究》,RFF夏季实习研究奖学金项目,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RFF),华盛顿,1995年7月至9月
《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大气污染与经济发展》,“中英
学术交流计划项目”,
英国文化委员会,
伦敦,1995年2月至10月,1996年5月至7月
《中国排污收费制度设计与实施研究》(“排污
收费基金管理与使用”子项),“中国
环境保护技术援助项目(B-8-1),
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北京,1994年至1995年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
发展计划基金项目”,北京,1993年至1997年;“JGF后续项目”,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北京,1994年至1997年
《环境影响评价经济分析研究》,“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局,北京和上海,1992年至1994年
获奖情况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研奖励,2005年,国家教育部,2005年
《
可持续发展论》(合著),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部级),1998年;第11届
中国图书奖,1998
“中国的能源
财税政策与
大气污染防治(Air Pollution, Energ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China: A Review)”,载于《Applying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to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China and
OECD Countries》(巴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7),教育部第二届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经济学三等奖(部级),1998
成果发表
邹骥,王海芹,浅谈多边环境公约背景下
国际技术转移的特殊性,环境保护,2007年第4B期
邹骥,张云,
冯相昭,
中国经济、能源与环境关联的综合观察:现状、问题与政策,载于《现代中国环境论》(Aichi University 21 Century COE Program,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2007
冯相昭,邹骥,马珊,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评价,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2期
王青,邹骥,王磊,基于系统思想的几个
大气污染控制策略,环境保护,2006年第4期
田旸,邹骥,运用环境经济
管理手段控制机动车
排放污染初探,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
许光清,邹骥,可持续发展与
系统动力学,经济管理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期
邹骥,徐燕,技术开发和转让: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环境保护,2005,1
庞军,邹骥,可计算
一般均衡模型在环境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环境保护,2005, 1
张象枢主编,邹骥、
周景博副主编,《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褚俊英,陈吉宁,邹骥,王灿,中国
城市污水处理厂资源配置效率比较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004,2
褚俊英,王灿,王琦,陈吉宁,邹骥,
水价对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的影响研究评述,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11): 32-35
Chu, Junying, Jining Chen and Ji Zou,Perspectives on Urban Water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for the 21st Century: SDMUWEIC Mode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03 12(4): 470-480
褚俊英,陈吉宁,邹骥,“我国城市
水环境产业发展规模和
市场容量的SD模型”,环境科学, Vol.23, No. 4 第1-7页, 2002年7月
Zou Ji, “Assessing Climate Technology Need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ncepts, Methodologies, and Experiences”, presented at the 2 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AERE/EAERE, Monterey,
CA,
USA, June 24-27, 2002
Zou Ji, “Working Paper on Tools and Methodologies in Assessing Technology Needs”, prepared for the UNFCCC/UNDP expert meeting on methodologies for technology needs assessments held in Seoul, Republic of Korea from 23-25 April 2002
邹骥:“
开放经济与全球气候保护”,载
刘燕华、
周宏春主编《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邹骥,陈吉宁,张俊杰,王灿,艾宁,齐小凡:“对布什政府取消控制
二氧化碳排放承诺的分析”,《环境保护》,2001年第5期
邹骥:“关于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灵活机制’问题的理论与政策背景分析”,载
胡鞍钢、
吕永龙主编《能源与发展:全球化条件下的能源与环境政策》,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Zou, Ji, “Gateways to the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Energy and Resources, Japan Society of Energy and Resources, Vol. 22, No.1, 2001, pp 25-27
邹骥:《环境经济一体化的政策研究》(“北京市
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青年学者文库),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0
Zou, Ji, and J. Li, “CDM Opportunities and Co-Benefits in China”, in Duncan Austin and Paul Faeth, Opportunities for Finan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a the CDM,Washington, 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0.
Zou, Ji and J. Zhou, “Restructuring Water Industry in China: Towards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11, No.3, pp.316-321, 1999
Austin, Duncan, R. S. Da Motta, C. Young, J. Zou, et al., “How mu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We Expect from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Climate Notes, Climate Protection Initiative,
邹骥:“关于
可持续城市化过程中
保护水资源和发展
水工业的几个问题”,北京:《
科技潮》,1998年第6期;
邹骥、张坤民:“京都会议与
京都议定书:背景、形势和影响”,北京:《
世界环境》,1998年第2期
Zou, Ji, “China: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Variables Influencing on Technology Transfer Related to GHG Mitigation”, prepared for the Workshop on Technology Transfer for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sponsored by Beijing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Beijing),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Washington, DC), and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Power Industry (Tokyo). Beijing, China, November 14-17, 1997
Zou, Ji, “Impact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 A Case Study of China”, a report prepared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s and the Environment Project sponsored by World Wildlife Fund (
WWF) and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 November 1997
邹骥:“用
经济手段控制大气污染:以中国能源财税政策为案例”,载于胡涛、王华东主编《中国环境经济学在实践中应用》,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邹骥:“
科学技术进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展示的前景”,载于张坤民主笔《可持续发展导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邹骥、张象枢:“促进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环境保护在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选择”,载于李政道、
周光召等主编《
绿色战略》,青岛:
青岛出版社,1997年11月
邹骥:“
环境经济评价的技术
方法研究”,北京:
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世界银行机制建设后续项目研究报告,1997年10月
Zou, Ji, “Water Resource Policy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 in
APEC, Beijing, China, September 18-20, 1997
Zou,Ji, and H. Yuan,“Air Pollution, Energ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China: A Review”, in Applying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to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China and OECD Countries(edited by OECD),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1997
Spofford,
Jr., Walter O., X.Y. Ma, J. Zou, and
K. Smith, Assessment of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Xiaoqing River Basin: a Case Study of Jinan Municipality,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June 1996
Spofford, Jr., Walter O., X.Y. Ma, J. Zou, and K. Smith, Assessment of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Pollution Control in Chongqing,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February 1996
Consultation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Bangkok, Thailand, 6-7 April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