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山东日照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辅修历史,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教于
纽约州立大学、
耶鲁大学、
佩斯大学、
台湾大学、
台湾清华大学。1998年在
香港城市大学协办
中国文化中心(Chinese Civilization Centre),并担任中心首创主任及教授。曾任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
人物经历
郑培凯,山东日照人,1949年随父母赴台。自幼家教很严,从小就要看古书,因此打下深厚的中文基础。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在台湾就读外文系时,由於受到
白先勇等学长的影响,一度热衷于实验剧场与现代诗。于1970年负笈美国,攻读历史,获
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在美国留学期间,当时主要钻研明以后的历史,比较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并曾围绕这些主题写了很多学术论著。闲暇看的多是「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品,例如鲁迅、茅盾、
巴金等人的著作。因为这些书籍当时在台湾都是不让读的「禁书」。他在一次专访中说:“我没事就在那边有系统地看,完全漫无目的,就像海绵一样吸。那段读书时光,如今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幸福。”
写诗时,郑培凯用的笔名是“程步奎”。起初是因为在香港发表批评台湾当局的文章,故用笔名逃过文网,后来觉得好玩,写诗用笔名“
程步奎”;写学术文章则用本名“郑培凯”。在众多文学体裁中,郑培凯对诗情有独钟,他读书时代就认识
郑愁予、
余光中、
周梦蝶等人,不时切磋诗作的创作心得。有一段时间颇受欧美诗歌影响,甚至还用英文写诗。近年越写越少,在旅行途中感觉时空转换,诗意盎然之际也有会写下一些诗作。
兼任
香港艺术发展局顾问、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顾问、
香港民政事务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民政事务局港台文化合作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博物馆文库学术委员会顾问、香港岭南大学
通识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中国文化客座教授、台湾逢甲大学特约讲座教授等职。研究范畴包括中国文化意识史,涉及
艺术思维、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评论与文化思维的关系和
文化美学等。文艺创作以现代诗及散文为主。主要负责的研究项目有:二十世纪昆曲传承、陶瓷下西洋(12—17世纪)、茶与中国文化、经典翻译与文化思维等。
主要作品
专著
· 《遨游于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
· 《妙笔缘来》(香港:中华书局,2016)
· 《徐霞客游记》导读及译注(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 《在乎山水之间》(香港:中华书局,2015)
· 《雅言与俗语》(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 《品味的记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 《迷死人的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 《行脚八方》(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
· 《
茶香与美味的记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 《茶余酒后金瓶梅》(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 《跳舞的螃蟹,明前的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 《
流觞曲水的感怀》(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1)
· 《吹笛到天明》(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
· 《茶道的开始——茶经》(台北:大块文化,2010)
· 《树倒猢狲散之后》(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
· 《游于艺:跨文化美食》(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8)
· 《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 《真理愈辩愈昏》(香港:三联出版社,2006)
· 《高尚的快乐》(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 《出土的愉悦》 (香港:天地图书,2001)
· 《
汤显祖与晚明文化》(台北:允晨文化,1995)
诗集
诗作以笔名“程步奎”出版。自1983年起,陆续出版诗集《程步奎诗抄》(1983)、《新英格兰诗草》(1989)、《也许要落雨》(1989)、《从何说起》(1993)。翻译《
聂鲁达爱情诗选》(1992)等诗集三种,翻译小说二种。
主编
·《青青子衿丛书系列》(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17—)
· 《明代政治与文化变迁》(合肥:黄山书社,2017)
· 《西域——中外文明交流的中转站》(合肥:黄山书社,2017)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97种》(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 《文化遗产与集体记忆》(与李磷合编)(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古琴的传承与开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普天下有情谁似咱——汪世瑜谈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 《春心无处不飞悬——张继青传艺记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 《依旧是水涌山迭——侯少奎传艺记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 《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与鄢秀合编)(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
文苑奇葩汤显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王氏之死》(与鄢秀合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太平天国》(与鄢秀合编)(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与鄢秀合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与鄢秀合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与鄢秀合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 《陶瓷下西洋:早期中葡贸易中的外销瓷》(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10)
· 《文化认同与语言焦虑》(与鄢秀合编)(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茶与中国文化:茶文化,茶科研,茶产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千载毗邻——历史上的中韩关系》(与景祥祜合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十年》(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8)
· 《旧学新知集》(与范家伟合编)(香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8)
· 《史迹 文献 历史——中外文化与历史 记忆》(与陈国成合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与朱自振合编)(香港:商务印书馆,2007)
· 《高马得戏曲人物画》(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7)
· 《茶饮天地宽——茶文化与茶具的审美境界》(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7)
·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外销瓷与海外贸易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华书局,2006)
· 《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 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陶瓷与中外贸易》(香港:中华书局,2005)
· 《依旧悠然见南山——香港城市大学20周年文史论文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
· 《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外销瓷》(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2003)
· 《九州学林》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及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中国文化中心讲座系列》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3)
· 《艺术超现代》(与马家辉合编) (香港 : 商务印书馆,2003)
· 《文化超现代》(与马家辉合编)(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ADocumentary Collection (与M Lestz& Jonathan Spence合编)(NewYork : Norton, 1999)
书法展览
书写古典审美意趣——郑培凯教授书法山东巡展(
烟台美术博物馆等,2018)
西湖梦寻——郑培凯教授书法展 (杭州博物馆,2018)
姑苏风韵·书写评弹——郑培凯教授评弹书画展(
苏州评弹博物馆,2018)
书写斯文·吟咏诗词——郑培凯教授书法展(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2017)
书写汤显祖——郑培凯教授书法展(
抚州市博物馆,2017)
2017中韩知名院士学者书法展(参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7)
书写斯文——郑培凯教授书法展(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2016)
汤显祖四百年纪念·郑培凯教授书法展(杭州晓风书屋,2016)
书写斯文——郑培凯教授书法展(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新华中心,2015)
书写与诗吟──知名院士学者书法联展(参展,香港城市大学与日本关西大学合办,2015)
兴酣笔落,生活美学——杰出学人书法展(参展,台湾逢甲大学,2013)
出版图书
人物轶事
中国文化中心
1998年,郑培凯应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张信刚的邀请,协助构办
中国文化中心。
当年他觉得纽约的生活非常快乐,但隐约感觉到自己有些东西还没有完成。来到香港,发现要做的东西实在很多,不做的话,好像也对不起这个地方的年轻人。于是开办了全校的通识课程,不但要把课程设计得很有趣,而且还要符合现代人理解中国文化的方法。一定要提供各种各样的讲座,而且还要带学生出去一起做考察。他在聘任同事的时候,主要是希望他们都有不同的特长,最后作出一定的整合,以收相互刺激、激荡的效果。
郑培凯觉得这份工作越做越有意思,所以把美国的工作都辞掉了。他设计的课程内容包括戏曲、书画、陶瓷、美术史等方面,借助发达的校内网络提供教材,支持老师们
分组教学。此外,一直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许多名师大家,例如
白先勇、
李泽厚、
余光中、
叶嘉莹等人,以此推广中国文化。课程推行之初,由于中国文化课程首次作为全校学生必修学分,并占据毕业成绩高达百分之七的比重,郑培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部分学生对学校强制修读的规定不满,认为学校是有目的地推行“爱国精神教育”;也有家长对学校施加压力,表明对学习文化的功用的质疑;甚至有学生在校园里贴大字报,通知媒体控告校方干涉学习自由。
对于学生和家长的疑惑和过激反应,郑培凯认为是正常的,他要做的只是坚持信念和不断地完善教学。好在得到校长和同事的支持,到第三年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就没有了,还有不少学生开始主动地参与学习。
昆曲
郑培凯生活在纽约的时候,看的主要是外国剧,如话剧、歌剧和莎士比亚戏剧等。他真正开始对昆曲产生兴趣,大约是在1991年、1992年左右,当时他在台湾任客座教授,江苏省昆的张继青老师与浙昆的王奉梅老师到台湾演出,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地欣赏大雅昆曲。没想到,昆曲是那么优雅,那么美,该次表演对他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冲击。此后喜欢上了昆曲艺术,学术研究也开始了新的转向,初始于文献的思想文化史研究,遂着眼于具体的艺术演出形式,藉此探索中国文化艺术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昆曲的优雅、精美,对他的研究方向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转向,从此开始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探索昆曲艺术的意义。自那以后,以昆曲、陶瓷、古典园林、茶艺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艺术,就成为他的研究重点。
郑培凯在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为昆曲艺术的传承作出了努力。抢救昆曲的艺术传承,包括许多珍贵的昆曲折子戏:为了做好张继青、汪世瑜、岳美缇、梁谷音、侯少奎、计镇华等老一代昆曲表演艺术家的艺术传承,文化中心派专人赴全国六大昆剧团做详细的艺术访谈,内容包括:在身段表演上如何传承?从改编到导演到演出,有哪些人参与?请教老演员、导演、编剧、乐师和编曲等工作人员,采访他们当年是如何学的?传字辈如何教?通过这些采访、讲座、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回忆,搞清楚当年为什么那么演?今天又有什么不同?把传承的细节记下来,对珍贵资料进行核对、整理和录像留存,弄清老一辈艺人的演唱环境、演唱方法、身段要领、度曲秘诀。
香港城市大学与
北昆、上昆、浙昆、苏昆等全国七大昆剧院合作展开了推广昆曲遗产的合作,一是举行昆曲演出,二是举办昆曲文化讲座。从2002年开始,全国各大昆剧院已经在香港城大举办了50多场昆曲演出,推出了100多次由昆曲艺术家主讲的文化讲座。此外,
中国文化中心还建立了一个教学网站,不但把每个艺术示范讲座都录成视频,上载网站,而且还把每个昆曲剧团的第一手宝贵材料和资料上载网站,而且还派专人管理这个网,真正做到全球昆曲资源的共享,让全世界的昆曲爱好者得以通过视频观摩学习,藉此推动昆曲艺术的发展。
茶
郑培凯开始研究茶文化,纯属偶然。1991年,他到台湾做客座教授时发现有一群人对茶感兴趣,并置办了很好的茶室,于是常带学生去茶室上课。在一次品茶讲道时,有学生问道:“可不可以把饮茶的历史讲一讲?”郑培凯心头一动,始着手收集茶文化的资料。应邀到
香港城市大学担任“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后,他和茶史专家
朱自振一起合作,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把中国历代的茶书都作了校注,书中汇集了自唐代陆羽《茶经》至清代
王复礼《
茶说》共114种茶书,同时也辑录了各种散佚著作,最后定名为《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这是现存所见茶书总汇中收录最丰富的编著。为使更多人了解茶饮的文化境界,他还对陆羽的《茶经》作导读,名为《
茶道的开始》。
写完《茶道的开始》,郑培凯开始筹备介绍宋代的茶文化。郑培凯说:“宋徽宗是爱艺术的,他是天下至尊,对审美的追求真是没有止境的,讲究到了极点。”而茶文化从陆羽提倡以来,经过历代的继承、发展和演变,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喝茶方法,可以说茶道在中国有着多元的发展。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大家喝茶的时候,一般都能够安静下来,古人时常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喝茶能对自己的精神有提升。真的懂得茶道的人,茶道的过程就是精神的提升,是一个净化自己心灵的过程。
陶瓷
中国的陶瓷是郑培凯的研究兴趣之一,他主要研究
外销瓷。虽然陶器遍全球,但瓷器却是中国发明的,陶瓷可以说是中国对人类
物质文明的一项重要创造。陶瓷外销,也是中华物质文明向全球扩散的一个渠道。所以他钟情于研究陶瓷,觉得中国陶瓷下西洋非常有文化意义,例证也多,他很想写一本关于“陶瓷下西洋”的书,详载其中的因果变化。
所以近十年来,他一直带着几位青年学者研究陶瓷,进行「陶瓷下西洋」计划,通过研究中国历代瓷器外销的情况,摸清楚外销瓷器的规模、类型、产地、在国内的运销路线、合法与走私出海的港口、海上运销的路线、停泊的中转站、最后的目的地、以及当地使用瓷器的方式。促使他研究这个项目的动机有很多,其一是文献数据缺乏,过去的文字记录零零星星,历史记载很少,也完全不重视,不知道瓷器的发明、运销、使用的全球化历程,有甚么历史意义。其二,当然是因为考古材料的出现,可补文献资料的不足,让他有足够的实物资料,重新审视瓷器作为物质文明载体的意义。全中国大量瓷窑的发掘,世界各地水下沉船考古的发现,使得瓷器作为历史文物以及历史研究的基本材料,成批成批的浮现在我们历史认知的模糊领域。
郑培凯说:“许多人收藏瓷器,是当古董珍品来把玩的,我却喜爱抚摸散布在世界各地,从瓷窑或海底发掘的残破瓷片,从中看到比较完整的历史画面,看到从中国随着海洋的波涛,扩散到世界各地,人们是如何带着欢欣的笑容,使用中华文化的伟大发明,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园林
郑培凯钟爱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因为从古典园林可以看到明代文人的思想情致,藉此也反映出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逸趣。明代造园大师计成主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他说:“今天尚存于世的
江南园林,特别是
苏州园林就具体展现了这种城市山林的风貌。陈从周曾以‘后花园的美学’来形容苏州园林的特征,又引《红楼梦》所营造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中有真,来说明园林美学的虚实相间,阴阳相济,蕴涵着中国文化的精髓。……苏州园林是存世最精彩的一批中国私家园林……这些园林已经经历了许多沧桑,不复旧貌,特别是减少了山林野趣,而成了精致的游赏性花园了。但是,其建构的基本精神还在。还可以从中体会中国园林纳天地于园庭的审美意象;倘佯在弯曲回转的小径,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歇憇在叠叠的假山一角,看清流潺潺流入深潭,缅想‘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境界。这的确是
中国传统美学最精粹的而又最具体的呈现。”所以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及苏州华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办的“叠山理水——
苏州园林艺术展”于2005年1月14日在城大艺廊举行开幕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