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郝立新,男,1960年生,贵州贵阳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首席专家,北京市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和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002年入选北京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主要著作有《被肢解的马克思》(合著)、《历史选择论》,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等。
人物经历
2008年-2013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
2013年5月-2018年5月,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2018年1月-2020年4月,再次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期间兼任哲学院党委副书记。
2024年5月,拟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职务任免
2024年5月1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新一轮学部制改革工作会暨学部主任聘任仪式,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正式成立,郝立新教授拟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研究方向
人物言论
谈大学使命与文化强国
1.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大学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大学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是传播学术文化的渠道,是蕴育思想理论的沃土,是创造文化成果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发展水平是文化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培育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大学的三大使命。然而就一定时代和具体的国家而言,大学使命又具有时代和民族的特点。
2.在当代,中国大学肩负的使命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中国大学的发展承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情势,中国大学应有更加自觉而强烈的使命感。大学的发展应自觉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自觉服务于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
3.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灵魂,统摄和引领大学的各项使命。正确的价值理念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使命的灵魂。大学的各项使命应服从或追求正确的价值目标。在工具理性被诟病、价值理性被重构的时代,大学使命的价值导向引起人们的深思。应试教育模式,片面追求教育发展的“GDP”,脱离时代和社会实践需要的陈旧理念和僵化体制等,都是偏离了大学发展的正确价值理念的。办人民满意、社会需要的大学,是大学应有的宗旨。大学需要回归本真的价值: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造就“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之才,倡导正确的价值理念;探索世界并创造出满足人民和社会需求的思想成果或精神食粮,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都应服从这一价值目标。大学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相连,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大学需要崇高而拒绝平庸,需要厚重而拒绝浮躁。在急功近利风气侵蚀校园之时,大学尤其要保持其宁静致远的品格和“学术沃土、思想摇篮”的美誉。以增强国家软实力为己任的大学,应该正视价值观念居于软实力核心这一事实,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注重价值观的灌输和探索,从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所作为。
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新形势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方式和管理体制等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更加注意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道德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环节上都应做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在科学研究方面,要注重改革评价方式,确立正确的科学研究导向,更加注重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形成鼓励坐冷板凳精神和多出精品或传世之作的机制;积极探索和鼓励实行科学研究的协同创新模式,改革科研组织制度,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发挥多学科、跨学科优势,围绕国家和社会急需的方向和课题展开联合攻关。在大学治理方面,应该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强化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导向,增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意识,注重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改进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中国大学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都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科学研究规律和管理规律,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大学的创新,是我国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
5.以大学日益社会化和国际化的潮流为契机,提升大学的社会服务质量和国际性水平。一方面,现代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即大学与政府、企业、社区、市场在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大学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智囊机构、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文化创意产业、职业培训等面向社会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应运而生,当代社会对大学的文化需求有增无减、日益旺盛。大学应顺势而为,进一步加强智囊库的建设,促进大学的学术文化向社会的大众文化转化,通过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带动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改进服务社会的方式,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扩大与加深,使对具备跨文化交往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大学要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支持和学术支撑,搭建中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增加国际元素。在实施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过程中,大学应扮演主要角色。大学既要立足本土,彰显文化的民族特色,又要以开放的姿态充分吸收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展示当代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和包容性,为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
谈公正
1.公正,是人们用以评价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及其结果的价值尺度,也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公正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制度或体制下,人们对公正的理解和践行是不同的。公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念,既继承了人类历史上进步的公正思想的精华,又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制度特征。
2.公正是人们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公正一般被理解为公平和正义的复合词。公正主要是指社会大多数人愿望或需要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应该奉行的合理准则或价值标准。它包含公平和正义两层含义。公平通常指一种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而对待人和事的不偏不倚的态度。例如我们通常说的“要一视同仁”、“买卖要公平”、“一碗水要端平”、“孩子们同在蓝天下要享受同样的教育机会”、“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等等,这些都涉及到在机会、权利和规则上的公平。正义则通常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特别是法律的尊严的体现相联系,主要指制度和行为结果中应然体现的原则。在现实中,公平和正义常常难以分开。中国历史上的铁面无私、公正办案的黑脸包公,以及西方一手握天平、一手持利剑的庄严女神的画像或雕塑,形象地表明了维持公平和守护正义是不可分割的。公正通常也被作为公平或正义的同义语。
3.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公正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代公正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推进社会变革和社会公正发展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阐明了社会公正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阶级剥削的产生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根源;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反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并体现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公正既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健康和平稳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真正的公正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强调分配公平,反对两极分化,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目的。毛泽东思想强调中国革命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要破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建立起新中国的公平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理论提出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主张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平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要坚持先富与后富、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经验、新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
4.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正之所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决定的。这种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指导思想、社会制度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
5.在知行统一中培育和践行公正观。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在培育和践行公正观的过程中,一要坚持辩证理解,二要做到知行统一。培育和践行公正观,首先要对公正作辩证的理解,即把公正作为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范畴来理解,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培育和践行公正观,还必须做到知行统一。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善于对国内外社会实践中有关公正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开阔视野,增强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帮助群众和青年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方面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强化公正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时效性、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在公民中,特别是领导干部、行政人员、执法人员中大力倡导公平做事、公正做人、维护正义的风尚。不能把公正的口号束之高阁,而要落实到行动上、政策上、制度上。公正理念应成为政策和制度制定的价值底线。政府要努力加大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的力度,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公正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让公正理念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的社会主义理念,让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确立和维护社会公正的行动中去。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专著、教材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合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挑战与对策》,合著,农村出版社,1990年;
被肢解的马克思》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国家教委人事司组编,主要撰稿人和统稿人之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要》合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
历史选择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西方人看西方》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百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卷”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教育部组编,主要撰稿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辅导》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组编,主要撰稿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部社科司组编,主要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合著或主编
《无神论教育读本》(合著,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主编,人大出版社,2002.1);
4、《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透视》(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获国家图书奖特等奖)
5、《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中宣部理论局组编,参加编写和审稿,学习出版社,2003年)
6、《〈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学习读本》(中组部组编,参加编写,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
论文
《论费尔巴哈关于人本质的思想》,《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2期;
《〈矛盾论〉中认识论思想初探》,《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年2期;
《论恩格斯早期历史观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2期;
《评卢卡奇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贵州大学学报》87年3期;
《人的全面发展应包含人的关系的发展》,《光明日报》88年3月7日哲学版;
《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观评析》,《社会科学评论》,1987年10期;
《论马克思的历史主体观》,《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评科尔施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建”》,《理论与学习月刊》,1988年10期;
《实践的社会本体论意义》,《人文杂志》1988年6期,《历史过程主客体问题探讨》(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世界的统一性:主体-客体的双向对象化》,《现代哲学》,1989年1期;
《实践辩证法刍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2期;
《历史主体与历史创造》,《天府新论》,1989年1期;
《富于启迪的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1期;
《在超越中实现永恒》,《中国青年报》,1989年3月1日;
《论马克思历史观的本质》,《教学与研究》,1990年1期;
《论社会因果律与自然因果律的区别》,《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1期;
《论历史选择活动的本质》,《现代哲学》,1990年1期;
《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高校理论参考》1991年10期;
《历史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高校理论参考》1991年10期;
《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论”》《高校理论参考》1991年10期。
《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把握时代脉搏,推动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教学与研究》,1993年1期;
《对人权问题的多维透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3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新飞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3年4期;
《实事求是:价值与科学的统一》,《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2期;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5期;
《评<拨开社会历史的迷雾一一马克思的生产力观与现实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6期;
《邓小平是如何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前线》,1995年3期;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科学魅力》,《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4期;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命运——对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现状的观察与思考》(《当代思潮》1997年4期);
《邓小平理论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1998年1期;
《伊赛尔·伯林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哲学动态》1998年1期;
《塑造理论的现实性品格》,《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2期;
《邓小平对实践标准思想的坚持、运用与发展》,《党建研究》1998年5期;
《走向新时代》(论文集),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正确掌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8期;
《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哲学研究》1999年5期;
《高扬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伟大旗帜》,《党建研究》1999年8期;
《社会科学也要搞“科普”》,《北京日报·理论周刊》1999年9月8日;
《重读〈费尔巴哈论〉》,《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5日“理论周刊”版;
《社会历史进程的辩证法》,《北京日报》1999年10月20日“理论周刊”版;
《现代社会的毒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1999年11月12日专版;
《从法论功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科学时报》1999年11月11日;
《论科学精神》,《北京日报》1999年12月29日“理论周刊”版;
《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与价值冲突》,《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1期;
《重读〈费尔巴哈论〉》(新华文摘,2000.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光明日报,2000.1.11)
《面向新世纪的宣言》(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0.6.5)
《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的影响》(党建研究,2000.10)
《当代社会实践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笔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10);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党建研究,2001.8)
《邓小平的社会价值思想及其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4)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6)
《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2002.5.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界碑》(教学与研究,2002.6)
《高扬哲学社会科学旗帜》(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7.16)
《〈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编写指导思想与特点》(教学与研究,2002.8)
《中共十六大的理论贡献及其特点》(党建研究,2003.3)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2)
《从人类史看科学精神是怎样发展的》(北京日报理论版,2003.6.9)
《论唯物史观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1)
《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光明日报理论专版,2004.5.31,获中宣部/光明日报“民族精神大家谈”征文2等奖)
《在传承文明中弘扬人文社会科学》(高校理论战线,2004.8)
《抓重大攻关课题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新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近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2)
《论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党建研究,2005.6)
《中国模式的哲学意蕴》(《教学与研究》2006.1)
获奖记录
1、1992年,《被肢解的马克思》(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获第二届吴玉章基金一等奖;
2、1992年,《人的全面发展应包含人的关系的发展》(《光明日报》88年3月7日哲学版)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3、1994年《实事求是:价值与科学的统一》(《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2期),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中心“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征文优秀论文一等奖;
4、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5、1993年,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6、1995年,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
7、1995年,获英国文化委员会博士后研究bc奖学金;
8、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社会活动
2021年12月19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召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会长郝立新教授致辞。
参考资料
教师总览_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历史沿革.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哲学院召开党政主要领导任命大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18-01-02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3 14:3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职务任免
研究方向
人物言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