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
陕西省咸阳市辖县
长武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地处关中西陲,咸阳市西北部的泾河中游南侧,东与彬州市毗邻,南与甘肃省灵台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泾川县接壤,北与甘肃省宁县正宁县交界。介于东经107°38′49″—107°58′02″,北纬34°59′09″—35°18′37″之间。南北最长处30.06千米,东西最宽处27.23千米,总面积56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长武县下辖1个街道、7个镇。截至2022年末,长武县常住人口为14.71万人。
历史沿革
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置鹑觚县于浅水塬,隶属北地郡领辖。《周地图记》载:太子扶苏与将军蒙恬,率兵北上屯边,治驰道,通四域。见塬高水浅,因欲筑城。遂以觚设奠,乃有鹑鸟飞升觚上,视为灵异,故以鹑觚为县名。
鹑觚县隶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于鹑觚塬西部置阴槃县,亦属北地郡。
元鼎三年(前114年),拓广疆界,厘定区域建制,又于鹑觚塬北部置浅水县,隶属并州刺史部上郡。并以北地郡分置安定郡,隶属凉州刺史部,阴槃县改属安定郡。
新莽
初始元年(9年),王莽新朝改浅水县为京室(一说改曰广信)。
地皇四年(24年),鹑觚、阴槃、浅水县置并设。
鹑觚、阴槃同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光武帝初年废浅水县。
中平五年(188年),因避匈奴内侵,阴槃县侨迁寄理新丰,遂废。
兴平元年(194年),置新平郡,隶属凉州刺史部。
兴平二年(195年),鹑觚县改属新平郡。
东汉末,改行州、郡、县制,鹑觚又隶属安定郡。
建安十八年(213年),鹑觚县并入魏境,隶属雍州新平郡。
黄初七年(226年),鹑觚县改属扶风郡。
鹑觚县隶属雍州安定郡。
鹑觚县,前赵,隶属雍州安定郡。后赵,改安定郡为赵平郡,仍辖鹑觚县。《魏书》记,鹑觚县有鹑觚塬,一名浅水塬。有停台山。
建武十年(344年),废鹑觚县。十六国相继更迭,郡县不立。屡变屡陷,改设无常。
姚苌之乱(385年),百姓夷灭,“郡县俱废,并无理所。”
遭受长期战乱,鹑觚地域属后秦、大夏。至北魏又置州、郡、县。
北魏神麚四年(431年),鹑觚地域归属北魏。
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原鹑觚县西部置东阴槃县(亦名东槃),隶属泾州赵平郡。
后经分裂改制,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复置鹑觚县,治所设于枝屯塬邵寨镇,隶属泾州赵平郡。
西魏元钦元年(552年),以东阴槃县南临宜禄川,故改称设置宜禄县,仍属泾州赵平郡。
北周初,废赵平郡。
北周保定三年(563年),废宜禄县。辖地东北部归新平郡白土县,南部归安定郡鹑觚县,西部归安定郡安定县。
初废郡设州县。
开皇三年(583年),废新平郡。
开皇四年(584年),豳州置新平县。
大业三年(607年),又改豳州为新平郡。
义宁二年(618年),原宜禄县辖地仍分属安定郡鹑觚县和新平郡新平县。
武德元年(618年),行州县两级制,恢复豳州。
贞观元年(627年),以道统州。
贞观二年(628年),析新平、保定、灵台县地,重新分置宜禄县,隶属关内道豳州。《唐书》记,宜禄县有浅水塬,有长武城。
垂拱二年(686年),宜禄县城由浅水塬移今城址,衙署设昭仁寺东。辖地有飞云镇、长武城。
开元十三年(725年),州改豳为邠,仍属关内道,辖宜禄县。
天宝元年(742年),废邠州,复设新平郡,仍辖宜禄县。
至德元年(756年),宜禄县改属保定郡。
乾元元年(758年),宜禄县又归属复设的豳州。
梁、唐、晋、汉、周,宜禄县皆属豳州。
十国时期的后梁、后唐,宜禄县置依旧,隶属豳州。
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郡县并称。宜禄县隶属永兴军路、豳州新平郡,归靖难军节度。
太平兴国(976—984年)后,宜禄县城迁往冉店镇。
咸平四年(1001年),泾州长武城(今泾明乡长武村)升镇置长武县。
咸平五年(1002年),废为寨,属保定县。
大观二年(1108年),复以寨置长武县,隶属泾州保定郡,归彰化军节度。
天会九年(1131年),豳州被蒙古兵占领。
元光元年(1222年),蒙古兵又攻占豳州,宜禄县归金领属。宜禄、长武同为望县并存,分属庆原路豳州和泾州。
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领兵屯豳州,宜禄县归元辖地。
中统三年(1262年),设陕西行中书省,辖豳州。又设都元帅府辖豳州、泾州。
至元七年(1270年),废宜禄县,辖地并入庆原路豳州新平县。
至元十一年(1274年),废长武县,辖地并入庆原路泾州泾川县,今长武境内无县置。
洪武二年(1369年),宜禄地域归明朝统辖。
洪武三年(1370年),废新平县。置宜禄镇,隶属豳州,驻巡检司戎守。
弘治十七年(1504年),移宜禄镇于冉店,仍故名。设驿递,巡检司亦驻防冉店镇。由于“地处西凤平庆交汇区,四鄙多山,阻为盗薮,居民患之。嘉靖年间,寇掠帑解,设豳泾兵宪以镇之。”
隆庆五年(1571年),增设州同治驻冉店镇。
万历九年(1581年),有抚台按院巡历关西道,乡民士绅恳求复建县置,遂申报诸司府道转奏朝廷。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奉旨准奏,“割邠州一隅添置长武县,取县西旧长武城故地为名。”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巡检司移驻窑店镇。长武建立县置之初,改迁治所于宜禄镇,扩充驿堡,修筑城廓衙署。从此,长武县境域规模趋于定型,相因沿袭。《明史》记,长武县北有泾水,南有汭水。西有窑店巡检司。旧《长武县志》记,明万历置长武县,有亭口镇、窑店镇。
初沿用明制,长武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
雍正三年(1725年),豳州升为直隶州,长武县改隶豳州。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陕西巡抚奏称:长武界联甘肃,为陕省西路之门户,由甘入陕首站。自新疆开辟,商贾络绎。接界处所,犬牙交错,东拏西窜,最易藏奸。近年来诉讼滋繁,民风微悍,洵非精明强干之员,难资弹压整顿。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五月二十四日,奉旨准将长武改为冲繁难要缺。
清末,长武县仍属豳州直隶州领辖。
初,废府(州)、厅制,设省、县两级。
民国二年(1913年),长武县隶属陕西省督军府。
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长武县隶属关中道
民国五年(1916年),长武县隶属豳、乾镇守使公署。
民国六年(1917年),长武县直属陕西省长公署。
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属陕西省政府。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议准长武为二等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长武县归属豳乾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长武县归属设于豳县的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施新县制,议准长武为四等县。
民国三十六(1947)、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调整区划,长武县仍属第七行政区。
1948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府出击战役曾解放长武,设县人民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西府工委、豳县分区。因形势不利,主力部队撤离,县人民政府随军转移。
1949年7月25日,长武再次获得解放。人民政权建立之初,长武县隶属陕甘宁边区邠县行政督察区(分区)。
1950年5月5日,区划整编,长武县改属宝鸡专区。
1956年10月1日,撤销专区,长武县归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直辖。
1958年12月8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长武县建制,长武、栒邑与豳县合并,称豳县,仍直属陕西省辖。
1961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陕西省调整专县行政区划,恢复原并大县的各县建制,并复设咸阳专区。
1961年9月1日,宣布重新恢复长武县建制,隶属咸阳专区。
1961年10月,咸阳专区改为行政公署。
1969年,成立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恢复咸阳地区行政公署,仍辖长武县。
1983年9月,咸阳行署改为地级市,长武属咸阳市人民政府辖县。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长武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长武县下辖1个街道、7个镇。长武县人民政府驻昭仁街道东大街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武县位于陕西省西北,渭北与陇东高原结合部的过渡地带,北临甘肃省正宁县宁县泾川县,与子午岭相望,南与灵台县接壤、关山余脉相近,东与彬州市相连,介于东经107°38′—107°58′,北纬34°59′—35°18′之间,南北长30.05千米、东西宽27.23千米,总面积5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长武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地面坡度较大。塬川相间,沟谷发育,形成渭北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泾、黑、南三条河流,将县境土地切割为长武塬、巨路塬和枣园塬三个部分。习惯称长武塬为北塬,巨路塬和枣园塬为南塬,自然形成两大农业区域。由于长期流水冲刷,造成塬高沟深坡陡的地貌特征。塬面最高海拔1274米(冢子坳),川道最低海拔847米(安华村),塬滩最大高差427米,塬沟相对高差200—300米。境内无明显山脉走向。旧志记,长武有“高而平坦的鹑觚原、黄萯原、支屯原”。并有“宜禄川、泾水、汭水、南水和宜山、盘谷山、三台山、停台山、岐山、黑虎山、香山、画阁山、龙缠峰、回龙山、马鞍山、翔雁山、石家山、神龙山。又有集贤冈、四鳌山、五凤巢”。所称诸山,实则立足河滩而仰视的沟壑、丘陵和梁峁,高度均不及塬面水平。境内地面比降坡度,从0至25度以上可分为6级。有塬、坡、滩三个主要地貌形态。
气候特征
长武县处于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又属东南暖湿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受黄土高原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明显形成垂直气候特点。春温回升慢,夏热多伏旱,秋凉雨连绵,冬长冷于寒。气候资源背景及分布状况为: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热量利用条件较差,降雨适中,分布不均。从60年代以来,气候明显变暖,冬雪过程减少,春旱次数增多。受季风影响,一年之内,春、夏、秋、冬四季,干湿冷暖分明。
春季大陆性极地气团削弱北撤,热带暖湿气团日趋加强北进,温度逐渐回升,降水量开始增多。但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日差较大。多出现季风,常伴有寒潮、霜冻、大风天气,易出现春旱,影响小麦返青和大秋春播。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燥热,降水量集中,光、热、水同季。由于乌拉尔山高压脊前下滑的冷平流,以及高塬沟壑区的地形局限,降水多以阵性雷雨出现,且往往造成局部地区暴雨、冰雹并夹杂短时大风。受冷空气不同路径侵袭及地形影响,雨量分布多寡不均,常有程度不同的夏旱、伏旱或夏涝发生。
秋季为暖湿气团和干冷气团的交替期。初秋多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气温骤降,多连阴雨天气。晚秋持续出现天高气爽、月郎星稀的晴好天气,对小麦苗期生长和冬前分蘖有利。
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雨雪稀少,寒冷干燥。由于冷空气入侵影响,常造成朔风凛冽,急骤降温天气。寒流侵袭,雪花纷飞,水面结冰,大地封冻,呈现一派北国风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泾河、黑河、南河穿流长武县,库、塘、井、泉、窖遍布各地。河流、井、泉分布规律,大体与地表径流相适应,属黄河水系。全县水利资源较为贫乏,且开发利用困难,多数地区属于旱作农业。全县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总量为3944.18万立方米(不含重复计算的泉水出水量325.6万立方米),人均281.03立方米,亩均103立方米。全县可控制利用的地表、地下水资源量1056.83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6.8%。
植物资源
栽培植物
长武县栽培农作物分为3大类,55种,185个品种。
树种资源有28科,45种、108个品种。
各类果树资源有6科、9属、20种。
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分布有41科,155种。主要有野生果类、油料、纤维植物等。
草种有51科,214属,300种。
野生植物除饲草和灌木薪柴外,中药材有240余种。
动物资源
饲养动物
长武县家养畜禽14种,37个品种。引进饲养鱼类16种。
野生动物
长武县已知鸟类有15目,33科,109种。
兽类有6目,14科,41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2种。
虫类,天敌昆虫有五个目,11科,36种。以蜂、瓢虫科最多。农作物害虫有6个目,23科,68种。
矿产资源
长武县属渭北煤田黑腰带,彬长大型煤矿待开发区。煤层分布呈水平状态,东西向延伸,主要可开采煤层平均埋藏深度400—600米之间。彬长煤田总蕴藏量达59亿吨。长武地区煤炭资源为31亿吨。主要分布在亭口、谢家河、孟村、胡家河、刘家坪一带。拟建的亭南地方煤矿,矿权面积15平方千米,地质总储量为1.96亿吨。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90万吨。可开采量为9443万吨。煤质属粘褐煤,有害元素含量少,低灰、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
石油
油页岩分布广泛,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尚待进一步勘探,具有远期开发价值。
1958年,在芋园乡柳沟村发现铁矿,藏量7万吨,含铁20—60%。由于土层深厚,含铁量低,无工业开采意义。
产于芋园乡硝弯村一带,为制革和医药原料。民间以加工出售芒硝为副业。
卵石、沙
沿泾、黑河川道,储量丰富,供建筑、水泥预制品使用。
礓石
沟壑、河道的红土、河淤土中均有层理分布,为铺筑公路的优良基石。
人口
2023年末,长武县总户数(公安局户籍)60660户,比上年减少203户;总人口184454人,比上年末减少951人。据省、市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评估,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14.4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3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97%,较2022年提高2.49个百分点。
经济
综述
2023年,长武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86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49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8.95亿元,同比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42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82.9%和5.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8、5.64、0.3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904元(常住人口143956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7:67.7:19.8调整为16.0:67.4:16.6。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长武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7.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5.7%;工业投资同比下降4.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2.2%;文化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6.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6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0.9%。
财税收支
2023年,长武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6亿元,同比下降28.4%。其中,税收收入6.09亿元,同比下降38.7%;非税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05.1%。
2023年,长武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53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财政八项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依次为2.79亿元、0.92亿元、3.80亿元、0.045亿元、3.68亿元、1.70亿元、0.86亿元、3.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2%、15.3%、1.1%、7.5%、1.7%、-15.8%、153.1%、-20.9%,累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6.3%。农林水支出4.92亿元,同比增长1.0%;交通运输支出1.42亿元,同比下降1.8%。
人民生活
2023年,长武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1元,较上年增加1673元,同比增长7.3%。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元,较上年增加1174元,同比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09元,较上年增加2363元,同比增长6.0%,全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82,较上年缩小0.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
第一产业
2023年,长武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48亿元,同比增长4.2%(可比价)。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35.92亿元、1.02亿元、4.60亿元、0.03亿元、1.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9%、-1.8%、0.3%、3.2%、5.2%(可比价)。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4.37亿元(现价),同比增长4.1%(可比价)。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0.46亿元、0.35亿元、2.66亿元、0.018亿元、0.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4.8%、3.8%、3.3%、4.2%(可比价)。
农业
2023年,长武县粮食种植面积18.92万亩,同比增长0.1%。其中夏粮10.31万亩,同比增长1.0%;秋粮8.61万亩,同比增长0.03%,其中玉米面积5.99万亩,同比下降1.1%;油料种植0.53万亩,同比增长9.5%。蔬菜种植2.36万亩,同比增长0.1%。
2023年,长武县粮食总产量达到61298吨,较上年增加100吨,同比增长0.2%。其中,夏粮总产28411吨,较上年增加75吨,同比增长0.3%;秋粮总产32887吨,较上年增加25吨,同比增长0.1%。其中,主要粮食产品中,小麦产量28411吨,较上年增加75吨,同比增长0.3%,小麦亩产276公斤,较上年增加1公斤,同比增长0.4%;玉米产量28275吨,较上年减少103吨,同比下降0.4%,玉米亩产472公斤,较上年增加3公斤,同比增长0.6%。全年油料产量847吨,同比增长6.8%。
2023年末,长武县园林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3.32万亩,同比增长2.2%。其中,苹果面积22.56万亩,同比增长2.3%。苹果挂果面积17.6万亩,同比增长2.8%。水果总产量42.0万吨,同比增长5.2%。其中,苹果产量40.80万吨,同比增长5.3%。
畜牧业
2023年,长武县猪肉产量3228.1吨,同比增长117.3%;牛肉产量94.1吨,同比增长53.5%;羊肉产量195.2吨,同比增长2.3%;禽肉产量559.2吨,同比增长45.3%。年末生猪存栏36843头,同比增长35.2%;生猪出栏40799头,同比增长108.7%;牛存栏1409头,同比增长4.3%,牛出栏642头,同比增长56.6%;羊存栏11357只,同比增长3.0%,羊出栏10262只,同比下降1.9%;家禽存栏49.33万只,同比下降1.7%。禽蛋产量3122.4吨,同比增长1.1%。牛奶产量439.9吨。
生产条件
截至2022年末,长武县耕地面积20.4万亩,同比下降0.29%,其中,常用耕地17.4万亩,同比下降0.45%;临时性耕地2.99万亩。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长武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9.95亿元,同比增长10.0%,占GDP的比重达到61.2%,较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按行业分,采矿业实现增加值82.75亿元,同比增长24.1%;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52亿元,同比下降60.9%;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3.68亿元,同比下降14.7%。全县1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39亿元,同比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
建筑业
2023年,长武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0亿元,同比增长4.9%,全县21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9.27亿元,同比增长15.8%。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长武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92亿元,数据修订后增长7.6%;限额以下企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3亿元,同比增长20.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7.61亿元,同比增长5.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84亿元,同比增长5.6%。按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32亿元、24.14亿元、2.45亿元,依次同比增长-22.0%、-2.1%、32.4%。
邮电通信
2023年,长武县邮电业务总量13122万元,同比增长10.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78万元,同比增长16.0%;电信业务总量12644万元,同比增长10.7%。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76307户,同比增长32.8%;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60227户,同比增长2.7%;数字电视用户数89445户,同比增长8.5%。
金融业
2023年,长武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9%。
截至2023年末,长武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5.3亿元,同比增长7.7%;存款余额比年初新增8.21亿元,同比下降24.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5.72亿元,同比增长10.2%,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8.84亿元,同比下降30.9%。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0.36亿元,同比增长10.6%,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82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住户贷款24.40亿元,同比增长12.7%,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75亿元,同比下降18.1%。其中,短期贷款3.40亿元,同比下降6.1%;中长期贷款21.00亿元,同比增长16.5%。存贷比由去年的3.352下降至2.298。其中,住户存贷比由去年的4.013下降至3.923。
交通运输
交通
长武县境内有国家高速G70福银高速公路、国道312线贯穿,西平铁路在此设有长武站
2023年,长武县境内公路里程10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福银高速G70)里程30公里,国道(312国道)33公里,省道(507省道)41公里,县乡公路231公里,通村公路681公里。
运输
2023年,长武县公路客运量186万人次,同比下降39.6%,客运周转量2536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2倍;公路货运量530万吨,同比增长15.2%,货运周转量6001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7.2%。全县年末使用载客汽车114辆,拥有客位4332个,同比增长34.2%;载货汽车342辆,载货汽车总吨位4337吨,同比下降7.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长武县有普通高中1所,教师273人,在校学生2901人;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143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6%;在校学生1191人;初级中学9所,教师574人,在校学生5163人,初中阶段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小学33所,教师848人,在校学生10034人,小学阶段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共有公办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人数达到0.38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9.1%。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长武县共有剧院、影剧院1个,露天舞台77个;表演团队6个,195人;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5.9千册,农家书屋133个;文化馆1个,自乐班17个,247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长武县拥有各类医院、卫生院19所,共计1011张,同比增长4.77%。其中,拥有各类医院6所(含民营医院),医院床位数850张,同比下降1.05%,医院卫生技术人员907人,同比下降31.8%;拥有镇(街道)卫生院13所,卫生院床位数154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30人,同比下降4.3%,全县卫生技术人员力量稳步提高。全县拥有卫生防疫人员38人,同比增长31.0%。村级卫生室139个,村级卫生员83人,村级卫生室做到了行政村全覆盖。
社会保障
2023年,长武县建成县级社会福利院1个,敬老院1个,社会救助中心1个。乡村振兴帮扶成效显著。2023年末,全县农村低保户数3828户,较2022年减少44户,下降1.1%;农村低保人数8149人,较2022年减少370人,下降4.3%。城市低保户数511户,较2022年减少27户,下降5.0%;城市低保人数902人,较2022年减少68人,下降7.0%。全年发放特困供养金381.68万元,较2022年增长15.8%。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60岁以上老人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特困供养金、高龄补贴、“新农保”待遇逐年提高。
历史文化
长武境域为古人类文化发祥地之一。先民游牧,群居泾、黑河谷地带,凿穴而居,从事渔猎和农耕,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县境内地上地下保留着珍贵的文化遗存。已发现的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建筑,都有较高的价值。1958、1980和1988年,经过3次文物普查,全县发现规模宏大的遗址119处。其中,仰韶文化遗址11处、龙山文化遗址21处,秦、汉遗址52处,其它遗址35处。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明文公布保护级别,划定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志,建立健全登记册、卡、档案等管理制度,所在乡村落实了保护组织和人员,加强对古遗址的保护管理。
尧头沟、鸦儿沟遗址
197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县城北侧的尧头沟、鸦儿沟观测第四纪地层剖面,从中下层灰色砂质土和砂砾中,发现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并在药材收购部门拣选获得一枚人牙化石。哺乳动物化石有鼠属、披毛犀属、似野马、野驴、大角鹿属、班鹿、牛类7种。人牙化石为一少年个体上萌出不久的左上第二臼齿。经鉴定属更新世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为科学地研究确立“长武人”提供实物标本,使古人类化石序列增添了新的材料与地点,考古界称为“重大发现”。
下孟村遗址
1959、196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冉店乡下孟村,两次发掘仰韶文化类型的氏族村落遗址。出土较完整的方形、圆角、半地穴式居屋7处,灰坑107个,陶窑5座,瓮棺葬8座。出土原始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80件。石器有斧、刀、锛、凿、网坠、纺轮、圆球;骨器有铲、锥、针、箭头;陶器有黑、灰及彩陶钵、盆、罐、细泥红陶和夹砂粗陶。纹饰有绳、线和堆纹。考古证实,母系氏族先民在今长武一带的活动,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仰韶文化类型下孟村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期,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期的村落布局、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及社会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碾子坡遗址
1980年,国家考古研究所泾渭考古队考古人员,在冉店乡碾子坡村,系统地发掘了先周部族遗址。出土文物陶器有甑、罐、盆、瓮;石器有斧、锛、凿、铲、刀、锥、纺轮;青铜器有镜,有制作粗糙的鼎,重10.75公斤。经鉴定,碾子坡遗址包含多种不同性质的文化遗存。主要内涵属先周文化,约相当古公亶父迁岐之前的遗存。对探讨先周文化面貌和特征,增添了新的资料。《历史学年鉴》专题刊载,称为考古新发现。
著名人物
风景名胜
昭仁寺
慈福寺武德年间,李世民与薛举、薛仁杲父子大战浅水源,太宗为纪念阵亡将士而在“慈福寺”的基础上建成“大唐昭仁寺”。东与彬州市大佛寺相接,西与平凉崆峒山、北与庆阳石窟相连。寺内大雄殿阶石层垒,月台宽敞,面宽进深各三间,跨度数十米,占地百余平方米。采取单檐歇山式结构,木梁折叠式拱架。飞檐梁角,举折平缓。殿无金柱,工艺精巧,宽敞方正,合于力学,造型雄伟,庄重恢宏,俗称“一担挑八角”。殿内粉墙洁净雅素,檩梁朱红古朴。显示了唐代以来工匠高超的修造技艺和创造才能。
柳毅庙
柳毅庙位于县城东北柳泉村关山半坡处的平台上,关山下著名的笔蹲井是柳毅昔日为龙女传书取水研磨时用笔蹲下的,故称笔蹲井。与柳毅庙相邻的有龙女牧羊山、马刨泉、柳泉古戏楼、白皮古松等景观。
城北公园
城北公园从北水沟垴,顺故城墙北侧,沿北水沟畔,蜿蜒到小北门外的集贤冈。后续延伸到东沟沟口,包括整个北水沟流域。2005年春,对沟头进行了加固整修,埋设了排洪排污管道,拓宽了活动广场,铺筑了沟边道路,编置了护栏,先后建起两座风格典雅的凉亭,植树、栽花、种草,美化景点,完善各种设施,使其初具规模。
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5日,长武县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4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平安县”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1: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