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灯,流传于
广东省
清远市
英德市的传统
民俗舞蹈,
广东省级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简介
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山西民间的灯火,自然也不例外。当然,这里要把灯与火区分开来。灯,是闹花灯;火,是
放烟火。
传说
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
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
头灯、
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正月十五闹花灯,在民间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有很多,四处害人,人们便组织起来消灭它们。一天,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不小心降落人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愤怒,便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到人间放火,将人畜和财物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让百姓无辜受难,便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众人听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当时,有个老人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燃放爆竹、烟火。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开始准备。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天兵往凡界一看,发觉人间一片
火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天帝听后,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感激天帝之女的善心,为纪念这个事件,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点烟火,放爆竹,来纪念这个日子。
文化
太谷
太原一带,
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人们编成动听的
民间谚语一直流传到今:“南庄的火、
太谷的灯、
徐沟的铁棍爱煞人”。
太谷的灯,因何出名。这是因为历史上的太谷县城,三百多年来,商业逐渐繁荣,到清代
道光、咸丰年间,更是太谷县城商业走向兴旺的时代,曾获得“小北京”的美称。当时
票号兴盛,誉满华夏。太谷城内,沿街接巷,七百余家商号林立,大商富贾在
商业竞争之余,在文化习俗上也极力仿效
苏州、
杭州、
扬州的风尚。
灯节的兴起与发展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许多品种、花样的彩灯,也随着贸易的发达不断从外地引进。相传,“
宫灯”和“龙灯”就是客商自广东引进来的。至于大量的彩灯,则是仿效扬州。这种学习引进的后面,又有当地群众的创新,使太谷的灯节很快异军突起而称冠于三晋了。
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让人爱不释手。清代
康熙年间,有纸灯、
纱灯、
羊角灯、
绣球灯、
缎绣灯。清道光年间,引进宫灯。这些宫灯,大都以
紫檀木、
核桃木做成,凡是这种木制的精品,立架都雕有龙头,口内含有宝珠,或八角、或六角,环饰流苏,刻工考究,形状大方而高雅。在这灯的横面上,有书法,有绘画,色彩缤纷,颇为诱人。
在花灯节之夜,还可看到悬于街头的
植物灯、禽兽灯、商标灯、
字谜灯种种,吸引人们来观赏。
太谷的灯,每逢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日,太谷城内,沿街铺面,大院小户,寺观茅庵,无不张灯结彩,绚丽悦目,天上人间,灯月交辉。
观灯人如河流,似海潮,摩肩接踵,通宵达旦。有些猜灯谜活动,耗时更长。时至夜深,仍有民乐奏起,把灯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样的灯节,在山西自然不独太谷县城有,在全省各县,大抵都要观灯度过灯节的。在一些较大的村镇,也有挂灯此举,这才有了“观灯”之说。在山西的其它县城和省城,也有山灯会、提灯会、赛灯会的做法,各地也都有他们的高招。
观灯,是“
上元节”中最有趣味性,最包含文化色彩的一项活动,在全省各地的城、乡、集、
镇里,仍然盛况不衰。
清徐
“正月里来
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黄,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这首流传在
清徐当地的
民间歌谣,相传已久。反映了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壮观情景。
正月十五
元宵节,又称“灯节”。自古到今,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已成民间习俗。大红灯笼悬挂于门庭,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还能增添节日气氛,主要是有祭祀的说法。
正月十五闹花灯,
猜灯谜,清徐和全国各地一样,也十分热闹。当地百姓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这种说法充分说明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全年来讲,也是最为重要而热闹的节日。因为我们历来是以
农业生产为主,一年之中较为农闲的日子是“冬三个月”,元宵节过后,新春将到,万物复苏,冬闲已去,备耕劳作将要开始,所以元宵节人们要放火,要尽情地玩耍,赶走一年的疲惫。所以要欢快地观灯、
猜谜语、
闹社火。同时体现了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希望,并用欢乐的心情与喜庆的锣鼓,在吉祥的气氛中,迎接丰收年景的到来。
地域特色
过去,正月十五闹花灯,清徐地面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清源城、徐沟城、
孟封镇、
东于镇等大的集镇。还有一些较大的村庄,如
王答村、
大常村、
柳杜村、高白村等也较为热闹。周围乡村的人们都要携带家人和孩子,乘夜提着自制的灯笼,三五成群地去观灯,猜谜语,闹社火,愉快地欢度喜庆的灯节。特别是青年男女更是毕生难忘之日,在
封建社会,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加上男女授受不亲的种种
封建礼教的束缚,极少
有机会相互见面。而
元宵节为情窦初开的男女青年提供了相会之机,
灯市的一隅,目光相接的一刹,他们心中想着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在历史上流传着不少元宵节观灯的故事。相传宋代有一对年青夫妇在元宵观灯时走散,恰逢
宋徽宗观灯赐酒,妇人急于寻找夫君,亦随手端起了皇帝的御酒杯,并吟词一首:“月满
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舞,不觉
鸳鸯失却群。天渐晚,
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酒杯作证明。”风流皇帝听后,高兴地将金杯赏给了这位妇女,并留下一段元宵观灯佳话。
花灯造型
在清代以前,清徐地区的
元宵灯节所展示的灯笼,主要是用高梁杆和
竹子来制作灯的骨架,用各色纸张糊裱
灯罩。灯的造型大体有龙灯、
鱼灯、鹤灯、
莲花灯、绣球灯、
船灯等样式。到
明末清初,晋商逐渐兴盛,票号店铺遍布塞外和大江南北。商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灯文化的繁荣。宫廷里的“宫灯”,南方的“纱灯”、“塞外的铁丝灯笼”不断传到本地,使当地的制灯工艺和灯饰的品种,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除用传统的高梁杆、竹子和纸制的灯笼外,并有了用木制铁丝编制的
灯架、玻璃和纱布来做灯罩,并在玻璃和纱布上彩色描绘出各种
民间传说的故事和戏剧故事。如“八仙过海”、“三姐下凡”、“桃园结义”、“水泊梁山”、“西游记”、“杨家将”和“花鸟”、“山水”等图案,趣味横生。当时的灯笼,从内容、形式和制作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形式上有模拟动物的灯笼:龙灯、凤灯、鱼灯、虾灯、
仙鹤灯、
十二生肖灯、狮子灯、特别有趣的跑马灯(也称
走马灯、转灯)等;有模拟花卉的灯笼:
荷花灯、
花篮灯、
菊花灯、牡丹灯等;还有其它形式的绣球灯、船灯、塔儿灯、宫灯等。当时宫灯的制作工艺为讲究用紫檀木制骨架,制成
四边形和
六边形的宫灯造型,在每边部位镶嵌上玻璃,上面绘上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图案,图案上有
灯谜,上下各挑角部位都雕有龙头或兽头等造型,在每个龙头和兽头的下面,要垂吊珠穗,灯里面安装着能动的走马灯,这种宫灯在制作工艺上十分精巧,造型美观大方,文化内涵深厚,耐人品味。是集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精品灯。
花灯发展
由于经济的繁荣,科学的发达,文化的进步,清徐地区的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声势,在继承
民族传统的基础上,规模宏大,花灯样式繁多,声、光、电现代化设备运用程度空前。从乡村到城市,每家每户每条大街小巷都是花灯荟萃,争奇斗艳。特别是县城正月十五的灯势更为壮观。从每家庭院到门口,从每栋楼房的阳台玻璃护窗到每个
生活小区的门前都自行挂着节日的“福”字灯、“喜”字灯、“春”字灯、
串串灯和
塑料管的流水
五彩灯等各种各样的灯。大街小巷、
广场公园都用万盏彩灯编织于街市和雄伟壮观的每座建筑物上。特别是文源路和湖
东大街两旁,
机关单位的大楼、店铺酒楼都用彩灯、串串灯、五彩流水塑料管儿灯
妆点,入夜观看,好似空中灯帘,俯视整个县城,好似彩灯城,灯的世界,灯的海洋。此等灯景壮美辉煌。道路两旁的每
株树,都用现代的串串灯、网网灯编织装饰成树灯,树与树之间,悬挂万盏大红纱灯相连接,两条大街用大红灯笼相连接,加之
赏灯人群的互动,纵横观之,好似灯的河流在涌动。
传承现状
清溪闹花灯对研究我国花灯的流变,是一个可贵的例证,有一定的历史、
文化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正面临传承的断层,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