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公园
中国台湾地区公园
阳明山公园是中国台湾省最早的公园之一,前身为日本侵略时期成立的“大屯公园”。位于台北市近郊,行政区域包括台北市北投区士林区,新北市的万里区金山区三芝区、淡水镇一带;地理上则属于大屯火山汇区域,1985年9月1日公告计划,1985年9月16日成立管理处。
发展历史
阳明山原名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纱帽山、小观音山一带的山区,而非单指某座山峰。名称由来因清朝时期此地官府忧虑贼寇可匿于林中窃取硫磺,故定期放火烧山,因此整个山区只能长出五节芒这类的芒草。
1932年日本侵略时期成立“大屯公园协会”,将大屯山地区列入所谓“公园”的范围。1937年12月27日,“大屯公园”与“次高太鲁阁”、“新高阿里山”两处“公园”同时成立,直到日本战败。唯当时的“大屯公园”尚包括淡水河对岸的观音山
1950年,蒋介石为纪念明代学者王阳明,将大屯山、七星山、纱帽山、小观音山一带,原名草山的山区改名为阳明山。1962年,当时的台湾省公共工程局开始规划阳明山公园,初步规划面积为28,400公顷,包括北海岸、观音山与大屯火山群
1985年9月16日,经过多年规划并解决土地资源纠纷后,阳明山公园正式成立,其范围以大屯火山汇的中心地带为主,并未包含初期规划中的观音山,北海岸亦不含之。2002年10月17日,上述两地区另行由台湾“交通部观光局”规划成立北海岸及观音山风景区。
主要景点
保护区内有火山遗迹和多种自然景观,其中如火山锥、火山口、喷气孔、温泉、地热、断层、瀑布、湖泊、盆地、平台、植物、动物等。阳明山温泉距台北市仅16公里,泉水从七星山麓涌出,系纯硫化氢泉,水量很大,溢成溪流。
大屯火山群为主的火山地型景观是阳明山公园的主要特色。阳明山公园管理处规划有下列游憩区:小油坑游憩区、冷水坑地区、大屯游憩区、二子坪游憩区、擎天岗地区、阳明书屋、林语堂故居、龙凤谷硫磺谷游憩区;以及需申请方可进入之三个生态保护区:鹿角坑生态保护区、梦幻湖生态保护区与磺嘴山生态保护区。
另外,尚有由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灯工程管理处管理的前山公园、阳明公园七星公园三座公园,其中阳明公园遍植各种樱花与其他花木,每年春季百花齐放,其间所举行的阳明山花季均能吸引满山人潮,为全台最知名的赏花节日之一。
前山公园
前山公园又名“中正公园”,位于仰德大道旁,公园内设有观光花圃、游泳池及公共温泉浴室。
阳明公园
阳明公园又名“后山公园”、“阳明山公园”,位于湖山路二段,居七星山大屯山、纱帽山之间,海拔约445米,地势起伏较缓,夏季凉爽,是为台北地区的避暑胜地。公园内的建筑式样采中国式庭园布局格调,亭楼台榭均力求典雅,池塘喷泉皆顺应自然,向有“城中山林”与“台北市后花园”之美誉。
公园广场边有一直径达22呎的巨型“花钟”,钟面以绿草为底,其间栽植五彩缤纷的花卉,整点播放悦耳音乐,为阳明山最知名的地标之一。花钟后方山坡上有一“辛亥光复楼”,为一座富丽堂皇的中国传统式建筑物,为远眺台北盆地之最佳处所。阳明公园全园遍植台湾原生山樱花和多种樱花以及梅花、杜鹃花、茶花、碧桃、杏花等花木,每年春季举行的阳明山花季均能吸引满山人潮,为全台最知名的赏花节日之一。
阳明书屋
阳明书屋建于1969年,是阳明山公园中的主要人文史迹,原为蒋中正的行馆,占地约15公顷,过去称为“中兴宾馆”,1975年之后改称“阳明书屋”,1997年捐给公园,于1998年正式开放。
游客中心
阳明山公园游客中心位于竹子湖路,规划有前门大厅、生态体验室、人文展示区、视听室、火山剧场等五大解说展示空间区域。前门大厅并设有柜台咨询服务,可提供游客现场及电话咨询服务,包括步道指引、旅游路线规划建议及解说导览等项目,并提供简易急救药品服务。
小油坑游憩区
小油坑海拔约805米,是一处凹口式的火山活动地形,喷气孔终年有蒸气喷出。位于七星山西北麓。是七星山步道的登山口。
二子坪游憩区
二子坪是一个火山凹地地形,位于大屯主峰与二子山之间。中间有三个水池,因地形的关系,常会起雾,该区设有1,700米长的无障碍步道,禁止自行车通行。
大屯游憩区
大屯游憩区包括大屯群峰、面天山、向天山、菜公坑山等,海拔约800米,在游客中心有特别的“蓝染”产业介绍。有时也称为大屯自然公园区域。
冷水坑游憩区
冷水坑的水一点都不冷,有40度C。相较于阳明山公园其他温泉水温,算是很冷的,所以称做冷水坑。位在阳明山冷水坑停车场旁的牛奶湖,它是台湾唯一的沉淀硫磺矿床,池水略为乳白色。牛奶湖的池底会喷出硫磺瓦斯,而其中带有硫磺粒子,沉淀而使得湖泊成乳白色,所涌出的地下水属中性硫酸盐泉,因池水含大量的矿物质,池水呈乳白色状所以被称做牛奶湖。附近有海拔约860米的梦幻湖生态保护区,需申请才能进入,此生态保护湖区中生长一种台湾特有的水生蕨类台湾水韭”。
梦幻湖生态保护区
梦幻湖位于冷水坑后山,为一天然湖泊,海拔约870米,面积约0.3公顷,深度不及1米,主要的水源为雨水。梦幻湖中生长的台湾水韭为台湾的特有种,并且只生存于本湖,是极为稀有且滨临绝种的保育类植物。湖区设为“梦幻湖保护区”,管制一般游客进入湖畔;但在湖边设有观景台,可供游客远观。
七星公园
七星公园位于冷水坑后山,七星山东峰南侧山麓,为一寛阔平缓的坡地,视野极佳,可远眺台北盆地。园内有中国式凉亭及大片草坪,极适合从事团体户外活动。公园入口处前即为七星山的登山口,在园区内抬头仰望山道中时隐时现的登山客,亦为一大乐事。
擎天岗游憩区
擎天岗过去是大片的牧场,旧称大岭牧场,今日仅剩少数的牛只寄养,附近有著名的鱼路古道,和石梯岭登山步道,亦有高约20米的绢丝瀑布。
龙凤谷硫磺谷游憩区
龙凤谷、硫磺谷均位于阳明山公园的西南侧,靠近新北投和天母地区,旧名“大磺嘴”,为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硫磺的遗址,有丰富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地质地形及人文景观。
天溪园生态教育中心
天溪园位于阳明山公园东南侧,属于亚热带阔叶森林生态系。园区内溪流众多,森林发育良好,植物生长茂密。由于溪流切割的作用,自然形成许多小流域生态系统,动物种类繁多,物种歧异度高,为一生物多样性之研究、教学、训练与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为了让园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发挥最大效益,国家公园管理处将逐步建构天溪园成为“生态教育中心”,令其成为台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最佳场所。
草山行馆
草山行馆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湖底路,阳明山公园第一停车场旁;草山行馆占地大约549坪,为1920年代的典型日式建筑,草山行馆原属台湾制糖株式会社招待所,1949年12月,蒋介石政府迁台,蒋介石以草山行馆为居处,而成为官邸,1950年5月,士林官邸修建完成后才改为‘夏季避暑行馆’亦称‘草山老官邸’,直至1960年间位于七星山上的中兴宾馆落成,蒋介石才迁居中兴宾馆。草山行馆于2007年4月7日发生大火,全馆付之一炬,已暂停开放。
旅游信息
门票信息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最佳季节
四季皆可
建议游玩
4-6小时
交通信息
1.台北火车站到阳明山公园游客中心
(1)北二门搭乘260公车到阳明山站(终点站)转乘108游园公车到游客中心站下车即可。
(2)乘坐捷运淡水线、北投线到捷运剑潭站转乘红5线到阳明山站(终点站),再转乘108游园公车到游客中心站下车即可。
2.公园路(台北车站)到阳明山公园游客中心
搭乘公交1717到第二停车场站下车即可。
3.捷运剑潭站到阳明山公园游客中心
乘坐红5线到阳明山站(终点站),再转乘108游园公车到游客中心站下车即可。
4.捷运石牌站到阳明山公园游客中心
乘坐公交小8到第二停车场站下车即可。
5.捷运北投站到阳明山公园游客中心
(1)乘坐公交小9到第二停车场站下车即可。
(2)乘坐公交230到阳明山站转乘108游园公车到游客中心站下车即可。
6.东湖到阳明山公园游客中心
乘坐公交681到阳明山第二停车场站下车即可。
此外,乘坐公交109、110、111(假日)、219、260、260(区间车)、535(副)至阳明山公园游客中心下车即可。
植物资源
保护植物有1224种,区内植被类型多样。顶极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垂直带谱有缺少和下降的现象,如大屯山自上而下为草原带、昆栏树林带、樟科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带,与岛内其它山地比较,缺少山地针叶林带和栎类阔叶林带,且森林界限下降到海拔700~900米之间。这可能与温度、土壤、东北季风等有关。草原带在海拔700米以上,主要为由台湾矢竹组成的和由台湾芒、灰木、假蹄盖蕨、白茅等组成的、五节芒组成的和白茅、假俭草组成的草原。在岭顶强风地段和溪谷岩隙分布有零星小面积的灌丛或灌木,如金毛杜鹃、野牡丹等。森林带在海拔700米以下,海拔较高处主要为昆栏树纯林组成的林分,海拔较低处主要为大叶楠、树杞或红楠或尖叶槭组成的常绿阔叶林。其它还有水生、湿生植被。梦幻湖位于七里山东坡,海拔约850米,自湖底向岸边呈现浮游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以及湿生植物序列。
保护植物有昆栏树、伯乐树,三级有八角莲等。
昆栏树属只含1属1种的科,仅分布于我国台湾以及朝鲜和日本。昆栏树在解剖上不具导管,兼有阔叶树与针叶树两类木材解剖构造的特征,它被视为较原始的阔叶树。因此,它在植物分类上有一定的价值。
保护区特有、稀有的植物有岛槐、大屯杜鹃、中原杜鹃、红星杜鹃、西施花、台湾水韭等。
自然环境
地貌为山脊即棱线,西北棱线为竹子山→嵩山小观音山大屯主峰→大屯南峰→大屯西峰→面天山→向天山,核心棱线为七星山→七股山→擎天岗→竹嵩山,东南棱线为磺嘴山→大尖后山→顶山→车坪寮山→五指山。这三条棱线呈不规则的H形。棱线海拔为800~1200米之间,而海拔500米以下平缓坡地为人类的已开发活动区。两者之间即棱线与开发活动区之间尚保持近自然状态的地区。区内可划分为中央山区、西北侧与西南侧坡地区和东北、东侧、东南、与南侧河谷区。中央山区为公园的核心区,也是大屯火山群峰丛集之地。西北侧与西南侧坡地多以开发为造型精美的果园,是溪流众多、小型瀑布林立、景色优美的风景区和温泉区。河谷区有的开发较早成为农田与自然景色相错落的游憩区,有的尚保存近原始自然面貌,如火山群、溪流瀑布、热带雨林等。气候年均温为14—20℃;年降水量为4000—8000毫米,并随海拔高而递增,云雾多,日照不足。
动物资源
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有115种,其中兽类有9种、鸟类有60多种、爬行类有28种、两栖类有18种。昆虫中仅蝴蝶就有130多种。区内野生动物以鸟类与昆虫为主。兽类中数量较多的有赤腹松鼠白鼻心果子狸)、台湾野兔台湾猕猴穿山甲、台湾野猪、山羌等。鸟类中林栖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多,主要有绿绣眼、山红头、绣眼画眉、红嘴黑鹎白头翁竹鸡等;农区、水域种数和数量较少,有白腹秧鸡栗小鹭小白鹭等。鸟类中台湾蓝鹊为特有种。爬行类蛇类有青竹丝,蜥蜴有印度蜥蜴等。两栖类有台北树蛙泽蛙等。区内是青斑蝶最主要的产区,5~6月梅雨期后,羽化成蝶的数量可达数万至数十万只。101甲县道是最佳的赏蝶道,虽海拔的变化可观赏到平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或亚高山带各种蝴蝶。区内蝶类有大红纹凤蝶、乌鸦凤蝶、琉球青斑蝶、小青斑蝶等。
区内濒危或渐危动物有台湾猕猴穿山甲台湾野兔山羌白鼻心等。
台湾猕猴:体长360~450毫米,尾长260~350毫米。头较圆、颜面较平;通体呈明亮的灰褐色,体毛较密,尾粗而蓬松;手脚为浓黑色,颜面肉色,两颊有浓须。台湾猕猴栖息于沿海岸的岩石山上,群居。杂食性,主要食嫩枝叶和野果,也吃昆虫和蛙类。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5 20:35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