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
古希腊城邦
雅典(Αθήνα),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公元前683年,雅典结束了王政时代,向奴隶制社会迈进,并逐步形成了城邦。在早期,雅典和斯巴达一样,也实行贵族统治。从公元前594~前593年梭伦(Solon)改革开始,中经前509~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
发展历史
地区统一
雅典原是阿提卡半岛上一个城市的名称,阿提卡统一为一个城邦后,它成为这个国家的名称。雅典三面临海,地形少平原多山地,不便于发展种植业与畜牧业。且有良好的海运条件,便于航海和商业贸易,遂以海洋贸易为主。多与小亚细亚地区交易。
贵族政治
公元前8世纪,王权衰落,政权由氏族贵族执掌。公元前682年起,执政官一年一选。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由9名执政官分别掌管国家最高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事务的局面。当权的氏族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剥削和奴役贫困的氏族成员,甚至把他们卖到外邦为奴,引起普通氏族成员日益强烈的不满。
民主改革
公元前 632年,出身氏族贵族的基隆企图夺取政权,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失败。公元前621年,执政官德拉古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公诸于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氏族贵族的权力。公元前 6世纪初,氏族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公元前594年,由双方共同选出的仲裁人梭伦实行改革,废除了债务奴役,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见梭伦改革)。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7世纪末~前527年)及其后裔的僭主统治(公元前560~前510年,中有两次间断),客观上打击了氏族贵族,改善了作为公民主体的小农的经济地位,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 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作为国家的行政单位,削弱了氏族贵族在各方面的影响,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鼎盛时期
希波战争到丧失独立,希腊诸邦进行了数十年反抗波斯侵略的战争,并取得最后胜利。雅典在希波战争中起了重大作用,一跃成为公元前478年建立的提洛同盟的首领。这大大促进了雅典奴隶占有制经济的发展,引起雅典公民内部不同阶层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公元前462年(或公元前461年)厄菲阿尔特伯里克利所领导的改革。这次改革剥夺了由卸任的执政官组成的战神山议事会(即贵族会议)的权力,将其分别交给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使民主政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军事殖民制度、各种社会公益捐献和对公民的津贴以及大兴土木,使占公民多数的小生产者享有得到一定保障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公元前443~前429年),雅典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臻于极盛,成为左右希腊世界局势的霸国和主要文化中心。
前460-前453年,雅典派兵远征埃及,惨败于普罗索皮特斯岛战役
衰落
公元前 431年雅典及其同盟者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爆发战争,公元前404年战争以雅典失败告终(见伯罗奔尼撒战争)。提洛同盟瓦解。雅典一度屈从于斯巴达。公元前404年民主政体被推翻,“三十僭主”肆虐一时。公元前403年民主政治得到重建。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雅典利用波斯和忒拜希腊城邦与斯巴达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自己的势力,于公元前378年建立了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国内政局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一些发展;但公民内部贫富分化加剧,矛盾加深。从公元前4世纪50年代起,新兴的马其顿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在色雷斯黑海海峡地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雅典的独立和安全。雅典内部反马其顿派和亲马其顿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两派交替占据上风。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之战,马其顿压制了雅典。公元前2世纪中叶,雅典并入罗马版图。
政治
民主起源
雅典被誉为民主政治的发源地。他们召开“公民大会”决定每一个重要事件,每个公民享有在公民大会的发言权与投票权。但由于妇女、儿童、奴隶等不享有公民权利,真正作为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有少数人,所以古世界历史学者们一般认为:雅典仍为奴隶制城邦。
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召开频率约为每两天一次。在召开期间,所有公民集于一地。在发表本次召开大会的目的后,允许每一公民对该项提案提出观点,立场有两个:赞同或反对。此时应全体寂静,带言辞意为不尊敬发言人,将会受惩。发言人下台之后,剩余公民进行投票,此时可以讨论:同意的公民将贝壳或陶片内写上提出观点公民的名字,将贝壳或陶片放到该公民的身边;不同意者不投票。每个人仅有一个票权。
在所有公民都投出票权或没有发言人后,查看每个发言人的立场及所拥有的投票,数出所有赞同提案票数和所有反对提案票数。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提案执行或不执行。
五百人议事会
经过贫民和贵族的不断斗争,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制达到极盛。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每隔10天召开一次,投票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大事,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休会期间,从公民中抽签选出50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各级官员也抽签产生。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选出,处理各种重大案件
陶片放逐法
为了防止某些人因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克里斯提尼在当政时期发明了陶片放逐法。每年专门召开一次公民大会,公民们把他们认为是民主的敌人的名字写在陶片(或贝壳)上。如果出席大会的人超过6000,得票最多的人就要受到为期10年的放逐。
缺陷
雅典的民主制度,使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但是,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占大多人口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
补充信息
雅典民主时期的外邦人约有4万人,奴隶约1万人,占比不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公民为人口中的成年男性。对于资产的限制仅适用于选举,大体相当于20亩土地的产出,也可以由橄榄油葡萄酒进行折算。
教育
雅典城邦高度重视教育。早在公元前6世纪,梭伦立法中就明确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其子女接受适当的教育。否则,子女成年后有权不赡养父亲。但与斯巴达不同的是,雅典人认为,要培养公民在履行公共义务时所应具有的理智、聪慧和公正等品质,这是要由国家来规定的。但是,在如何安排个人的闲暇时间以及勇敢、强壮等品质的培养上,就不能完全依靠由国家控制的教育。因此,雅典盛行私人办学,国家只负责16~20岁青年的教育。
公民子女出生后,也要进行体格检查,所不同的是,雅典儿童的体检由父亲负责进行。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女孩继续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则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文法学校主要教授读、写、算等知识,弦琴学校则教授音乐、唱歌、朗诵等(在古风时期,文法、音乐教育往往是在弦琴学校中结合进行的)。这两类学校都是私立、收费的。儿童上学、放学均有“教仆”陪同,以避免儿童接受街头的不良影响。教仆大多为有一定知识的奴隶。文法学校、弦琴学校的教师一般是有政治权利的自由民,也有一些是赎身的奴隶。
到13岁左右,公民子弟除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外,还要进入体操学校(又称角力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科目包括游泳、舞蹈、赛跑、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其目的在于使公民子弟具有健全的体魄和顽强、坚韧的品质。到十五六岁,大多数公民子弟不再继续上学,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则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审美教育。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参考资料
雅典概况.人民网.2014-06-13
希波战争.新浪军事.2005-03-07
伯罗奔尼撒战争.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2014-11-29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9 13:3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