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照寰(1888年—1968年9月16日),字曜生,出生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黎边村,中国近代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
交通大学原校长。
人物生平
1888年,黎照寰出生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黎边村一个佃农家庭,八岁时在黎边村私塾读书,熟读四书五经与唐诗三百首等书籍,13岁时赴广州求学,就读于广州私立新少年学堂,15岁考入广州府中学堂,17岁报名参加两广游学预备科馆招生考试,获得官派留学日本资格,后因故被迫取消。
1906年,参加反清运动,失败后转到香山当小学教师,后以半工半读形式求学,并得到清华半费的助学金修学两年。
1907年,由兄长资助,与
孙科等四人一起自费赴美国留学,先攻读理学,后转学经济,先后获
哈佛大学理科学士、
纽约大学商科学士、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科硕士、
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科硕士等学位。
1910年,加入
孙中山领导的
中国同盟会,并参与创办了留美学人组织的
中国科学社和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会。
1919年,返回中国。
1922年—1924年,历任广东经济调查局科长、广州华商银行经理。
1926年,任广东航政局局长、广九铁路管理局局长。
1927年5月,任武汉国民政府交通部铁道处处长;10月,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参事兼中央银行副行长。
1929年1月,任铁道部参事;4月,派为
中比庚款委员会委员;6月,以铁道部次长身份兼任
交通大学副校长;9月,任铁道部常务次长。
1930年10月27日,被国民政府正式任命为交通大学校长,并辞去铁道部次长职务。
1932年12月,与
宋庆龄、
蔡元培、
杨杏佛、
林语堂一起在上海创办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先后保护
陈独秀、
陈赓、
牛兰、
丁玲、
潘梓年等同志。
1933年,参与筹建中山文化教育馆。
1942年8月,“汪伪政府”接管交通大学,辞职离校,与一些爱国人士在上海参加社会福利工作,后转任
之江大学教授。
1944年,重庆国民政府批准其辞任交通大学校长。
1945年9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1946年,被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今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长
潘序伦聘任为全校总导师兼教授。
1948年6月,再度被国民政府委任为交通大学校长,因对国民党政府不满,以年老体所辞不就任;同年12月5日,被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聘为董事,并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年—1952年,接任已经离开上海赴台湾的
陈其采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董事长。
1950年7月—1952年,被之江大学校董事会推选为校长。
1952年,任中国信托公司董事会董事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四人帮”的迫害,身心受到摧残和折磨。
1968年9月16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
1971年,骨灰回乡安葬在狮岭村委会黎边村小组后岗。
1978年11月22日,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黎照寰精通经济学,在金融领域有一定造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率领中国信托公司参加社会主义改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困难时期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参与恢复上海国民经济、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黎照寰著有《华侨资本的五家银行》《中国国民党政策》《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新少年学堂志》《对选辑二十四辑三篇的补充和订正》《关于唐绍仪的生平及其与孙中山袁世凯容闳的关系》《关于〈清末广府中学堂和求是小学堂〉的补订》《〈唐蔚芝先生演讲录〉跋》《关于〈孙中山移驻永丰舰的经过及永丰舰以后的活动〉一些补订》等著作和文章。
人才培养
黎照寰主持交通大学期间,推行培养交通建设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倡导“智德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提出注重基本学科、务求实用的教学原则,促成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教学体系。
黎照寰主持交通大学的时代是交通大学学生人数较快增长和人才辈出的时代,在校学生人数从1928年的450人增加至1936年的710人,1927年—1937年十年间毕业的学生相当于前30年的2倍;黎照寰继承和发扬了交通大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思想、教学方针,坚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对教育部要求“大学应分文、理、工、商、农、医、法、师范八大学院”不予执行,独立地决定交通大学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建成机械、土木、电机、科学、管理五大学院及中文、外文两系和交通大学研究所,形成了一个以工科为主、管理为辅、理科为基础的学科格局,使交通大学初步成为一所理、工、管相结合的研究型大学,其中在理工科大学设立管理学科在中国国内属于首创;其主持交通大学时期成为交通大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黄金时期”。
黎照寰主持交通大学时期,交通大学培养了
钱学森、
张光斗、
吴文俊、
王之卓、
张煦、
杨嘉墀、
李文采、
蔡金涛、
褚应璜、
丁舜年、
钱钟韩、
张钟俊、
侯德原、
罗沛霖、
吴祖垲、
孙俊人、
陈永龄、
辛一心、
黄志千、
汪道涵、
董寅初、
许国璋、
宦乡、
王安、
沈家桢、
朱兰成等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交通大学培养的两院院士大多毕业于这一时期。
黎照寰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授期间,开设了工商管理、经济学和财政学等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妻子:蔡慕莲,广东人,早年就读于
上海中西女中、
之江大学,后留学美国,1950年回国,在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工作。
1932年初,黎照寰与兄长捐资6000银元,连同好友
孙科、孙科母卢太夫人(
卢慕贞)、
张发奎、
陈叔通等所捐的1800银元,开办黎边崇正小学。
人物评价
交通立业培栋梁,许身报国矢不渝。(
西安交通大学评)
执掌交大十四载,一生报国终不悔。(
上海交通大学评)
维余平日之志愿,在造就中国之奇材异能,冀与欧美各国颉顽争胜。今黎先生之志,亦犹是也。自先生莅事以来,殚精竭虑,不惜糜数十万之财力以供诸同学之研求。(交通大学老校长
唐文治评)
本实事求是之心,为一劳永逸之计,虽有功而不居,实众目所共睹。(交通大学校友
周仁、王绳善等赠送黎照寰大号银盾时评)
黎照寰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事业,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辛勤的劳动,为培植人才、发展教育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尤其可贵的是,他一生胸怀坦荡,不计名利,谦虚和蔼,平易近人,从来不摆架子,有谆谆长者之风。(交通大学1922届土木系校友、“中国公路泰斗”
赵祖康评)
黎照寰兢兢业业,身体力行,对交通大学的发展、人才的培植作出了重大贡献。(盛懿、孙萍、欧七斤著《
三个世纪的跨越》评)
黎照寰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开创了交通大学的辉煌,为现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谱写了厚实的篇章。(
王宗光著《
上海交通大学史》评)
人物纪念
黎照寰故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岭村委会黎边村小组,是黎照寰父辈留下来的一间祖屋,面积约100平方米,是典型的岭南梳式青砖
镬耳屋,距今已经超过200年历史。
2018年4月13日—5月3日,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举办“执掌交大十四载,一生报国终不悔——黎照寰校长130周年纪念特展”,继承弘扬黎照寰校长的教育理念和爱国品质。
2023年6月9日,
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举办“交通立业培栋梁,许身报国矢不渝——黎照寰校长诞辰135周年纪念展”,立足档案馆馆藏百余份档案资料,分为黎照寰校长简介、黎照寰校长与交通大学、山高水长三个部分,系统展示黎照寰校长爱国奋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