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子所乘的船。《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烟销凤盖,波浸龙船。”
2.刻有或画有龙形的大船。 元 柯丹丘 《题赵子昂诗卷三十韵》:“江汉龙船下,东南王气收。”
郭沫若《
李白与
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龙骧’是 西晋
龙骧将军王濬,他以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十一月率龙船下
益州,大举伐 吴 。”参阅《晋书·王濬传》
端午节用为竞渡的龙形船。 赛龙船是
汉族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起源于
江浙地区,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
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国
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汉族
龙图腾文化的代表之一。龙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汉族的民族图腾,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
黄帝在统一中原后,把自己部落的标志兼取并融合了被吞并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标志性图案,最后拼合成汉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成为了汉族的标志。
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起源于上古时代江浙地区的
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吴越百姓有
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证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而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据考,在今上海县马桥公社俞塘村的一片古海滩上,发现了原住吴越先民的文化遗存。龙舟竞渡习俗最初只在长江中下游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
吴越文化逐渐和
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端午龙舟竞渡盛行于
吴国、
越国、
楚国,后来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也十分流行。广州扒龙舟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广州早期赛龙舟只是一种宫庭活动,南汉后主
刘龚(958--971年在位)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到了明、清两代,是广州龙舟竞渡的鼎盛期。福建端午节划龙舟的传统和
五代闽王之子
王延钧有关。当时王延钧好偕伴宴游水晶宫,载舟游湖,奏曲为乐,开风气之先。到后来,每逢端午节,各村社都会提前筹钱备舟,击鼓鸣钲,热热闹闹开始水上竞渡。广西桂林龙舟活动最早始于
唐朝,民间约定为逢戊年大划龙舟,形成“十年一大划,五年一小划,每年自由划”的习俗延续至今。
乐曲描写人们在
端午节龙船竞渡时的欢乐情景。
阿炳为表现欢乐纷繁的节日场面,选用了民间吹打音乐中常用的
循环体结构,“打”一段,“吹”一段,吹打相间进行。
一开始用琵琶模仿“
三通鼓”,在每通鼓之后垫以锣鼓点。“三通鼓”用于古代战争中以击鼓催征。《龙船》选用了“三通鼓”显然是为了表现一个“竞”字。阿炳还把《流水》等群众熟悉的锣鼓点移植到琵琶上组成为段落,以渲染节日气氛。
第六段用
扫弦奏法烘托出欢腾跳跃的曲调,使乐队曲情绪更为热烈,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乐曲中出现的四次曲调,前三次取材于民歌,最后一次是器乐曲《锣鼓四合》中之《玉娥郎》片段。为表现乐曲内容需要,对歌调不是发扬其优美抒情的特点与热烈的锣鼓声相对比,而是采用“弹”与“分”的技法演奏均匀的
八分音符,后半拍为双音,以加强
旋律进行的动力,犹如划船的人们同心协力,动作一致,破浪前进。
琵琶还用长轮技法模拟
唢呐循环换气以增强旋律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