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后土庙,又称万荣后土祠,古称汾阴后土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北200米,西、北两面紧临黄河、汾河,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占地面积25335.62平方米。
汉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建
汾阴庙,汉武帝
元狩二年(前121年)建
后土祠,清同治九年(1870年)后土祠再次移建,保留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历史沿革
据祠中保存完好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
碑记和《蒲州府记》记载,“轩辕氏祀
地祇扫地为坛于
脽上,
二帝八员
有司,
三王泽岁举”。
历史上曾属“
汾阴睢地”,
汉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建
汾阴庙。
汉武帝
元狩二年(前121年)建
后土祠,后东岳封禅,汾阴
祀土,于
元鼎四年(前113年)扩建汾阴后土祠,定为国家
祠庙。汉武帝曾多次
巡幸祭祀,并留下了千古名篇《
秋风辞》。
汉宣帝、
元帝、成帝、
哀帝和东汉
光武帝等均来此祭祀达十一次之多。
唐
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唐玄宗
李隆基三次来此祭祀,并扩建祠庙。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宋真宗赵桓对后土祠进行了修葺,并御制御书了《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
明
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黄河干流向东摆动,汾阴被黄河侵蚀,汾阴上的后土祠受到洪流的威胁,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
明
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后土庙屡遭
黄河水患,经先后两次迁建,又均被黄河吞没。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黄河水决,后土祠内的建筑大部分被黄河冲毁,只留下
秋风楼和门殿。
清
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再决,连秋风楼也一同淹没于黄河中。
清康熙二年(1663年),后土祠移地重建于今庙前村北。
清同治六年(1867年),后土祠再次被黄河冲毁。
清同治九年(1870年)后土祠再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建筑格局
万荣后土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5335.62平方米,总平面呈南北长的
矩形,典型
庙宇建筑群,布局严谨,结构分明,由
神道、
山门、品字台、东西五虎配殿、
祭坛、
献殿、
香亭、
正殿、
秋风楼、张仪道等组成。后土庙严格按照中轴线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皇家建筑形式布局,山门(过亭台)经中轴线向北,东西并立两座戏台,正前方甬道向前方是五虎殿及祭坛,登上祭坛就是献殿和正殿了。
山门沿中轴线向北方向,有两座仿古建筑钟
鼓楼分立两侧。钟鼓楼前方,两根清朝时期的石旗杆分立轴线左右,虽有损坏,但其上文字,依然清晰可辨。沿中轴线向北,东西两台并立,东西两台高低、大小、建筑格局完全相同,长宽各9米,前台入深6米,后台入深3米,
台基高2米,两台连脊中间留甬道。建筑为硬山式屋顶,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
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可能随着明、
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檐下都是青石方柱,柱间花沿为木雕,木雕的纹样寓意,造型和刀工都流露出清代时的精细和繁琐。梁上依稀可见彩色图案,但部分图案也都无别辨别其内容。通过并台的甬道就即为祭坛。祭坛两侧分别建有两座配殿,分别是东五虎殿和西五虎殿。均为三间,同样为硬山顶式屋顶,东五虎供奉着
五岳大帝,即东岳大帝
黄飞虎,西岳大帝
蒋雄,南岳大帝
崇黑虎,北岳大帝
崔英,中岳大帝
文聘。西五虎殿中供奉着
蜀国的五虎上将,
关羽、
张飞、
赵云、
黄忠、
马超。东西五虎殿各有一个石柱和木柱,西殿石柱已空,上部可见大明正德十年重立字样,由此可以看出,这两根石柱最晚也是明朝是所立。通过配殿中轴线上祭坛,祭坛是个约为1.4米高的大方台,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天圆地方”的概念,正中的石阶处于中轴线上,东西两边设有对称的石阶。
现存建筑以晚清所建居多,其中,山门为元代建筑,秋风楼为明代
遗构。
主要建筑
山门
山门,位于中轴线的最南端,为“虎头”状,建筑结构为抬梁式,屋顶为重檐歇山式,明显带有
山西传统大院建筑风格,建筑群体的布局同时也显示单体建筑功能之间的关系,单体建筑功能会受建筑群体功能的影响。
献殿
献殿,位于祭坛之后,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也可以作为主祭人、有身份的祭祀参与者的活动场所,位于祭祖活动区中轴线位置上,4排6列的24根柱将献殿分为了五间,硬山顶式屋顶。说起中国的祭祀文化,那是源远流长,早期祭祀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尚书·
禹贡》等文献中就有
黄帝祭天的记载。
正殿
正殿,位于整个建筑群中轴线的中心位置,是最主要的建筑,其功用是供奉
后土圣母的场所。正殿为五间,进深三间,屋顶为硬山顶式,两边延出八字影壁,在祭祀时,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声波的传送,影壁与献殿形成扬声装置,即使在古代,主持祭祀
仪式之人不需要大声说话,声音也可以传送到很远的地方。正殿内正中央供奉着后土圣母,两侧供奉着赐药娘娘和送子娘娘,分别掌握着最关心的健康与家族延续,这也是表达对自然敬畏的一种方式,民众为赐药娘娘进香,一般都是为了求消病痛,强体健,延年益寿,为送子娘娘上香的通常也都是难有子嗣的香客,求其送子。
秋风楼
秋风楼,位于祠的最后,凭河而立,崇峻壮丽。楼身分三层,砖木结构,十字歇山顶,高32.6米,下部筑以高大的台阶,东西贯通,其上各雕横额一方,东曰“瞻鲁”,西曰“望秦”。秋风楼正面门额嵌有“
汉武帝得鼎”和“
宋真宗祈祠”石刻图,线条流畅、结构玲巧,形制劲秀。因三层藏有元
至元八年(1271年)镌刻汉武帝《
秋风辞》碑而得名。
历史文化
艺文
昔予读旧史,遍睹汉世君。武皇实稽古,建兹百代勋。
号令垂懋典,旧经备阙文。西巡历九嶷,舳舻被江滨。
勒兵十八万,旌旗何纷纷。朅来茂陵下,英声不复闻。
我行岁方晏,极望山河分。神光终冥漠,鼎气独氛氲。
闲闲吏隐官蓬莱,玉堂给札非仙才。封香汾阴祠后土,骑士引赴轩辕台。
龙门峡束天下险,状如万顷纳一杯。方丘中峙巨鳌趾,黄河一箭从天来。
长风吹云碧海去,旷荡万里晴天开。青山终古不改色,下送落日浮金罍。
沧波几回照新雁,往日繁雄安在哉。君不见汉家六叶夸雄才,力通象郡臣龙堆。
泰山日观封禅罢,属车九九声如雷。横汾中流箫鼓发,酒酣乐极情生哀。
秋风一曲在人世,茂陵桂树空莓苔。又不见开元四海不动尘,千麾万骑祠神脽。
侍臣文章咸第一,丰碑自勒镵崔嵬。凭高慨咏才子句,山川满目空尘埃。
铃声琳琅蜀道雨,想见万里愁云回。蒲关北走荣河道,岩深地古令人老。
胡儿夜渡黄河冰,生人憔悴如霜草。吾皇神圣如轩辕,北伐獯鬻清中原。
遍秩群神礼乔岳,还因告土祀坤元。灵祇纷纷福来下,倒卷天河洗兵马。
重新日月照乾坤,再整山河归庙社。三河形势满河中,独纪葵邱第一功。
唐汉遗民寻故事,还思法驾幸河东。
传说轶事
传说
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在汾阴扫地设坛,祭祀后土地母。尧、舜之时,夏、商、周三代,都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
汉
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在雍县(今陕西
凤翔县南)祭天时,对大臣们说:“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汉书·郊祀志》下同)让大臣们讨论祭祀
后土事宜。
太史令司马谈和祠官宽舒建议在
汾阴县祭祀后土,汉武帝便“立后土祠于
汾阴脽上”,率领群臣到
汾阴祭祀后土,“亲望拜,如上帝礼。”太史令司马谈是《史记》作者
司马迁的父亲,他的家乡夏阳(今陕西
韩城)与汾阴仅一水之隔,他建议汉武帝到汾阴祭祀后土,应当说在汾阴祭祀后土的活动,在汉武帝以前就有很久的历史了。司马谈作为史官,熟悉历史上的祭祀情况和汾阴县的风土人情,所以向汉武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汉武帝在祭祀完后土之后,泛舟于河汾之间,同群臣欢宴于船上,极目四望,秋风萧瑟,草木落黄,鸿雁南归,即景生情,吟唱了一首流传千古的《
秋风辞》。
汉成帝初年,丞相
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向汉成帝上
奏章,认为到汾阴祭祀后土,要“渡大川,有风波舟楫之危”,建议把对后土的祭祀活动改在长安北郊,把祭天的活动改在长安南郊。汉成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暂把祭天和
祭地的活动改在长安近郊举行,不再去汾阴祭祀后土了。过了两年,匡衡因为别的事情被罢了官,朝野上下都认为这是对匡衡的报应,认为他不应该建议皇帝轻易改变祭祀天地的地方。汉成帝十分后悔当初听了匡衡的建议。汉成帝
永始三年(前14年),汉成帝的母亲看到皇帝久无子嗣,便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令,决定恢复皇帝至
汾阴祭祀后土的“先帝之制”。皇太后认为汉成帝当初把祭祀天地的地方换在长安南北郊,得罪了皇天后土,失天地之心,天地之神降罪,以致皇帝久无子嗣。
唐开元十年(722年),大臣
张说向唐玄宗上奏说:“汾阴上有汉家后土祠,其礼久废,陛下宜因巡幸修之,为农
祈谷。”(《旧唐书·张说传》)开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祭祀后土时,在后土祠掘得两尊古代
宝鼎,便将
汾阴县改为宝鼎县。
文物价值
万荣后土庙内存铁钟、铁缸、
石香炉、
抱鼓石,以及宋刻“萧樯碑”、金刻“庙貌碑”、元刻“秋风辞”碑等珍贵文物。其建筑,结构精巧、建筑宏伟,山门与摒台组成的“品”字戏台独具一格,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建筑物上的悬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琉璃饰件光彩夺目,木雕、砖雕结构的秋风楼平和而立、崇峻壮观,楼内藏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捐刻汉武帝《
秋风辞》碑而闻名全国,另有宋真宗御书《汾阴二圣配飨铭》(萧墙碑)及金代《后土祠庙貌》碑,是了解宋代帝王封禅祀土事宜及宋金时期后土庙貌规制的珍贵史料,在书法、文学和学术方面独具价值。
保护措施
保护范围:由山门至秋风楼中轴线向东115米,由山门至秋风楼中轴线向西125米,由山门向南200米,由秋风楼向北10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以东150米,西50米,南150米,北150米。
1996年11月20日,万荣后土庙被国务院列入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旅游信息
门票
成人门票20元;1.2米以下的儿童、70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现役军官、革命伤残凭相关证件可免票;另,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门票免费。
交通
自驾车路线:237省道—上814县道—在荣后路向右转。
乘车路线:建议游客打车前往“运城后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