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堡梯田
江西省赣州崇义县的梯田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赣州崇义县西北部山区,面积约有3400公顷,主要分布在三个乡(镇)26个行政村。梯田最高海拔1260m,最低280m,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被称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中国三大梯田奇观之一。
发展历史
据文献记载,上堡梯田开发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梯田兴于秦汉时期,距今至少2200年历史,后经唐、宋、元、明、清代的不断扩建和修缮,至此达到宏伟的规模。
2018年4月19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0年开始,上堡梯田引入公益众筹全新模式,企业与个人可认筹景区“一亩三分地”。
2022年5月7日下午,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名列其中。10月6日,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公布,江西上堡梯田成功入选。
地理位置
上堡梯田位于面积148平方公里上堡乡海拔1741米的赣南地区第二高峰的华仙峰周围。上万亩梯田就散落在华仙峰周围的南流、良和、赤水一带,梯田的垂直落差近千米,位置最高的田块在海拔1260米处。上堡梯田位于罗霄山脉与诸广山脉之间,在长江流域赣江分支章江支流的源头。
有的梯田从高到低不断延续,竟然达百层之多,就像一条条长梯,架搭在山间岭谷,特别是在水南村,周围的梯田,高高低低,层层叠叠,涌向天际,令人叹为观止。
文化内涵
上堡梯田依山成形、因水而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上堡梯田已打造成为集农耕文化、客家民俗、高山梯田、非遗传承、研学探秘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在上堡水利灌溉工程系统、山林农业生态体系形成之时,山林祭祀、农事庆典、农耕礼俗、乡规民约等客家民俗文化也在这里孕育发展。民间祭祀活动舞春牛既体现了客家人对耕牛的图腾崇拜和感恩,又表达着期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的美好心愿。在长期耕作过程中,黄元米馃、艾米馃、九层皮等传统客家美食,以及传统灯彩、戏曲歌舞、山歌民谣、刺绣木雕和竹制工艺品等客家艺术也得到传承和繁荣,为上堡梯田生态美景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历史传说
关于上堡梯田,当地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不知何年何月,有天傍晚有疯癫两个客人路过南安府西北的一个茅棚野店。店里有一个妇人专给过往客人提供喝水、吃饭、住宿之便。这两个疯癫客,先喝了一百碗茶,将碗迭在一起。又吃了一百碗饭,也将碗迭在一起。再回看那妇人,妇人不嫌他俩喝多了吃多了,还是笑嘻嘻的。疯癫客很感激,问店妇:“这个地方叫什么?”店妇长叹说:“叫上堡,是石山荒岭无田无土的穷地方。”疯客把茶碗、饭碗拢在一起,捂着肚子说:“不妨,一层山一层田,吃得上堡人成神仙。”店妇知道这两人有些来历,忙又说:“光有山有田没有水也活不了命呀!”那个癫客试探着问:“要有一碗酒糟就好了。”店妇果然端出一碗满满的甜酒糟来。癫客提起水壶就往酒糟上筛,一边筛一边念:“上堡、上堡,高山岽上水森森。”第二天店妇请疯癫客起来,两客人却不见了踪影。
走出门外一看,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全是一层一迭的水田,像上楼的梯子一样。以后人们就叫它做“梯田”。
传说固然美好,终难考证,史书中关于上堡梯田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理学家、明都御史王守仁撰写的《立崇义县治疏》,文史里记载,从广东迁入的客家先民来到这荒山野岭,为了维持生计,便依山建房,开山凿田。坡度平缓处则开垦大田,坡陡狭窄处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凿。
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对此也有所提及。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的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足可见证客家先民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赣南著名摄影家李雪明的第一张反映上堡农民在梯田中劳动的黑白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后,上堡梯田渐渐闻名全国,以至每年总有无以计数的摄影家、作家、画家们一次次来到上堡,走进梯田群。以照片、以彩画、以诗文让山里的风情走向外面的世界,让外面的游人一批又一批走近上堡梯田,领略壮丽的风光。
游览攻略
参观梯田,最好到南流村岭顶子。站在山上,前面脚下的山头布满了重重叠叠的梯田,一层层、一排排,静静地铺陈在眼前,接天连地,精致而又恢宏。顺山势而蜿蜒起伏的田埂犹如绿色湖面上的阵阵涟漪,蓄满了水的梯田,流光溢彩,或丰腴或苗条。
墨绿的禾苗迎风摇摆,尽情享受着山泉和阳光的滋润。这里有句民谣:“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由于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8.3%,泉流充足,即使处于山顶上的梯田,灌溉也不成问题。
由于生态环境好,少有病虫害,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因此,所产稻谷,米质晶莹柔软,颇受市场欢迎。
上堡梯田最美的季节是春播阶段,五月末,中稻莳田前,尚未插下秧的梯田里田水如镜,倒映着青山和蓝天,层次感最为丰富。插过秧后的梯田泛着绿色,不规则的田畴与规则的绿苗,生长着诗情与画意
九月底,梯田里的稻子已呈金黄色,在山里的劲风舞动下,飘逸起伏的稻浪,韵律般轻奏起天地之梵音,悠扬而醉人。
上堡乡梯田风光里,还有朱德“上堡整训”历史事件旧址、华仙峰庵等名胜古迹;有万丈山高山草园、赤水华仙峰、暖水温泉、水南客家民俗省级摄影文化基地等多处旅游景点。还有“上堡猎酒”、“红米粥”、“赤水仙茶”等特产,闻名省内外。
上堡乡现已开设农家乐休闲游,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趣味活,洗天然温泉,赏梯田奇观,还有独具客家风情的山歌对唱篝火晚会
旅游提示
1、到赣州:京九线经过赣州粤赣高速已经全线通车,周边城市均有高速大巴到赣州,南昌广州都有飞机飞赣州,可以选择飞机火车高速大巴。
2、赣州到崇义县城, 赣州汽车站赣州汽车南站乘坐大巴到崇义县城(全程赣崇高速,40分钟左右,每30分钟一班)。
3、崇义到上堡乡,全程水泥路面。一天五趟车,最早8点,最晚15点,行程1个半小时,票价13块。
4、上堡是湘赣边界的一个繁华的小镇,吃住均可以在镇里,从镇里到水南村(南流村),为水泥路,可以坐摩托车前往,水南村已经有多家农家乐
社会评价
2200多年来,当地人民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修建修缮坡地配水系统,发展粮食生产、防治水土流失,江西上堡梯田仍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经济网 评)
价值意义
上堡梯田,梯山为田,因山成形、因水而兴,属于陡坡梯田。它不仅包含了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还包含了良好的上堡梯田生态保护系统。根据输水需求,客家先民修建拦水坝、蓄水池等设施,调节、控制、分配水量,有效应对汛期和干旱。上堡梯田灌溉工程以最简易的工程设施、最少的维养管护、可持续的工程管理,实现了有效的自流灌溉,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土地垦殖农业生产,不断提升了粮食产量,上堡梯田粮食平均亩产已达1000余斤。同时,积淀的厚重生态理念和建造管护经验,为现代坡耕地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了积极宝贵的借鉴。遗留大量的遗址遗存,是上堡梯田开垦及其灌溉工程修建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上堡梯田灌溉工程运用于崇义县各地的农业生产,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获荣誉
2018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023年,入选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7 17:42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