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川沙中学(Shanghai Chuansha High School),简称川中,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毗邻等川沙古城墙、内史第等历史名迹,历史积淀深厚,1959年春被确定为
川沙县重点中学,命名为“川沙县中学”,2012年被评为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历史沿革
1942年春天,在城镇几个商界人士的资助下,由
暨南大学毕业生,教育家蔡经纬先生在县城西门孔子庙创办了私立友仁初级中学。
1943年,朱慰春在南市街中山堂内开设了私立中山中学。1944年,原设于西门城隍庙西园的私立川光小学中的初中班因缺乏师资先后并入友仁初级中学,学校更名为私立“铁沙中学”,同年秋天,铁沙中学增设高中
补习班,学制二年。并由蔡经纬、朱友福轮流担任校长。
1946年,在沈敬之先生撮合下,将中山中学并入铁沙中学,由私立改为公办,更名为
川沙县立初级中学。
川沙县立初级中学建立后,由沈敬之先生任校长,校址仍在孔庙。1946年秋-1948年夏,他积极向
社会集资,扩展校区,增建校舍且购置了少量图书和教学器材,开辟了2个篮球场,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规模逐步扩大。
(2017年,为纪念老校长沈敬之先生,川沙中学协助发行沈敬之先生纪念文集《高山景行》,并为坐落于校河上的思敬亭挂匾。)
1949年5月15日。川沙县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川沙中学从此了走上了新的、更好的轨道。由军管会主任,县长牟益民任校长,由蔡明璋老师任校务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1950年秋,学校改名为
江苏省川沙县川沙中学,正式开办高中班,成为全县第一所完全中学,共有学生342名,教职员20人。
1959年春,被确定为川沙县重点中学,命名为“川沙县中学”。
1951年,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学校有82名学生报名参军,其中有16名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
文革时期,学校被取消县重点中学地位,1967-1969实行二年制,1970年起又改为
四年一贯制,从1966年起,大批毕业生上山下乡。文革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校区面积缩小,新川路南至
护城河约二十余亩土地尽皆划出,操场跑道由400米减至200米。
1977-1981年, 新任支部书记、校长朱依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川沙县中学被县府重新恢复为县重点中学。校长朱依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学校进行
治理整顿。随着
浦东改革开放的浪潮,1993年原川沙县撤县后划归浦东新区,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川沙中学”,并成为浦东新区重点中学。
2016年3月25日,牵头
川沙中学华夏西校、川沙中学南校、
川沙中学北校、五三中学、
侨光中学和
孙桥中学成立川中教育集团。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
教学设施完备、办学条件一流。学校现有设备先进的信息大楼、风格现代的教学楼、仪器精良的实验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书香浓郁的阅览室等,还建有智能化的千兆校园
办公网络和
云计算,所有教室都配备了新颖舒适的课桌和
多媒体展示系统。学校有近3500平方米的体育馆、
塑胶田径场、足球场和塑胶篮球场、健身房等
体育健身设施。学校有三幢学生宿舍楼,宿舍管理规范、住宿条件舒适,有空调、阳台、卫生间和浴室。
校心理中心位于川中文脉的发源地孔庙内,为学生提供
心理服务、心理学学习、研究的平台,配有
心理沙盘等器材。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学校对创新实验室进行了大量投入。
工程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配有编程用计算机与Matrix、
Makeblock、Fischertechnik慧鱼、LEGO Mindstorm、REV、
Arduino多套
机器人套件以及多台3D打印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工程创新研究与机器人竞赛需求。生物创新实验室可开展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和
酶工程的基础实验,特聘
同济大学汪世龙教授、
复旦大学朱焕章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指导。
师资力量
现任校长为地理特级教师、区地理学科骨干教师、浦东新区政协委员王珏。
全校150多名教师中,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近50人,特、高级教师和研究生毕业的教师近90人,设有如浦东新区陈忠新校长培训基地、
陈璞音乐教师培训基地等
教育培训基地。
有50多位教师是来自复旦、交大、同济、上外、
华师大的硕博研究生,近一半教师已修完硕士生课程;获得过区级及以上各类
荣誉称号的超过一半;多名教师获得市
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市园丁奖、市魅力教师、市金爱心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师同时关注教育科研,在国家、市、区级教学大赛中屡有斩获。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收的学生:
2017年,自招线上线率62%,本科率100%,资优班自招线上线率超90%,最高达100%;
2016年,自招线上线率超60%,本科率98%(2016年上海高考取消“一本”、“二本”院校之分);
2015年,一本率58%,本科率97%;
以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收的学生:
2014年,一本率50%,本科率97%,高考地理均分名列上海市第八,985、211院校录取人数近150人;
2013年,一本率51%,本科率98%;
2012年,一本率55%,本科率99%,高考生物均分名列上海市第一;
2009年,一本率62%,本科率98%;
2005年,一本率56%,本科率96%,123人总分超过500分(满分为630分)。
建校为
剑桥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香港大学、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生源,每年有约40%学生进入国家
985工程、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府深造。
FIRST机器人科技挑战赛中国总决赛控制奖,全国五强
FIRST机器人科技挑战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
FIRST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亚太公开赛评委奖
FIRST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中国公开赛最佳项目研究奖
FIRST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中国公开赛一等奖
上海市未来工程师大赛一等奖
JA社会创新挑战赛中国赛区10强
上海市高三英语竞赛一等奖
上海市中学生现代文阅读大赛一等奖
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校园巡礼网络传播活动最佳视频创意奖
市耐克杯3VS3篮球赛第二名
第三届中学生跆拳道邀请赛第一名
“浦淼杯”高中辩论邀请赛冠军
“浦淼杯”高中辩论邀请赛全程最佳辩手
“同舟杯”友谊辩论赛冠军
教师成果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多项国家、市、区级
课题研究。学校“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市级课题的研究已顺利结题,现已进入第二轮研究。市级课题“高中作文层级教学探究”的研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带动了整个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
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能力普遍提高。
所获荣誉
2 全国及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
3 全国及上海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6 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8 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9 上海市花园单位
10 上海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
11 上海市优秀中学生志愿者服务队
13 浦东新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18 浦东新区“红旗示范团组织”
文化传统
文化底蕴
学校发端于文脉深厚的孔庙,植根于人杰地灵的文化古镇
川沙,一直是
浦东新区(尤其在川沙地区)乃至
上海市教育、文化和人才的高地,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任。川沙是名人汇聚的地域,学校紧邻
明代古城墙、
岳碑亭、魁星阁、文笔塔等文化古迹,从
内史第走出的黄炎培、宋庆龄、
沈树镛等文化名人成为学校重要的
文化资源。
21世纪的川沙迎来
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迪士尼乐园等一系列现代地标,学校亦开设相关拓展性课程,使学生针对川沙古文化及现代川沙面临的变革进行思考。
办学思想
学生培养目标:使每一个学生成功
学校发展目标:全面、和谐、持续地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素质教育,以“主动学习、创新发展”办学思想为统领,充分、有效地服务学生,调动所有“川中人”的学习
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合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学校建设成为
城市化进程中一所既有深厚
文化积淀,又有鲜明
时代精神的市实验性
示范性高中。
校风:求实、开拓、进取
教风:严谨、民主、创新
学风:主动学习、创新发展
社团活动
学校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Yearbook工作室、友仁创智机器人社、悦韵
合唱团、雅澜
民乐团、计算机社、学生记者团、文学社、演讲辩论社、书评影评社、书画社、环保社、舞蹈社、编织社、心理社、足球社、篮球社、棋牌社、咖啡社等社团涵盖了科技、文学、艺术、人文、公益、心理、体育、
棋牌、
茶道等领域。其中,友仁创智机器人社、心悦团、悦韵合唱团、Yearbook工作室等社团在市、区社团评比中均获过大奖,成为明星社团。2017年我校承办浦东新区
社团文化节,吸引了全区的明星社团进行交流。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路324号,占地32503平方米,建筑面积29223平方米。川沙护城河的一条支流穿过校园,构筑了中学校园中少见的小桥流水,亭台
连廊之景。现代化教学楼与川沙孔庙等老建筑相映成趣,学校
建筑风格体现出传统和现代,实用和审美的统一。参天古木见证了学校的一代代变迁。
办学特色
国际教育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
交际能力和
国际竞争力,学校早在十几年前,并一直坚持聘请外教,面向学生开设外教口语课程。
从2011年起,学校还从上外和华师大引进优秀教师,开设日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四门
第二外语。进入川中的每位高一学生,必须从已开设的四门第二外语中,选修一门,每周2课时,学习两年,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第二外语的拓展课。
第二外语的特色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德国歌德课堂落户我校,法国
鲁昂高等工程师学院等校也将我校学生纳入生源基地。
外教口语和二外等课程的开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
有机会接触和体验更多的文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
国际意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校开设的二外等国际课程已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学校形象展示、对外交流中的重要名片,更是在国际上奏响了“川中之声”。
对外交流
学校加强与市内外学校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发挥市重点中学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帮助联合体学校(华夏中学、川中南校、
川中北校)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还与
龚路中学、
重庆万州新田中学结对,扶植和帮助这二所困难学校。学校把与兄弟省份的交流,与国外交流看作是转变教师观念,提升学校层次,扩大社会影响,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赴
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
法国、
日本、
韩国进行游学活动,学校还和英国、
丹麦、法国等10个国家的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定期互访。2013年12月,我校举办首届
国际文化节,区外办、教育局外办和驻沪
总领事馆代表均受邀出席。
学校主要负责人先后到美国、英国等国家考察进修;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交流、到兄弟省市考察,以拓宽视野,提高英语水平和教育
教学能力;聘请专家到校作报告,了解信息,开拓视野。
科技、艺术教育
学校在长期举办科技节,展示科技教育成果的基础上,2006年学校开始举办院士进
校园活动,每年邀请院士进校为师生作报告,进行
面对面交流,指导学生开展
科技活动。学校还建有DIS实验室、TI教学实验室、工程创新实验室、生物创新实验室,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
校友仁创智机器人社创建于2002年,是上海市创建最早的机器人社团之一,在国际、全国、市级的
机器人大赛获得大量殊荣。2016年代表中国、代表上海晋级FIRST世界锦标赛,2017年夺得中国总决赛五强与机器人智能最高奖控制奖。毕业优秀社员多去往
上海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等高校。
学校的合唱队和民乐队经常参与演出,并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得大奖。2003年起,为提升艺术教育水准,学校和
上海歌剧院、
上海民族乐团、
上海轻音乐团、
上海师范大学行知合唱团等剧团合作进行艺术教育,推行“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专业剧团每年进校和师生做联合演出。
学校体育工作特色鲜明,每周安排三节
体育课和两节体锻课,形成了“三阶段(选项阶段、特长
发展阶段、能力提高阶段)”教学、混龄教学(高一二年级、高二三年级在一起上课)、专项化教学(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健身健美班)、
学分制评价的教育教学特色,一直走在全市体育教学前列,受到了市、区领导和同仁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2010年,陈忠新校长代表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上海学生健康促进大会上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行的好评。2012年,我校被推荐命名为上海市教委体育教育专项化改革首批试点高中。学校每年举办两次运动会,80%以上裁判都由学生担任。同时,学校还开设体育
选修课、活动课、
体育社团课,并经常举办小型运动会等。2013年,
五星体育对我校秋季运动会和体育专项化开展情况进行了
专题报道。
论文答辩
为进一步加强
研究性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开设
有效性,促进学生课题研究积极性,学校已连续举办多届优秀学生研究成果答辩会。答辩会完全由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宣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高度
自主性和
自律性。2015学年,我校研究型课程近百余项学生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
实质性研究。经过初评,9项优秀成果脱颖而出。在4分钟答辩论述中,答辩者通过视频、图解、陈述说明展示了成果内容和研究过程。
学校地址
邮编:201299
公交: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