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厂
1952年成立的船舶制造厂
上海船厂的前身是英商英联船厂和招商局机器造船厂。1952年8月15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征用英联船厂,改名“军管英联船厂”。1954年1月1日,军管英联船厂主厂(今浦西分厂)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厂。1982年6月,由交通部划归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1985年3月,改名为上海船厂。
历史沿革
英联船厂是由祥生船厂、耶松船厂、瑞镕船厂、万隆铁工厂、和丰船坞、董家渡船坞等厂坞经过多次兼并和合并而成的。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商尼柯逊、包义德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开设祥生船厂,建厂初期制造军火,后来修造船舶,曾为清政府建造过2艘浮江炮艇及其他船舶。19世纪70年代,祥生船厂兼并了虹口的新船坞及浦东炼铁机器厂,并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耶松船厂是英商伟南于同治四年所建,位于虹口外虹桥,其规模比祥生船厂大,曾兼并过几家小厂,光绪十八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光绪二十六年又收购浦东陶家宅的和丰船坞和发昌机器厂。光绪二十七年祥生、耶松两厂合并,组成耶松船厂公司。两厂合并后实力大增,拥有6个大船坞,资本猛增至557万两白银。光绪三十一年,公司整顿财务,重新注册,改名耶松有限公司。
瑞镕船厂系德商企业,建于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九年开挖船坞,专造浅水船、拖船、驳船和游览船。光绪三十年德商万隆铁工厂成立,从事造船及海船修理业务。民国元年(1912年)瑞镕兼并了万隆铁工厂,统称瑞镕船厂。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瑞镕厂主转入英国籍,船厂也成了英商企业。英商企业为了避免自相倾轧,决定联合起来,于民国25年正式签约合并,成立英联船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联船厂)。合并后共占地30万平方米,职工近1000人,拥有4座大型船坞(杨树浦1号、2号船坞,董家渡船坞及和丰船坞)。民国21~30年,英联船厂及瑞镕船厂共承修中外舰船2248艘,其中包括英国军舰64艘、美国军舰21艘、日本军舰31艘、意大利军舰1艘,营业状况甚佳。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接管英联船厂,其杨树浦总厂改称三菱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杨树浦工场。民国31~34年8月共修理舰船382艘,几乎全是日本的军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海军部接管英联船厂,民国34年9月16日归还英商,并恢复原来的厂名。
上海船厂的另一个源头是招商局机器造船厂,创建于民国3年。是年,招商局为扩大营业,把“招收民股”改为“官督商办”,并拨款37600余两白银,在浦东陆家嘴租地7亩,创办了招商局内河机厂,当时约有职工100人。民国17年,改名招商局机器造船厂。民国25年,奉命将机器、设备、材料迁至招商局汉口分局四号仓库装置开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几经变迁,直至民国28年在重庆龙门浩设厂,改名国营招商局机器厂,有职工约200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招商局迁回上海,工厂人员返沪,并接收闸北潘家湾内河造船厂、南市机厂街中央造船厂(前身为民办合兴机器制造厂)和浦东泰同栈黄浦造船所等3个小修理厂,分别改名国营招商局第一、第二、第三船舶修理所。民国36年10月,招商局将第一、第二两个修理所合并迁至浦东泰同栈第三船舶修理所,并改名国营招商局机器造船厂。
1949年5月29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航运管理处接管招商局机器造船厂,改名为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修造厂。当时全厂有职工699人,工厂总面积7.6万平方米,岸线413米,金属切削机床129台,锻压设备21台,焊接设备36台,厂房建筑面积3300余平方米。1951年11月,工厂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海运管理总局上海船舶修造厂。
企业概况
祥生船厂建于清同治元年,前身是英商和记洋行。至同治四年已有地18亩,临江有一块长167英尺的地段,建筑机工场、铁工场、木工场、锅炉房各1间,翻砂铸工场1间,堆栈2座。设备有:蒸汽铁锤、熔铁炉等。同治十三年收购了上海浦东炼铁机器厂后,规模扩大。光绪六年(1880年)新建船坞1座,其尺度为:船坞长450英尺,坞门宽80英尺,满潮时水深21英尺。
耶松船厂建于清同治四年,最初是美国企业,经营船坞、堤岸、仓库的设计施工。同治十年,以最高的标价得到上海船坞公司“老船坞”的租赁权;次年,又获得浦东船坞公司的租赁权,首先把浦东船坞由380英尺扩充到450英尺,以后又陆续添置了起重机、锅炉和抽水机等设备,接着又兼并了一些设在上海的英国船厂。由于英国资本不断增加,耶松船厂变成一个英国资本的企业。它比祥生船厂大,有工人2000余人。其在虹口“老船坞”的工厂面积占地30余亩,东为仁泰码头,两侧招商局,中栈前临马路,后沿黄浦江,地上有铁路,能重车出入,设备比较先进。光绪二十~二十六年又先后兼并了董家渡船坞和东方船坞,规模进一步扩大。光绪二十七年,耶松、祥生两厂合并,组成耶松船厂公司,资本额增至557万银两,拥有祥生船厂船坞、老船坞、引翔港船坞、和丰船厂船坞、董家渡船坞、哥立尔船坞、东方船坞等7大船坞,以及较多的厂房、仓库、码头等设备和设施,是当时“东方最大的修造船垄断组织之一”。
瑞镕船厂初期资本额为218490银两,后增资10万银两。厂址在杨树浦路,有船坞1座,安装了最新式的设备,其中包括水力绞钉机、蒸汽工具和电力钻孔机的装置等。民国元年兼并万隆铁工厂后,进一步扩充设备,在滑道上安装1台50匹马力的电动绞车,铁工场安装了2台手摇起重机。在万隆工场修建了为木工储存烘干木材的天棚,1个新汽车棚,1个坚固的防火室。铸铜工场加以翻修,增加设备有1台新的刨床和3台电力钻孔机。
民国25年,耶松有限公司和瑞镕船厂合并成立英联船厂股份有限公司,全厂占地450亩,职工近1000人,拥有4座大型船坞。合并的第1年修船570余艘,营业状况甚佳。
解放后,1950~1952年的3年国民经济恢复期间,工厂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共72万元,因陋就简地进行零星建设和厂房修理。
1954年1月,军管英联船厂主厂并入交通部上海船舶修船厂后,工厂占地面积33.1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拥有干船坞2座,船排3座,滑道1座,码头岸线长780米,主要生产设备330余台。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为1202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0416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14930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25486平方米。这是建国以来工厂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开始,完成的主要项目有:内燃机车间、车工车间连库房、轮机车间、固定码头东部(浦东厂区)3号变电所、西部(浦西厂区)动力间、制氧站、锅炉房等。
1958~1962年“二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共2098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77万元,技术改造投资21万元。竣工建筑面积50204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39012平方米。完成的主要项目有:船体、轮机、锻工车间、铸工车间、西部码头、煤气站、中央仓库等。其中3000吨船台(1号船台)是当时工厂为建造3000吨级沿海船舶“和平49”号而兴建的,1958年7月开始,同年11月完工。1959年4~6月结合新制第一台40吨门式起重机对该船台进行扩建,共投资8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7万元、设备工程69万元,通过对1号船台的改扩建,使该船台实际已具备建造5000吨级船舶的能力。(1969年4~11月,又投资7万元,对该船台进行技术改造,采取接长加固,使其具备建造万吨级船舶的能力)。1963~1965年,工厂固定资产投资大为减少,仅投资284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55万元,技术改造投资29万元,竣工建筑面积9632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7975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1657平方米。完成主要项目有:船体放样楼、档案库房和技工学校等。其中1号船坞大修(该船坞建于光绪二十九年,由于长期失修,坞壁钢板桩腐蚀渗水、坞底高低不平,严重影响坞修作业),1964年4月开工进行大修,1965年3月完工,共投资12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88万元,设备工程费32万元。
1966~1970年的“三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1275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258万元。竣工建筑面积12520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10285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2235平方米,完成的主要项目有铜工车间、造机车间、船体下料场乙炔站等。新建固定码头(8号码头,即造机码头)工程于1966年2月开工,1967年12月完工,投资117万元。该码头全长210米,宽11.5米,码头标高4.5米,码头前沿水深6米。此外还投资8万元用于改进除锈工作设施;投资32万元新建1艘900马力拖轮,投资117万元新增1艘50吨浮吊等。
1971~1975年的“四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5727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78万元。竣工建筑面积73327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52093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21224平方米,完成主要项目有:新建2万吨船台(2号船台),总投资862万元,建成后的船台长228米,宽27米,两侧设有100吨、40吨门座式起重机各1台,新建85×24米电焊平台1块;船体车间改造工程共投资1282万元,竣工建筑面积20398平方米,车间内配备了起重能力100吨的桥式起重机、12米刨边机、160吨和300吨油压机等内场加工设备。造机车间二期工程共投资1250万元,竣工建筑面积9352平方米,车间内新添直径3.5×15米大型车床1台、直径3.4米立式车床1台、4.5×15米龙门刨床1台等大型机床设备及12台桥式起重机,其中最大起重能力为100吨。还新建了喷丸房,对造船区域的旧建筑进行拆迁改造。自制了长12米,宽5米,为可控硅无环流控制的大型龙门刨床,用于加工大型柴油机底座。1972年,投资424万元,筹建张家港分厂,并于1974年5月竣工投产。
1976~1980年的“五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总投资为5438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915万元。竣工建筑面积为115039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57747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57292平方米。主要工程项目有:船体车间改造、造机车间新建工程、张家港分厂迁并及4306厂迁建,此外还有车辆修理工场、综合车间改造、机电外协仓库、工厂东部码头填档、大型退火炉、仓库和露天跨、新建舾装码头(铜工码头)等。主要技术改造项目有:自行风雨棚、高压水除锈装置、机修工场扩建等。还新增一批大型运输车、汽车吊数控绘图机光电跟踪切割机等设备。
1981~1985年的“六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5770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463万元。竣工建筑面积为90470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33884平方米,职工住宅56586平方米。工厂的技术改造规划被列入国家机电工业第一批55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之一,并于1986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完成的主要技术改造项目有:1号和2号船台接长改造,使之能分别建造2万吨级和3.5万吨级的船舶。船体车间内场引进了先进的钢板预处理生产线、型钢预处理生产线、平面分段生产线、数控切削生产线等4条生产线以及新增关键加工设备。这一期间的主要建设项目有,船体外场场地改造及设备添置,造机加工设备添置和厂房改造,铸铁清理工场改造,螺旋桨工场扩建,计量室扩建等。工厂与联邦德国两家公司签订合同以补偿贸易方式筹建集装箱分厂。工厂投资710万元,1981年1月开工,1982年3月基本完成并试生产,1984年12月全部完工。
1986~1990年的“七五”计划期间,除继续完成“六五”重点技术改造新建和扩建项目扫尾工程外,用于固定资产投资5587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814万元,竣工面积51497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24750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2724平方米。完成技术改造项目有:中型计算机房改造、中心锅炉房油改煤工程、呋喃树脂砂回收再生装置、新建简易喷丸房和涂装房等。此外,还引进一批坞修机械设备高空作业平台5台,MPK150.8液压搬运车等项目。
1991~1995年的“八五”计划期间,工厂属“八五”国家重点技术改造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也列为国家重点改造项目。工厂投资26446.4万元,重点改造造船造机设施设备。主要项目是:重建1号船台,使之能建造3.5万吨级船舶以及具有建造6万吨级的能力,配备2台120吨门座式起重机;新建7975平方米装焊平台,11900平方米舾装场地和分段堆场等;新建194米长的舾装码头、35千伏总降站;进口水下等离子切割机、数显弯管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水力测功器等;添置机加工设备,改造造机配套设施和修船设施,使工厂主要设施设备具备了年造16.5万吨船舶和11万千瓦柴油机的能力。同时搬迁管子酸洗电镀车间、电器制造车间、工具车间、炼钢车间、中小件加工及热处理车间等,建立起管件厂、坦直铸钢厂、康桥船用机械厂、周西附件厂、合庆造机焊接件厂——浦东设备厂等,新建分段制造车间——松江分厂,形成了共有35万平方米厂区面积的13个配套厂,使总厂成为造船、造机总装厂,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经过历年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厂的规模和生产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至1995年末,全厂占地面积58.9万平方米;职工85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00人。固定资产原值3.78亿元。拥有3.5万吨级(具有6万吨级能力)和2.5万吨级船台各1座,2.5万吨级(举力1.15万吨)浮船坞1艘。1万吨级和5000吨级干船坞各1座,码头岸线1500多米,以及电子计算机CAD/CAM系统网络和包括水下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切割机,钢板和型钢预处理流水线,TTS平面分段流水线,150吨平板车,120吨门型起重机,大型数控机床在内的各类机械设备1712台。具有设计、建造6万吨级各类船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修理、改建10万吨级各类船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制造23000千瓦以及以下各类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的能力和各种钢结构、大型非标设备的制造、配套安装的技术力量和综合能力。造船、造机、修船、非船产品等已成为工厂主要生产经营项目。
1957年前,工厂主要任务是修船,1958年开始进入既修又造的发展新时期。1958年研制成国内第一台2000马力船用柴油机。1959年建成3000吨级沿海货船“和平49”号。从1970年在3000吨船台上建造“风雷”号万吨远洋货船开始,即自行设计建造了30多艘大中型船舶,并自制了60多台大中型船用柴油机与之配套。造船造机已成为工厂生产主体。80年代起,修船以大型外轮为主,并改建特种船舶和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先后与外商合作建立了11个船舶专业技术维修服务站,修船能力居国内前茅。造机引进瑞士苏尔寿和丹麦B&W专利,制造了多个系列的苏尔寿船用柴油机。从1969年起,批量建造了自行设计或联合设计的多用途货船集装箱船冷藏船等大型船舶,出口波兰、德国、塞浦路斯新加坡古巴伊朗等国。还与708研究所等合作设计并由该厂建成国内第一座半潜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勘探3”号。
工厂还承担了水利、冶金、城建等部门重点工程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大型钢结构、隧道盾构掘进机吴淞路闸桥主桥和闸门等的制造。1985~1992年9月,26种青铜艺术铸件和大型船用铸件出口美国、日本、埃及加拿大菲律宾、印尼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1977~1995年,工厂共获2项国家发明奖,103个科研项目114次、32种产品53次分获国家、部(船舶总公司)、上海科技成果奖优质产品奖。其中6RND68M柴油机获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出口的1.23万吨集装箱船和“勘探3”号钻井平台获国家金质奖。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16日,被拟认定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公示名单。
2021年11月30日,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
历任领导
汪伯民
党委书记
1954.1~1954.9
马丕
党委书记
1954.9~1958.3
徐健
党委书记
1958.3~1959.4
汪伯民
党委书记
1959.4~1966.7
张海涛
临时党委书记
1966.11~
陈华锋
党委书记
1970.7~1977.10
隋方千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77.10~1978.4
党委书记
1978.4~1983.12
朱锡金
代理党委书记
1983.12~1985.4
中共上海船厂委员会
吴松木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5.4~1987.10
党委书记
1987.10~1995.10
宋阳信
党委书记
1995.10~
上海船舶修造厂
刘代
厂长
1954.1~1954.1
汪伯民
厂长
1954.1~1959.4
蒲济生
厂长
1959.4~1962.1
唐明津
厂长
1962.1~1963.11
隋方千
代理厂长
1963.11~1964.5
厂长
1964.5~1966
刘依勤
厂革会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吴国忠
厂革会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何家秀
厂革会主持日常工作
1968.5~1970.6
陈华锋
厂革会主任
1970.7~1977.10
冷大章
厂革会副主任主持工作
1977.10~1978.4
厂长
1978.4~1984.6
上海船厂
高孔谅
厂长
1984.6~1988.10
陈为铨
厂长
1988.10~
说明:上海船厂的党政主要领导人及任职时间自1954年1月1日军管英联船厂主厂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厂日起。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1 13: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