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山水园林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起源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如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发展历程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中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
为了能简要地说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循其明显的规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
先秦秦汉
此时期或可称为“自然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早在原始时代,当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渔猎,后来慢慢进化到种植定居,驯养了一些野生动物,比如猪、犬、羊等,种植了一些植物,比如禾、麦、稻、获等。这样就出现了圈养、圈种的有一定范围的地方,在甲骨文、糟文、金文中出现了“因、眺(囿)”“鉴、翻(圃)”等字,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有了从事农事、畜牧、手工业制作以及各种杂务劳动的专业奴隶阶层,在解决了生活的劳务后,奴隶主和帝王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各种游乐戏嬉,其中包括“狩猎”活动。而那些被选择为狩猎地区的地方,一定是那些禽兽比较集中,山丘或林茂之地,水草丛生之处,这就是成为种植与株、圈养动物的“囿”。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
1.片地宽广。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
2.工程浩大。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著名的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建章宫”,有“太液池”,周围数百里,盖起宫殿数十个,设置了“射熊馆”、“鹿观”、“虎圈观”等各种动物的圈观,并种植了各地送来的异树花木,如“核桃”,“紫纹桃”等等。不过此时尚处于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布置,并无一定规划,仍较多地带有古“囿”的持猎趣味。建筑和山水的安排,也并不融洽有序,奇树异花的种植,只是猎奇罗列,虽然它有了某些园林的性质,开启了日后造园的新生面。总的说,仍是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
唐宋时期
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的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至唐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由于疆域的扩大、经济的发达、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和别的文化发展一样,园林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筑外,已注意到迭石造山,凿池引泉。布局关系也趋于融洽,使之形成优美的环境,发挥了休憩、游赏,甚至宴乐之功能,一是绘画技术的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的互相促进,如南朝梁·张僧怒擅长画山水,能“咫尺之间便觉万里之遥”,画家所提炼的构图、排列、层次和色彩,极大地丰宫了造园技巧,而且有的画家,自己就是一个杰出的造园专家,如诗人王维设计营建的“辋川园”。
中国园林形成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园和文学、绘画的结合,大家所熟知的宋徽宗营建的“艮岳”,也就是《水浒传》里“花石纲”的来历。这个御花园,山水美秀、林木畅茂,迭石树峰,又有宫殿亭阁,高低错落,迭山凿池,别出胜景,可称为唐宋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可惜已经在战火中夷为平地,在地面上永远地消失了。
明清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北宋为辽金取代后,辽、金、元三代后先相继,在燕京一带兴修皇家园林。金代从开封拆运至中都大量的艮岳花石,元代在建筑艺术中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各民族丰富奇特的建筑形式更添异彩。(如至今还能见到的十三世纪出于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之手的北京妙应寺白塔等)。明代及清代初期,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是个辉煌的时期,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这有我们今天仍能亲眼目睹的很多实物实景所证明。这个全盛时期的园林,与过去时代所不同的,育三个方面的特点:(1)功能全(2)形式多(3)艺术化。兹为分述如下:
(1)功能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园体发展,都有新增加的内容,至明济后大备,诸如听政、受贺、宴会、观戏、居住、园游、读书、礼佛、观赏、狩猎、种花等等,应有尽有,甚至为满足统治者的“雅兴”,还建有商业市街之景,如恢复的颐和园苏州街,以及圆明园原来的买卖街.包罗了帝王生活的全部活动,功能的多样化,自然扩大了园林的建筑营造规模,此其一。
(2)形式多。这里指的是作为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而言,无论其为建筑群落组合,抑或单体建筑形色,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吸收了各地区的地方特点和各民族的民族风格,既有殿堂楼阁,又有幽尼佛寺;既有粉墙石垣,又有竹篱泥笆,灵活而多变,随处而点缀,这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也有非常生动的反映。在园林布局及布置方面则吸收了南北园林艺术的精华,因地制宜地加以汇聚,比如圆明三园的诸多景色中就再现了国内苏杭扬州等地著名园林的特点,谓之“移天缩地”亦不为过。(3)艺术化。明清园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园林建筑的高度艺术化,其景物、其风格、其布局,移步借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已臻成热,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的结合融为一体,水木石植物的精心安排和建筑物的排列,都起到了立体效果,甚至在附属设施的样式、内部装修和环境色彩等方面也都得到统一的和谐的没计,体现了中国造园思想的高超境界。
试问,明清时期的中国园林建筑,共造园思想何以能达到如此发达的艺术水平,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标志。
第一,造园艺术理论有了划时代的总结性成果,即明代崇祯时江苏吴江人计成《园冶》一书的问世。过去,关于园林的设计(或叫“经营,,)原则、艺术技巧和实际建造经验,还只能在诗词、游记等文学作品中有片断描述,没有形成理论规律。但是《园冶》却是一部有关园林建筑的系统性的总结性的专门著作。全书共三卷,一卷为造园总论(《兴造论》、《园说》)、选地(《相地》)、立基和各种单体建筑(屋宇堂轩)的形象范例,二卷讲各式栏杆及其式样;三卷讲「1窗、墙垣、铺地、造山、迭石、借景等,全书计三万多字,并有插图二百余幅。它反映了当时的园林面貌和造园艺术水平,而且一直对中国造园有指导意义,甚至可以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的大观园也是根据这些理论来构建的。
第二,大批造园艺术家的诞生,如清代戏曲家李渔(笠翁),在南北都有自己设计建造的住宅园林,以北京(应是南京秦淮河畔)的芥子园最有名。杰出的造园家张南垣父子,更是园林史上的大家,不仅在苏扬等南方园林中有他们的遗构,北京北海公园取,就有他们的遗作可供欣赏。以他们的生存年代推算,我们有理由认为《红楼梦》中营建大观园的造园设计师“山子野”的原型,应该就是张氏父子了。
基本特征
说起建筑艺术,当然不能忽略园林的造型,特别是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园林的内涵恰是一座宝库,挖掘它,你将领略到另一番风采。
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只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园林的组成要素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具备,已经和最初的园囿有所区别。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了崇尚自然。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的宇宙观。园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园林建筑不再仅仅是工匠的杰作,更是文人的杰作,让园林的人文风景突现了出来。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建山的佳作。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园治》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破是在水面很小时,(如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却可令人感受到山野风致。
植物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花木有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了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也很严格。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都追求自然美。二讲色美,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斑驳的狼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三讲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过浓,有娇柔之嫌;也不可过淡,有意犹难尽之妨。四讲境界,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的衬托作用,往往和园主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
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中国现存的古典园林有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沧浪园等。他们都是园林的代表,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透过他们你能真正感受到园林的魅力,也能发掘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层意义。
基本分类
园林基址
中国造园发展到完全自觉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
2.天然山水园
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如果选址恰当,则能以少量的花费而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之真趣。
建园者身份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统治阶级看
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
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
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
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
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上海的豫园等。
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寺观园林
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园林位置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范围较大;又因近政治中心而形成众多中心性城市,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皇家园林是北方园林的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有层次感,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热带,植物终年常绿, 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以岭南四大园林最为著名;分别是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顺德的清晖园、番禹的余荫山房。
4. 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巴蜀园林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各类特点
框架式结构
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
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庭院式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多样的艺术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
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中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如今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古今对比
中国古典园林再认识与现代庭院环境
被称为“城市生态—生活细胞”的园林艺术,不但曾经点睛般地灵化了整个中国古建筑体系,而且正在不断深刻影响着现代建筑、规划工作寻求完美和生态意境的方式、方法。
然而持久引以为荣的古典园林过分孤芳自赏,从宅到城,一个多层次的天人合一系统却被埋没。在诗画意境里沉醉久了,迷失了精髓、方向,丧失了活力,甚至鲜花变成了鸦片,池水形成了腐沟。
现代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亦趋之若鹜,难逃附庸风雅的嫌疑。亭台乱栽,池潭遍布,全然不顾现实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状况是否相宜,是否允许,结果形成一堆堆令人惋惜的视觉垃圾,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颇有一种“曲径通忧处”的感觉。比如,华北某并不富裕的县级小城市新市长上任后,为实施“政绩工程”,第一把火便把市政府前近5公顷用地全部建成皇家与江南园林合成型的中式广场和亭台水榭贯穿的庭园,且简单堆砌,设计拙劣,后果可想而知。尚不论当地的环境是否适合大规模建设违背其悠久历史形成的自身文脉特征的园林、建筑形式,但就其缺水的自然条件和入不敷出的财力而言,就可判定这是个不负责任的“糊涂工程”和“腐败工程”,并给后人留下不堪重负的包袱。
看来我们的决策者,特别是设计师们确有必要俯下身,静下心重新领悟中国古典园林的实质和特性,深刻反思,因为发展中国家经不起缺乏学习和论证的盲目建设造成损失的重大打击。
中国古典园林唯美性形成了其自有而系统的特征,让我们粗略来解读一下。
首先,“两半之和妙琴琵,对立互掺似博奕”。中国古园林妙就妙在只是半类型,多附于各类建筑,与另一半主要功能区合而为一,系统优化。中国古建筑两半合一的结构就似琴琵夫妇和阴阳八卦乃至万物,其半为园,独树一帜,生机盎然。
这背后的深层结构是双重生活合一:劳累与休憩、严谨与随意……入世与出世。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便有双重生活。相应地,建筑有两种各有侧重的功能区,园是自然性较强的一半。在古代世界,中国古建筑最充分体现这两半合一的生活模式,而精髓也在于此,贯通古今,昭示未来。
无论是皇宫、王府、陵墓、宅子、酒肆、茶楼、花园甚至风月场都体现了两半合一的建造理念。如: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有池备灭火,亭廊花木石山俱佳;杨州梅华书院多梅及楼台池榭、庭舍阁道;江宁州县会馆皆有园;扬州青芝药铺附于“十二间房花园”;重宁寺外古榆数十株,构大戏台于其间;小山园即鱼池;明北京琉璃厂手工作坊亦是“作房、神祠之外浓荫万态,烟水一泓”;扬州上方寺有八景;慧因寺有鹿苑鹦林,水局最佳……
而且住宅、寺观等建筑各自都交错多种类型,都有与园融合。以宅院为例:据周维权编著的《中国古典园林史》记载,全国私家园林绝大多数为宅园,且依附于住宅;苏州中小型园多位于住宅的东或西侧,“皆环绕着书房或客厅布置”;大型的多位于在后,而且结合颇好,不可孤立言之,以拙政园为代表,都可以从功能的有机结合、总体空间结构的相融,来认识圆宅中双重生活统一的关系。
总之,园林绝非仅供观赏的艺术,而是内容丰富的生活场所,其中的精神享受也是生活情趣。不一定逢屋必有园,然而作为类型却普遍与园结合,可见以园为半结合所有类型是中国古建筑主要特征之一。
再者,“弄真成假诗画误,主次分明文与书”。虽然古典园林的唯美主义大肆强调园林=游憩=观赏=艺术,实质上即使园大于宅或独立者,其本质不同于诗画。它至少有七大非艺术的特征:一是人工优化的生态—生活环境;二是体育活动场所;三为读书工作幽境;四是家人闲暇自娱之处;五供社会交往;六为宗教之需;七供生财。
园与所有建筑类型合一的模式,成为了城市形态的生活细胞,具有方向性意义。这一点不同于欧洲古典园林,后者未融于所有建筑类型,未达到在功能及空间上都互相渗透之境,房自房,园自园,拼在一起,凡尔赛宫亦不过如此。
再从城市总体看,园林渗入所有建筑类型,加上城内与近郊的自然山水,共同形成天人合一的城市结构。园明三园、颐和园、北京三海及避暑山庄便是很好的的佐证。
最后,“天地一新误区外”。园林两半合一模式一旦冲出唯美主义的峡谷,顿然天地一新,观念飞瀑。
其一,中国古建筑是综合性大系统,园林作为横向子系统,与其它各类型子系统交织融合,系统优化,活力倍增,仿如核聚变,启示着类型大综合、多功能变通等新方向。这是欧洲传统各建筑类型之间缺乏渗透融合,所未具有的特征。
其次,由宅园到城市的多层次天人合一,对于探讨全球性城市生态环境模式,有新的参考价值。
其三,园林不能单独与其他关联割裂,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不可离析。同时工作重于游憩,园附于各类主要功能区,以便随时调剂生活,就近移换空间,互补互益。若割裂二者则两头皆失,园失广泛依托,各类型失去优化的生态环境,尤其丧失中国古建筑的精髓与特殊价值。
其四,园内建筑多,一般占地为全院的30%(小型园)或15%(大型园)明显不同于欧、日的古园。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点是功能丰富,双重生活空间结构的有机性强,还可以造景;缺点是绿化与水体尚需推敲,生态功能削弱。所以在保持基本的功能内容的基础上,应当适当降低观赏性建筑比率,尤忌堆砌亭榭,以增益生态。
其五,叠石为一大特色,作用多,成就高。但是相对而言,建造纯粹的山石往往争夺绿化及水用地,不利生态与小气候,不如植被土山稍加缀石,既浑然一体又利绿化。
在构成园林的基本元素中,庭院水体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无论是滋养生命、寓刚于柔、提升活力,还是招引灵气、启迪智慧,水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它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环保价值,甚至可调控小气候。《皇帝宅经》指出:“宅以泉水为血脉。”因此,完美的建筑群落必须配以水体方能画龙点睛。
作为庭园里的重要装饰品之一,植物也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植物通常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种植大量的健康植物,会创造一个清新而充满活力的环境,有助于消减现代家具中各类日用品产生的辐射和静电,也可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建筑提供新鲜空气。而许多植物因其特殊的质地和功能,对居住起着保护作用,有人称之为建筑的保护神看来亦不为过。
其六,经济上讲,叠石与建筑偏多弊大于利,须适可而止,力求以少胜多。珢岳的远道取石之害,至今要引以为戒。
其七,园与主要功能区在形式上相反相成,为中国古建特色。倘二者只取其一来概括传统,皆失之偏颇。在西方,古典建筑只注重对称,现代派仅推崇不对称,各趋极端,殊不可取。如果二者各就所宜,巧妙结合便愈臻妙境。
其八,现存的古园单就类型与风格而论,皆甚残缺,理论发掘也颇片面。主要表现在园内实物类型单一,风格上难显返璞归真,理念上对天人合一误解较多。
就拿实践比较成功的 “北京西山庭院”项目来说,此工程由万科集团开发,给人一种全然一新、“情景体验式”的感觉。“北京西山庭院”地处颐和园北,设计师出于承担文化的使命和对地脉的尊重考虑,精心布置26 栋错落别致的单体建筑,从商业街开始,沿绿轴步移景异,巧借布局和园林规划,围合成13各主体院落。除了其技术创新的建设构造外,为了营造“人文大宅”的味道,原创者还在诸多细部上下足了功夫:满北京淘来的栓马石和垂花门;外立面选用传统的片石镶嵌;移植适合当地气候的古树;减少园林中构架的尺度,亲切宜人……总体形成厚重、含蓄、尊重历史、依托现实、实用美观的完美风格。
概言之,重新认识中国古建筑园林,透过形式,超越诗情画意等浅层内涵,深入实质,廓清主要特征,便可拓出一片新天地。我们不必自囚于唯美主义的高强深院之中,艺术至上的偏爱抹煞了园林的生机,不客气的可称为园林艺术的“艾滋病”,是园林艺术的灾难。仅就园林与其他建筑类型的两半合一来说,这种城市生态—生活细胞的模式,有广泛的现实性。比如当代流行的共享空间、室内或屋顶花园、架空及下沉式绿化与建筑的关系,揭示了许多新机会与方向,暗合着中国古建筑的精神实质。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3 17:29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