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
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多种多样的地形因地制宜,为发展农、林、牧、副
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
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
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
耕地资源不足。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这些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
农业生产的
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
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
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业、矿产、水能和
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
资源保证。
中国丘陵较多,特别在
东部地区分布广泛。自北而南,有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等,其中东南丘陵又分为
江南丘陵、
两广丘陵和
浙闽丘陵。这些丘陵海拔在200~500米,多已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
经济林木。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
太平洋的
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北方
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使中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入海,沟通了
中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的交通。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间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东面与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与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就是
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海洋资源丰富。中国近海大陆架比较广阔,
渤海和黄海海底的全部、
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
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属大陆架。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
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
同时在三大阶梯的变换处,河流形成巨大落差,蕴藏着丰富的
水能资源,中国一些大型水电站多建在这里。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
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