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
核心产品、基本产品、
期望产品、
附加产品、
潜在产品。核心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
购买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基本产品即是核心产品的宏观化;期望产品是指顾客在
购买产品时,一般会期望得到的一组特性或条件;附加产品是指超过
顾客期望的产品;潜在产品指产品或开发物在未来可能产生的改进和变革。
定义
产品定义目前有两个学术方向。一个是以“
营销管理”为定位的方向;另一个是以整个“企业管理的基础概念”为定位方向。
1、营销管理方向
产品的定义:引起注意、获取、使用或者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
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产品的实体,还包括产品的
核心利益(即向消费者提供的基本效用和利益)。产品的实体称为一般产品,即产品的基本形式,只有依附于产品实体,产品的核心利益才能实现。
期望产品是消费者采购产品时期望的一系列属性和条件。
附加产品是产品的第四层次,即产品包含的附加服务和利益。产品的第五层次是
潜在产品,潜在产品预示着该产品最终可能的所有增加和改变。
在供应链上,上流工厂的产品是下流工厂的生产原料或耗材,例如塑料粒、纸皮盒、玻璃片、计算机
中央处理器、油漆等。
2、企业管理基础概念方向
产品定义:人们在实现需求的过程中,与实现需求相关的全部感知事物及意象的集合。
此定义的特点:其一,产品是一个过程性的事物而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从选择、付款、安装、使用、报废等过程都可能属于产品;其二,产品不是企业提供的事物,而是属于顾客的事物,产品的本质是顾客的“感知”,其依赖顾客而存在,不可能独立于顾客而存在;其三,意象也是产品的重要构成,意象来自感知,意象包括记忆意象和想象意象。
这里的“感知”是心理学概念,也常翻译为“知觉”。感知和知觉是
同义词。
产品是企业与外部世界的唯一联结,也是企业生存的唯一依托。
概念
1、“产品概念”是企业想要注入顾客脑中关于产品的一种主观意念,它是用消费者的语言来表达的产品构想。
一般用文字来表达或用图片来描述产品概念,通常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由四部分组成:
①消费者洞察:从消费者的角度提出其内心所关注的有关问题;
② 利益承诺:说明产品能为消费者提供哪些好处;
③ 支持点:解释产品的哪些特点是怎样解决消费者洞察中所提出的问题的;
④ 总结:用概括的语言(最好是一句话)将上述三点的精髓表达出来。
产品概念要求对消费者的产品介绍能够足够清楚,对消费者够有吸引力。
2、产品的狭义概念:被生产出的物品;
产品的广义概念: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载体。
产品的“整体概念”——人们向
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的任何有形物品和
无形服务。
社会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产品的品种、规格、款式也会相应地改变。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
3、产品整体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菲利普-科特勒等学者倾向于使用五个层次来表述产品整体概念,认为五个层次的表述方式能够更深刻、更准确地表述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产品整体概念要求
营销人员在规划市场供应物时,要考虑到能提供
顾客价值的五个层次。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基本层次是:
(1)
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从根本上说,每一种产品实质上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提供的服务。因此,营销人员向顾客销售任何产品,都必须具有反应顾客核心需求的基本效用或利益。
(2)形式产品。形式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有五个特征构成,即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即使是纯粹的服务,也具有相类似的形式上的特点。
(3)期望产品。期望产品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4)延伸产品。延伸产品是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
产品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国内外很多企业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服务在产品整体概念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5)潜在产品。潜在产品是指现有产品包括所有附加产品在内的,可能发展成为未来最终产品的潜在状态的产品。潜在产品指出了现有产品可能的演变趋势和前景。
分类
1、营销管理方向
服务
通常是无形的,是为满足顾客的需求,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和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如医疗、运输、咨询、金融贸易、旅游、教育等。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为顾客提供的
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为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
收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动;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服务特性包括:安全性、
保密性、环境舒适性、信用、文明礼貌、以及
等待时间等。
软件
由信息组成,是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创作,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记录或
程序的形式存在。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信息记录等。
硬件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是
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如电视机、元器件、建筑物、机械零部件等,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往往用计数特性描述。
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是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特定状态的有形产品,其状态可能是流体、气体、粒状、带状。如润滑油、布匹,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往往用
计量特性描述。
一种产品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产品类别(服务、软件、硬件或
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例如:外供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
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
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
操作说明)所组成。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之为货物。称为硬件或服务主要取决于产品的主导成分。例如,客运航空公司主要为乘客提供空运服务,但在飞行中也提供点心、饮料等硬件。
质量保证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该
定义说明,产品是广义的概念,既可以是交付给顾客的最终产品,也可以是
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外购件。
质量管理关注的是预期的产品,非预期的产品是指在生产预期产品的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料等物质,有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不属于质量管理的范畴,它属于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畴。
产品分类可以从需求人维度、时间过程维度和产品之间协作的维度来分别进行分类。如果从需求人维度来划分,产品可分为“最终产品”和“
中间产品”两类;如果从时间过程维度进行分类,产品可分为“阶段产品”和“完整产品”两类;如果从产品之间协作的维度来分类,产品可分为“本产品”和“机会产品”两类。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是最终
消费者感知的产品,是以终端制品为核心感知对象的产品;中间产品是以中间制品为核心感知对象的产品,是终端制品提供商或中间制品提供商为了最后提供终端制品而感知的产品。
阶段产品和完整产品
阶段产品是人们在某一时间段内感知的产品;完整产品是能满足人们一个独立完整需求的产品。阶段产品仅仅有研究的意义,完整产品才是我们的实践中要牢记的
产品概念。
本产品与机会产品
面对一个完整产品,我们经常发现可以利用这个完整产品中的某一部分制品,甚至只是与其相关联的事物,嫁接出另外一个(或多个)完整产品,而且新嫁接的完整产品会和原来的完整产品产生
协同效应。我们这里就称原来的完整产品为“本产品”,后来嫁接的完整产品为“机会产品”。比如
余额宝就是嫁接在本产品淘宝的组成——
支付宝——之上的机会产品。
产品构成
产品可分为三大构成部分:核心构成、辅助构成和补充构成。
核心构成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核心构成就是产品中能决定产品性质的部分;第二种核心构成就是需求人最在意的产品部分。核心只有一种,当两种核心出现冲突的时候,以第二种最在意的产品部分为准。
产品补充构成也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称为一般补充构成,即为了实现一个完整需求而必须由人们自我补充的产品构成,比如袋装
方便面所需要自我补充的碗、开水和筷子等,没有补充构成就不能完成一个完整需求,即实现一个完整产品;第二种是非市场补充构成,即与实现一个完整需求相关的非市场部分的构成。补充构成可以有多种,不像核心构成那样会构成冲突。
产品辅助构成就是辅佐
产品核心构成的构成,是除了核心构成和补充构成之外的其它构成部分。
层次介绍
产品包含以下五个层次
核心产品:即顾客真正购买的基本服务或利益,从根本上说每一种产品实质上都是为解决问题而提供的服务。在
产品整体概念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
形式产品: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
目标市场对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由五个特征构成,包括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
期望产品:即
购买者在
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延伸产品: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
技术培训等。
潜在产品:指现有产品包括所有附加产品在内的,可能发展成为未来
最终产品的
潜在状态的产品。潜在产品指出了现有产品可能的
演变趋势和前景。
主要区别
商品的定义:是在交换的时空场景、过程中,产品可称为商品
产品和商品的差别,区别在于:产品不论是交换前与交换后都可称为产品。而当一种产品经过买卖交换进入使用过程后,如果不存在交换场景中就不能再称之为商品了,只能称为产品。当这个产品又在交换的场景中的时候,那么在这段即将发生买卖交换的时间空间内,它又能被称之为商品。商品是用于买卖交换前的产品,产品经过买卖交换进入使用阶段后就不能称为商品了,只能称为产品。
法律法规
1. 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生产者、销售者依照该法规定承担
产品质量责任。该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国务院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2.国家对
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
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
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
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行抽查。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
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对依法进行的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拒绝。
3.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
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
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
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
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军工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
产品观
科特勒
1995年P·科特勒在《市场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专著
修订版中,将
产品概念的内涵由三层次结构说扩展为五层次结构说,即包括核心利益(Core Benefit)、一般产品(Generic Product)、期望产品(Expected Product)、扩大产品(Augmented Product)和潜在产品(Potential Product)。由于P·科特勒在其著作中更多地是对每个层次含义的解释,而且没有将它与三层次结构说的差异进行比较,因此,这个新概念在引入国内后仍被简单地理解为“内涵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深化”,即被认为是“
顾客满意学说在产品上的具体体现”。
马克·佩里
马克·佩里博士在总结若干学者的观点之后认为,
产品属性包括内在、外在、表现和抽象四项内容。
内在属性指产品的物理组成。
外在属性指不是产品物理组成部分,且可以在不使用的情况下进行评估的属性,包括品牌、包装、服务和价格等内容。
表现属性指产品发挥作用的方式,只有通过使用才能对其进行评估。评估的方法有主、客观两种。
抽象属性指将多种属性包含的信息集合在了某一种属性当中,包括
加权多种属性、用户意向属性和使用情境属性。
书面解释
对“产品”的书面解释
可以用一个
书面语来表示上面的那句话:产品组合,即指企业生产或销售古古怪怪的全部产品的“大类
产品项目”组成;
可以用一个口语话的词来表示那句话:产品结构,即指企业生产或销售的全部产品的“大类产品”组成;
你们公司有那些类型的产品?产品线≥产品(大)类/
产品系列;
可以用一个书面语来表示上面的那句话:产品线,即指技术和结构上密切相关,具有相同的使用功能、规格不同而满足同类需求的一组产品,产品线内一般有许多不同的产品项目;
可以用一个口语话的词来表示那句话:
产品大类/产品类/产品系列,即对产品组合之中
工分为多少个不同的大类别;
你们公司这种类别的产品有多少种? 产品项目≥产品大类的品种/产品大类之中的规格;
可以用一个书面语来表示上面的那句话:产品项,即一个产品大类之中,以规格、质量等不同特征,把大类产品分为每个不同的特定的产品;
可以用一个口语话的词来表示那句话:某某产品,即确定的产品。
产品形态
产品形态是
产品信息的载体,基于形态语意学的交通工具设计是运用独特的
造型语言,利用产品形态这种无声的媒介向外界传递产品的基本内容,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科技、
制造工艺的进化,交通工具更加注重于
产品形态语意的表达,一个好的形态反映了时代的
精神面貌,迎合了人们的审美趣意,甚至于还影响着和引导着人们的
消费习惯。譬如当我们看到一辆款式新颖的汽车时,观察其光洁的表面,拉开车门,手握
方向盘,聆听马达的轰鸣,体验加速的快感,回味品牌的内涵,你一定会为此感到动心,这就是产品的形态“传情达意”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交通工具设计以使用性为主要目标,更多考虑
产品功能的实现、结构的合理,而没有把人作为设计的目标,在满足
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忽略了精神与情感方面的需求的设计。就
汽车设计而言,造型上存在色彩单调、搭配不当、体形庞大、线条生硬、
显示装置不够人性化等诸多问题。外在造型的低下导致汽车设计整体品质大打折扣,失去
国际竞争力。所以交通工具设计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集合体,包括功能、结构、形态、色彩以及环境等要素,本项目通过运用形态语意学的
设计理念来创造出更时尚、更加美观的交通工具。
产品与创新
产品创新应从产品的结构、功能、可操作性、
可持续性及与环境的匹配性等层面进行分析、设计、试制、试验等方面展开行动,减少创新活动的盲目性、以此来提高创新的效率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