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 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十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全国高校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之一。
历届竞赛
总目录
第一届竞赛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博奇环保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2008年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共有88所高校的505件作品参加了此次竞赛,参赛作品类型多、专业性强、涵盖面广,涉及了能源、机械、资源、建筑、电气、海洋、社会、经济、矿业等多个领域。
最终入围决赛的100件优秀作品来自55所高校,不仅有涉及关系到国民经济重大发展的能源生产问题,如海上风力发电平台,太阳能梯级开发热利用系统及生物质能利用系统等作品;也有贴近日常生活节水节电的小发明、小制作,如厨房节能小助手,新型节能开关电源,厨余堆肥机等;还有一些作品紧跟“节能减排”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这些都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
第二届竞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决定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博奇环保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共收到168所高等院校的报名申请,其中,985高校21所,211非985高校25所,一般本科100所,高职高专21所,军事院校1所,最后收到159所高校提交有效作品共1620项,经过形式审查和专家初审,评选出111项作品入围决赛,决赛阶段将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65所高校齐聚华中科技大学。本届大赛参赛规模和竞赛影响远远超过第一届全国竞赛。
第三届竞赛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科信能环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10年在北京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232所高校的1868支参赛队参加了本次大赛,直接涉及全国赛的学生和指导老师总人数达15000人以上,师生总参与人数达30000余人。经过专家委员会对众多的参赛作品的认真评选,共推选出特等奖8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95项,三等奖294项。本届竞赛的竞赛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由院士、高校领导、“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130余人担任。同时,每一个代表队都配备至少一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密切指导,使参赛作品能够紧跟“节能减排”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通过作品的评审、展示,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交融。
第四届竞赛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哈电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201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是该项赛事开展以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竞赛。本次竞赛共收到1980件参赛作品,参赛高校覆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经过对作品资格审查和形式审查,最后有来自182所高校选送的1673 件作品进入网评,其中科技作品类1391件,社会实践类282件。网评过程中,共邀请了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的知名教授120人,每件作品都经过了3名专家的网上认真评审。经过网评,146所高校的484件作品进入专家会评,最终73所高校的133件作品进入决赛。作品内容覆盖各行业和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
第五届竞赛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凯盛开能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此届参赛作品充分体现和诠释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这一大赛的主题,积极推动了全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开展。第五届节能减排大赛从73所高校参与决赛评审的141项作品中,推选出了特等奖9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90项,此外还评出了三等奖345项,优秀组织奖59项。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赛筹办与组织充分体现了高校与企业的结合。本届比赛规模大,作品质量好,专家层次高,确保了本届大赛的质量,扩大了大赛在国内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交融。赛事呈现出“四样精彩”,即“万人参与,千余作品,百所高校,十分优秀”。大赛不论从规模、覆盖面还是参与人数、作品数量和整体质量等方面都堪称为“五届之最”。
第六届竞赛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力诺瑞特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据悉本次大赛共有205所高校参赛,覆盖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收到有效作品2051件,经过网络初评和专家会评,共有72所高校的150件作品入围决赛,并有来自普渡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海外知名学府派代表团前来观摩参展。本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收到作品数量、参赛人数、观摩人数、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均创历届新高,大赛推选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99项。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诠释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低碳宣言。
第七届竞赛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金川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据悉本次大赛本届竞赛主题为“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参赛作品须紧紧围绕该主题并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有252所高校报名,收到有效作品2395件,均创历届新高。经过网络初评和专家会评,共有71所高校共160件作品参加了这次决赛。其中特等奖8项,一等奖54项,二等奖98项,三等奖430项。
第八届竞赛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大赛共收到全国281所高校的2534件作品,经过网评、会评等层层筛选,最终来自全国68所高校的161件涉及能源、机械、资源、建筑、电气、海洋、社会、经济、矿业等多个领域的节能减排作品集中“亮相”。大赛将“角逐”出最具“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理念的科技或社会实践作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黑龙江教育厅和各高校校长等相关成员出席竞赛开幕式。值得关注的是,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也首次加盟到竞赛中。
第九届竞赛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江苏大学举行。大赛共收到参赛高校达300所,有效作品2839件,作品达到历届之最。经过网评、会评等层层筛选,最终来自全国90所高校的180件涉及能源、机械、资源、建筑、电气、海洋、社会、经济、矿业等多个领域的节能减排作品集中“亮相”。大赛将“角逐”出最具“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理念的科技或社会实践作品。最终有十件作品荣获全国特等奖,53件作品荣获全国一等奖,116件作品荣获全国二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岑可法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吴爱华处长;省委教育工委潘漫副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大学书记、校长袁寿其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杨勇平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骆仲泱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河工大党委书记李强教授;常工院副校长张红教授;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汤跃进总监等相关成员出席竞赛开幕式。值得关注的是,有二十多家企业加盟到竞赛中。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以1分26秒的时长专题报道了节能减排竞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新华社、中青在线、江苏新时空、新华日报、交汇点等55家媒体均报道了本届赛事,新闻报道篇数、层次和影响力也创下了历届之最。在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部能源动力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讨论下,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将在华北电力大学承办。
第十届竞赛
“神雾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举行。本届竞赛共有343所高校报名参加,提交有效作品3196件,参赛学生人数超过16000人,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经过310名专家网络评议、50名专家现场评议,共有101所高校的189件作品进入全国决赛。8月9-11日,中国工程院岑可法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吴爱华处长、北京市教委领导、北京市昌平区领导、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等出席竞赛开闭幕式。参加决赛的团队经过作品现场展示评审和分组答辩等环节的角逐,最终10件作品获大赛特等奖,63件作品获大赛一等奖,116件作品获大赛二等奖,86所高校获大赛优秀组织奖。本届竞赛组委会对十年来竞赛开展工作做了全面的回顾,充分展示了竞赛十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本届竞赛获奖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决赛共邀请20余家节能环保方面企业观摩作品展示,首次引入“启迪之星”作为赛事孵化合作方,为企业和参赛队伍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为大学生的参赛作品提供了成果转化专业服务平台,决赛期间共有4家企业与10支参赛队伍达成合作意向并进行现场签约仪式,签约数量为历届竞赛最多。
第十一届竞赛
东风汽车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本届竞赛共有来自海内外418所高校报名参赛,收到3881件有效作品,参赛人数首次超过20000人,参赛作品数量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经专家评审会审议表决通过,共有599件作品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13件作品被推荐进入决赛,进入会评和决赛的作品数量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本次大赛还特邀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团队参与实物展示。大赛首次设置“成果转化专项赛道”,来自51所高校的69件作品参加成果转化专项赛,最终评选出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12项。
第十二届竞赛
“首钢京唐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华北理工大学举行。本届比赛启动以来,共有393所高校报名参赛,参赛作品4102件。其中,经专家网评及组织会评,669件作品被评为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102所高校的199件作品进入决赛。经过为期三天的现场展示和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件、一等奖72件、二等奖117件;此前,经专家网评及组织会评,669件作品被评为三等奖;105所院校获优秀组织奖。
第十三届竞赛
“赛迪环保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重庆大学举办。本届竞赛共有427所高校报名参加,提交有效作品4138件,参赛人数超过22000人,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经过专家网络评议和专家会评,672件作品被评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19件作品进入决赛。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竞赛决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评审专家采用线下评审方式,参赛队员采用线上答辩方式,参赛作品通过云展厅在云端展示。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经过严格的线上答辩和线下评审,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91项,二等奖118项,143所院校获优秀组织奖。
第十四届竞赛
“力诺瑞特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山东大学举行。本届竞赛共有514所高校报名参加,提交有效作品5201件,参赛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经专家评审会审议表决通过,共有1035件作品被评为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共有110所高校的244件作品进入全国决赛。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决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赛队员将围绕主题进行线上答辩,参赛作品在云展厅进行展示。经过严格的线上答辩和线下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112项,二等奖121项,241所院校获优秀组织奖。此外,本届大赛还评选出“力诺瑞特节能创新专项奖”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7项。
第十五届竞赛
“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天津大学举行。本届大赛自2022年3月启动以来,共有623所高校报名参加,包括13所境外高校,其中境内高校提交有效作品6218件,同比增长19.6%,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科技作品为5373件,占86.4%,同比增长17.1%;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作品为845件,占13.6%,同比增长38.1%,参赛人数达46139人次。决赛从8月2日开始至5日结束,期间还将举办“节能减排·创新未来”主题论坛,“点亮生命之光、绽放生命之魂”大赛历届回顾展等活动。最终,厦门大学的“‘蓝’能可贵——双碳目标下的海洋能发电装置设计”、天津大学的“‘醇暖车开’一种用作电动汽车辅助热源的甲醇多孔介质燃烧器”、西安交通大学的“‘迎风’而上 — 一种基于寄生换热器的高效抑霜除霜智能控制装置”等10所高校的10件作品获特等奖,65所高校的138件作品获一等奖,135所高校的227件作品获二等奖,449所高校的1164件作品获三等奖。
第十六届竞赛
2023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建行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南大学举行。本届节能减排大赛以“聚力双碳,共创未来”为主题,共吸引了国内包括清华、西交、浙大、上交、重大等638所高校报名,有效作品总数6852件,参赛高校、作品申报数量、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经过学校初选、竞赛组委会的网络评议与专家评审,最终甄选出来自133所高校的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的259支主赛道队伍、40支港澳台及国际赛道队伍和21支海洋与岛礁能源动力挑战赛队伍进入总决赛。重大学子以出色的表现,在本届大赛中斩获一等奖3项(2.29%)二等奖6项(3.62%),三等奖1项(18.49%),重庆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第十七届竞赛
2024年8月4日—7日,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来自全国130所高校的299支决赛入围队伍以及25支“康菲”杯产业命题赛道决赛入围队伍在这里展开了两天的创意比拼。大赛以“绿色赋能,‘源’梦未来”为主题,自2024年3月份启动以来,共收到629所高校的7044件参赛作品,海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件作品,以及667件产业赛道作品,吸引了53000余名优秀学子报名参加,不论是从参与高校还是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本届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包括项目路演和现场答辩两部分。
经过两天的现场答辩评审,最终浙江大学的《Green Blaze——绿色甲醇辐射调控燃烧系统》等16所高校的16件主赛道作品荣获特等奖,80所高校的174件主赛道作品荣获一等奖,安徽财经大学等271所高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赛作品《光“能”净水——一种基于光伏驱动的反渗透净水器》荣获特等奖,另有9件作品荣获一等奖,5件作品荣获二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获奖质量为历年参赛之最。
竞赛意义
该竞赛紧紧围绕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标杆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办好此次竞赛是对我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最好的宣传,扩大我校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展示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在社会引导服务方面做出的贡献。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下简称“节能减排竞赛”)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大学生节能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扩大大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第二条 节能减排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部分高校承办,赞助企业协办。
第三条 节能减排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原则上申报时间为1月份,竞赛时间为8月份。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节能减排竞赛设竞赛委员会,竞赛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
第五条 竞赛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聘请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部分高校有关负责人与专家教授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委员若干名,聘期三年。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根据工作需要,竞赛委员会可聘请顾问若干名。
第六条 竞赛委员会工作职责
1、制订、审议、修改竞赛章程和评审规则;
2、聘任专家委员会成员;
3、确定获奖比例;
4、讨论和确定竞赛的承办单位;
5、负责涉及竞赛活动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七条 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竞赛委员会聘请。设顾问若干名,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评审规则制定本次竞赛的评审实施细则
2、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作品等级;
3、负责处理竞赛过程中的有关专业技术问题。
第九条 组织委员会由承办单位有关人员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并根据工作需要下设若干工作组。具体组织形式由承办单位自定。
第十条 组织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竞赛委员会的决定,实施竞赛的组织筹备工作;
2、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竞赛的全过程;
3、负责竞赛所需的经费。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相关财务制度
第三章 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
第十一条 参赛学校为普通高等院校。参赛队员应为在竞赛报名起始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第十二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以小组申报,每个小组不超过七人。
第四章 作品展示、出版和学术交流
第十三条 参赛作品在现场展览或演示,供专家委员会评审和其它人员观摩。
第十四条 组织委员会在竞赛期间,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报告会、论坛、讲座、专家点评等,加强对节能减排活动的宣传。
第十五条 竞赛委员会拥有参赛作品实物模型、结集出版竞赛获奖作品介绍及评委评语的使用权。参赛作品可由作者自行取回,不取回者不退还。
第五章 奖 励
第十六条 节能减排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
第十七条 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八条 单项奖由专家委员会提出设立,报竞赛委员会批准。
第十九条 优秀组织奖,由竞赛委员会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第二十条 对参赛获奖的学生和单位,给予不同形式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二十一条 通过预审的作品,设置十五天公示期。若收到投诉或异议,由竞赛委员会秘书处组织调查,并上报竞赛委员会讨论。经调查确认有违规行为的,则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二条 竞赛承办单位可以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的名义寻求赞助和冠名,经主办单位审核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三条 为了补充竞赛所需经费,参加全国竞赛作品的作者所在学校应交纳一定数额的参赛费。
第二十四条 竞赛要提倡节约,体现节能减排精神。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由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自节能减排竞赛委员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竞赛委员会。
竞赛标志
标志主题部分由四条彩带组成;蓝色代表着蓝天大海,绿色代表着森林,红色代表着能源,黄色代表这大地;将其整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统一体,代表着自然界万物的和谐相处,同时又充满朝气。
参考资料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简介.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官方网站.2008-8-30
关于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第一轮通知.关于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第一轮通知.2015-3-2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15:45
目录
概述
历届竞赛
参考资料